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屆高考語文大三輪復習 特色專項訓練十九 語基+文言文+詩歌+名句練習(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浙江省2020屆高考語文大三輪復習 特色專項訓練十九 語基+文言文+詩歌+名句練習(含解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特色專項訓練十九 語基+文言文+詩歌+名句
(時間:45分鐘,分數(shù):45分)
一、語言基礎(11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近處萬瓦粼粼,金壁輝映,遠處紫山擁抱,綠水縈(yínɡ)回,青島是個美麗的仙島,也是我國黃海上的一座雄關(guān)。
B.一陣清風吹進室內(nèi),給人帶來幽思和暇想,將濕熱暑氣滌(tāo)蕩一凈,使我像從火的煉獄中一下跳了出來。
C.開展新農(nóng)村建設,應規(guī)劃先行、完善機制,突出重點、統(tǒng)疇協(xié)調(diào),通過不懈(xiè)努力,全面改善居住條件。
D.“食不果腹,衣不蔽(bì)體”早已成為歷史,今天,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已提高到一個嶄新
2、的階段。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題。
[甲]劉禹錫在《學阮公體》詩中曾言:“昔賢多使氣,憂國不謀身?!笨芍^一語道破了古代有才華的讀書人或知識分子,即賈誼們的痼疾。[乙]他們往往多愁善感,情緒多變。遇到順境,就激情滿懷,意氣風發(fā),“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遇到逆境,就心懷憤懣,一籌莫展且自感懷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庇械纳踔烈鈿庥檬拢员┳詶?,于事無補,于己有害。
今天我們雖生正逢時,然而人生絕非鮮花坦途,也有陰晴圓缺,崎嶇坎坷。但即便如此,也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做事,以靈活的方法處事,哪怕是身處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懷,自用其才,尤其是缺少歷練的高學歷年輕人,更應記
3、取。[丙]因為古人早就告訴我們:“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2.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意氣風發(fā) B.意氣用事
C.即便 D.出世
3.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A.為了實現(xiàn)公平,國家要建立起社保待遇的正常調(diào)整,改革企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制度,不斷提高企事業(yè)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水平。
B.這本書改變了曾鯤的命運,深受刺激的他覺得鐵路關(guān)乎未來中國經(jīng)濟的興衰,于是舍棄了軍事學習,改
4、學鐵路管理專業(yè)。
C.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供求關(guān)系緊張造成的,前兩年土地供應不足,導致現(xiàn)在市場上住宅供應量有限。
D.對一線教師來說,改革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不管是分數(shù)降低,還是等級制評價、一年多考,這都需要老師重新思考教學方法,以適應新題型、新要求。
二、文言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義 倉
曾 鞏
世之言治法者,莫不以三代唐虞為之本而兩漢隋唐為之末。然三代唐虞之法未必行于今而皆得其便,兩漢隋唐之法未必行于今而皆失其利也。故善言治者,不在乎援古高論,在乎當而已矣;善言法者,不在乎超世邁俗,在乎宜而已矣。
夫義倉者不興于唐虞之世也,不建于三代之君也
5、,蓋始于隋而盛于唐者也。其道以振乏為本,以恤民為先,以博施為法,以樂輸為率,以眾賴為便。各于其社樹之以倉,各令其民入之以谷。設其官守,嚴其戒令。豐歲則勸課而輸之,兇年則發(fā)徹而散之。不煩于刑而民樂從,不費于國而民無困。于上有救貧恤饑之政,于下無轉(zhuǎn)溝殞壑之苦。其在隋則長孫倡而始之,其在唐則戴胄舉而行之。文帝從長孫之計,于是民俗以安,國費以省,邦儲以厚,而卒能成大業(yè)之治焉。及太宗從戴胄之言,而卒能成貞觀之風焉。降及天皇,其法始敝,為征取之科。自是之后,名存而實廢矣。由此觀之,前世所以恤民而后世所以暴民,明主所以為治而昏主所以為亂者,其義倉之謂乎?
國家革五代之苛,建一王之治,于茲有年矣。租賦之調(diào)不
6、為不中也,配斂之科不為不節(jié)也,賑恤之政不為不行也,敝濫之源不為不究也。然此歲以來,急于邊費,以征以取,浸暴于常。而又有聚斂之臣貪殘之吏剝下以奉上刻私而徇公往往竊前世恤民之法而為當今斂民之調(diào)者累累皆是則義倉者亦其一端也。夫昔之所謂義倉者,以義為本而行乎賑恤者也;今之所謂義倉者,以義為名而務于誅求者也。昔之義倉,務所以安之;今之義倉,務所以掊之。昔之義倉,則立倉于社,聚谷于眾,年豐則取之,民饑則與之,不令而民從,不督而民勸,故曰以義為本而行乎賑恤也;今之義倉,則有倉之號而無倉之制,有義倉之名而無義倉之實。誠能復隋唐之法而建其倉,探隋唐之本而行其義,則恤災弭患、安民泰俗無大于此者。茍不如是而徒立其號
7、,以為征取之術(shù),則不若勿行之愈也。
5.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于茲有年矣 茲:現(xiàn)在
B.租賦之調(diào)不為不中也 中:中意
C.則恤災弭患 弭:消除
D.以為征取之術(shù) 術(shù):手段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
B.
