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號主教學樓的橫向一榀框架進行結構設計 工程造價畢業(yè)設計
《I號主教學樓的橫向一榀框架進行結構設計 工程造價畢業(yè)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I號主教學樓的橫向一榀框架進行結構設計 工程造價畢業(yè)設計(6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建筑設計說明 1.1 建筑物功能 本工程是經(jīng)濟適用房設計,在設計時主要考慮到滿足房間的使用要求。 1.2 建筑平面布置 1.2.1 建筑結構方案:對于建筑物的土質和所在地區(qū)的抗震等要求,選擇框架結構和樁基礎,具體見結構施工圖。 1.2.2 平面組合:對于辦公樓來說,首先要保證其用途,并且符合經(jīng)濟合理的要求,在平面布置上符合抗震和消防的要求,樓梯的布置和走廊的長度、寬度均已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 1.2.3交通組織及防火疏散設計:在垂直的交通方面,在適合的位置都已設置了樓梯,并加設了消防通道??紤]到防火疏散的要求,辦公樓樓的走廊適當?shù)姆艑挕? 1.2.4采光通風:
2、根據(jù)該建筑物的性質,將窗臺安排到離地面900mm的高度,以保證有足夠的采光和通風。 1.3工程背景 工程概況:幸福家園經(jīng)濟適用房設計,主體五層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板柱均為現(xiàn)澆,建筑面積約為2000m2以上,建筑物平面長方形,受場地限制,寬10m,長為45m,建筑方案確定,房間開間3m或者3.3mm,進深4.2m,走道寬1.5m,層高3.0m,室內外高差為0.45m。 1.3.1、工程地質條件: 建筑場地場地類別為?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特征周期為 Tg=0.25s,本場地20.0m深度范圍內無液化土層,可不考慮地震液化及震陷問題。
3、 地質:(1) ±0.00-0.60回填土含腐植質,γ=16kN/m3 fk=80kN/m2 E=300N/ (2) -0.60-1.70粘性素填土,對混凝土無腐蝕性,γ=18kN/m3 fk=130kN/ E=500N/ (3) -1.70-4.00一般亞粘土,對混凝土無腐蝕性,γ=20kN/ m2 fk=220kN/ m2 E=500N/mm2 (4) -4.00以下,風化混合巖,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2、抗震設防裂度:7度
4、(0.15g);抗震設防為三級 3、防火等級:II 級 4、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 5、基本風壓:W0=0.40KN/m2,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夏季主導風向為西南 6、基本雪壓:S0=0.35KN/m2 7、地下水位:地表以下5.0 m,對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 8、氣象條件:歷年絕對最高溫度39.2℃,歷年絕對最低溫度-7.7℃,最冷月平均溫度 4.5(1~2℃月份),最熱月平均溫度29.7(7~9℃月份) 1.3.2 房屋組成及設計要求 1、總建筑面積控制在2000 左右 2、滿足辦公樓的設計要求,首先要滿
5、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對于我們設計院辦公樓來說,為了設計的各項事務,這就涉及到辦公樓在水平和豎直向的空間布設。在水平方向,相關或相近的辦工場所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這樣便于相互間的溝通與交流。在房間的幾何尺寸功能上,在滿足建筑面積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充分挖掘使用空間。首先,對于單體空間而言,應滿足它的使用功能。比如,對于一個會議室的設計。首先,應考慮此空間將如何布局,根據(jù)人體舒適度的要求,確定每個人的自由活動空間是多少;當這些人在此空間內以最大流量活動時,所需的最大空間是多少;再根據(jù)此空間所在的位置,結合整體建筑構造的要就,從而確定此空間的大小和形狀。再根據(jù)各個單體空間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合理安排樓層
6、。使各個使用空間成為一個整體,為完成某項任務共同服務。再根據(jù)使用功能的特點,滿足使用要求以后,再從美學的角度,考慮一下建筑的整體造型。最終實現(xiàn),使用者在此環(huán)境下工作,能感覺輕松、舒適、便利、美觀。這便是在建筑設計上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1.4 建筑施工圖 1、建筑設計說明、門窗表、總平面圖,見附A.1 2、底層平面施工圖,見附錄A.2 3、二層平面施工圖,見附錄A.3 4、三層平面施工圖,見附錄A.4 5、四.五層平面施工圖,見附錄A.5 6、屋頂平面施工圖,見附錄A.6 7、正立圖,見附錄A.7 8、背立面圖,見附錄A.8 9、右立面圖,見附錄A.9
