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植物的葉》教學設計修改及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植物的葉》教學設計修改及反思(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植物的葉》教案修改說明及反思
教材分析
學生在認識到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后,很容易想到根吸收的水分怎樣排出的問題,本課就是遵循這一思路設計編排的。由于葉的光合作用學生研究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本科采取了描述科學家進行實驗的過程,讓學生間接的獲取科學家所證實的知識,使學生認識到間接學習也是獲取知識的有效方法,我們把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到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知道葉有蒸騰作用。
2.使學生了解葉的蒸騰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義。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葉的蒸騰現(xiàn)象、氣孔形態(tài)等。
二、教學準備:
1.課前,找一盆植物,澆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這
2、株植物的枝葉罩起來,把袋口扎緊,置于向陽處。
2.分組實驗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蠶豆、青菜、洋蔥、蘿卜、天竺葵或馬鈴薯的葉片任選幾片;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吸管、碘酒。
3.關于蒸騰作用的示意圖。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體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那么植物的葉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師板書:植物的葉(一)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葉有蒸騰作用”
(1) 推想植物有散發(fā)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兩幅掛圖或幻燈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樹林里跑步。
②提問:人在沙漠中和在樹林里,會有什么不同
3、的感覺呢 ?
③提問:為什么樹林里的空氣比較濕潤,沙漠里的空氣比較干燥 ?
(2) 指導學生觀察“植物能蒸騰水分”的實驗。
①出示課前準備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葉并將袋口用繩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實驗裝置。
②觀察:你們看,在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內壁上有什么 ?
( 學生觀察后回答:塑料袋內壁出現(xiàn)了許多小水珠。 )
(3) 啟發(fā)學生思考:這些小水珠是怎樣形成的 ? 如果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氣凝聚的,那么這些水蒸氣是從哪里來的 ?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體內可能有什么樣的構造 ?
學生討論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據(jù)人從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樣的小孔。
(4) 指導學生觀察植物
4、葉片上的氣孔的形態(tài)。
我們就來觀察一下它,我們要借助精密儀器——顯微鏡
請你先仔細觀察你們組的顯微鏡,你認為有幾部分組成?
大膽的猜一下一些零件有什么作用?
生活動匯報
現(xiàn)在讓我們來通過視頻了解顯微鏡
① 微視頻——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② ②講述:課前,我在各組的顯微鏡上都裝好了像老師這臺顯微鏡上一樣的蠶豆葉的切片。下面,大家通過顯微鏡觀察:蠶豆葉面是什么樣的 ? 葉面上有什么 ?
③分組觀察,觀察后匯報。
④出示“葉片下表皮氣孔”的掛圖或幻燈片。
⑤講述:在葉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兩邊是兩個半月形的。這些小孔叫做“氣孔”。
⑥觀察:對照掛圖上氣孔的形態(tài),在顯微鏡下再觀
5、察、辨認。
(5) 指導學生認識“葉的蒸騰作用”的含義。
講解:
通過推想,我們認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體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過實際觀察,我們在葉的表面確實找到了一些小孔。
根吸收的水分運到植物體內,有的被植物體自己用了,有的則在受熱的條件下變成水蒸氣飛散到體外去了。這些水蒸氣正是從葉表面的氣孔跑出去的。
植物體內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從氣孔跑出去,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蒸騰作用。 ( 板書:葉有蒸騰作用)
2.指導學生認識葉的蒸騰作用的意義
(1) 討論:“葉的蒸騰作用”對植物的生活、對自然界有什么意義 ?
(2) 出示葉的蒸騰作用示意掛圖或投影片,啟
6、發(fā)學生對照圖思考。
(3) 學生討論回答。
(4) 教師講解。
3.葉蒸騰水分具有以下作用:
①由于蒸發(fā)要吸熱,就像人出汗可以涼快一些,調節(jié)體溫一樣,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熱的夏季“涼快”一些,不被曬焦。
②由于蒸騰了水分,植物體內水分減少。這樣可以促進根不斷地吸收水分、養(yǎng)分。
③可以使空氣濕潤。
(三)應用實踐
請同學們根據(jù)“葉的蒸騰作用示意圖”,自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四)拓展研究
選擇下面問題中的 1 — 2 個問題,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1.葉的蒸騰作用與光照時間長短是否有關系? 有什么關系?
2.葉的蒸騰作用與葉的數(shù)量多少是否有關系? 有什么關
7、系?
3.葉的蒸騰快慢與根吸收水多少是否有關系? 有什么關系?
【微課程教學設計修改說明】
在《植物的葉》一課教學中嘗試使用了微課程,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程課件,能夠清晰明確的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開始的設計是直接出示顯微鏡,播放微視頻教學顯微鏡的構造及使用方法,這樣不能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思考的習慣,后來把微視頻進行分段教學:先讓學生觀察顯微鏡,讓后利用微視頻播放顯微鏡的構造,然后再讓生猜想各部分的作用,再進行播放微視頻教學正確的使用方法。在使用過程中,我沒有讓學生一下看完整個過程,而是分段運用到教學中,我感到這樣能加深學生印象,重點突出,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教師的
8、指導提示,學生能很好地完成當堂課的學習任務,比學生自學整個過程再講解教學效果好得多。
【教學反思】
本課是四年級上冊主要內容之一:要求學生不僅掌握植物的結構,還要會動手操作實驗,掌握觀察的基本技能,能討論總結出所觀察的結構等等,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我精心制作了課件,準備了實驗器材?!吨参锏娜~》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本課的重點是認識葉的功能,難點是如何操作顯微鏡。為了學生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我采用了微視頻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雖然班額過大,由于采用微視頻,能夠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清晰的看到、聽到對顯微鏡的介紹及操作講解,發(fā)現(xiàn)效果還是不錯的。通過對課的反復改進,我認識到:
①教學活動的材料選擇要盡量利用好學校的資源。
②整個活動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③課前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預設是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課前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教師只有善于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現(xiàn)實預設多種教學方案,才能順著學生的思維展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