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數(shù)學 第2章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2.3.3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學案 新人教A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學年高中數(shù)學 第2章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2.3.3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學案 新人教A版必修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3.3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2.3.4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學 習 目 標
核 心 素 養(yǎng)
1. 理解直線和平面垂直、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并能用文字、符號和圖形語言描述定理.(重點)
2.能應用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證明相關(guān)問題.(重點、難點)
3.理解平行與垂直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易錯點)
1.通過學習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提升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2.通過學習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提升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shù)學運算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1.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
文字語言
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符號語言
?a∥b
圖形語言
2、
作用
①線面垂直?線線平行②作平行線
思考:過一點有幾條直線與已知平面垂直?
[提示] 有且僅有一條.假設(shè)過一點有兩條直線與已知平面垂直,由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這兩條直線平行,應無公共點,這與過同一點相矛盾,故只有一條直線.
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
文字語言
兩個平面垂直,則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交線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符號語言
?a⊥β
圖形語言
作用
①面面垂直?線面垂直 ②作面的垂線
思考:如果α⊥β,則α內(nèi)的直線必垂直于β內(nèi)的無數(shù)條直線嗎?
[提示] 正確.若設(shè)α∩β=l,a?α,b?β,b⊥l,則a⊥b,故β內(nèi)與b平行的無數(shù)條直線均垂直于
3、α內(nèi)的任意直線.
1.直線n⊥平面α,n∥l,直線m?α,則l、m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A.相交 B.異面 C.平行 D.垂直
D [由題意可知l⊥α,所以l⊥m.]
2.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則( )
A.α∥γ B.α⊥γ
C.α與γ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都有可能
D [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如圖,α與δ平行,α與γ垂直.]
3.已知直線a,b,平面α,且a⊥α,下列條件中,能推出a∥b的是( )
A.b∥α B.b?α
C.b⊥α D.b與α相交
C [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知,當b⊥α,a⊥α時,a∥b.]
4
4、.平面α⊥平面β,直線l?α,直線m?β,則直線l,m的位置關(guān)系是________.
相交、平行或異面 [根據(jù)題意,l,m可能相交、平行或異面.]
線面垂直性質(zhì)定理的應用
【例1】 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點,N是A1C的中點,MN⊥平面A1DC.
求證:MN∥AD1.
[證明] 因為四邊形ADD1A1為正方形,
所以AD1⊥A1D.
又因為CD⊥平面ADD1A1,
所以CD⊥AD1.
因為A1D∩CD=D,
所以AD1⊥平面A1DC.
又因為MN⊥平面A1DC,所以MN∥AD1.
證明線線平行常用如下方法:
5、
(1)利用線線平行定義:證共面且無公共點;
(2)利用三線平行公理:證兩線同時平行于第三條直線;
(3)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把證線線平行轉(zhuǎn)化為證線面平行;
(4)利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把證線線平行轉(zhuǎn)化為證線面垂直;
(5)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把證線線平行轉(zhuǎn)化為證面面平行.
1.如圖,已知平面α∩平面β=l,EA⊥α,垂足為A,EB⊥β,直線a?β,a⊥AB.求證:a∥l.
[證明] 因為EA⊥α,α∩β=l,即l?α,所以l⊥EA.
同理l⊥EB.又EA∩EB=E,所以l⊥平面EAB.
因為EB⊥β,a?β,所以EB⊥a,
又a⊥AB,EB∩AB=B,
6、
所以a⊥平面EAB.
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得a∥l.
面面垂直性質(zhì)定理的應用
【例2】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面PBC.
求證:BC⊥AB.
[證明] 如圖,在平面PAB內(nèi),作AD⊥PB于點D.
∵平面PAB⊥平面PBC,
且平面PAB∩平面PBC=PB,AD?平面PAB,
∴AD⊥平面PBC.
又BC?平面PBC,∴AD⊥BC.
又∵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
又∵PA∩AD=A,∴BC⊥平面PAB.
又AB?平面PAB,∴BC⊥AB.
1.證明或判定線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7、(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2)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
(3)若a∥b,a⊥α,則b⊥α(a、b為直線,α為平面);
(4)若a⊥α,α∥β,則a⊥β(a為直線,α,β為平面);
2.兩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告訴我們要將面面垂直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方法是在其中一個面內(nèi)作(找)與交線垂直的直線.
2.如圖,四棱錐V-ABCD的底面是矩形,側(cè)面VAB⊥底面ABCD,又VB⊥平面VAD.
求證:平面VBC⊥平面VAC.