C.
D.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者論述了建立義倉的意義和目的,以及它在隋初、唐初曾經(jīng)發(fā)揮過的巨大作用。議論有關(guān)義倉的問題,旨在抨擊時弊。
B.建義倉本為農(nóng)民豐年儲存糧食,荒年用以救災,是利國利民的善舉。但
8、到宋時,貪官利用義倉制度向百姓聚斂,“義倉”已名存實亡。
C.作者在文中無情地抨擊了宋代官吏借“義倉”之名,行盤剝農(nóng)民、諛上肥私之實,致使義倉不僅名存實亡,而且成了農(nóng)民的一大禍害。
D.文章以明主、昏主如何對待義倉,義倉今昔的實質(zhì)性變化,兩兩對照,一一剖析,脈絡清晰,深刻有力。
8.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而 又 有 聚 斂 之 臣 貪 殘 之 吏 剝 下 以 奉 上 刻 私 而 徇 公 往 往 竊 前 世 恤 民 之 法 而 為 當 今 斂 民 之 調(diào) 者 累 累 皆 是 則 義 倉 者 亦 其 一 端 也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善言法
9、者,不在乎超世邁俗,在乎宜而已矣。(4分)
譯文:
(2)不煩于刑而民樂從,不費于國而民無困。(4分)
譯文:
三、古代詩歌鑒賞(8分)
10.
10、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江 城 子
段成己①
階前流水玉鳴渠。愛吾廬,愜幽居。屋上青山,山鳥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許,今老矣,欲何如。 閑來活計未全疏。月邊漁,雨邊鋤?;ǖ罪L來,吹亂讀殘書。誰喚九原摩詰②起,憑畫作、倦游③圖。
【注】?、俣纬杉海航鹉┱竽觊g進士,曾任宜陽主簿。金亡,與兄避居龍門山。兄歿后,閉門讀書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詔征為平陽府儒學提舉,堅拒不赴。②九原:指墓地。摩詰: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詰。③游:宦游,外出做官。
(1)上片寫景圍繞________字展開,用了以動襯靜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
四、名句默寫(6分)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執(zhí)手相看淚眼,____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煙波,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鈴》
1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
[莊子《逍遙游(節(jié)選)》]
(3)披繡闥,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閣序并詩》)
(4)一肌一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杜牧《阿房宮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李煜《虞美人
13、》)
特色專項訓練十九
1.解析:選D。A.壁—碧;B.暇—遐,滌(dí);C.疇—籌。
2.解析:選D。出世:常指人的出生;佛教指脫離世間束縛,與“解脫”同義。依據(jù)前后語境,應該改為“入世”(指步入社會,投身于社會)。
3.解析:選B。后一引號前的句號應移到引號之后。
4.解析:選B。A項,成分殘缺,“建立”缺少賓語“機制”。C項,句式雜糅,應改為“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供求關(guān)系緊張”或“房價上漲是由市場供求關(guān)系緊張造成的”。D項,搭配不當,“改革”“提出”“挑戰(zhàn)”搭配不當,應該把“提出了”改為“是”。
5.解析:選B。中:適合。
6.解析:選C。A.介詞,把/連詞,用來。B.表
14、轉(zhuǎn)折的連詞/表順承的連詞。C.都是語氣副詞,大概。D.介詞,比/介詞,對。
7.解析:選B。到唐高宗時義倉的制度就開始遭到破壞了,而非宋時。
8.而又有聚斂之臣/貪殘之吏剝下以奉上/刻私而徇公/往往竊前世恤民之法/而為當今斂民之調(diào)者/累累皆是/則義倉者亦其一端也
