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藝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視藝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電視藝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
電視藝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
2015/12/17
《當代電視雜志》2015年第七期
海德格爾很早就預言我們的社會將過渡到“圖像時代”,它意味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將不再是傳統的手段,而更多采用的是影像傳播的方式。作為傳統生活方式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正在經受著讀圖時代的考驗,部分項目在全新的社會語境瀕臨失傳,及時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電視藝術作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曾被視為對非物質文化
2、遺產的保護發(fā)揮了負面的影響力,進而受到部分精英階層人士的責難。我們認為電視藝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前景是廣闊的,它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公眾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也能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物質支撐。
一、保護意識的傳播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主要是指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存在的文化遺產?!鞍陬^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jié)慶、傳統手工藝技能等。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qū)和群體適應周圍環(huán)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chuàng)造,為這些社區(qū)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xù)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尊重。”①國內對非
3、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在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時代浪潮沖擊到中國社會的生活方式后,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現實境遇。一方面,年輕一代渴望進入城市去謀求現代化的生活,他們并不滿足于按照父輩的生活方式去延續(xù)傳統,使得諸如傳統造紙、皮影、民俗活動逐漸失去了新鮮血液的灌注,進而失去了傳承的載體。另一方面,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社會將關注的焦點置放于社會經濟發(fā)展,許多滲透著歷史文化信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注,部分傳承人受傳統觀念中“傳兒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思想束縛,使得眾多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后繼無人中消失。
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
4、部分學者的呼吁下,人們逐漸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并在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以電視、報紙和網絡為主體的傳媒產業(yè)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電視作為視覺藝術的呈現方式,在非物質文化項目的保護和搶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像作為現實的直觀反映,讓人們看到了眼界范圍以外的客觀存在,影像拉近的不僅是空間上的距離,也有時間上的距離,它記錄著歷史,以視覺方式再現著歷史。影像也影響著人類的視覺文化,它滲透于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并向四周不斷伸展?!雹陔娨曀囆g作為最具視覺沖擊的影像傳播手段之一,覆蓋城市、鄉(xiāng)村,其受眾群體龐大,成為最具傳播效力的信息傳播渠道。而非物質文化遺
5、產的保護首要的問題就是要在民眾中建立保護的意識,電視藝術的傳播優(yōu)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親民性相結合,能夠對在民眾頭腦中建立正確的保護意識發(fā)揮積極作用。以CCTV拍攝的《鼠年說鼠》為例,它采用生肖新聞的形式將散布在民間的過年風俗加以整理,成為每年春節(jié)必備的保留節(jié)目。出現在節(jié)目中的皮影戲、過年習俗、吉祥話,對于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特別是使成長在現代社會的青年一代對傳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初步建立了廣大民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想意識。
二、電視藝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中的推廣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借助電視等平面媒體進行推廣,讓更多的社會群體對內容豐富、形式
6、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較為全面的了解。盡管社會已經進入到網絡時代,很多人熱衷于通過網絡獲取信息,但網絡信息的碎片化和密集性使得它很難完全勝任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功能。但人們已習慣于以讀圖的方式去理解各個未知領域的事物,我們急切需要尋找到介于網絡與傳統信息傳播手段之間的中間地帶,以它作為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而電視藝術正是一種可以滿足受眾群體讀圖式信息獲取方式,又能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的中間形態(tài)。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必然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上,以特定文化體系的歷史發(fā)展作為土壤,并配合民眾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方式,在滿足其審美訴求的基礎上形成的文化表現形式。但非物質文化遺
7、產在現實生活中,卻是依附于傳承人之上,并以聲音、圖像和技藝作為外化方式為人們所認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所孕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外化的方式千差萬別,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即他們都是通過口耳相傳或身口相傳的方式加以承繼,是“活”的文化化石。這一特性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通過電視藝術所搭建的平臺向外傳播,并為我們保留相關的藝術表現形式提供豐富的素材。電視藝術以聲音、圖像等元素作為最基本的信息傳播方式,在混合多種信息的基礎上成為具有綜合效應的信息傳播體。因此,電視藝術能夠為觀眾提供身臨其境的視聽享受,而這一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最可寶貴的保護手段。
以民族樂曲《二泉映月》為例,這是由民間二胡演
8、奏家華彥鈞創(chuàng)作的二胡名曲,它融匯了作曲者個人的生命起伏,也滲透著國仇家恨的哀怨情仇。通過當時最先進的錄音手段,我們才得以聆聽到曲作者本人的演奏。但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后人無法領略華彥鈞本人的神采。對于生活在讀圖時代的人們來說,電視藝術帶給他們的感官享受能夠充分張揚審美主題的自我特性,并讓審美對象呈現出色彩繽紛的絢爛畫面。當人們通過圖片、影像獲取的信息得以放大,也迎合了潛藏于內心的娛樂本能,從而指引人們去了解陌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人們是在按照自我設定的方式去認識外界事物,當人們在看似無意間通過電視藝術的方式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際,他們是在按照信息傳播主體為其設定的信息傳播方式去認識事物。因
9、此,以非物質文化項目作為主要表現內容的電視藝術作品,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播中發(fā)揮著積極的推廣作用。
三、電視藝術在普及保護知識中的作用
電視藝術不僅具有娛樂功能,也應注重發(fā)揮“寓教于樂”的教育功能。前者是電視藝術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能夠為電視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后者是電視藝術的社會責任,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應主動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和傳播正能量的社會使命。在當下的電視藝術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文化節(jié)目受到追捧。早年的《話說長江》和后來的《百家講壇》都是此類節(jié)目的佼佼者,而近年來網絡媒體的迅速普及則進一步促進了視覺傳媒手段在普及文化知識中的特殊作用。以央視《百家講
10、壇》為例,節(jié)目設立的初衷是聘請部分德高望重的專家向民眾普及知識。但早期的收視率并不樂觀,甚至一度發(fā)展到要停播的尷尬境地。筆者認為,《百家講壇》早期面臨的困境在于沒有區(qū)分電視藝術與大學講堂的區(qū)別,使得觀眾對于深奧的知識產生了疏離感。易中天“戲說三國”和于丹“評論語”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百家講壇》的命運,它為電視藝術與大眾傳媒之間的信息溝通找尋到了傳遞的橋梁。通過《百家講壇》所搭建的平臺,更多的民眾了解到了豐富的知識,并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部分學者對相關演講人的講述方式有不同的見解,但《百家講壇》在推動民眾了解傳統、認識傳統和學習傳統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僅以馬未都在《百家講壇
11、》講述古文物為例,瓷器、文玩、金銀器是中國傳統社會重要的信息載體。很多的文物制作方式都已失傳或瀕臨失傳,觀眾在通過電視節(jié)目提供的信息平臺能夠以較為直觀的方式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就走入了我們的傳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構成要素之一,古董雖然保留著物質形態(tài),但附著其上的精神內涵則是無形的。因此,充分依托先進的傳播手段,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必然選擇。改變或是豐富傳承方式,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更有效的傳承發(fā)展。隨著電視藝術內容的豐富,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陸續(xù)被搬上屏幕,使得更多的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全面的認識,并樹立起牢固的保護意識,進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地承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社會使命。
四、結語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傳統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使得附著其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何才能讓凝聚著數千年文化積淀的精神財富延續(xù)下去,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電視藝術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它巧妙地迎合了讀圖時代的審美習慣,對于我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隨著電視等影像傳播手段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將會在以后的生活中迎來更加全面的信息呈現方式,使得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