《2018學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期中測評 (新版)北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學年七年級生物下冊 期中測評 (新版)北師大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期中測評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下列有關食物中營養(yǎng)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D )
A.食物中主要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
B.不同食物中所含營養(yǎng)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同
C.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是人體細胞所需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
D.食物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全部物質和能量
2.(2017·山東威海中考)谷物是人體維生素B1的主要來源,人體在維生素B1缺乏時易患腳氣病,以加“堿”饅頭為主食的人群患腳氣病的幾率明顯大于以普通饅頭為主食的人群,由此可以做出的判斷是(D )
A.高溫破壞了饅頭中的維生素B1
B.“堿
2、”破壞了饅頭中維生素B1
C.“堿”影響了人體對維生素B1的吸收
D.以加“堿”饅頭為主食會導致維生素B1攝入量不足
3.(2017·江蘇宜興中考)我國學生營養(yǎng)不良和營養(yǎng)過剩的狀況令人擔憂,下列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C )
A.肥胖患者應減少糧谷類及肉類的攝入量
B.青少年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以滿足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C.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時期,飲食無須定時定量
D.青少年每天應攝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
4.下列有關消化管各段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口腔是消化管的起端,沒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B.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對蛋白質能進行完全分解
3、C.小腸的結構特點使它有巨大的內表面積,所以是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
D.大腸的唯一功能是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
5.右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內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況,箭頭代表血流方向。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
A.圖中A代表的是小動脈
B.圖中B代表的是小靜脈
C.圖中C代表的是毛細血管
D.圖中血液在三種血管內的血流速度依次是A>C>B
6.導學號53104097下圖是血液中血紅蛋白和氧氣結合情況和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況的曲線圖,則該圖中的S、P分別表示的是(A )
A.左心室、右心室 B.毛細血管、肺靜脈
C.肺動脈、肺靜脈 D.肺動脈、主動脈
4、
7.右圖實線表示動脈血的流動,虛線表示靜脈血的流動,下列哪項正確地表示了體循環(huán)的途徑?(A )
A.④→⑩→⑨→⑧→①
B.②→④→⑩→⑨→⑧→①→③
C.③→⑤→⑥→⑦→②
D.①→③→⑤→⑥→⑦→②→④
8.下表表示人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中各成分的含量,對表中數據分析正確的是(D )
氣體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氮氣
78
78
氧氣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氣體
0.9
0.9
A.吸入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B.從呼吸系統(tǒng)排出的代謝廢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等
C.人呼出的二氧化
5、碳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
D.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減少是因為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消耗了氧
9.在“探究不同食物貯存能量的差異”活動中,小明采取了許多措施減小實驗的誤差,其中不科學的做法是(B )
A.點燃花生仁后立即將它放入熱量測定儀中
B.將溫度計取出后進行讀數記錄水溫
C.將花生仁充分燃燒,直到變成不能再燃燒的灰白色的灰
D.等燃燒結束后立即記錄溫度計的數值
10.下列不是排泄途徑的是(B )
A.二氧化碳和一些水以氣體形式由呼吸系統(tǒng)排出
B.食物經消化和吸收后,食物殘渣從肛門排出
C.水、無機鹽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從皮膚排出
D.絕大部分代謝終產物經過泌尿系統(tǒng)
6、排出
11.(2016·山東泰安中考)下列關于人體的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 )
A.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胸廓容積增大,完成吸氣
B.肋間外肌收縮,膈肌舒張,胸廓容積縮小,完成呼氣
C.肋間外肌收縮,膈肌舒張,胸廓容積增大,完成吸氣
D.肋間外肌和膈肌收縮,胸廓容積縮小,完成呼氣
12.導學號53104098(2016·江蘇連云港中考)下圖是人體血液循環(huán)和氣體交換示意圖,A、B、C、D表示心臟的4個腔,E、F、G、H表示血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D )
A.人體血液循環(huán)可以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
B.在E、A、B、F內流動的血液是含氧豐富的動脈血
C.體
7、循環(huán)可表示為B→F→組織處毛細血管網→H→C
D.肺循環(huán)可表示為C→D→G→肺部毛細血管網→E→A
13.導學號53104099(2016·山東泰安中考)下圖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血管a、b、c時,血液含氧量與血壓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C )
A.a中的血液來自心臟的左心室
B.與a相比,c管壁厚,彈性大
C.a中的血液是靜脈血,c中的血液是動脈血
