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大一輪復習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二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課件.ppt
《高考語文大一輪復習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二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語文大一輪復習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考點突破 專題三 考點二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課件.ppt(17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考點二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性情神態(tài)善體悟,實實在在學虛詞專題三考點突破第 二 章 文 言 文 閱 讀 考 點 突 破 古 代 詩 文 閱 讀 怎樣掌握文言虛詞的三大知識點 怎樣辨析文言虛詞的易混用法練出高分 怎 樣 掌 握 文 言 虛 詞 的 三 大 知 識 點文言虛詞是區(qū)別于文言實詞的一個相對概念。這里的“相對”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相對于文言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的范疇,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兼詞等;二是具體到某一個詞,會有虛詞的義項,也會有實詞的義項,所以不能說哪一個詞一定是虛詞,它在特定語境中也會作實詞的。 一、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18個虛詞:牢牢掌握(
2、一)高頻虛詞:以、而、之、其、于、為1.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以”的意義和用法。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戰(zhàn))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鴻門宴)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 “由于” 連詞,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以便” “用來”. . 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zhàn))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指南錄后序)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法或方式,可譯為“按照”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可譯為“用”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憑借,可譯為“用(憑)什么身份” 連詞,相當于“而”,表示修飾. . . 秦亦不以
3、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記)欲以客往赴秦軍(魏公子列傳)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介詞,表示“在 時候”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和” “跟” 連詞,表承接關系,可譯為“而” . .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 “用來”連詞,表因果關系,可譯為“因為” “由于”通“已”,副詞,“已經(jīng)”. 2.說出下列句中加點“而”的意義和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赤壁賦)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軻自知事不
4、就,倚柱而笑(荊軻刺秦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連詞,表并列關系,可不譯 連詞,表承接關系,可不譯 連詞,表修飾關系,可不譯 連詞,表遞進關系,可譯為“而且” “并且”. . . 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鴻門宴)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連詞,表轉折關系,可譯為“然而” “可是” 連詞,表目的關系,可譯為“為了” “為的是” 連詞,表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 . . 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六國論) 人稱代詞,可譯為“你的” 連詞,表因果關系,可譯為“因而”. 3.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之”的意義和用法。作師說以貽之(師說)道
5、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代詞,表第三人稱,“他”,指李蟠 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結構助詞,補語標志. 石之鏗然有聲者(石鐘山記)頃之,煙炎張?zhí)?赤壁之戰(zhàn))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音節(jié)助詞,用于表時間的詞的后面,湊足音節(jié),無義 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 . 宋何罪之有?(公輸)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
