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圓柱體C,A、B、C始終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 ( ).
A.B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3mg
B.地面對A的作用力沿AC方向
C.l越小,A、C間的彈力越小
D.l越小,地面對A、B的摩擦力越大
解析 用整體法分析,如圖甲所示,F(xiàn)B=FA==2mg,A錯.地面對A彈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B錯.
對C分析,如圖乙所示:2FACcos θ=F合
即:FAC=
l越小θ越小,則FAC越小,C正確.
對A分析,如圖丙所示:摩擦力f=FACsin θ
即f=mgtan θ,則有l(wèi)越小,θ越小,f越小,D錯.
答案 C
圖2-3-14
5.
5、(單選)如圖2-3-14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點處固定一根輕桿a,桿與天花板保持垂直.桿的下端有一個輕滑輪O.另一根細線上端固定在該天花板的B點處,細線跨過滑輪O,下端系一個重為G的物體,BO段細線與天花板的夾角為θ=30°.系統(tǒng)保持靜止,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細線BO對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
B.a(chǎn)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是
C.a(chǎn)桿和細線對滑輪的合力大小是G
D.a(chǎn)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是G
解析 細線對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G;以滑輪為研究對象,兩段繩的拉力都是G,互成120°角,因此合力大小
6、是G,根據(jù)共點力平衡,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也是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60°斜向右上方);a桿和細線對滑輪的合力大小為零.
答案 D
力的分解及分解法的應(yīng)用
圖2-3-15
6.(單選)如圖2-3-15所示,用一根長1 m的輕質(zhì)細繩將一幅質(zhì)量為1 kg的畫框?qū)ΨQ懸掛在墻壁上,已知繩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為10 N,為使繩不斷裂,畫框上兩個掛釘?shù)拈g距最大為(g取10 m/s2) ( ).
A. m B. m
C. m D. m
解析 對畫框進行受力分析,并把兩繩拉力作用點平移至重心處.如圖所示,則有
2T1cos α=2T2cos α=mg,其中
7、T1=T2≤10 N,所以cos α≥.設(shè)掛釘間距為s,則有sin α==s.s≤ m,故A正確.
答案 A
圖2-3-16
7.(單選)假期里,一位同學(xué)在廚房里幫助媽媽做菜,對菜刀發(fā)生了興趣.他發(fā)現(xiàn)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樣,刀刃前部的頂角小,后部的頂角大,如圖2-3-16所示,他先后作出過幾個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勻,僅是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觀,跟使用功能無關(guān)
B.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跟刀刃厚薄無關(guān)
C.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大,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小,分開其他物體的力
8、越大
解析 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簡化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劈,設(shè)頂角為2θ,背寬為d,側(cè)面長為l,如圖所示.當(dāng)在刀背施加壓力F后,產(chǎn)生垂直側(cè)面的兩個分力F1、F2,使用中依靠著這兩個分力分開被加工的其他物體.由對稱性知,這兩個分力大小相等(F1=F2),因此畫出力分解的平行四邊形,實為菱形,如圖所示,在這個力的平行四邊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慮(圖中陰影部分).根據(jù)它跟半個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關(guān)系,有關(guān)系式==,得F1=F2=.由此可見,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壓力F時,側(cè)面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跟頂角的大小有關(guān),頂角越小,sin θ的值越小,F(xiàn)1和F2的值越大,故D正確.
答案 D
圖2-3-17
8.(單
9、選)如圖2-3-17所示,滑輪本身的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滑輪軸O安在一根輕木桿B上,一根輕繩AC繞過滑輪,A端固定在墻上,且繩保持水平,C端下面掛一個重物,BO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45°,系統(tǒng)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輪的位置不變,改變θ的大小,則滑輪受到木桿的彈力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 ).
A.只有θ變小,彈力才變大
B.只有θ變大,彈力才變大
C.無論θ變大還是變小,彈力都變大
D.無論θ變大還是變小,彈力都不變
解析 無論θ變大還是變小,水平繩和豎直繩中的拉力不變,這兩個力的合力與桿的彈力平衡,故彈力都不變.
答案 D
圖2-3-18
9.(多選)如圖2-3-18所示,一根細
10、線的兩端分別固定在M、N兩點,用小鐵夾將一個玩具娃娃固定在細線上,使a段細線恰好水平,b段細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現(xiàn)將小鐵夾的位置稍稍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待玩具平衡后,關(guān)于a、b兩段細線中的拉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移動前,a段細線中的拉力等于玩具所受的重力
B.移動前,a段細線中的拉力小于玩具所受的重力
C.移動后,b段細線中拉力的豎直分量不變
D.移動后,b段細線中拉力的豎直分量變小
解析 移動前,由平衡條件得,a段細線中的拉力Fa=Gcot 45°=G,A項正確;夾子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后,線a不再水平,
11、玩具的位置下移,與重力平衡的力變?yōu)閍、b兩線中拉力的力的豎直分量變小,D項正確.