9.解析:(1)句應注意“超世邁俗(他有一套遠離當代、不同流俗的空談)”“宜(合乎時宜)”“已”的翻譯。(2)句注意“煩(靠)”的翻譯,還要注意句中省略的成分。
答案:(1)善于談論法規(guī)的人,不在于他有一套遠離當代、不同流俗的空談,而在于合乎時宜罷了。
(2)(這樣,)不必靠刑法而民眾樂意聽從,不耗費國家資財而民眾不為饑荒所
15、困。
[參考譯文]
世上那些談論治國之道和法規(guī)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主張把夏、商、周三代以至更遠的堯、舜當作取法的根本,而把兩漢、隋唐看得無足輕重。然而三代、堯、舜的辦法不一定在今天都適合,兩漢、隋唐的措施,在今天也不一定都無成效。所以善于談論治國之道的人,不在于他能搬出遠古如何而發(fā)高論,而在于他的意見得當就行了;善于談論法規(guī)的人,不在于他有一套遠離當代、不同流俗的空談,而在于合乎時宜罷了。
就以義倉而論,它不出現(xiàn)在堯、舜時代,不創(chuàng)建于夏、商、周君王之手,而創(chuàng)始于隋,盛行于唐朝。義倉的原則是把賑濟貧困作為根本,以救助民眾為首要任務,以廣泛的援助為方法,以樂意交糧為準繩,以群眾依賴為便利。各自
16、在他們的家鄉(xiāng)建立起倉庫,各讓所屬的群眾交納自家的余糧。并設置管理義倉的官員,嚴格規(guī)范義倉的條令。豐收年便鼓勵大家交納糧食,災荒年便取出發(fā)放給大家。(這樣,)不必靠刑法而民眾樂意聽從,不耗費國家資財而民眾不為饑荒所困。對朝廷來說,有救濟貧窮、撫恤饑荒的德政,對百姓來說,沒有流離失所、餓死荒野的痛苦。在隋代則因長孫平的倡議而開始興辦義倉,在唐代則由戴胄將它推行開來。隋文帝采納長孫平的建議,于是百姓生活賴以安定,國家開支得以減省,地方儲備得以充足,而終于能夠形成大業(yè)年間國富民強的政治局面。到唐太宗聽從戴胄恢復義倉的建議,而終于形成貞觀年間的太平盛況。后來到唐高宗時,義倉的制度開始遭到破壞,成了向百姓
17、強行征收的項目。從這以后,義倉名存實亡了。由此看來,前代用作賑救百姓的措施,而后代變成掠奪百姓的手段,英明之主用以實現(xiàn)國家的治理安定,而昏庸之君卻用它來擾亂天下,大概就是說的義倉這類事吧!
本朝革除了五代的苛暴法令,建立起一統(tǒng)天下的政治局面,到現(xiàn)在已有許多年了。向百姓征調(diào)的租賦不能說不適中,征斂的名目不能說沒有減少,救濟貧困的政策不能說沒有實行,造成各種弊病的根源不能說沒有查究。然而連年以來,急于籌措守邊的軍費,向百姓又征收又索取,逐漸比平常厲害。而且又有那么一批善于搜刮的臣子、貪婪殘暴的官吏,剝削百姓以討好上司,奪取私物以充當公用,往往盜用前代賑救百姓的方法,而作為如今向百姓橫征暴斂的名目
18、的比比皆是,而義倉也就是其中的一件。從前所說的義倉,是以恩義為宗旨而對百姓施行救濟;如今所謂的義倉,是以“義”為名而務求向百姓搜刮。從前的義倉,是極力使百姓安定;現(xiàn)今的義倉,是極力向百姓聚斂。從前的義倉,是將倉建在鄉(xiāng)里,讓大家儲糧,年成好則取之于民,民眾饑荒就發(fā)給他們,不下命令而百姓聽從,不須督促而百姓踴躍參加,所以說是以恩義為宗旨而實行救濟;今日的義倉,則是僅有“倉”的名號而并無義倉的制度,有義倉的名目而沒有義倉的實際作用。如果真能夠恢復隋唐的方法而修建起倉庫,探求隋唐設義倉的原意而施行恩義,那么救濟饑荒,消除災害,安定百姓,淳厚風俗,沒有比建義倉更重要的了。假如不能這樣而空設個“義倉”的虛
19、名,以之作為搜刮的手段,那就不如不實行還好一些。
10.(1)幽 屋上青山,山鳥喜相呼
(2)解析:注意結(jié)合詞中的重點詞語“愜幽居”“今老矣”“倦游圖”分析情感。
答案:①對年華已逝無法施展抱負的無奈:作者也曾追求功名,可金已亡,并且自己已經(jīng)老了,還能怎么辦呢?②隱居之樂:幽居環(huán)境清新可人,歸隱生活閑適自在。③世事之倦:通過少日與老日的對比(少日功名自許,老去萬事成空),表達對世事的厭倦及安貧樂道、淡泊自守的理想。
11.解析:這里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如第(1)句的“噎”易誤寫,第(2)句的“翼”易誤寫,第(3)句的“駭矚”易誤寫,第(4)句的“縵”,第(5)句的“堪”需要引起注意。
答案:(1)竟無語凝噎 暮靄沉沉楚天闊 (2)風之積也不厚 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3)山原曠其盈視 川澤紆其駭矚 (4)盡態(tài)極妍 縵立遠視 (5)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