6、)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人稱代詞,活用為“我”結構助詞,“的”動詞,“到” “往”. . . 4.說出下列句中加點“其”的意義和用法。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其皆出于此乎?(師說)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代詞,表第一人稱,指自己語氣助詞,無義語氣副詞,表揣度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 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若是,孰能御之?(齊桓晉文之事)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指示代詞,表遠指,“那” “那個” “那些”代詞,表第三人
7、稱,“他” 副詞,表假設,“如果” 代詞,表第三人稱,“他的”. . 5.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于”的意義和用法。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張衡傳)州司臨門,急于星火(陳情表)而恥學于師(師說)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介詞,“從” 介詞,引出動作涉及的對象,“對”介詞,表比較,“比”介詞,“向”介詞,“對” “對于”. . 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zhàn))故燕王欲結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至激于義理者不然(報任安書) 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處所,“到” 介詞,引出動作涉及的對象,“與” “跟” “同”介詞,表被動,“被”. 6.說出下列句中加點“為”的意義和用法。
8、為吾子之將行也(殽之戰(zhàn))慎勿為婦死(孔雀東南飛)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在” “當”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 “由于”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 “給”. . .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報任安書)介詞,“被”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 “為了” 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 “對”. . .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草木為之含悲(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助詞,放在疑問句句末,表示詰
9、問,可譯為“呢” 介詞,表原因,可譯為“因為” “由于” . (二)常見虛詞:何、乃、且、若、所、焉、因、則、與、乎、也、者7.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何”的意義和用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大王來何操?(鴻門宴)_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通“呵”,“喝問”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什么”副詞,表程度深,“多么”. .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疑問副詞,“為什么”疑問副詞,“怎么” . 8.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乃”的意義和用法。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
10、在(張衡傳)副詞,“就” 副詞,表轉折,“竟” “卻” 連詞,具有連接作用,表順承,“才”. .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蒙沖斗艦乃以千數(shù)(赤壁之戰(zhàn))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動詞,表判斷,相當于“是”副詞,“甚至” 代詞,表第二人稱,“你的”. . 9.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且”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逍遙游) 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報任安書)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副詞,“將” “將要” 副詞,“暫且”“姑且”副詞,“將要” 連詞,表并列,“一邊 一邊 ”. . .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且何謂閣
11、子也?(項脊軒志)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zhàn))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副詞,表示另提一事,“再說” 句首語氣詞,表示進一層,“還有”連詞,表遞進關系,“并且” 連詞,表讓步,“尚且”. . 10.說出下列句中加點“若”的意義和用法。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殽之戰(zhàn))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連詞,表假設,“如果” 代詞,表第二人稱,“你” “你們”動詞,“似” “好像”. .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齊桓晉文之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jīng)衛(wèi)風氓) 動詞,“及” “比得上” 助詞
