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大綱復習資料整理
《《社會學概論》大綱復習資料整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社會學概論》大綱復習資料整理(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社會學概論 第一章 社會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1節(jié) 社會學的創(chuàng)立與早期代表人物 1. 創(chuàng)立時期代表人物: (1)奧古斯特.孔德《實證哲學教程》。第一個提出“社會學”概念并創(chuàng)立社會學的人,被稱為“社會學之父”。學說: ①科學的序列。 ②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兩個部分。 三階段法則(人類理性發(fā)展:神學、哲學、實證;人類社會:軍事、過渡、工業(yè)) 秩序和進步是孔德實證主義社會學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必須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 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歷史法。 (2)赫伯特斯賓塞:《社會靜力學》《社會學研究》《社會學原理》《倫理學原理》。 ①社會有機體論;②社會進化論 (3)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布哈林《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通俗讀物》,經典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第一本教科書 2. 形成時期的代表人物: (1)涂爾干:《社會勞動分工論》《社會學方法論》《自殺論》。創(chuàng)辦《社會學年鑒》。社會學年鑒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德創(chuàng)立的社會學。系統(tǒng)的社會學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爾干創(chuàng)建的。①社會學的研究對象②個人與社會③功能分析 (2)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 合理性是韋伯社會學理論的核心概念。 ①理解社會學②社會行動類型③理想類型④科層制(官僚制) 第二節(jié) 社會學的發(fā)展 1. 社會學中心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歐洲轉移的美國,首先在美國發(fā)展為制度化學科。(1)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斯莫爾、托馬斯、帕克、伯吉斯。后期的主帥布魯斯 主要學術成就: 第一,開拓了現代城市社區(qū)研究,使社區(qū)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第二,開創(chuàng)了人文區(qū)位學研究的先河。 第三,創(chuàng)建符號互動論。 (2)現代結構功能學派 2. 二戰(zhàn)后歐洲社會學的發(fā)展特點: (1)社會學的研究重心轉向現實社會 (2)社會學研究領域的多樣化 (3)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已趨向多元化 (4)歐洲社會學的制度化建設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3. 蘇俄社會學:米海洛夫斯基創(chuàng)立了主觀社會學,列寧和普列漢諾夫對他們的主觀社會學進行了有力的批評。普列漢諾夫和布哈林是當時蘇聯社會學的主要人物。 4. 中國社會學發(fā)展的歷史分期: 傳入時期(1891-1911):譚嗣同/嚴復/章太炎 成長時期(1912-1927):余天休/陳達 建設時期(1928-1952):許仕廉/張鴻鈞/晏陽初/李景漢/費孝通 毛澤東 恢復重建(1979- ):費孝通/田汝康/雷潔瓊/王康 第三節(jié) 社會學本土化 1. 本土化:使移植進來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鄉(xiāng)本土,適應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長、壯大。社會學本土化是一種使外來社會學與本土社會的實際相結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學術過程。 2. 社會學在中國的本土化的主要倡導人物:許仕廉/孫本文/吳文藻。晏陽初等人的鄉(xiāng)村建設和社區(qū)發(fā)展理論、潘光旦的“位育”理論、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等已經成為具有影響的研究中國社會的重要理論觀點。 3. 實現社會學中國化的基本做法: (1)社會學的基本理論應當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2)把研究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和人的社會化作為社會學的基本任務; (3)立足中國社會的現實,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理論經研究和經驗研究相結合,使社會學的研究與教學能切實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服務; (4)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在借鑒國外社會學的中國過去社會學的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逐步建立中國社會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形成中國社會學學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為奮斗的社會學專業(yè)隊伍。 4. 社會學本土化是社會學發(fā)展的必然進程,在中國,社會學本土化是與社會學中國化相一致的,起步于20世紀20、30年代,20世紀后期得到了更自覺、更明確、更有組織的推行。在中國,社會學本土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 第二章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會學 1. 社會學:是研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一門綜合性社會科學。 2. 社會學的特征:整體性、綜合性、實證性和應用性。 3. 研究對象/基本問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第二節(jié) 社會學的功能 1. 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指那些為了解和掌握發(fā)生了什么事、什么情況而進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釋性功能:指對影響社會事實發(fā)生、變化的主客觀因素,從其因果聯系上加以說明的過程。 ③預測性功能:和描述、解釋功能相聯系的高一層次的目標是預測功能。是要提示將來的社會事件和狀態(tài)是怎樣的。 ④規(guī)范性功能:社會研究在回答‘將會怎樣’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應該怎樣’的問題。 2. 教育功能:①幫助人們自覺的完成社會化。②幫助人們合理選擇。 3. 社會管理功能:①建立規(guī)范②提供模式③反饋信息。 4. 社會批評功能:對舊的思想、舊的觀念和阻礙社會進步的事物、行為進行揭露,實事求是地進行理論分析,提出克服和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節(jié) 社會學研究方法 1. 社會學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實證的方式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所產生、形成、變化的人們的關系、行為、態(tài)度以及各種社會現象進行科學探索的一種研究方法。 2. 社會學實證研究的一般程序:籌劃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 3. 社會學研究的資料收集方法: (1)問卷調查:是以問題表格形式向被調查者收集相關資料的一種定量研究方法。 (2)實地研究:又稱田野調查(英國馬林諾夫斯基),它是一種深入研究對象內部,以參與觀察和非結構訪問的方式收集資料,交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定性分析來解釋社會現象的一種研究方法??煞譃閰⑴c觀察和個案研究。①參與觀察是研究者在某種程度上置身于觀察對象的環(huán)境和社會活動中,使自己成為被研究群體中的一員的一種觀察方法。②個案研究:對某個社會單位的生活全過程或關于它的某方面的個別事例和整體相關聯的一種研究方法。 (3)社會實驗方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假設,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通過觀察記錄分析發(fā)現或證實社會現象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 (4)非介入性研究方法:是通過搜集現在了的,以文字數字符號畫面等信息形式出現的文獻資料,分析和探討各種個人與社會現象的一種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社會學的主要理論觀點 1. 經典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生產關系。 2. 結構功能理論:美國帕森斯 社會行動的三個要素:目標、情境和規(guī)范 3. 沖突理論: 功能沖突論(劉易斯.科塞) 辯證沖突論:(R.達倫多夫) 雷克斯:社會分配、社會整合、社會變遷 4. 交換理論(霍曼斯和布勞創(chuàng)立):人類的相互交往和社會聯合是一種相互的交換過程。 5. 符號互動論(赫伯特.布魯諾、歐文.戈夫曼):社會是人們運用符號互動的結果。 6. 其他理論: 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舒茨的現象社會學理論、加芬克爾為代表的常人方法學、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哈貝馬斯的溝通理論、盧曼的社會系統(tǒng)理論、布迪厄的結構主義的建構主義。 第三章 社 會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會 1. 社會的含義:是以一定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 2. 基本特征是: ①社會以人為主體 ②社會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 ③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 ④社會來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3. 社會唯名論:只有個人才是真正的存在,而社會只有一個名稱,用來方便地稱呼構成社會的許多的個人,是個人行動的產物或互動的形式。(主要代表人物:馬克斯韋伯) 4. 社會唯實論:社會唯實論者也稱社會實在論,和社會唯名論者相反,它把社會視為超越個人的客觀存在。(主要代表人物:阿奎那、法國的涂爾干) 5. 馬克思主義社會觀的基本觀點: (1)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 (2)勞動是理解全部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 (3)需要是人們社會行為的動力 (4)人類社會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5)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科學的社會觀。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科學。其科學性: ①社會實踐的不斷發(fā)展,決定了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科學 ②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馬克思主義社會觀的生命之所在。 ③馬克思主義社會觀與具體社會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促進社會關系良性運行,從而推進了自身的豐富和發(fā)展。 ④馬克思主義社會觀在同形形色色的錯誤社會觀的不斷斗爭中發(fā)展,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總之,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一種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開放的、生氣勃勃的思想體系,而不是一個封閉的、僵化的思想體系。 第二節(jié) 社會結構 1. 個人與社會:相互聯系的具有層次性的四個體系 ①角色人格體系②價值規(guī)范體系③權力制度體系④行為交換體系 2. 社會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 初級社會關系與次級社會關系 結合關系和對應關系 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yè)緣關系 3. 如何建立與發(fā)展新型的社會關系? ①逐步建立健全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②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③加強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建設 ④加速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用法律形式保護已經建立的新型關系和促進消除陳舊落后的社會關系。 4. 社會結構:一般是指社會諸要素之間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 5.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結構觀 6. 以勞動或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作為社會的基礎,社會的基本結構必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體系。 第三節(jié) 社會的基本要素 1. 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資源、人口資源和文化資源。 2. 人口資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內具有一定數量、質量和關系的人的總稱。 具有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3. 人力資源:指表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勞動者數量和質量表示的資源,體現了包含在人體內的生產能力。其是在各種生產要素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主動要素,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的經濟資源。 4. 人口數量:是對人口資源的量的規(guī)定性,指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qū)有生命的個體總和,通常人口數量指的是人口規(guī)模。 5. 人口質量:也稱人口素質,是對人口資源的質的規(guī)定性,包括人口的身體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等。 6. 自然資源:是與人類活動相關聯的全部自然條件的總和,是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外部條件。 7. 自然資源分類:①環(huán)境資源②生物資源 ③礦產資源。 8. 自然資源特點:有限性、潛力無限性、系統(tǒng)性和空間分布不均勻。 9.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他們需要的能力和機會構成危害的發(fā)展。 10.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矛盾: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決定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矛盾。 ①從人與自然的矛盾來看,人類的祖先類人猿原來是自然界的懷部分,與其他動物一樣處于又斗爭又互助的自然系統(tǒng)之中。