7、 10、1-1剖面圖,見附錄A.10 11、樓梯-1平面圖,見附錄A.11 第二部分 結構設計說明 2.1 工程概況 1、設計題目:經(jīng)濟適用房設計 2、建筑地點:位置見圖2-1 圖2-1 總平面圖 3、 建筑物組成: 1) 2室1廳 80 m2左右 2) 3室2廳 110 m2左右 建筑總面積:2000 m2左右 層高:3.0m 4 、建筑總層數(shù): 五層 5、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6、設計要求: 根據(jù)實用、經(jīng)濟、美觀的原則,獨
8、立進行建筑設計,并完成主要的建筑設計施工圖。建筑平面應布置合理、使用方便、建筑退城市道路紅線至少3米,造型設計應莊重、新穎、大方。根據(jù)造型需要,可適當增加陽臺、雨棚及出屋面樓梯之類,但不得超過總建筑面積的5%。外裝修中高檔,內裝修以中檔為主,重點空間可高檔。防火按二類建筑設計。 7、氣象條件 溫度: 1)歷年絕對最高溫度39.2℃ 2)歷年絕對最低溫度-7.7℃ 3)最冷月平均溫度4.5℃(1~2月份) 4)最熱月平均溫度29.7℃(7~9月份) 降雨降雪:1)年降雨量:1712.2mm 2)月最大降雨量:184.3mm 3)一小時最大降雨量:
9、50.4mm 4)歷年最大積雪深度:11cm;基本雪壓:0.35 kN/ m2 5)雨季在4~8月 風速風向:夏季平均風速:3.4m/秒;冬季平均風速:6m/秒 基本風壓:0.45 kN/ m2,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夏季主導風向為西南 2.2 結構設計方案、布置及設計依據(jù) .2.2.1.設計方案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由梁,柱通過節(jié)點連接組成的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結構體系。墻體只給圍護和隔斷作用??蚣芙Y構具有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室內空間大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電子、輕工、食品、化工等多層廠房和住宅、辦公、商業(yè)、旅館等民用建筑。因此這次設計的成集經(jīng)濟適用房采用鋼筋混
10、凝土框架結構。 2.2.2 結構布置 1)因本建筑樓面標高變化不大,只作結構平面布置 其一般原則:上一層結構平面放到下一層建筑平面圖布置。 2)基礎平面布置圖 基礎平面布置圖上主要構件有:鋼筋混凝土基礎、基礎梁。 3)樓面結構布置圖 主要構件有: 框架、樓面板、樓面梁、樓梯踏步板、平臺板和平臺梁。 4)屋面結構布置圖 主要構件有:框架、屋面梁、屋面板。 屋面板有組織的排水形式,坡度為2%。 本建筑采用內天溝設計方案,采用有組織的排水形式,坡度為1%。 2.2.3 設計依據(jù) 1)任務書提供的氣象條件和工程地質條件 2)任務書提供的施工條件
11、 3)建筑使用要求和已完成的建筑施工圖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5)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2 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 7)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混凝土結構設計 8)多層與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9)簡明建筑結構靜力設計手冊 2.3 結構類型分析及構件類型 1)結構型式包括:混合結構、框架結構、筒體結構、剪立檣結構 混合結構: 優(yōu)點:施工簡單,就地取材,造價低,用鋼量少。 缺點:整體性能差,很難滿足大空間的要求,高層比較困難。 框架結構: 優(yōu)點:整體性能好,滿足大空間要求,耐久性好
12、。 缺點:用鋼量大,造價高。 其中框架結構又包括:裝配式框架、裝配整體式及現(xiàn)澆式 裝配式框架結構: 優(yōu)點:工期短,施工快。 缺點:對結點要求高(需焊接,用鋼量大) 裝配整體式: 優(yōu)點:結點簡單,焊接少,用鋼量少,抗震整體性較好。 缺點:工序多,工期長。 現(xiàn)澆式: 優(yōu)點:整體性好,抗震性好。 缺點:模板多,工期長。 筒體結構: 優(yōu)點:抗側、抗扭剛度及承載力大,建筑材料可得到充分利用。 缺點:工程量大,用鋼量多。 剪立檣結構: 優(yōu)點:整體性好,承載力及側向剛度大。 缺點:剪力墻結構平面布置不靈活,空間局限結