12、,用于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 “ 的樣子”. .代詞,“這樣” . 11.說出下列句中加點“所”的意義和用法。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_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名詞,“處所” “地方” 助詞,與“之”構成“所”字結構,“ 去的地方” 助詞,與“為”構成“為 所”式,表被動. . . 12.說出下列句中加點“焉”的意義和用法。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兼詞,“于何” “在哪里”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 “ 的樣子”代詞,相當于“之”.
13、. 13.說出下列句中加點“因”的意義和用法。因擊沛公于坐,殺之(鴻門宴)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蘭亭集序)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 介詞,“趁機”介詞,“隨著”介詞,“通過”介詞,“因為”. . . 侯生因謂公子曰(魏公子列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核舟記)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連詞,“于是”“就” “便” 介詞,“依照,根據(jù)”副詞,“便” “就”. . 14.說出下列句中加點“則”的意義和用法。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zhàn))_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連詞,表承接關
14、系,相當于“就” “便” “那么”副詞,“原來” “已經(jīng)”動詞,“就是”連詞,表轉折關系,“卻”. . . 15.說出下列句中加點“與”的意義和用法。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赤壁賦)吾王庶幾無疾病與(莊暴見孟子) 介詞,“和” “跟” “同” 連詞,“和”“跟” “同” 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動詞,“親附” “親近”動詞,“給予”. . 16.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乎”的意義和用法。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15、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嗎” 形容詞詞尾,“ 的樣子”語氣助詞,表反問語氣,“呢”. .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嗎” 語氣助詞,表揣度或商量語氣,“吧” . 17.說出下列句中加點“也”的意義和用法。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戰(zhàn))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 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 用在句末,表判斷語氣用在句中,表停頓語氣用在句末,表疑問語氣用在句末,表陳述或解釋語氣用在句末,表反詰語氣. . . 18.說出下列句中加點“者”的意
16、義和用法。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_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登泰山記)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何者?上下之分也(史記儒林列傳)代詞,“ 的人” 放在主語之后,表示提頓或判斷 放在疑問句句末,表示疑問 放在疑問句句末,表示疑問. .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庖丁解牛)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放在時間詞之后,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jié)的作用 放在陳述句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 【精要點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常見文言虛詞有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也、焉、以、因、于、與、則、者、之。掌握這18個常見文
17、言虛詞要注意:(1)注重課本,系統(tǒng)積累。虛詞題是高考與課本聯(lián)系最直接、最明顯的部分??梢园衙恳粋€虛詞的不同詞性及其不同意義附上課文中的例句,熟記于心。 (2)根據(jù)語境分清虛實。文言虛詞主要指代詞、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有的虛詞兼有一部分實詞義,如“之” “與” “因”等,在不同語境中要注意區(qū)分。(3)處理好用法與意義的關系。虛詞學習的重點是意義,難點是用法。考生復習時不應忽視對“用法”的學習。所謂“用法”主要指詞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坝梅ā睕Q定“意義”,“用法”不同,“意義”則不同。 (4)注意“常見”與“特殊”。高考試題考查的文言虛詞的用法、意義都是“常見”的,沒有觸及字詞典