人們必須尋求一種使人類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即人與自然團伙調發(fā)展的道路。然而人口高速增長與資源短缺短時間內不可調和。 ②從人與人的關系及其矛盾來看,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不可能以個人為單位各自孤立地進行,人們必須在活動中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才能取得成功。然而,發(fā)達國家與落后國家之間的不平衡不平等與利益沖突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 11.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義: 強調的是環(huán)境與經濟的協調發(fā)展,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意義深遠的。 ①可持有異議續(xù)發(fā)展尤其突出強調的是發(fā)展,消除貧困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不可缺少的條件。 ②把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聯系起來,并強調把環(huán)境保護作為發(fā)展進程一個重要弧形成部分,作為衡量發(fā)展質量、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要程度的客觀標準之一。 ③強調代際之間的機會均等,指出當代人享有的正當的環(huán)境權利,后代人出同樣享有這些權利。 ④強調了要改變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法,要求人們在生產時要少投入多產出在消費時要盡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⑤要求人們必須徹底改變對自然界的傳統(tǒng)態(tài)度,建立起新的倫理道德和價值標準,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類隨意盤剝和利用的對象,而應看作人類的資源和價值源泉。 第四章 文 化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文化 1. 文化: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去解釋。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專指文學藝術、音樂、體育等。 2. 文化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習得性、共享性、連續(xù)積累性、特殊性和共性 3. 文化的構成要素: 物質形態(tài)要素、精神形態(tài)要素、語言符號要素、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要素 4. 文化的結構 ①文化特質: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也稱文化元素。 ②文化集叢: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組文化特質,它們結合起來共同發(fā)揮一項功能以滿足人的某種需要,這些文化特質就組成一個文化集叢。 ③文化模式:指由許多文化集叢結合而成的一個文化整體,而與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區(qū)別。 5. 文化的功能:①社會整合功能②社會導向功能③反功能(文化也會對社會整合與社會進步起著阻礙甚至破壞作用,此即文化的反功能。一般發(fā)生在兩種情況下:一是文化滯后現象發(fā)生時,精神文化會對物質文化的發(fā)展起著阻礙作用。另一種情況是發(fā)生在反文化群體和某些亞文化群體中。每個社會除了主流文化之外,都存在著一引起次屬文化,也稱亞文化。) 第二節(jié) 文化的規(guī)范體系(習俗、道德、法律和宗教) 1. 習俗 概念:也稱民俗,是指歷代相沿積久而成的被人們普遍遵守的行為模式。 特征:①習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 ②習俗還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 ③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決定的 ④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功能:是調整人們行為的重要社會規(guī)范,它的調整范圍最普遍。 2. 道德 概念: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來評價和調節(jié)人的行為的觀念和規(guī)范,是人類自我完善的一種價值標準?,F階段我國的道德標準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基本道德規(guī)范: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3. 法律 概念: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行的社會規(guī)范。 本質:統(tǒng)治階級意志,是最具有強制力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 特征:①公正性,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強制性與社會習俗和道德不同,法律是依靠國家權力保證其施行的。 社會功能:①懲罰功能②威懾功能③教育功能 4. 宗教 概念:從本質上說是人們對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對神的敬畏與信仰。 正向功能:①促進社會團結,維持社會秩序 ②振奮民眾精神,促進社會發(fā)展 ③尋求生活意義,為個人提供精神安慰。 5. 宗教和邪教的區(qū)別:邪教是打著宗教幌子的反人類,反文化的組織。邪教與宗教有本質不同,①宗教勸人熱愛生活,尊重世俗維護社會秩序;邪教宣揚世界是末日,貶低世俗,勸人毀滅,破壞社會秩序。②宗教的神是超人間的,宗教教義有經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間,它把生活在現世的教主當作神,把教主的話視為經典。③宗教宣傳博愛、愛教徒、愛大眾;邪教害人,以殘忍手段殘害信徒,殘害他人。 第三節(jié) 文化交流 1. 文化交流:是指從文化傳播開始的兩種文化之間互相溝通、采借、沖突與融合的過程。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固有屬性,是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2. 文化交流包括: (1)文化傳播 概念:指某種文化元素隨同社會交往而擴散,為其他采借或吸必的過程。 過程:(美國人類學家林頓把文化傳播分為三個階段) A接觸與顯示階段 B選擇階段 C采納融合階段。 媒體:最原始最基本的媒體是人。書籍、大眾傳媒、電子網絡。 (2)文化采借(又譯文化雜交) 概念:指一種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種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叢,融入本文化的過程。 文化融合:對采借過來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土文化中進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于本土文化協調起來,融為一體的過程。 (3)文化沖突 概念:指異質文化在傳播接觸中出現的互相排斥的傾向和狀態(tài) 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階級性。 第五章 社會化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會化 1. 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每一個個體都是這兩種屬性的統(tǒng)一。 2. 社會化:是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教化和個人對社會主動選擇與能動調適的統(tǒng)一的社會過程。其內涵從三方面理解: ①時間上,個人社會化涉及到人生發(fā)展的全過程; ②內容上,個人社會化關注到個人作為社會一員所應具有的全部文化遺產; ③社會關系上,個人社會化注重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以及個人社會化的結果。 