13、構自重大。 經(jīng)以上分析,該建筑物選用現(xiàn)澆式框架結構。 2)框架承重方式選擇: 承重方式有:橫向框架承重,縱向框架承重,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 橫向框架往往跨數(shù)少,主梁沿橫向布置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橫向抗側剛度,構造要求布置較小的聯(lián)系梁,有利于房屋室內的采光和通風。 縱向承重框架的橫向梁高度較小,有利于設備管線的穿行,當在房屋開間方向需要較大空間時,可獲得較高的室內凈高,并且可利用縱向框架的剛度來調整房間的不均勻沉降,缺點是房屋的橫向抗側剛度較差,進深尺寸受到限制。 縱橫向框架混合承重則具有較好的整體工作性能,對抗震有利。 經(jīng)以上分析,并結合建筑功能要求,該建筑物采用橫向
14、框架承重。 2.4 基本假定與計算簡圖 2.4.1基本假定 第一:平面結構假定:該工程平面為正交布置,可認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該方向的抗側力結構承擔,垂直于該方向的抗側力結構不受力。 第二:由于結構體型規(guī)整,布置對稱均勻,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不計扭轉影響。 2.4.2計算簡圖 在橫向水平力用下,連梁對墻產(chǎn)生約束彎矩,因此將結構簡化為剛結計算體系,計算簡圖如后面所述。 2.5 荷載計算 作用在框架結構上的荷載通常為恒載和活載。恒載包括結構自重、結構表面的粉灰重、土壓力、預加應力等?;詈奢d包括樓面和屋面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安裝荷載等。 高層建筑水平力是起控
15、制作用的荷載,包括地震作用和風力。地震作用計算方法按《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對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結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豎向荷載主要是結構自重(恒載)和使用荷載(活載)。結構自重可由構件截面尺寸直接計算,建筑材料單位體積重量按荷載規(guī)范取值。使用荷載(活荷載)按荷載規(guī)范取值,樓面活荷載折減系數(shù)按荷載規(guī)范取用。 2.6 內力計算及組合 2.6.1 豎向荷載下的內力計算 豎向荷載下內力計算首先根據(jù)樓蓋的結構平面布置,將豎向荷載傳遞給每榀框架??蚣芙Y構在豎向荷載下的內力計算采用分層法計算各敞口單元的內力,然后在將各敞口單元的內力進行疊加;
16、連梁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而進行調幅,按兩端固定進行計算。 2.6.2水平荷載下的計算 利用D值法計算出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層間水平力,然后將作用在每一層上的水平力按照該榀框架各柱的剛度比進行分配,算出各柱的剪力,再求出柱端的彎矩,利用節(jié)點平衡求出梁端彎矩。 2.6.3內力組合 第一:荷載組合。荷載組合簡化如下: (1)恒荷載+活荷載、(2)恒荷載+風荷載、(3)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4)恒荷載+地震荷載+活荷載。 第二:控制截面及不利內力??蚣芰褐鶓M行組合的層一般為頂上二層,底層,混凝土強度、截面尺寸有改變層及體系反彎點所在層。 框架梁控制截面及不利內力為:支
17、座截面,-Mmax,Vmax,跨中截面,Mmax。 框架柱控制截面為每層上、下截面,每截面組合:Mmax及相應的N、V,Nmax及相應M、V,Nmin及相應M、V。 2.6.4 設計中所用到的符號及其含義 見符號 2.7 結構施工圖 1、結構設計總說明見附錄B.1 2、基礎平面布置圖見附錄B.2 3、各基礎配筋詳圖見附錄B.3 4、梁配筋圖見附錄B.4 5、二~五層結構平面圖見附錄B.5 6、屋面板結構平面圖見附錄B.6 7、柱配筋平面圖見附錄B.7 8、柱鋼筋表見附錄B.8 9、一榀橫向框架的配筋詳圖附錄B.9 第三部分 結構計算
18、3.1 結構布置及計算簡圖 3.1.1 結構布置 根據(jù)該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設計的需求,進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設計其各層建筑平面剖面示意圖如建筑設計圖,主體結構4層,層高均為3.6m。 填充墻面采用240 mm厚的灰砂磚砌筑,門為木門,窗為鋁合金窗,門窗洞口尺寸見門窗表。 樓蓋及屋蓋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板厚度取100mm,梁載面高度按梁跨度的1/12~1/16估算。 3.1.2 計算簡圖 1、 確定計算單元 圖3-1 屋面板支撐梁承受荷載圖 2、計算簡圖: 假定框架