[證明] ∵面VAB⊥面ABCD,且BC⊥AB,面VAB∩面ABCD=AB,BC?平面ABCD.
∴BC⊥面VAB,
又VA?平面VAB,∴BC⊥VA,
又V
8、B⊥面VAD,∴VB⊥VA,
又VB∩BC=B,∴VA⊥面VBC,
∵VA?面VAC,∴平面VBC⊥平面VAC.
線線、線面、面面垂直的綜合應用
[探究問題]
試總結(jié)線線垂直、線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
[提示] 垂直問題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下所示:
【例3】 如圖所示,△ABC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中點,求證:(1)DE=DA;
(2)平面BDM⊥平面ECA;
(3)平面DEA⊥平面ECA.
思路探究:(1)設(shè)出BD,分別求出DE、DA的長度或證明DM⊥AE,即證DM為AE的中垂線即可.(2)(3)只需證明DM
9、⊥平面ECA即可.
[證明] (1)設(shè)BD=a,如圖,作DF∥BC交CE于F,
則CF=DB=a.因為CE⊥平面ABC,
所以BC⊥CF,DF⊥EC,
所以DE==a.
又因為DB⊥平面ABC,
所以DA==a,
所以DE=DA.
(2)取CA的中點N,連接MN,BN,則MNCEDB.
所以四邊形MNBD為平行四邊形,所以MD∥BN.
又因為EC⊥平面ABC,所以EC⊥BN,EC⊥MD.
又DE=DA,M為EA的中點,所以DM⊥AE.
所以DM⊥平面AEC,所以平面BDM⊥平面ECA.
(3)由(2)知DM⊥平面AEC,而DM?平面DEA,
所以平面DEA⊥平
10、面ECA.
本例條件不變,試求平面ADE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
[解] 如圖延長ED交CB延長線于點N,連接AN,設(shè)BD=a,由例題知,CE=AC=BC=AB=2a,
在△CEN中,由=知B為CN中點,
∴CB=BN=2a.
∴△ABN中,∠ABN=120°,∠BAN=∠BNA=30°,
∴∠CAN=90°,即NA⊥CA.
又EC⊥平面ABC,∴EC⊥NA,又CA∩CE=C,
∴NA⊥平面ACE,∴NA⊥AE,NA⊥AC,
且AN為平面ADE與平面ABC的交線.
∴∠CAE為平面ADE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ACE中,AC=CE,∴∠C
11、AE=45°.
所以平面ADE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為45°.
垂直關(guān)系的互化及解題策略:
空間問題化成平面問題是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一個基本原則,解題時,要抓住幾何圖形自身的特點,如等腰(邊)三角形的三線合一、中位線定理、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等.還可以通過解三角形,產(chǎn)生一些題目所需要的條件,對于一些較復雜的問題,注意應用轉(zhuǎn)化思想解決問題.
1.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揭示了空間中“平行”與“垂直”關(guān)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供了“垂直”與“平行”關(guān)系相互轉(zhuǎn)化的依據(jù).
2.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揭示了“面面垂直、線面垂直及線線垂直”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中的化歸轉(zhuǎn)化思想,其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下:
12、
1.直線a與直線b垂直,直線b⊥平面α,則直線a與平面α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A.a(chǎn)⊥α B.a(chǎn)∥α
C.a(chǎn)?α D.a(chǎn)?α或a∥α
D [a⊥b,b⊥α,則a∥α或a?α.
選D.]
2.已知l⊥平面α,直線m?平面β.有下面四個命題:
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④l⊥m?α∥β.
其中正確的兩個命題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l⊥α,α∥β,∴l(xiāng)⊥β,∵m?β,∴l(xiāng)⊥m,故①正確;∵l∥m,l⊥α,∴m⊥α,又∵m?β,∴α⊥β,故③正確.]
3.如圖所示,三棱錐P-ABC中,平
13、面ABC⊥平面PAB,PA=PB,AD=DB,則( )
A.PD?平面ABC
B.PD⊥平面ABC
C.PD與平面ABC相交但不垂直
D.PD∥平面ABC
B [∵PA=PB,AD=DB,∴PD⊥AB.又∵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AB,∴PD⊥平面ABC.]
4.如圖所示,在四棱錐S-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側(cè)面SDC⊥底面ABCD,求證:平面SCD⊥平面SBC.
[證明] 因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BC⊥CD.
又平面SDC⊥平面ABCD,
平面S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
所以BC⊥平面SCD.
又因為BC?平面SBC.
所以平面SCD⊥平面SBC.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