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生命課堂形成探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生命課堂形成探究.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生命課堂形成探究 陳安強(惠安三中)一、認識生命課堂朱永新教授在他的中國新教育一書中曾經闡述過新教育理想課堂。他認為理想課堂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形成知識、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闭Z文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語文的教育目標不再是單單指向知識技能的獲得,更強調生命性的感悟與表達,具有個體豐富生命的內涵。什么是生命的教育,怎樣讓教育融入生命,作為教師,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目標,就是用心教學,用愛奉獻,讓學生在枯燥的學業(yè)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是教育與愛心的集大成者。生命課堂,是一種語文教學中將知識與人文價值的理念相融合的教學方法,是技術領域的建構,也是價值觀在不斷的打磨中,在認知領域的
2、升華,在成長中學習,在學習力成長。近些年來,教育界不斷受到一些不良價值觀的挑戰(zhàn),在學業(yè)壓力下,不堪重負的學生,在升學制度里,迷茫而堅強的家長,在矚目的目光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的一線教育者;這些都給我們的語文課堂以啟示,生命的教育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對學生心靈成長的責任,教師不斷地追求教法的適應與改革,歸根溯源是為了提升學生生命的價值。讓每一個課堂都有生機和活力。二、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是生命課堂形成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中說:“教師要善于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發(fā)展上最有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打開他的精神發(fā)展的領域,使他能在這個領域里達到頂點,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
3、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痹谛抡n程背景下,師生關系應當有新的構建,教師要淡化自己的權力角色,強調自己與學生的合作、共享關系;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成長的引路人;教師要甘做“作為學生的教師”“爭做學生的朋友”,教師要力圖消減作為一名教師加之于學生特別是高中生身上的傳統(tǒng)權威,變“知識權威”為“學習伙伴”“精神向導”。善于變“死”的課堂為“活”的課堂,變“平面”的課堂為“立體”的課堂,變“一成不變”的課堂為“不斷生成”的課堂;善于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間,使課堂富有彈性和可塑性,具有生成性和可發(fā)展性。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具備技能素養(yǎng)
4、、倫理素養(yǎng)和審美素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領略文本之美,就要先深入文本的內部世界、領略文本世界內部構成的絢麗風光,理解和建構文本意義,賦予文本以“活”的生命;在建構文本世界的同時建構自我世界,才能在課堂上“喚醒每個人靈魂里的詩的情感”,使學生情緒為之波動,心智為之洞開,獲得美好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心靈啟迪與理性智慧。三、師生課堂的生命對話是生命課堂形成的關鍵 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課程要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學習條件”。課堂教學以知識為載體,營造良好心理環(huán)境,開發(fā)好情商,激趣,勵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也是新課程指向要義之一。高中語文教學應體現高中課程的共同價值,充分發(fā)揮本課程的優(yōu)勢。強調語
5、文教育要關注生命,是因為學生是一個涌動著活力的生命體,也因為語文的生命活動,尤其是學生精神生命活動有著特別的親緣關系。吳康寧教授在課堂教學社會學一書中曾說,學生“在課堂社會中經歷著生活,體驗著服從、沉默、反抗、競爭、合作、展示、回避、失敗等帶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因此,關注人的課堂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我們的教師只有把學生當作鮮活的生命,努力實現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才能真正發(fā)揮語文教程的育人功能。四、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方式是生命課堂形成的途徑(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審美情感教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徹底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
6、,而且能“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yǎng)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的人才(即創(chuàng)新人才)的目的”。一些教學改革實驗也證明,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有利于激發(fā)課堂的活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供了多種信息,不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也有利于增加學生的主體性的發(fā)揮,增強語文學科的情感熏陶作用。它將電腦多媒體的聲、圖、像、文、情、境與語文的看、思、讀、寫等諸多手段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立體化、多方位的語文課堂,從而把死板的記憶化為主動的想象,把頻頻的說教變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悅誠服的形象,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得到情感的熏陶。如我
7、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學習再別康橋,導入課文時將徐志摩的圖片與陸小曼的悼文展示給學生看,同時配上朗讀,圖、文、聲、像相融,變說教為情景交融,對學生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震撼作用,很好地詮釋“新月派”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的“三美”特點,促進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二)實施動態(tài)課堂教學,增強課堂生命活力。傳統(tǒng)課堂基本上都是靜態(tài)模式,教師根據既定教案完成課堂教學,學生按照教師規(guī)定的路線亦步亦趨。由于沒有考慮到課堂具有豐富生成性,課堂會隨時出現新的情況,造成教師常常只見教案而不見人的情況。然而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課堂上有了學生的生命活動,就不可能一成不變,課堂上所發(fā)生的一切,不可能在備課時