18、中列舉的冷僻而特殊的用法。因此,應著力于常見虛詞的“常見”用法,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另外,對于文言虛詞的學習,尤其是詞性的分類,不能鉆牛角尖,只要了解常見的用法義項就可以了。 二、常見副詞:適當積累19.解釋下列句中“曾”的意思。(1)曲罷曾教善才服:(2)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0.解釋下列句中“固”的意思。(1)人固有一死:(2)斯固百世之遇也:曾經(jīng)竟,竟然本來確實. . 21.解釋下列句中“比”的意思。(1)比至南郡,而琮已降:(2)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2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2)且相如素賤人:. .等到近來太本來,向來 (3)欲茍順私情,則告
19、訴不許:(4)仆誠以著此書:(5)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6)而卒莫消長也:(7)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姑且確實更加最終最終,終于. . . 【精要點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18個常見文言虛詞,一般會單獨設題考查(當然也會在翻譯中考查),但是,單靠這18個虛詞無法滿足閱讀的需要,更無法滿足翻譯的虛詞需要。因此,有必要適當擴大一下虛詞的學習范圍,尤其是常見副詞的積累。主要的常見副詞有:(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彌、更;最、極、甚、殘、太、至、尤、良、大、絕、特、頗。 (2)表范圍:悉、皆、咸、俱、舉、畢、凡;唯、特、徒、獨、直、第、但、止、則、僅。(3)表共同:共、同、并、
20、相。(4)表時間:既、已、曾、嘗;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適、會;俄、旋、尋、臾、未幾、無何、斯須、既而;急、遽、猝、立、即;將、且、行將;終、卒、竟。 (5)表語氣:必、誠、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無;殆、蓋、庶、其、得無、無乃、庶幾;豈、寧、庸、其。(6)表頻率:屢、數(shù)、輒、每、頻、累;復、更、再、又、亟。(7)表敬謙:竊、辱、伏惟;幸、敢、請、敬、謹。 三、特殊虛詞:數(shù)量雖少,不可忽視(一)復音虛詞2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且夫:句首助詞,引出下文議論,況且、再說B.沛公曰:“今者出,未
21、辭也,為之奈何?” 奈何:怎么辦. . . . C.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以為:認為D.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這樣卻解析以為:以之為,把 作為。答案C. . . . 24.對下列句子中固定結構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是故:因此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獨 哉:“只是 嗎”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謂 曰 :“對 說 ”. . . . .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何 為:“為什么 呢”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 乎:表反問,“哪里用得著 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將軍之謂也之謂也: 的稱謂. . . . . 若舍鄭以為東
22、道主以為:認為A. B.C. D.解析獨 哉:表反問,可譯為“難道 嗎”。之謂也:可譯為“說的就是 ”。以為:以之為,把 作為。答案B . . 【精要點撥】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常常兩兩結合在一起用,其中一部分結合得相當穩(wěn)固,因此人們又把兩個結合穩(wěn)固的虛詞稱為“固定結構”。這類結合穩(wěn)固與非穩(wěn)固的虛詞統(tǒng)稱為“復音虛詞”。 (二)兼詞25.說出下列句中“焉”的意義。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于之,在這件事上于此(之),從這里 26.說出下列句中“諸”的意義?;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孟子)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23、人孰敢不聽而化諸? 之于,“之”,自己的志向;“于”,介詞,從 之于,“之”,代詞,它;“于”,介詞,到之乎,“之”,代詞,這回事;“乎”,語氣助詞,嗎之乎,他們呢. . 27.說出下列句中“盍(曷)”的意義。盍各言其志?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為什么不為什么不 【精要點撥】兼詞又叫合音詞,就是兼有兩個詞的意義的特殊單音節(jié)詞。它雖為數(shù)不多,但遍貫古籍,長盛不衰。常見的兼詞有:焉(兼“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諸(兼“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曷)(兼“何不”的合音)。 怎 樣 辨 析 文 言 虛 詞 的 易 混 用 法一、“而”字用法辨析1.怎樣辨析并列、承接、遞進關系判斷下列句中“而”