3. 社會化既是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社會新陳代謝、穩(wěn)定發(fā)展的需要。 4. 社會化的主要功能:文化傳承、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個體自我完善。 5.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1)生活技能社會化:是人們學習并獲得維持生存狀態(tài)和改善生活質量的本領的過程。 ①是衣食技能②職業(yè)技能 (2)價值觀念社會化:是人們認知與認同社會主導價值觀念的過程。 (3)政治社會化:是個人逐漸學習和接受被現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確定的政治信念、思想體系、社會制度和政治態(tài)度的過程。 (4)行為社會化:是人們按照通行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模塑自身行為的過程。 (5)角色社會化:是按照社會上規(guī)定的角色的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使個人行為符合于一定社會期望的品質特征。 6. 社會化對人的角色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是分清自己角色類型的能力 ②是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狀態(tài) ③是全面理解角色規(guī)范化的程度 ④明確角色目標。 第二節(jié) 社會化的類型與過程 1. 社會化的類型: (1)基本社會化 概念:就是“生物人”通過社會文化教化,獲得人的社會性,獲得社會生活資格的過程。 任務:①生理性成熟即通過人化的生理發(fā)育過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礎②社會性成熟即通過社會文化的教化與自我內化,成為具有獨特個性物為能力的社會成員。 (2)繼續(xù)社會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會化,或稱二級社會化。 (3)再社會化 概念:也稱重新社會化,它是使個人改變以前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和社會要求和新的形勢需要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的過程。 意義:使人們能夠適應日常社會生活的要求,實現與其他社會成員的正常交往,按照社會要求安排生活,維持人與社會的正常關系與社會秩序。 (4) 正向社會化和反向社會化 正向社會化:是指上代人對下代人的文化傳遞和教化過程。 反向社會化:是年輕一代用新知識新觀念影響前輩的過程,這種社會化又稱為文化反哺。 2. E埃里克森《童年和社會》把個人必理成長的歷程劃分為八個階段: 嬰兒期 幼兒期 幼兒后期 學齡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期 成熟期 3. R哈維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會化過程分為六個階段: 幼兒期 兒童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第三節(jié) 社會化的條件 1. 生物因素: 概念:個人所帶有的一種由上代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類從事社會活動的特殊遺傳素質。 主要表現:人有異于其他動物的身體結構,為人發(fā)展自己的社會性準備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條件;人有一個組織特殊的大腦,為認識世界,學習社會文化接受社會教化提供了生理物質基礎;人還具有高級神經活動系統(tǒng),有第二信號系統(tǒng)----語言活動,而語言又是社會化的強有力的工具和杠桿。 2. 環(huán)境因素 概念:指影響個人社會化過程的全部社會環(huán)境。 主要內容:包括家庭、學校、伙伴群體、工作單位、社區(qū)和大眾傳媒 3. 社會實踐: 概念:是實現知識內化與積累,達到社會化目標的根本途徑。 形式:生產活動,科學實驗,社會斗爭和人際交往等。 主要表現:觀察學習、角色扮演、知識積累等環(huán)節(jié)。 地位和作用:社會實踐是社會化的根本環(huán)節(jié),在社會化過程中,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廣泛拓展生活實踐的空間,是尤其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 第四節(jié) 人的全面發(fā)展 1. 社會化的基本目標:從根本上說,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化的現實結果,就是培養(yǎng)人適應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各種角色能力。 2. 社會化的最高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一個過程。當代人的全面發(fā)展就是實現人的現代化。 3.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的一切屬性的全面發(fā)展 4. 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思想 5. 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條件 6. 人的現代化的意義 第六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會互動 1. 社會互動:就是個人和個人之間、個人和群體之間、群體和群體之間,基于對行動“意義”的理解,發(fā)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過程。人們對他人采取行動或對他人的行動作出反應的過程。 2. 社會互動的構成要素: (1)必須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動主體、 (2)互動主體之間必須發(fā)生某種形式的接觸、 (3)參與互動的各方有意識地考慮到行動“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3. 社會互動的理論: (1)符號互動論(代表人物:米德、庫利、布魯默) 原理:第一,我們通常用符號來代表一些事物。這些符號都是能夠有意義地代表另一些事物地,這是在社會互動中形成的;第二,我們針對我們對符號的意義來采取行動;第三,我們在對彼此的行動有所反應之前,經歷了一個內有闡釋的過程-------對當時情境意義的了解,然后決定如何行動。 (2)擬劇論(代表人物:戈夫曼) 基本觀點:社會是一個舞臺,全體社會成員是在這個舞臺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員。他們都在社會互動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3)常人方法學(代表人物:加芬克) 基本假設: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成員依據一定的規(guī)則和程序來進行社會互動,這些日常活動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認的互動規(guī)則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 第二節(jié) 社會互動的形式 1. 交換 概念:在一定的規(guī)則下,行為者之間為了獲得回報而行動、并獲得回報的社會互動形式。 構成要素:目標/付出/回報/效益。 類型:①物質的交換,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換 ②非物質的交換,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 社會基礎:社會差異 2. 合作 概念:指在社會互動中,行為者之間為達到某些共同的利益目標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 類型:①自發(fā)性合作②制度化的傳統(tǒng)合作③指導性合作④契約式合作 3. 競爭 概念:是指行動者之間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展開的較量、爭奪。 類型: 社會意義:在于從個人的角度,它可以激發(fā)個人的熱情,能量,人們在競爭中可以相互激發(fā),相互促進。從社會的角度,競爭對社會發(fā)展和進步也是有利的。 4. 