答案 AD
B 深化訓(xùn)練——提高能力技巧
圖2-3-19
10.(單選)如圖2-3-19所示,一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一質(zhì)量為m的小木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若只改變F的方向不改變F的大小,仍使木塊靜止,則此時力F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 ).
A.60° B.45° C.30° D.15°
解析 小木塊受重力mg、斜面支持力FN和外力F三個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三力合力為零,構(gòu)成首尾相接的矢量三角形,如圖所示,由對稱性可知,不改變力F
12、的大小只改變其方向,再次平衡時力F與水平方向成60°角,故本題答案為A.
答案 A
圖2-3-20
11.(2012·南通期末調(diào)研)(單選)如圖2-3-20所示,光滑細桿豎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輪A、B關(guān)于桿對稱,輕質(zhì)圓環(huán)C套在細桿上,通過細線分別與質(zhì)量為M、m(M>m)的物塊相連.現(xiàn)將圓環(huán)C在豎直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緩慢向下移動,滑輪與轉(zhuǎn)軸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則在移動過程中 ( ).
A.外力F保持不變
B.桿對環(huán)C的作用力不斷增大
C.桿對環(huán)C的作用力與外力F合力不斷增大
D.桿對環(huán)C的作用力與外力F合力的方向保持不變
解析 C受力如圖所示:
由力的平衡條
13、件得:
FAcos α+FBcos α-F=0
FBsin α+FN-FAsin α=0
FA=Mg,F(xiàn)B=mg
所以F=(M+m)gcos α
C下降,α減小,因此F增大,A錯.
FN=(M-m)gsin α,則FN減小,B錯.
FN與F的合力大小等于FA與FB的合力大小
FA與FB夾角減小,因此其合力增大,則C正確,由此圖可判定FA與FB合力方向變化,則C的作用力與F的合力方向改變.D錯.
答案 C
12.(單選)如圖2-3-21所示,某同學(xué)通過滑輪組將一重物吊起,該同學(xué)對繩的豎直拉力為F1,對地面的壓力為F2,不計滑輪與繩的重力及摩擦,則在重物緩慢上升的過程中,下列說
14、法正確的是 ( ).
圖2-3-21
A.F1逐漸變小 B.F1逐漸變大
C.F2先變小后變大 D.F2先變大后變小
解析 由題圖可知,滑輪兩邊繩的拉力均為F1,對滑輪有:2F1cos =mg,當(dāng)重物上升時,變大,cos 變小,F(xiàn)1變大.對該同學(xué)來說,應(yīng)有F2′+F1=mg.而F1變大,mg不變,F(xiàn)2′變小,即對地面的壓力F2變小,綜上述可知選項B正確.
答案 B
13.(2013·浙江寧波模擬,15)(單選)如圖2-3-22所示,小方塊代表一些相同質(zhì)量的鉤碼,圖①中O為輕繩之間連接的結(jié)點,圖②中光滑的滑輪跨在輕繩上懸掛鉤碼,兩裝置處于靜止?fàn)?/p>
15、態(tài),現(xiàn)將圖①中的B滑輪或圖②中的端點B沿虛線稍稍上移一些,則關(guān)于θ角的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
圖2-3-22
A.圖①、圖②中的θ角均增大
B.圖①、圖②中θ角均不變
C.圖①中θ角增大、圖②中θ角不變化
D.圖①中θ角不變、圖②中θ角變大
解析 在圖①中由于A和B均為滑輪,則知在移動B滑輪的過程中,繩OA與OB的拉力大小不變,若θ變化時,合力必變化,但此時其合力不變,與O點下方五個鉤碼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θ角不變;題圖②中,當(dāng)B點稍上移時,θ角仍然不變,所以只有B項正確.
答案 B
圖2-3-23
14.(多選)如圖2-3-23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繞
16、過小滑輪P的細線所懸掛,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輪P被一根斜短線系于天花板上的O點;O′是三根線的結(jié)點,bO′水平拉著B物體,cO′沿豎直方向拉著彈簧;彈簧、細線、小滑輪的重力和細線與滑輪間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個裝置處于平衡靜止?fàn)顟B(tài).若懸掛小滑輪的斜線OP的張力是20 N,g取10 m/s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彈簧的彈力為10 N
B.重物A的質(zhì)量為2 kg
C.桌面對B物體的摩擦力為10 N
D.OP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
解析 O′a與aA兩線拉力的合力與OP線的張力大小相等.由幾何知識可知FO′a=FaA=20 N,且OP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0°,D不正確;重物A的重力GA=FaA,所以mA=2 kg,B正確;桌面對B的摩擦力Ff=FO′b=FO′acos 30°=10 N,C正確;彈簧的彈力F彈=FO′asin 30°=10 N,故A正確.
答案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