24、表示的是哪一種關系:A.并列B.承接C.遞進蟹六跪而二螯()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 .A CB B 【精要點撥】意義辨析“而”表示并列、承接、遞進關系時各有特點,有明顯區(qū)別。區(qū)別是看前后連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顛倒?!暗匚弧逼降惹椅恢每梢灶嵉?,是并列關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顛倒,是承接關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顛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進了一層,是遞進關系。 代入辨析并列關系可譯作“又” “和”,遞進關系可譯作“而且” “并且”,承接關系可譯作“接著” “然后” “就”??梢园驯磉@三種關系的意義項代入原句,檢查一
25、下句意是否通順,是否合乎語境。 2.怎樣辨析修飾、承接關系判斷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種關系:A.修飾B.承接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買五人之頭而函之()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 . . BBA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化而為鳥,其名為鵬()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 AAB B 【精要點撥】意義辨析“而”連接的兩部分大多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如果兩個動作行為同時出現(xiàn),前一個表示后一動作行為出現(xiàn)的手段、方式,說明后一個“怎么樣”,這時“而”表示修飾關系;如果兩個動作行為出現(xiàn)有
26、先有后,前一個不表示后一動作行為出現(xiàn)的手段、方式,不說明后一個“怎么樣”,這時“而”表示承接關系。 代入辨析將表示修飾關系的“地” “著”與表示承接關系的“接著” “然后” “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順、合理。哪個通順、合理,就屬哪種關系。 3.怎樣辨析因果關系與目的關系判斷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種關系:A.因果B.目的縵立遠視,而望幸焉()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 .B AB A 【精要點撥】意義辨析表示因果關系的“而”前后的短語表示的都是既成事實;表示目的關系的“而”的后一短語未必是事實,只是前一短語的目標。代
27、入辨析表示目的關系可以用“來” “用來” “為的是”等詞代入原句,表示因果關系可以用“因而” “所以”等詞代入原句。 二、“以”字用法辨析1.怎樣辨析“以”字的連詞、介詞用法說出下列句中“以”的意義和用法。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不賂者以賂者喪: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_秦亦不以城予趙: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連詞介詞,因為連詞,因為s介詞,把介詞,因為 【精要點撥】替換法除去表原因、譯為“因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換的就是連詞,否則就是介詞。搭配法表原因、譯為“因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連詞;若后面是名詞、代詞、名詞短語,它就是介詞。. 答案不同,
28、前“以”是介詞,后“以”是連詞。不同,前“以”是介詞,后“以”是連詞。 【精要點撥】“以”字作“因為”講,有連詞性和介詞性。區(qū)分這兩種詞性的主要方法是看“以”字后面帶的是詞、短語還是句子?!耙浴焙笫嵌陶Z,如第組前項“以”后是“險釁”,它是一個詞,作“以”的賓語,故是介詞;“以”后跟的是個句子,如“以其無禮于晉”中“以”后跟的是“其無禮于晉”這個句子,故是連詞。. 答案相同,都作主語。不同,前“其”是代詞,作主語,可譯為“他”;后“其”是代詞,作定語,可譯為“它的”。 【精要點撥】判斷“其”字是作主語還是定語,有兩個方法。一是看“其”后面跟的是什么詞,如是動詞,則作主語;如是名詞,則作定語。二是
29、看“其”在句中的意義,可譯為“他” “他們”,作主語;可譯為“他的” “他們的”,作定語。 2.“其”字的語氣用法辨析說出下列句中“其”字所表示的具體語氣。朽車奔索,其可忽乎:其李將軍之謂也:吾其還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周公入賀武王曰:“王其無害?!?表反問. . .表推測表委婉表反問表委婉 【精要點撥】“其”作語氣副詞,其辨析是個難點。如何辨析它是表推測、反問、委婉、期望中的哪種語氣呢?主要是看位置和語境??次恢茫捌洹北硗茰y、反問語氣,一般放在句首;同為句首,到底是表推測還是反問,又要結合語境?!捌洹北砦?、期望語氣,一般放在主謂之間;至于是表委婉還是期望,再
30、結合語境進行判斷。 四、“焉”字用法辨析說出下列句中“焉”的意義和用法。焉用亡鄭以陪鄰: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 .疑問代詞,哪里,怎么助詞,不譯兼詞,于之助詞,不譯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置杯焉則膠: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兼詞,于之兼詞,于之代詞,之 【精要點撥】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問代詞;放在句尾,一般作語氣助詞。放在不及物動詞后,一般作兼詞;放在及物動詞后,一般作代詞。放在名詞后,一般作助詞。當然,也有例外,如第句。這時,要結合語境辨析。 五、“與”的連詞、介詞用法辨析判