沖突 概念:是不同行動者之間相互反對或阻止對方意圖的自覺行動, 根源:也是因為某種社會資源的稀缺。 類型:從規(guī)模上分,為群體之間的沖突和個人之間的沖突; 從沖突的性質上分,為經濟沖突、政治沖突、文化沖突、種族沖突以及階級沖突; 從沖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分,為顯性沖突、隱性沖突,其中顯性沖突方式分為: ①爭論②拳斗和械斗③仇斗④戰(zhàn)爭⑤其他。 第三節(jié) 社會互動的符號 1. 符號: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認可的,有意義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別的事物的東西。 2. 社會互動的重要符號: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身體語言。 3. 語言:指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語音、詞匯和語法構成的一定的系統(tǒng)。 4. 語言的重要性:語言,作為社會互動中的最重要的符號系統(tǒng),它的重要性幾乎是不言自明的。通過口頭和書面語言為媒介,人類文化得以更好的建構的傳遞,語言作為一個有力的媒介符號,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幫助了人們之間復雜而微妙的互動 5. 語言的多樣性:語言的詞匯反映了言語者互動的文化和環(huán)境。 6. 身體語言:是用身體代替語言來表達意思的動作或方式。 7. 個人空間:指環(huán)繞一個人周圍的直接的物理區(qū)域。 8. 個人空間理論(霍爾):他認為人們相距的遠近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距離,因此他認為存在四種不同的個人空間,人們選擇特定的空間距離進行互動,不僅可以反映互動各方的關系,而且還塑造他們之間的關系。①親密距離②個人距離③社會距離④公眾距離。 第四節(jié) 社會網絡 1. 定義:是經過各種媒介、通過社會互動所形成的個人之間的復雜聯系網。 2. 特征:①社會網絡的形成是地緣、血緣、學緣、業(yè)緣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②反映個人和社會關系的本質 ③是經過個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所形成的 ④對個人來說具有效益 ⑤是相對穩(wěn)定的 3. 形態(tài):①封閉形態(tài)和開放形態(tài),以個人進出該社會網絡的難易程度的不同來區(qū)分。 ②穩(wěn)固形態(tài)和松散形態(tài),以個人和社會網絡的連接的緊密程度不同來區(qū)分 ③互利形態(tài)和互補形態(tài),以個人在社會網絡中獲得的利益來區(qū)分。 4. 功能:個人在社會網絡中獲得各種信息、獲得各種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質上的資源。社會網絡影響到個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就社會而言,社會網絡的功能體現在社會網絡具有社會控制和社會整合的功能。 第七章 群體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群體 1. 群體的含義:人們通過某種社會關系聯結起來進行共同活動和感情交流的集體 2. 群體的特征: ①有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 ②有一定的為群體成員所接受的目標 ③有明確的成員關系,并形成歸屬感 ④有一定的行為準則; ⑤時間上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 3. 群體的類型: ①初級群體:又稱為首屬群體。由面對面的互動所形成的、具有親密的人際關系的社會群體。是社會群體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個人參加社會生活的基礎群體, 次級群體:又稱為次屬群體,是用來表示與初級群體相對應的各種群體,如學校,職業(yè)群體,社團。 ②正式群體:也就是社會組織 非正式群體:是一種自發(fā)形成的,無正式組織結構,無正式章程的群體。如朋友群 ③內群體和外群體:又稱作我群和他群。凡是成員感到自己與群體關系密切,對群體有強烈歸屬感的,就是內群體。而那些由他人結合而成,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的群體,就屬于外群體。 ④成員群體:也就是內群體,個人屬于該群體的成員。 參照群體:被某一群體成員用來作為某種參照對象并試圖效法的群體。 ⑤大群體和小群體:是以群體的規(guī)模為標準,而進行的一種群眾分類。大群體一般指規(guī)模較大,人數較多,人員之間較少互動的群體。小群體則是指那些規(guī)模較小,成員之間能夠直接互動的群體。 4. 初級群體的特征:①規(guī)模小 ②是有長期的,經常的面對面互動 ③是成員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較全面的表現 ④成員之間的角色位置難以替代 ⑤習慣倫理道德和感情在維系群體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5. 初級群體的類型:①家庭②鄰里③伙伴群體。 6.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發(fā)展,初級群體出現了衰落的趨勢。 第二節(jié) 家庭 1. 概念:是個有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系的人們組成的長期共同生活的群體,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群體形式。 2. 基本關系: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收養(yǎng)關系 3. 基礎:婚姻。 4. 特征:①至少有兩個不同性別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②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勞動分工 ③他們進行許多經濟交換和社會交換 ④他們共享許多事物 ⑤成年人與其子女之間有著親子關系 ⑥孩子之間存在著兄弟姐妹關系。 5. 結構:①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對夫婦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是由一對夫婦與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③聯合家庭 是由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以及孫(外孫)子女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殘缺家庭、斷代家庭、單身家庭等類型。 6. 功能:①規(guī)范性行為功能; ②經濟生活功能; ③精神生活功能; ④教育功能; ⑤撫養(yǎng)、贍養(yǎng)功能。 7. 生命周期:建立、擴展、撫育、收縮、空巢、消亡 8. 我國家庭的現狀: ①家庭規(guī)模趨于縮??; ②家庭功能有所變化一是家庭的消費功能在加強,二是家庭的生育與撫育功能的層次在提高,三是家庭的精神生活功能逐漸增加,四是家庭的事業(yè)功能不斷擴大; ③家庭價值觀的認識趨向現代化。 第三節(jié) 利益群體 1. 概念:是在社會利益體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著共同的利害和需求、共同的境遇與命運的群體。 2. 特征:①利益關系是利益群體的核心關系 ②群體規(guī)模具有不確定性 ③群體成員之間的交往具有多樣性。 3. 類型 ①從群體目標特點分為:經濟利益群體、政治與社會權利利益群體、社會公眾利益群體 ②從群體組織形式分為:機構性利益群體、社團性利益群體、自組性利益群體 4. 既得利益集團 概念:指對公共資源享有支配權的社會階層,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結成的共同體。 最大特點:為維護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 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與此相適應的政治體制建設的步伐,是防止既得利益集團產生和存在的根本舉措。 第八章 組織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組織 1. 概念:是指人們?yōu)榱诉_到特定目標而有計劃的建立起來的具有比較嚴密的結構的制度化的群體?,F代社會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社會。