19、與基礎固定,且嵌固于基礎頂面.框架梁與柱節(jié)點剛結.由于各層柱的截面尺寸不變,則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軸線之間的距離,底層柱高從基礎頂面算至二樓板面,基頂標高根據(jù)地質條件暫定—1.5m,則底層柱高為(3.0+1.5)=4.50m,其余各層柱高為層高,均為3m。 圖3-2 框架計算簡圖 3.2 主要桿件尺寸估算 3.2.1 混凝土梁: C30 則Ec=3.00×104N/mm2 柱: C30 則Ec=3.00×104N/mm2 3.2.2 梁尺寸估算: 1、橫向框架梁(AB 跨)h= b=
20、h 則h=L=4200= 取 h=500mm b==500= 取b=250mm 2橫向框架梁(BC 跨)h==1500=取 h=400mm b=h= 400= 取b=250mm 3、橫向框架梁(CD 跨 h= b=h h==4200= 取h=500mm b==500= 取b=250mm 4、縱梁的截面尺寸為: h==3300= 取h=400mm b=h=400= 取b=250mm 3.2.3 板尺寸估算 h=== 取 h=100mm 3.2.4柱子截面尺寸 按層高確定:底層層高H=4200mb=4200=
21、 取b=h=400mm 3.3慣性矩線剛度 其中在求梁截面慣性矩時考慮到現(xiàn)澆樓板的作用,取 I =2 I 0( I 0 為 不考慮樓板翼緣作用的梁截面慣性矩): 橫向框架: 邊跨梁 i邊梁= 中跨梁i跨= 底層柱i底層柱= 其余各層柱i其余各層柱==0.71×10-3E 令i邊梁=1 則其余桿的相對線剛度為: I邊,梁= 框架梁柱相對線剛度如圖3-3所示,作為計算各節(jié)點桿端彎矩分配系數(shù)的依據(jù)(分層法除底層柱各層柱的線剛度均乘以0.9)
22、 圖3-3 結構相對線剛度簡圖 圖3-4 結構節(jié)點分配系數(shù)簡圖 3.4 荷載計算 3.4.1 屋面框架相關荷載計算 1、屋面板 高分子防水卷材: 0.45 k N/m2 15mm厚1:2水泥砂漿找平層: 0.15×20=0.30kN/ 30~200厚水泥膨脹珍珠巖隔熱層: 13.35×=1.54kN/ 15mm厚1:2水泥砂漿找平層: 0.15×20=0.30kN/ 100mm厚現(xiàn)澆混凝土板: 0.12×25=3kN/ 20mm厚抹灰 0.02×17=0.34 小
23、計: 5.34kN/m2 屋面板的恒載設計值: 1.2×5.43=6.52kN/ 屋面板的活載設計值:(上人屋面) 1.4×2=2.8kN/ 2、屋面邊跨梁 AB CD 由屋面板傳來恒載設計值(梯形): 6.52×3.6/2=10.76kN/m 等效均布荷載: q=2×(1-2+)×10.76 =2×0.752×10.76 =16.18kN/m 梁自重設計值: 1.2×0.25×(0.5-0.10)×25=3kN/m 梁側粉刷設計值: 1.2×2×( 0.5-0.10)×17×0.02=0.326kN/m 小計: 19
24、.51kN/m (減去0.12是因為梁板整體現(xiàn)澆減去板厚) 屋面邊跨梁活載設計值(梯形): 2.8×3.6/2=5.04kN/m q=2×(1-2+)×4 =2×0.754×5.04 =6.95kN/m 小計: 11.57kN/m 屋面邊跨梁恒載設計值小計: 19.51 k N/m 屋面邊跨梁活載設計值小計: 11.57kN/m 3 屋面中跨梁(BC) 由屋面板傳來恒載設計值(三角形): 6.52×1.5/2×5/8=3.06kN/m 梁自重設計值: 1.2×0.25×(0.5-0.10)×25=2.25kN/m 梁側粉刷設
25、計值: 1.2×2×(0.4-0.10)×17×0.02=0.31kN/m 小計: 2.56kN/m 屋面中跨梁活載設計值(三角形): 2×2.8×1.5/2×5/8=1.312KN/m 4、邊柱節(jié)點(A/D): 邊柱節(jié)點由連系梁傳來(恒載)集中荷載: 邊柱縱向連系梁自重: 0.25×0.50×25=3.125kN/m 梁側粉刷: ( 0.50-0.10)×17×0.02×2=0.272kN/m 1.2m高女兒墻自重: 0.25×1.2×8=2.4kN/m 1.2m高女兒墻粉刷: 1.2×0.02×17×2=0.816kN/m
26、 屋面板傳來的荷載(三角形): 5.43×(3.6/2)×5/8=5.6kN/m 小計: 12.21kN/m 其集中荷載設計值: 1.2×12.21×3.6=48.35kN 邊柱節(jié)點由屋面?zhèn)鱽?活載)集中荷載設計值(三角形): [1.4×2×(3.6/2)×5/8]×3.6=2.382kN 小計: 2.382kN 5、中柱節(jié)點(B/C) 中柱節(jié)點由連系梁傳來(恒載)集中荷載: 中柱縱向連系梁自重: 0.25×0.50×25=3.125kN/m 中柱縱向連系梁側粉刷: (0.50-0.10)×17×0.02×2=0.272kN/m
27、 屋面板傳來的荷載(三角形與梯形): ①:三角形 5.43×(3.6/2)×5/8=5.20kN/m ②:梯形 5.43×(1,5/2)=4.08kN/m 等效均布荷載: q=2×(1-2+)×4.08 =7.41kN/m 小計: 16.69kN/m 其集中荷載設計值: 1.2×16.69×3.6=66.69kN 中柱結點由屋面?zhèn)鱽淼?活載)集中荷載設計值(三角形與梯形): ①:三角形 1.4×2×(3.6/2)×5/8=2.382kN/m ②:梯形 1.4×2×1.5/2=2.1kN/m 等效均布荷載: q