31、斷下列句中“與”是哪一種用法:A.連詞B.介詞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豎子不足與謀()去時里正與裹頭()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 AB B A 【精要點撥】“與”作介詞,可譯為“和” “同”;作連詞,也可譯為“和” “同”。面對這意義相同、用法不同的“與”,該如何辨析呢?連詞“與”,表示并列關系,可以刪去,也可顛倒前后位置,均不影響句意的表達;反之,則是介詞。 六、“其” “之”作人稱代詞的特殊用法(“其” “之”作人稱代詞的活用)說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君將哀而生之乎:失其所與,不知:使吾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
32、若燕后:. . .我我們自己 第一人稱代詞,我的第二人稱代詞,你 第二人稱代詞,你的 【精要點撥】“其” “之”都可作第三人稱代詞用,譯為“他(他們)” “他(他們)的”。但這兩個詞有時活用為第一人稱代詞或第二人稱代詞,譯為“我(我們)” “我(我們)的” “我(我們)自己” “你(你們)” “你(你們)的”。用法特殊,須結合語境準確譯出。 七、“者”字用法辨析說出下列句中“者”的意義和用法。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曩者辱賜書:表指代,可譯為“ 的地方”表指代,可譯為“ 的人” 表停頓,與“也”字構成判斷表時間,有補充音節(jié)作用,可不譯. 縉紳而
33、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農(nóng)、商、官三者,國之常官也: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表倒裝,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 表數(shù)量,跟在數(shù)詞后,類似于今天的“個” “樣” 用在否定詞后,表假設,可譯為“ 的話” . 【精要點撥】“者”字,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光其詞性,就有多種說法。如何區(qū)別呢? 1.不去強調其詞性,而用“指代者”等稱謂說明其用法。請看下表:. . . . . . 2.“者”字用法中,“指代者”與“停頓者”易混,可以用刪減法:能刪去而意義不變的,則為“停頓者”;反之,則為“指代者”。 文言虛詞題的答題技巧一、快速而準確地判斷虛詞意義和用法的五種方法(1)詞性界定法。首先根據(jù)語法特點,辨明詞
34、類。有些文言詞語兼有實詞和虛詞的雙重性質,根據(jù)上下文的語境,只要能推斷出其詞性不一樣,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考場妙招 (2)語境推斷法。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但其意義實際上已被語境明確限定,因此也可“因文釋詞”。另外,許多虛詞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比如語氣助詞“也、矣、焉、哉”,在疑問句末表疑問語氣,在感嘆句末表感嘆語氣,在陳述句末表陳述語氣,它們始終是與全句的句式和語氣“息息相關”的。 (3)位置分析法。文言虛詞有的用在句首,有的用在句中,有的用在句末,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則一般起舒緩語氣的作用。(4)結構推斷法
35、。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辭手法,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標志識別法。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標志,如能記住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像表被動的“見、于、為、為所”等,表示賓語前置的“之、是”等,可幫助你快速答題。 二、主要題型的答題方法1.單一型這種題型只考一個虛詞,試題難度較小。答此類題,首先要確定虛詞在例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將它代入四個選項中看看是否相同。相同,即為正確答案。. 不妨一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進士出身。為人樸且率,自信,無少矯厲。挺之初為衛(wèi)州獲嘉
36、縣主簿,權共城令。所謂康節(jié)先生邵堯夫者,時居母憂于蘇門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養(yǎng)其父。挺之叩門上謁勸其習性命之學??倒?jié)謹拜,悉受業(yè)。世所謂康節(jié)先生之易者,實受之挺之。. . . 挺之器大,難乎識者,棲遲久不調?;蛳е?,則曰:“宜少貶以榮進?!庇讶耸洫氃唬骸皶r不足以容君,君盍不棄之隱去?” 友人尹師魯以書薦挺之于葉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三十九。能為古文章,語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輩,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頗無仕進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達世務,使. . 少用于世,必過人遠甚。幸其貧無貲,不能決其歸心,知之者當共成之?!甭鋱髱燈斣唬骸敖裰畼I(yè)文好古之
37、士至鮮,且不張,茍遺若人,其學益衰矣,是師魯當盡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謁貴仕,以挺之書,凡四五至道卿之門,通焉而后已。道卿且樂薦之,以是不悔?!蓖χ斓脩屝赂瘢拇罄硭仑?。(選自趙與時賓退錄,有刪改). . 1.下列“以”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且躬爨以養(yǎng)其父B.宜少貶以榮進C.是師魯當盡心以成之者也D.固足以蹈及前輩解析B項中的“以”是介詞,可譯為“把”;其他三項是目的連詞,“來”。B. . 2.下列“且”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為人樸且率B.且躬爨以養(yǎng)其父C.今之業(yè)文好古之士至鮮,且不張D.道卿且樂薦之解析A項中的“且”表并列關系,其他三項表遞進關系。A.