組織的普遍存在提高了人民的社會活動效率,延伸和擴展人類自身的能力。 2. 特征:①具有特定的組織目標 ②具有一定的權威體系 ③組織成員的角色化 ④正式而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 3. 組織過程 (1)組織決策: 概念:是指組織成員從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中進行選擇決斷,以期最優(yōu)化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 四個階段:①情報階段②設計階段③抉擇階段④審查階段 (2)組織溝通 概念:是組織內部的信息交流,即組織成員之間通過種形式的交往以傳達思想觀點態(tài)度感情或情報的過程。 ①縱向溝通:指組織內部的信息由上層到下層或由下層到上層的傳遞過程。 ②橫向溝通:指組織內同一層次的部門和組織成員之間的信息傳遞過程。 (3)組織控制 概念:組織用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獎懲手段約束組織成員的行為,以保證組織的決策和指令能夠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維護組織的各項秩序。 ①預先控制:是指在組織行為發(fā)生之前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動。 ②現場控制:又叫同步控制是對正在實際進行操作的組織成員的待業(yè)進行指導和監(jiān)控,使組織成員的行為始終指向組織的目標。 ③反饋控制:是針對組織成員的活動結果來進行控制。 4. 三種組織過程的關系:不是相互割裂的過程,而是在具體的現實組織運行過程中相互聯系和交織在一起在,任何的組織行動都包含了這三種過程。 第二節(jié) 組織理論 1. 科層制(官僚制) (1)概念: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統(tǒng)治基礎上的,以正式規(guī)則為管理主體的,具有職權分工和職位等級體系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茖又剖邱R克斯韋伯提出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學概念,它對以后的組織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合法性統(tǒng)治類型:傳統(tǒng)型、魅力型、法理型 (3)特征:①明確規(guī)定的固定權限; ②明確規(guī)定的職位等級; ③執(zhí)行職務建立在公文基礎上; ④職務的專業(yè)化和量才錄用; ⑤照章辦事。 (4)優(yōu)點:相比其它組織體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弊端:形式方義、繁文縟節(jié)、用人不當、欠缺人情味、對外界變化反應不靈敏 2. 組織管理理論(科學管理理論、人際關系理論、組織行為理論、權變理論和系統(tǒng)理論等) (1)科學管理理論(美國工程師泰羅、法國管理學家法約爾):為了使組織更有效地實現它的目標,必需使組織的結構和過程科學化和合理化。 (2)人際關系理論(梅約、羅伊斯里斯伯格、“霍桑實驗”):人是組織中最重要的因素,組織中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際關系。 (3)組織行為理論(巴納德“組織平衡論”觀點、麥克戈的“X理論”和“Y理論”):是從人際關系理論發(fā)展而來的組織管理理論。呼吁組織采取民主而非集權專制的領導方式,認為民主型領導比轉制型領導的組織效果更好 第三節(jié) 現代社會的組織格局 1. 公共部門 概念:是指被國家授予公共權力,并以社會的公共利益為組織目標,管理各項社會公共事務,向全體社會成員提供法定服務的政府組織。 特征:①公共部門向社會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 ②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是公共部門的主要職能 ③掌握的資源屬于公共資源 ④用來從事公共管理的權力是一種公共權力 ⑤目標在于實現公共利益。 2. 私人部門 概念:是指為私人所擁有,并以利潤最大化為組織目標,通過在市場上出售其產品或提供服務以求得利潤的各類工商企業(yè)組織,通過在市場上出售其產品或提供服務以求得利潤的各類工商企業(yè)組織。 特征:①私人部門向社會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 ②組織由私人作為投資主體,其權益歸私人所有其組織資源因而變屬于私人資源 ③私人部門的組織目標在于本企業(yè)的利潤最大化 ④市場是私人部門實現目標的競爭性活動領域,也是私人部門主要調節(jié)機制。 3. 第三部門 概念:在政府組織和營利組織之外,還有一類組織,它們既不是政府的某個部門或下屬組織,又不追求組織擁有者的私人利益。它介于國家和市場之間,一般統(tǒng)稱為第三部門。 特征:①以公共利益為組織目標,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 ②獨立于政府組織 ③不以營利為組織目標 ④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組織 ⑤依靠組織成員的志愿參與。 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①可以提供公共部門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 ②可以滿足不同人群對公共物品的多樣化需求 ③可以向弱勢群體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物品 ④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務提供渠道 ⑤公民參與的一條重要途徑 ⑥是倡導公民意識和志愿精神的實踐領域。 第九章 社會制度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會制度 1. 概念:基于一定的價值標準而設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對穩(wěn)定的、模式化的、被人們習慣和自覺遵守的規(guī)范體系。 2. 起源:社會制度產生的基礎應當是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方式。從人類需要的角度去探究社會制度的起源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任何社會制度都是為適應一定條件下的人類需要而產生的。但是如果僅僅把目光停留在人類需要上,忽略滿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徑,就無法從根本上解釋社會制度的變異性。 3. 形成的途徑: ①自發(fā)形成,從民俗升格為民德,再從民德發(fā)展為制度; ②立法產生,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制度如政治、思想文化等,一般立法產生。 4. 構成要素: (1)價值要素(價值標準):指主體對客體的有用性以及用出大小的判斷。 (2)規(guī)范要素:標準、規(guī)則和模式,是一系列有關角色行為規(guī)范的決定。 (3)組織要素:是社會制度的實體部分,是價值和規(guī)范的載體。包括組織領導、職能機構和組織成員。 (4)設備要素:社會制度運行的物質基礎。分為:象征性物質設備、運行性物質設備。 5. 基本特征: ①社會制度的核心是價值標準; ②社會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權威力量; ③社會制度具有穩(wěn)定性和差異性; ④社會制度具有抑揚性。 6. 基本功能:①行為導向功能;②行為調控功能;③文化創(chuàng)新功能;④社會化促進功能 第二節(jié) 社會的基本制度 1. 社會制度的分類: (1)按照形成方式,分為自發(fā)產生的制度和根據客觀歷史需要而有計劃建立的制度。 (2)按照形成的歷史過程及其對個性形成產生的影響,分為 ①本源制度:指反映并決定其他一切關系的基礎的原始的關系——生產關系以及與其緊密相連的經濟活動的規(guī)范和制度,包括婚姻家庭制度和經濟制度。 ②派生制度:建立在本源制度基礎上的其他一切制度,如政治制度、教育科學制度 (3)按照社會制度的具體性質和作用,分為: 婚姻家庭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思想文化制度 2. 從人類生存與發(fā)展對制度的需求層面看,最基本的社會制度是以下五種: (1)家庭制度(生育制度) 概念:是關于家庭的性質、形式、關系、功能、權利和義務的一整套規(guī)范體系。 功能:繁衍人口,禁止亂倫,提高人口素質。 