D.b是身體各部分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
14.(2017·北京海淀中考)下列關于人體心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C )
A.構成心臟的組織主要是肌肉組織
B.心臟內有四個腔,左右兩部分不相通
C.由心臟輸送出去的血液都是動脈
8、血
D.一次心臟跳動包括心臟的收縮和舒張
15.(2017·山東濟寧期末)人體失血過多時需要及時輸血,下列關于輸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 )
A.大量輸血時應輸同型血
B.AB型血的人可以輸入AB型血和少量O型血以及少量A型血或B型血
C.O型血的病人不能輸入任何血型的血
D.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有無償獻血的義務
16.我國部分中小學生享受國家免費提供的營養(yǎng)餐。營養(yǎng)餐中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關于淀粉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
A.淀粉不能為人類提供能量
B.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腎臟
C.正常尿液中一定含有a物質
D.淀粉的消化需要胃蛋白酶
9、的參與
17.導學號53104100右圖是人體內部分系統(tǒng)的代謝關系簡易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D )
A.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
B.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
C.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
D.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
18.右圖為人體局部血液流動示意圖,a、b表示動脈,c表示毛細血管,a、b、c內流動的均為動脈血,則c處進行的生理活動是(C )
A.氣體交換 B.物質交換
C.濾過 D.重吸收
19.(2017·四川眉山模擬)腎臟對人體來講非常重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 )
A.尿液形成和排出的
10、過程:腎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
B.血液流過腎臟的過程:腎動脈→入球小動脈→腎小球毛細血管→出球小動脈→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腎靜脈
C.對血漿、原尿和尿液中四種物質濃度(g/100 mL)進行比較,結果為蛋白質:血漿=原尿;尿素:原尿<尿液;無機鹽:血漿=原尿;葡萄糖:原尿>尿液
D.血液流經腎臟后,所含成分的最明顯變化是尿素減少,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20.導學號53104101(2017·山東臨沂模擬)右圖為腎單位結構模式圖,圖中①和②代表結構,③和④代表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
A.①的兩端分別連接小動脈和小靜脈
B.大分子蛋白質經
11、腎小球濾過到②中
C.喝進的部分水隨尿排出可不經過腎靜脈
D.③和④都含有水、無機鹽、葡萄糖
21.(2017·黑龍江大慶模擬)下列關于尿液形成與排出的說法,正確的是(D )
A.血液在腎小球處被濾過出的物質有水、葡萄糖、蛋白質、無機鹽和尿素等
B.血液經過濾過后,在腎小管內形成原尿
C.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絕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會被重吸收到腎小管壁的細胞內
D.腎臟內形成的尿液排出體外的途徑是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
22.(2017·廣東模擬)右圖為腎臟內部結構的一部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圖中3、5、6合稱為腎單位
B.如果濾過作用發(fā)生障礙,則會出現(xiàn)糖
12、尿
C.在尿的形成過程中對原尿起重吸收作用的結構是6
D.圖中5內的液體成分和4內的比較,主要是它不含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23.(2017·江蘇徐州模擬)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餐桌上食品的安全問題逐漸擔憂起來。繼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瘦肉精”“牛肉膏”等食品安全問題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笆萑饩蹦艽龠M豬的骨骼肌(瘦肉)中蛋白質合成和減少脂肪沉積,明顯增加瘦肉率。人體對“瘦肉精”十分敏感,食用后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手腳顫抖等癥狀,它還能降低人體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特別是對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危害更大,長期食用則可能導致慢性中毒。如果“瘦肉精”在肝臟能被分解成含氮廢物,則該
13、廢物在下列部位中含量最少的是(C )
A.出球小動脈 B.原尿
C.腎靜脈 D.腎小管
24.下列關于皮膚的結構和功能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的是(B )
A.表皮的生發(fā)層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
B.皮膚被劃破后感到疼痛,說明已傷及生發(fā)層內的感覺神經末梢
C.真皮內有大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柔韌而富有彈性
D.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參與體溫調節(jié)
25.導學號53104102下圖為尿液形成流程圖,其中甲、乙表示結構,a、b表示液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血液流進腎小球中→甲a→乙b
A.腎小球、甲和乙共同構成腎單位
B.a、b表示的液體分別為原尿和尿液
C.若用
14、藥物麻痹正常人的乙處,則b中會有蛋白質
D.血液流經腎臟后,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尿素含量減少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下圖為淀粉消化后的終產物a進入血液循環(huán),并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及其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示意圖。圖中a、b、c、d、e、f分別代表不同的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淀粉被徹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質a,參與消化a的消化液有 唾液、腸液、胰液 。?