28、= (1-2+)×4.08 =0.908×4.08=7.41kN/m 小計: 9.79kN/m 3.4.2 標準層框架相關荷載計算: 1.樓面板 20mm厚陶質地磚 0.65kN/m2 100mm厚現(xiàn)澆混凝土板: 0.12×25=0.25kN/m2 小計:樓板恒載標準 3.15 kN/m2 樓面板的恒載設計值 1.2×3.15=3.78kN/m2 樓面板的活載設計值: 1.4×2.0=2.8kN/m2 2、樓面邊跨梁: AB跨 CD跨 由樓面板傳來恒載設計值(梯形): 3.78×4.2/2=7.94kN/m 等效均布荷
29、載: q=2×(1-2+)×7.94 =2×0.752×7.94 =11.94kN/m 橫向墻自重設計值: 1.2×(3.0-0.5)×0.25×8=6.00kN/m 橫向墻粉刷設計值: 1.2×(3.0-0.5)×0.02×17×2=2.04kN/m 梁自重設計值: 1.2×0.25×(0.5-0.10)×25=3kN/m 梁側粉刷設計值: 1.2×2×(0.5-0.10)×17×0.02=0.33kN/m 小計: 23.31kN/m 樓面板邊跨梁活載設計值(三角形): 2×2.8×4.2/2×5/8=7.35 小計: 7
30、.35kN/m 樓面板BC跨梁恒載設計值小計: 23.31kN/m 樓面板BC跨梁活載設計值小計: 7.35kN/m 3、樓面中跨BC梁: 由樓面板傳來恒載設計值(三角形): 2×3.78×(1.5/2)×5/8=3.54kN/m 橫向墻自重設計值: 1.2×(3-0.5)×0.25×8=6.00kN/m 橫向墻粉刷設計值: 1.2×(3.-0.5)×0.02×17×2=2.09kN/m 梁自重設計值: 1.2×0.25×(0.5-0.12)×25=3 k N/m 梁側粉刷設計值: 1.2×2×(0.5-0.10)×17×0.02=
31、0.33kN/m 小計: 14.71kN/m 樓面板中跨梁活載設計值(梯形) 2.8×3.6/2=4.62 q=2×0.942×4.62=7.91 樓面板BC跨梁恒載設計值小計: 14.91kN/m 樓面板BC跨梁活載設計值小計: 7.91kN/m 4、邊柱節(jié)點(A/D):邊柱節(jié)點由連系梁傳來集中荷載 邊柱縱向連系梁自重: 0.25×0.5×25=3.125kN/m 梁側粉刷: ( 0.5-0.10)×17×0.02×2=0.272kN/m 樓面板傳來恒載設計值(梯形): 3.78*1.5/2=2.835 Q=0.847*2.835=
32、3.183 連系梁上墻及粉刷自重設計值: 1.2×(3-0.5)×0.25×8+ 1.2×(3.-0.5)×0.02×17×2 =7.8kN/m 窗換算為墻間荷載: 1.2×1.5×1.8×0.45/3.6=0.80kN/m 窗洞口虛加墻間荷載: (1.2×1.5×1.8)×(0.25×18+0.02×17×2)/3.6 =2.90kN/m 故連系梁上線荷載為: q=7.8+0.486-2.9=5.38kN/m 小計 11.96KN/m 邊柱結點由樓面板經(jīng)連系梁傳來的(活載)集中荷載設計值(梯形): 2.8*1.5=2.1 q =0
33、.561*2.1=1.18 合計: 1.18kN/m 框架柱(A/D)受連系梁集中荷載(活載)設計值 : 3.×1.18=3.54kN 框架柱自重: 1.2×0.4×0.4×3.6×25=11.44kN 框架柱粉刷: 1.2×(0.4×3-0.25×3) ×0.02×3.3×17=0.55kN 小計: 14.95kN 標準層邊柱(A/D)集中荷載(恒載)設計值: 3.×11.96+14.95=50.83kN 5、中柱節(jié)點(B/C) :中柱節(jié)點由連系梁傳來(恒載)集中荷載設計值: 中柱縱向連系梁自重: 1.2×0.25×0.5×25
34、=3.75kN/m 中柱縱向連系梁側粉刷: 1.2×(0.5-0.1)×17×0.02×2=0.326kN/m 樓面板傳來的荷載(三角形與梯形): ①:三角形 3.78×(3./2)×5/8=3.544kN/m ②:梯形 3.78×1.5/2=2.835kN/m 等效均布荷載: =2×(1-2+)×2.835 =2×0.798×2.835 =4.524kN/m 連系梁上墻及粉刷自重設計值: 1.2×(3.-0.5)×0.25×18 +1.2×(3.-0.5)×0.02×17×2 =8.04kN/m 小計: 20.184 k
35、N/m 其集中荷載設計值: 20.184×3.=60.552kN 中柱結點由連系梁傳來的(活載)集中荷載設計值(三角形與梯形) ①:三角形 1.4×2.0×(3.6/2)×5/8×3.=7.8kN ②:梯形 1.4×2.0×(1.5/2)×3.×0.744=4.2kN 合 計: 12.075kN 框架柱自重: 1.2×0.4×0.4×3.×25=14.4kN 框架柱粉刷: 1.2×(0.4×3-0.25×3) ×0.02×3.×17=0.55kN 小計: 60.552+14.4+0.55=75.50kN 3.
36、4.3底層框架相關荷載計算 1、對于邊柱(A/D)基礎 基礎梁: b×h=250mm×500mm 基礎臺階上由縱向基礎梁傳來集中荷載: 基礎梁自重: 0.25×0.5×25=3.125kN/m 縱向基礎梁上墻及粉刷自重: (4.5-0.5-0.5)×0.25×8 +(4.5-0.5-0.5)×0.02×17×2 =9.38kN/m 窗面積: 1.5×1.8=2.7 窗換算為墻間荷載: 2.7×0.45/3.6=0.37 kN/m 窗臺處換算為墻荷載: 2.7×(0.24×8+0.02×17×2)/3.6=2.19kN/m 故連系梁