目前中國家庭制度的主要特征: ①家庭結構和功能的過渡性;②家庭關系和分工的過渡性;③家庭問題的復雜性 (2)經濟制度(生存制度) 概念:是社會用以限制調節(jié)或促進人們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行為的社會規(guī)范體系。 功能:包括規(guī)范經濟活動調整經濟關系保障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持續(xù)發(fā)展,為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fā)展提供物質基礎 內容:①對財產所有權的規(guī)定 ②對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勞動分工的規(guī)定 ③對社會經濟運行中交換活動的規(guī)定 ④對市場運行的規(guī)定 ⑤對經濟活動中相互承諾的規(guī)定。 (3)教育制度(發(fā)展制度) 概念:是社會的啟導延續(xù)和發(fā)展制度是社會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織部分,是社會傳授知識與科學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的社會規(guī)范體系及其組織機構的總和,它的目的主要是把人類長期積累的知識和科學技術代代相傳并使之發(fā)揚光大,通過人的素質培養(yǎng)促進社會進步。 功能:①外顯功能(傳授知識與科學技術的功能;實現社會化的功能;文憑功能;社會選擇功能);②內潛功能(社會控制功能;調整、協調社會職業(yè)體系和社會分層體系;縮小收入差距;吸收剩余勞動力) (4)政治制度(主導制度) 概念:是國家權力如何產生如何行使和有關權力結構的規(guī)定,由國家頒布并強制執(zhí)行的,用以約束社會成員和群體活動的規(guī)范體系。 功能:①規(guī)范社會秩序②管理公共事務。 (5)宗教制度(信仰制度) 概念:是包括宗教觀念、信仰、宗教儀式以及宗教組織形式在內的規(guī)范體系。 第三節(jié) 社會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 1. 社會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種具體的社會制度從產生、發(fā)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過程。 2. 社會制度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規(guī)律: ①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統(tǒng)一; ②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 ③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 ④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統(tǒng)一。 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主要表現 4. 轉型期我國社會制度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特征: ①國家和政府在制度創(chuàng)新中的權威作用加強。 ②各種社會群體的利益在制度創(chuàng)新中重新定位。 ③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創(chuàng)新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第十章 社區(qū)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區(qū) 1. 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為基礎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2. 構成要素:人口、區(qū)位、經濟、文化、組織。 3. 功能:經濟生活、社會化、社會控制、社會參與、社會保障 4. 社區(qū)橫向格局 概念:是指一個社區(qū)的各種單位或子系統(tǒng)在本社區(qū)內彼此之間的結構和功能關系。 特點:社區(qū)各社會單位和子系統(tǒng)以地緣關系為紐帶,互相聯系、互相依存,在功能上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由此形成一個社區(qū)組織體系。 5. 社區(qū)縱向格局 概念:是指一個社區(qū)的各種社會單位和子系統(tǒng)與外部社區(qū)的結構和功能關系。 特點:其中的組織關系帶有更多的法理性計劃性和科層制的特征。 6. 社區(qū)研究的發(fā)展 (1)類型學研究(代表人物:德國的滕尼斯) (2)區(qū)位學理論 (3)社區(qū)全貌研究(美國的林德夫婦) (4)中國的社區(qū)研究 第二節(jié) 社區(qū)類型 1. 農村社區(qū)(鄉(xiāng)村社區(qū)) 概念:是指以農業(yè)生產為主要謀生手段的人們?yōu)橹黧w構成的同質性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體。 特點:①人囗密度低; ②經濟活動相對簡單; ③社會結構相對簡單; ④傳統(tǒng)農村社區(qū)的社會變遷比較緩慢。 形態(tài):散村和集村 2. 城市社區(qū)(都市社區(qū)) 概念:是指以從不各種非農業(yè)生產為謀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人口所構成的異質性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體。 城市的起源與發(fā)展: 現代城市社區(qū)的生活方式的特點: ①社會分工復雜,居民從不更專門化的工作; ②家庭和初級群體作用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正式組織; ③人際互動趨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膚淺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異。 郊區(qū)化:指城市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經濟活動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邊緣的郊區(qū)遷移和發(fā)展的過程。 3. 集鎮(zhèn)社區(qū) 概念:是一種介于農村社區(qū)和城市社區(qū)之間的中間形態(tài),是聯接兩者橋梁,是一種由農村向城市過渡的社區(qū)形式。集鎮(zhèn)社區(qū)是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也是農村基層政權機構和各種服務設施的集中地,能夠為周邊農村提供各項生活服務。集鎮(zhèn)社區(qū)是其周圍若干農村社區(qū)的中心,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類型:縣城鎮(zhèn)、中心鎮(zhèn)、一般集鎮(zhèn)。 特點:①起著橋梁中介的作用 ②人口結構比較復雜 ③集鎮(zhèn)經濟的自籌、自主性 ④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 ⑤城鄉(xiāng)結合的社區(qū)文化。 中國小城鎮(zhèn)發(fā)展的特點:以集鎮(zhèn)為重點,以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為依托,建設一批布局合理、節(jié)約土地、設施配套、交通方便、文明衛(wèi)生,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鄉(xiāng)鎮(zhèn)。 第三節(jié) 社區(qū)發(fā)展 1. 概念:指在城鄉(xiāng)基層社區(qū)中社區(qū)居民領先社區(qū)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組織機構的支持下,推動社區(qū)有計劃地社會變遷,改善社區(qū)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狀況,提高社區(qū)居民的生活質量。社區(qū)發(fā)展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方法和策略。 2. 基本原則:①民主;②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原則;⑤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并重原則。 