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版)安徽省2020中考語文 第二部分 閱讀專題二 議論文閱讀 學者的態(tài)度與精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課標版)安徽省2020中考語文 第二部分 閱讀專題二 議論文閱讀 學者的態(tài)度與精神(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0 安徽改編)閱讀下面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學者的態(tài)度與精神
宗白華
①我向來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最景仰的,是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怎么樣?他們的態(tài)度就是:絕對地服從真理,猛烈地犧牲成見。
③古印度學說的派別將近百種。他們互相爭辯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們爭辯的態(tài)度,卻很可注意。當未辯論以前,那辯論者往往宣言:“若辯論敗了,就自殺以報,或歸依做弟子?!鞭q論之后,那辯論敗的不是立刻自殺,就立刻歸依做弟子,決不作強辯,決不作遁詞①,更沒有無理的謾罵,話出題外,另生枝詞的現(xiàn)象,像我中國學者的常態(tài)。這種態(tài)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這才真是“只曉得有真理,不曉得
2、有成見”呢!這就是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我希望中國的新學者也有這種態(tài)度。
④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又怎么樣呢?他們的精神就是:寧愿犧牲性命,不愿犧牲真理。
⑤歐洲中古時的學者,因發(fā)明真理,擁護真理,以致焚身入獄的,很不鮮見。他們那為著真理,犧牲生命時所受的痛苦,若給中國學者看了,很覺得不值得。但真理卻因此昌明了!人類卻因此進化了!那學者一時的生命與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學者的心中只曉得真理的價值,不曉得生命的價值,這才真是“學者的精神”!
⑥總之,學者的責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學者第一種的生命。小己的成見與外界的勢力都是真理的大敵。抵抗這種大敵的器械,莫過于古印度學者服從真理,犧牲成見的態(tài)度;歐洲中
3、古學者擁護真理,犧牲生命的精神。這種態(tài)度,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國新學者應具的態(tài)度,應抱的精神!
(選自《百年老課文》,有改動)
【注】①遁(dùn)詞:因為理屈詞窮而故意避開正題的話。
【文章解構(gòu)】
2020安徽
議論文·學者的態(tài)度與精神
中心論點
中國新學者要像古印度學者、歐洲中古學者一樣,具有探求真理的責任,把真理當作第一種的生命。
論證思路
先提出問題,再從古印度學者和歐洲中古學者與中國學者兩方面進行對比論證,提出學者應具有的態(tài)度與精神,得出中心論點。
層次劃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提出問題,對于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與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我”是佩服與景仰的。
第二部分(第②~⑤段):分析古印度學者和歐洲中古學者與中國學者態(tài)度精神的差異。
第三部分(第⑥段):解決問題,提出中國新學者要像古印度學者、歐洲中古學者一樣,具有探求真理的責任,把真理當作第一種的生命。
論證方法
第③段把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和中國學者的態(tài)度作比較;第⑤段把歐洲中古學者的態(tài)度和中國學者作比較,這里運用了對比論證方法。第⑥段運用道理論證,提出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