37、上線荷載為: q=9.38+0.34-2.01=7.56kN/m 其集中荷載設計值: 2.19×3.6=7.23kN 設計值 1.2×7.23=8.67 基礎臺階(A)上由橫向基礎梁傳來均布荷載: 橫向基礎梁自重設計值: 1.2×0.25×0.4×25=3kN/m 橫向基礎梁上墻及粉刷自重設計值: 1.2×(4.5-0.5-0.5)×0.25×8 +(4.5-0.5-0.5)×0.02×17×2=9.38KN/m 小計: 12.38kN/m 橫向基礎梁傳來集中荷載設計值 12.38×4.2/2=26.00 kN 設計值 26×1.2
38、=31.2KN 基礎臺階( A)上集中荷載其設計值 8.67+31.2=39.87 2、對于中柱(B/C)基礎: 基礎(B/C)臺階上由橫向基礎梁傳來集中荷載設計值: 12.38*4.2/2=26.00kN 26.00*1.2=31.2kN 樓面板傳來的荷載(三角形與梯形): ①:三角形 3.78×(3.6/2)×5/8=3.867kN/m ②:梯形 3.78×1.5/2=2.835kN/m 等效均布荷載: =2×(1-2+)×4.54 =2×0.847×5.26 =8.91kN/m 基礎(B/C)臺階上由橫向基礎梁(BC)傳來集
39、中荷載: 基礎梁(CD)傳來的荷載標準值 12.38*6/2=37.14 其設計值: 37.14*1.2=44.57kN 基礎(B/C)臺階上由縱向基礎梁(B/C軸線)傳來集中荷載: 基礎梁自重: 0.25×0.5×25=3.125kN/m 縱向基礎梁上墻及粉刷自重: (4.5-0.5-0.5)×0.25×18 +(4.5-0.5-0.5)×0.02×17×2 =9.38kN/m 小計: 12.51kN/m 集中荷載標準值: 12.51×3.=37.53kN 合計:中柱(B)基礎由梁、墻傳來集中荷載標準值設 計值:
40、 26+2.34+37.53 =66.68kN 66.68×1.2=80.02kN 其設計值: 37.53×1.2=45.04kN 框架柱自重: 1.2×0.4×0.4×4. 5×25=21.6kN 框架柱粉刷: 1.2×(0.4×3-0.25×3) ×0.02×4.5×17=0.83kN 小計 :設計值: 22.43KN 標準值 18.69KN 合計:中柱(C/D)基礎集中荷載設計值: 85.37*1.2 =102.446kN 標準值 66.68+18.69=85.37k
41、N 3.5 豎向荷載作用框架內力計算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一般可采用近似法,有分層法,彎矩二次分配法和迭代法。當框架為少層少跨時,采用彎矩二次分配法較為理想。這里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采用分層法。 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的內力分析除活荷載較大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可以不考慮活荷載的不利布置,這樣求得的框架內力,梁跨中彎距較考慮活載不利布置法求得的彎局偏低,但當活載占總荷載的比例較小時,其影響很小.若活荷載占總荷載的比例較大時,可在截面配筋時,將梁端彎距乘以0.8的調幅系數(shù)。 框架橫梁均布恒荷載、活荷載可從前面荷載計算中查得。具體數(shù)值見圖10。其中框架柱的相對線剛度除底層柱之外其于各
42、層乘以0.9。 圖3-5 活荷載作用下計算簡圖 考慮了偏心彎矩的作用。節(jié)點=0.13 1、 固端彎矩彎矩計算 圖3-6 固端彎矩彎矩簡圖 圖3-7 活載作用下的頂層彎矩分配 圖3-8 活載作用下的中間層彎矩分配
43、 圖3-9 活荷載作用下的底層彎矩分配圖 圖3-10 活載作用下的彎矩圖 圖3-11 活載作用下剪力圖 圖3-12 活載作用下的軸力圖 圖3-13 活荷
44、載調幅彎矩圖 恒載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 圖3-14 恒荷載作用下計算簡圖 考慮了偏心彎矩的作用。節(jié)點=2.66 圖3-15 恒載作用下的固端彎矩值 圖3-16 頂層恒載作用下的彎矩分配圖 標準層及底層的恒載彎矩分配圖 同樣使用分層法可以得到略 圖3-17 恒載作用下的彎矩圖 圖3-18 恒載作
45、用下的剪力圖 圖3-19 恒載作用下的軸力圖 圖3-20 經(jīng)調幅后的彎矩圖 3.6 風荷載計算 3.6.1 風荷載標準值計算 本地區(qū)基本風壓Wo= 0.45kN/m2,地面粗糙類別為C類,風壓體型系數(shù)迎風面為0.8,被風面為0.5。由于房屋的高度不大(<30m),風振系數(shù)都取為1.0。 圖3-21 左風荷載作用下結構計算簡圖(單位 KN)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經(jīng)查規(guī)范可知。 風壓標準值計算公式