8、全都預測得到,因此,教師應按課堂的具體行進狀態(tài)來進行教學,根據課堂隨時出現的新情況調整教學安排。如在學習飛向太空的航程這篇課文時,一部分學生對太空知識茫然,缺乏閱讀報刊雜志的習慣,平素積累少;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有較強的科技興趣,太空知識有一定的積累。針對此,我當即安排了一場 “太空知識知多少”交流,經過課堂的交流和展示,學生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了圓中華民族的飛天夢。中國的航天人經歷了近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用生命譜寫出這壯美的時刻。這次課堂交流,學生參與中,既鍛煉了表達、思維能力,又成功接受了一次生命教育。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創(chuàng)造樂趣,在處理這些活動的情境中得到發(fā)揮與體現;學生也因為
9、教師顧及了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在課堂上生命活動的多樣性,也會滿懷熱情參與課堂學習。當師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時,課堂也就脫去僵死的外衣,變成“生氣灌注”了。(三)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學生體驗空間完整生命的發(fā)展本質是通過活動、體驗和表現進行的。人通過活動發(fā)展能力與認知,通過體驗豐富情感世界,通過表現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課堂上,我們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體驗空間,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各種語文活動(聽說讀寫)中提高,通過對語文文本的解讀以及其對社會的體驗豐富情感,通過書面或口頭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另一方面,活動、體驗、表現也是學生應有的權利?!皩W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發(fā)展的人,他們
10、來到這個世界,并不只是為了過成人的生活,他們有權利體驗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歷程,體驗作為人的全部生命意義?!比缭趯W習詩歌單元后,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體驗到“詩情畫意”,我組織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歌朗誦會“青春的腳步”,全班分成十一個代表隊,以“青春”為主題自選詩篇和配樂,自排自演,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青春的氣息,熱愛青春,贊美青春,讓他們對生命進行思考。如在教讀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我作了如下嘗試:請同學們朗讀文章,把能夠喚起你情感或打動你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品味品味。學生找出來后。大家都體會到文中的保姆有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我適時地說:其實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請同學們聽一首獻
11、給母親的歌:滿文軍的懂你。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體會。音樂的渲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滿文軍的懂你是師生敞開心靈對話的催化劑。葉圣陶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币虼?,讓學生感受教材所描繪的情境,是產生相應情感的基礎。無論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還是啟發(fā)學生心智,無論是對增進學生情感體驗,還是陶冶學生審美情趣,都有著良好的催化作用。音樂氛圍的營造起到了發(fā)酵、醞釀感情的效果,在師生享受這種感動的過程中,喚起了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撥動了學生的心弦,也生成了一些深刻的認識。整堂課教師、學生、文本真正取得了生命的對話,也真正實現了用生命震憾生命的獨特效果。(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不斷走向成熟。探究意識是人
12、所具有的愿意并能夠多方面尋求答案解決疑問的心理特征,是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行為發(fā)生的前提,是學生走向成熟的標志。它是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比民主、合作意識更高的要求。 “探究”,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梢娞骄恳庾R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祝福時,我讓學生看了電影版祝福。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我出了個題目:請結合課文中祥林嫂形象分析一下,你覺得這個情節(jié)妥當嗎?請談談你的看法。當時好多學生認為合理,因為生活中當他們被愚弄后就是這樣處理問題的,有些想當
13、然。但也有些學生能夠結合文中祥林嫂形象,知道她是生活在封建中國的一個被愚弄、被踐踏、被遺棄的勞動婦女。雖然不屈從于命運,但這種反抗是十分有限的,僅是在遵從封建“三從四德”要求下對再嫁的反抗,所以終究不能逃脫苦難和厄運。增寫“刀砍門檻”,拔高了人物形象,反而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環(huán)境,造成人物形象不真實。五、“提高技能,促進成長”是語文教學生命課堂的標桿 教學大綱規(guī)定高中語文教學目的是:高中的語文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訓練,指導學生學好課文和必要的語文知識,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初步的文
14、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發(fā)展個性和特長,培訓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 語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就在于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吸收文化營養(yǎng),獲得人生經驗,充實生命內容,提升精神境界,達到生命與人性的“全面喚醒”。語文的文化特性決定語文學習具有這種強烈的喚醒功能:記敘文的形象性、感召力,對學生的情感與心靈無疑具有陶冶、感召的作用;議論文的理性美
15、、說服力,對啟迪學生的理性智慧、開發(fā)學生的論辯思維具有不可抗拒的邏輯力量;說明文的客觀性、科學美,從客觀存在中尋找真理的求實性特征,無疑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實態(tài)度、科學精神和尊重客觀存在與科學真理的覺悟;文學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感染力,對學生更具有強烈的感情沖擊力,特別是文學作品中躍動的思想與精神、靈魂與風骨、生氣與生命、意境與神韻,都會以其強烈的藝術沖擊力喚醒學生的人性與理智、情感與靈性,喚醒學生的責任感和價值感,喚醒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力。 生命的情感體會是無窮的,它與一個人的成長經歷、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到的不是去改變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如果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去構建新型、和諧的課堂,讓它充滿生命的張力,那么語文教學就會真正邁向一個更為嶄新的境界。教師可以用生命的課堂教學,去改變一個學生的人生。聯系人地址:福建省惠安縣螺城鎮(zhèn)西苑路100號電話:13600778908 059587373373電子郵箱:郵政編碼:36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