3. 社區(qū)建設試驗區(qū)對居委會進行的5項改革: ①建立新的社區(qū)自治組織 ②研究確定社區(qū)建設的內容 ③改革社區(qū)居委會干部制度 ④推進社區(qū)建設的領導機制 ⑤科學合理劃分社區(qū)。 4. “單位制”、消解的表現:①單位體制外人員的增加;②傳統(tǒng)單位的功能型轉變 5. 推動中國城市社區(qū)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單位制”的城市社區(qū)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發(fā)展的新變化、新情況和新要求。 6. 中國城市社區(qū)建設本質:是對傳統(tǒng)城市社會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 7. 社區(qū)建設:就是以人們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層社區(qū)為載體,通過社區(qū)居民自治,社區(qū)與政府、企業(yè)和其他社會組織共同合作,來建立一個和現代社會保障體系、現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會化服務網絡相適應的社區(qū)支持系統(tǒng)。 第十一章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第一節(jié) 社會不平等與社會分層 1. 社會不平等 廣義:就是社會差別,指個人或群體間的任何差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狹義:指個人或群體之間的等級差異。(美國學者赫勒) 2. 盧梭的思想:《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證了不平等的產生是隨著私有制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確立的唯一基礎之上的。 但從社會分工這個前提條件出發(fā),對社會不平等進行科學探討的,是亞當.斯密(“分工理論的最早闡發(fā)者”,《國富論》最先創(chuàng)立“分工”概念)和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 3.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不平等根源于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其實質是以生產資料占有關生活費為核心的生產關系。 4. 涂爾干:《社會勞動分工論》,提出機械團結和有機團結兩個概念。 5. 社會不平等的主要范疇 (1)階級、階層和社會分層, 階級:依據社會資源的不同占有狀況及其相互關系所組成的社會集團。 階層:①是指階級內部的層次劃分②泛指具有不同社會地位的群體。 社會分層:是指依照一定的標準將人們劃分為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 (2)種姓、種族和等級 種姓:或種姓制度是以血統(tǒng)、血緣和職業(yè)為標準,將社會成員劃分為不同群體或社會集團的社會等級制度。 種族:亦稱人種,指在體質形態(tài)上具有共同生活遺傳特征的人群。 等級:指按經濟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區(qū)別的群體或社會集團。 (3)性別和年齡 性別:是指男女兩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別。 兩性的突出的區(qū)別: ①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女性優(yōu)于男性 ②在視覺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則不如男性 ③在邏輯思維數學能力方面男性較高于女性 ④在觸覺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應更快 ⑤在竟爭性、好勝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顯優(yōu)于女性 ⑥在記憶和觀察方面男性則較女性遜色。 第二節(jié) 社會分層理論 1. 經典社會分層理論 (1)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揭示了階級產生的真正根源和階級本質,建立了科學的階級、階層分析方法對于是韋伯社會分層理論。 ①社會分工是階級產生和演變的基礎 ②生產資料和勞動的占有關系是階級劃分的主要標準 ③共同的生活方式、階級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劃分階級的必要條件 ④階級的劃分并不排除社會分層的方法 (2)韋伯的社會分層理論:主張用經濟(財富)、政治(權力)和社會(聲望)三項標準劃分階層。 (3)帕累托社會分層理論:《普通社會學總論》①社會是個異質系統(tǒng);②“精英”理論。 2. 當代社會分層理論:功能主義和沖突論的社會分層理論各自解釋了部分社會現實,存在片面性。進化論者試圖提出折中的社會分層理論,認為社會有必要鼓勵難得的天才,同時社會也需要有相互競爭。 第三節(jié) 中國的社會分層 1. 社會分層的歷史意義:70多年前,毛澤東通過調查發(fā)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文章,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狀況,特征以及彼此關系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解決了中國民主革命時期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首要問題。今天我國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期,階級階層關系發(fā)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也需要加強研究。 2.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的社會分層 (1)以經濟和政治相結合為標準的劃分 (2)身分制(以戶籍、工作單位和人事管理等一套非財產所有權為標準的社會分層制度體系)為標準的劃分 ①戶籍制度 特點:①以城鄉(xiāng)劃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 ②戶籍與勞動用工制度、人事檔案制度和生活資源供應制度相配套。 ②單位制度 ③人事管理制度:把社會成員劃分為干部、工人和農民。 3.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的社會分層 (1)從身分到契約的轉化 契約:是根據一定權利義務關系訂立的協議。 (2)社會分層結構的變動:①農村階層結構的變動;②城鎮(zhèn)階層結構的變動; ③軍人階層; ④社會邊緣階層 第四節(jié) 社會流動 1. 社會流動:指社會成員從一種社會地位或職業(yè)向另一種社會地位或職業(yè)的移動。 2. 社會流動的意義: 社會流動是社會變遷的一種反映。合理的社會流動是現代化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必需的。 ①社會化大生產客觀上要求實現勞動力流動和人才流動,實現勞動力的合理配置; ②在現代社會中,傳統(tǒng)的基于個人出身的地位獲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個人業(yè)績的現代模式所取代,社會流動成為個人取得社會地位的重要途徑; ③社會流動加強了個人才能和成就與其社會地位之間的聯系,有利于造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增強社會的活力; ④社會流動有利于加強各社會集團之間的聯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閡,促進社會成員目標方面的一致認同,從而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3. 社會流動的類型和模式 (1)結構性流動和自由流動 結構性流動:由于生產技術或社會體制方面的變革而引起的規(guī)模較大的社會流動。 自由流動:是指那不是由于體制的門類化而是由于個人特殊的原因而導致的社會流動。 (2)垂直流動和水平流動 垂直流動:是社會成員在社會分層結-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社會學概論 社會學 概論 大綱 復習資料 整理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306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