(2)圖中d代表進入腎小囊的物質,e代表腎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質,f代表經尿道排出的物質。若某人f中含有a,如果是腎臟發(fā)生病變,則可能是 腎小管 出現(xiàn)炎癥造成的。?
(3)圖中肺泡壁、小腸絨毛壁
15、、毛細血管壁以及腎小囊內壁等結構上的共同特點是 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這些結構特點是與有利于物質交換相適應的。?
(4)小腸吸收來的a被運至腦部利用,并將在腦部產生的二氧化碳呼出體外,在整個過程中,至少經過心臟 3 次。?
27.導學號53104103(10分)(2016·山東德州中考)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各個系統(tǒng)之間密切聯(lián)系,下圖是人體進行消化、呼吸、循環(huán)、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動的示意圖(其中①~⑥表示生理過程,A、B、C、D表示人體的器官或系統(tǒng)),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⑥]代表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則圖中[C]代表 皮膚 。?
(2)在[B]的主要器官中,
16、與毛細血管結構特點相似的是 肺泡 。?
(3)通過[②]進入血液中的物質,最終到達組織細胞中,其作用是 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
(4)李光同學因霧霾天氣吸入較多的PM2.5(微塵顆粒)引發(fā)支氣管炎,在血液中明顯增加的成分是 白細胞 。?
(5)王大爺在體檢時檢測到[D]排出的液體中含有葡萄糖,你認為其可能的原因是 腎小管病變 。?
28.導學號53104104(12分)(2017·山東聊城期中)某生物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下表實驗。
試管編號
1
2
3
4
饅頭碎
屑或塊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
碎屑適量
唾液有無
17、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2 mL唾液
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
37 ℃水浴保溫10 min
加入碘液
2滴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2mL清水 。?
(2)若選用1號和3號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變量是 牙齒的咀嚼 。?
(3)若選用1號和4號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提出的問題是 舌的攪拌對口腔中淀粉的消化有影響嗎 ??
(4)實驗結果是1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 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
(5)為什么放在37
18、 ℃水浴中? 模擬人口腔的溫度 。?
(6)有的同學還想進一步探究溫度對唾液消化饅頭的影響,再設置5號試管,5號試管放入的物質應和1號相同,并且5號試管應放在 100或0(或其他溫度,明顯高于或低于37℃即可) ℃水浴保溫10 min。?
29.導學號53104105(8分)(2017·云南曲靖中考)下圖為人體呼吸過程的模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中填字母,“ ”上填文字)?
(1)過程[B]表示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其交換結果是血液變成 動脈 血。?
(2)過程[D]表示 組織細胞 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氧氣最終進入組織細胞的 線粒體 中被利用?!?
(3)圖中
19、運輸氧的過程是[C]。
30.導學號53104106(10分)(2017·山西陽泉期末)血檢、尿檢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下表為醫(yī)生對甲、乙、丙、丁四名男生體檢時的血液檢查結果統(tǒng)計[其中白細胞正常值為(4~10)×109個/L,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20~160 g/L]。上圖則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請你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白細胞
血紅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10
150
AB
丁
4.6×109
130
O
(1)參照表中數據,四人中有炎癥的應該是 丙 ,患貧血癥的是 乙 ,若乙需要輸血,甲、丙、丁積極主動獻血,你認為三人較合適者應為 丁 。?
(2)圖中標注的結構①④⑥中的液體為原尿的是?、堋?填序號);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經腎小管時又全部回到血液,這說明腎小管具有 重吸收 作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