46、: 集中荷載 Z (M) βz μs μz H (M) L (M) Wo( kN/m2) Wk (kN/m2) Pw (kN) βz W5 15.75 1.0 1.3 0.74 2.7 3.6 0.45 0.43 5.85 1.0 W4 12.75 1.0 1.3 0.74 3.0 3.6 0.45 0.43 6.50 1.0 W3 9.75 1.0 1.3 0.74 3.0 3.6 0.45 0.43 6.50 1.0 W2 6.75
47、 1.0 1.3 0.74 3.0 3.6 0.45 0.43 6.50 1.0 W1 3.75 1.0 1.3 0.74 3.75 3.6 0.45 0.43 8.12 1.0 (頂層計算高度取女兒墻高+四層層高/2,以下各層取(上層層高+下層層高)/2。) 3.6.2 風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以左向右吹)的內力用D值法進行計算,其步驟為: 1)計算各柱抗側剛度D及總剪力在各柱間的剪力分配; 2)確定各柱反彎點高度系數(shù)y; 3)求各柱桿端彎矩及梁端彎 ①:計算各柱抗側剛度D及總剪力:
48、 表3.2 各柱間的剪力分配 層數(shù) 層剪力 邊柱D值 中柱D值 總D值 每根邊柱剪力 每根中柱剪力 5 5.85 1.744 1.191 1.705 4 12.35 1.744 2.514 3.661 3 18.85 1.744 3.837 5.580 2 25.35 1.744 5.146 7.504 1 33.47
49、 0.674 7.548 9.187 ②:確定各柱反彎點高度系數(shù)y n:為總層數(shù) j:為所在層 k:為梁柱線剛度比 yo:標準反彎點高度比(由n、j、k查表可得) α1:上下梁剛度變化時的剛度比 α2=上層層高/所計算層層高 α3=下層層高/本層層高 由α1、α2、α3可查得y1 、y2、y3如表3-3。 層數(shù) 邊柱 中柱 5 n= 5 j=5 k=1.754 yo=0.387 α1=1 y1=0 α3=3/3=1 y3=0 y=0.387+0
50、+0=0.387 n=5 j=5 k=4.263 yo=0..45 α1=1 y1=0 α3=3/3=1 y3=0 y=0.45+0+0=0.45 4 n= 5 j=4 k=1.754 yo=0.50 α1=1 y1=0 α3=3. /3.=1 y3=0 y=0.50+0+0=0.50 n=5 j=4 k=4.263 yo=0.50 α1=1 y1=0 α3=3 /3=1 y3=0 y=0..50+0+0=0.50 3 n=5 j=3 k=1.754 yo=0.50 α1=1 y1=0 α2=3. /3.=1
51、y2=0 α3=3. /3.=1 y3=0 y=0.50+0+0+0=0.50 n=5 j=3 k=4.263 yo=0.50 α1=1 y1=0 α2=3. /3.=1 y2=0 α3=3./3.=1 y3=0 y=0.50+0+0+0=0.50 2 n=5 j=2 k=1.754 yo=0.50 α1=1 y1=0 α2=3./3.=1 y2=0 α3=4. 5 /3.=1.5 y3=0 y=0.40+0+0+0=0.50 n=5 j=2 k=4.263 yo=0.50 α1=1 y1=0 α2=3.
52、/3.=1 y2=0 α3=4.65 /3.6=1.292 y3=0 y=0.50+0+0+0=0.50 1 n=5j=1 k=2.632 yo=0.550 α2=3./4. 5=0.667 y2=0 y=0.550+0 =0.550 n=5 j=1 k=6.395 yo=0.550 α2=3./4. 5=0.667 y2=0 y= 0.550+0 =0.550 ③:求各柱桿端彎矩及梁端彎矩 根據(jù)各柱分配到的剪力及反彎點位置yh計算i層第j個柱端彎矩 柱下端彎矩:=×yh 柱上端彎矩:=×(1-y)h 由柱端彎矩,并根據(jù)節(jié) 邊節(jié)
53、點梁端:=+ 中間節(jié)點梁端:=(+)×/() 對于中跨,由于梁端彎矩與梁的線剛度成正比,因此: =(+)×/() 計算過程如表3-4。 表 3.4 框架柱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 層數(shù) 邊柱M (kN·m) 中柱M (kN·m) 5 M上=1.191×3.×(1-0.387)=2.190 M下=1.191×3.×0.387=1.382 M右= M上=2.190 M上=1.705×3.×(1-0.45)=2.813 M下= 1.705×3.×0.45=2.302 M左=2.813×1/(1+1
54、.43)=1.158 M右=2.813-1.158=1.655 4 M上=2.514×3.×(1-0.437)=4.246 M下=2.514×3×0.437=3.296 M右= 1.382+4.246=5.628 M上=3.661×3.×(1-0.5)=5.941 M下= 3.661×3.×0.5=5.941 M左=(2.302+5.491)×1/(1+1.43)=3.207 M右=2.302+5.491-3.207=4.586 3 M上=3.837×3.×(1-0.5)=5.756 M下=3.837×3.×0.5=5.576 M右=3.296+5.756=9.
55、052 M上=5.580×3.×(1-0.5)=8.37 M下=5.580×3× 0.5 =8.37 M左=(5.491+8.37)×1/(1+1.43)=5.704 M右=5.491+8.37-5.704=8.157 2 M上=5.146×3.×(1-0.5)=7.719 M下= 5.146×3.×0.5=7.719 M右=5.756+7.719=13.475 M上=7.504×3.×(1-0.5)=11.256 M下=11.256 M左=(8.37+11.256)×1/(1+1.43)=8.076 M右=8.36+11.256-8.076=11.55 1
56、 M上=7.548×3.×(1-0.55)=10.190 M下= 7.548×3.×0.55=12.454 M右=7.719+10.190=17.909 M上=9.187×3.×(1-0.55)=12.402 M下=9.187×3.×0.55=15.158 M左=(11.256+12.402)×1/(1+1.43)=9.736 M右=11.256+12.402-9.736=13.922 經(jīng)計算,框架在左風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圖、剪力圖和軸力圖如圖3-22、3-23、3-24 圖3-22 彎矩
57、圖 圖3-23 軸力圖 圖3-24 剪力圖 3.7地震作用計算 3.7.1地震作用下的荷載計算 1、 本設計考慮水平地震作用即可,并可采用基底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力。由于該結構的剛度比較均勻,可取一個計算單元進行計算。 四層 女兒墻自重: (2.4+0.816) ×3.6×2=21.226KN 屋面自重: 屋面恒載: 5.43KN/m 2 屋面面積: 3.6×(9.9+0.24)=33.50KN/ m2 梁重: 縱梁自重: 1.2×0.25×(0.4
58、0-0.12) ×25=2.25KN/M 縱梁粉刷: 1.2×2×(0.40-0.12) ×17×0.02=0.245KN/M 縱梁: (2.16+0.245) ×3.6×4=32.93KN 橫梁: (3+0.326) ×(4.2+4.2) +(2.25+0.245) ×1.5=31.68KN 小計 64.61KN 墻重(扣門窗洞口加門窗自重): 門換算為墻: 1.2×1.5×1.8×0.45/3.6=0.31KN/M 門洞換算墻: 1.2×1.5×1.8) × (0.24×8+0.02×17×2)/3.6=2.38KN/M
59、 q=7.8+0.31-2.38=5.73KN/M 外墻: 5.58×3.6×2=36.49KN 內墻: 7.8×(4.2×2+4.2)+5.73×3.6×2=136.10KN 柱重: 8×14.95=119.6KN 0.5倍雪載: 0.5×0.35×33.50=5.86KN 五層重力荷載代表值: 576.70KN 二四層: 樓面自重: 3.15×3.6×9.9=102、91KN 梁重: 64.61KN 墻重: 172.59KN 柱重: 119.6KN
60、 0.5倍樓面活荷載: 0.5×1.4×2.0×3.6×9.9=45.74KN 二四層重力荷載代表值: 505.45KN 首層: 樓面自重: 102.91KN 梁重: 64.61KN 墻重(扣門窗洞口加門窗自重): 172.59KN 柱重: 8×22.43=179.44KN 0.5倍樓面活荷載: 45.74KN 首層重力荷載代表值: 565.29KN 3.7.2橫向自振周期T計算 采用能量法計算公式 ,計算過程見表3-5 表3.5 結構頂點的假象側移計算 位置
61、 層間剪力 (KN/m) 5層 576,70 576.70 52320 0.011 6.34 0.07 4層 505.45 1082.15 5 2320 0.021 10.46 0.22 3層 505.45 1587.60 52320 0.030 15.32 0.46 2層 505.45 2093.05 52320 0.040 20.22 0.81 1層 565.29 2657.34 20220 0.131 74.05 59.70
62、 則可算得Ts =0.597 3.7.3地震影響系數(shù)α計算 由,則由地震影響線,有 ; 3.7.4計算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利用底部剪力法公式 因為,所以 則有 , 5層 576.79 16.5 9516 73.71 34.93 4層 505.45 13.5 6824 73.71 17.98 3層 505.45 11.4 5307 73.71 13.98 2層 505.45 7.5 3791 73.71 9.99 1層 565.29 4.5 254
63、4 73.71 6.70 =27982 3.7.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 1、 各柱剪力值 表3.7 各柱間的剪力分配表 層數(shù) 層剪力 邊柱D值 中柱D值 總D值 每根邊柱剪力 每根中柱剪力 5 36.93 1.744 V=7.53 V=10.93 4 52.91 1.744 V=10.79 V=15.66 3 66.89 1.744 V=13.65 V=19
64、.80 2 76.88 1.744 V=15.68 V=22.76 1 83.58 0.674 V=18.85 V=22.94 2、確定各柱反彎點高度系數(shù)y n:為總層數(shù) j:為所在層 k:為梁柱線剛度比 yo:標準反彎點高度比(由n、j、k查表可得) α1:上下梁剛度變化時的剛度比 α2=上層層高/所計算層層高 α3=下層層高/本層層高 由α1、α2、α3可查得y1 、y2、y3如表3-8 層數(shù) 邊柱
65、 中柱 5 n=5 j=5 k=1.754 yo=0.387 α1=1 y1=0 α3=3. /3.=1 y3=0 y=0.387+0+0=0.387 n=5 j=5 k=4.263 yo=0.45 α1=1 y1=0 α3=3./3.=1 y3=0 y=0.45+0+0=0.45 4 n=5 j=4 k=1.754 yo=0.437 α1=1 y1=0 α3=3/3=1 y3=0 y=0.437+0+0=0.437 n=5 j=4 k=4.263 yo=0.5 α1=1 y1=0 α3=3./3=1 y3=0 y=0.5
66、+0+0=0.5 3 n=5 j=3 k=1.754 yo=0.50 α1=1 y1=0 α2=3/3=1 y2=0 α3=3 /3=1 y3=0 y=0.50+0+0+0=0.50 n=5 j=3 k=4.263 yo=0.5 α1=1 y1=0 α2=3 /3=1 y2=0 α3=3./3=1 y3=0 y=0.450+0+0+0=0.450 2 n=5 j=2 k=1.754 yo=0.50 α1=1 y1=0 α2=3/3=1 y2=0 α3=4. 5 /3=1.5 y3=0 y=0.50+0+0+0=0.50 n=4 j=2 k=4.263yo=0.5 α1=1 y1=0 α2=3 /3=1 y2=0 α3=4.65 /3.6=1.292 y3=0 y=0.5+0+0+0=0.5 1 n=5 j=1 k=2.632 yo=0.55 α2=3./4. 5=0.667 y2=0 y=0.55+0 =0.55 n=5 j=1 k=6.395 yo=0.550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