38、. 參考譯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進士出身。為人質樸又坦率,很自信,沒有一點點造作勉強的樣子。李挺之最初擔任衛(wèi)州獲嘉縣主簿,暫時代理共城令(官職)。世人所說的康節(jié)先生邵堯夫,當時在蘇門山百源之上為母親守孝,把粗布衣服當作皮裘穿,把蔬菜當作主食,并且親自生火做飯來贍養(yǎng)他的父親。李挺之上門拜訪,勸說他學習關于萬物 的天賦和稟受的學說。康節(jié)先生恭謹拜師,全將學業(yè)繼承下來。世人所說的康節(jié)先生的易經(jīng),實際上是從李挺之那里學習、傳承過來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人很難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職。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說:“應當把小的貶職當作榮升?!敝挥杏讶耸湔f:“世俗不能夠
39、容納你,你為何不遠離世俗而隱逸山林呢?” 友人尹師魯用書信向舍人葉道卿推薦李挺之,通過石曼卿送信,說:“孟州司法參軍李之才,年紀三十九。他能寫古文,語言直白意蘊深邃,既不過于放縱也不顯得拘謹,本來就足以趕得上前輩,不是我所能品評的。但是他能夠安于低微的官位,一點兒也沒有強求升官進職的意思,人們很少能夠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達世務,假如稍稍為時世所用,一定超過當世一般人很多。幸虧他貧窮沒有錢,不能使他的 歸隱之心決絕,了解他的人應當共同來成就他?!笔浠貜鸵鼛燈斦f:“現(xiàn)在專門從事寫文章愛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聲名不為人所知,如果遺漏了這樣的人才,那么古學就會更加衰落了,這就是師魯你盡心來成就他的
40、原因吧。我向來不喜歡屈意拜謁權貴高官,因為推薦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門上拜謁,直到把信送達后才停止。況且葉道卿樂意舉薦他,所以我不后悔?!崩钔χ谑悄軕x新的官職,改任為大理寺丞。 2.復合型(1)組對辨析型這種題型考查四個虛詞,把課本例句與文本例句兩兩編成一對共四組進行辨析,要求選出意義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組,它是高考考查虛詞最主要的題型。答題最主要的方法是代入篩選法。答題時先判斷該虛詞在兩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將其代入另外一句,看看代入后文意是否通順、恰當。如通暢,則相同;反之, 則不同。如2012年天津卷中的“子不尊先人于百無一人之上”和“臣誠恐見
41、欺于王而負趙”兩句,要求判斷兩句中“于”的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我們首先關注第二句,第二句出自廉頗藺相如列傳,句中的“于”和“見”搭配使用,表被動,把這個用法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因此可以判斷兩句中“于”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結合語境判斷,第一句中的“于”是介詞,譯為“在”。 不妨一試(2014天津)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文學徐君家傳清魏禧 徐君諱謙尊,字玄初,吳縣附學生注。君之伯性剛卞,君事之彌謹。季讀書,君不以貧故竭力佽助。. 明末賦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條利弊上巡撫張公,公覽而擊節(jié)曰:“此真讀書人?!庇谑菑V義田以資通區(qū),置役田給諸甲,至今猶食其利焉。崇禎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
42、君歲減廩食以資鄉(xiāng)里,又勸助有力之家,全活甚眾。 或曰:君古游俠之流也。魏禧曰:游俠士以好義亂國,君以好義庇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潔己礪治以利其下,下盡職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盜賊不作。其衰也,大. 吏貪縱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細民無所依倚。當是時,千家之鄉(xiāng),百室之聚,茍有巨室魁士,好義輕財利,能緩急一方者,則窮民饑寒有所資,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為盜賊。又或畏威懷德,不敢為非,不忍負其人。故鄉(xiāng)邑有好義士,足以補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幾于是者與?嗟乎,是非獨為徐氏言之也。 (選自魏叔子文集,有刪節(jié))注附學生:明清科舉生員名稱之一。. 解
43、析本題考查“以、于、而、其”四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以”,均為介詞,因為。B項“于”,第一個是介詞,在;第二個是介詞,到。C項“而”,第一個是連詞,表并列關系;第二個是連詞,表假設關系。D項“其”,均為語氣副詞,第一個表示推測,大概;第二個表示祈使語氣,一定。答案A 參考譯文 徐君名謙尊,字玄初,是吳縣的科舉生。徐君的哥哥性情剛烈,徐君侍奉他更加謹慎。徐君的弟弟讀書,徐君不因為貧窮(就不管弟弟),竭力幫助弟弟。 明末賦稅勞役繁重,首倡其事的人往往使自家破敗,徐謙尊分條陳述利弊,呈報巡撫張公,張公看了擊節(jié)贊嘆說:“這是真正的讀書人?!庇谑菑埞珨U大公共的田地來資助全區(qū)(納稅),安置役田給各甲(
44、出勞役)的人家,到現(xiàn)在還能夠受 益。崇禎末年,旱災蝗災相繼發(fā)生,百姓餓死在道路上,徐君拿出倉庫的糧食來資助鄉(xiāng)親,又規(guī)勸有能力的人家(來幫助別人),靠他保全活下來的人很多。 有人說:徐君是古代游俠一樣的人。我說:游俠士因為好義擾亂國家,徐君因為好義庇護百姓,這是他們的不同之處。盛世的時候,在上的官吏潔身自好加強治理,使在下的官吏受益,下級盡職盡責來為上級做事,上下和諧,盜賊就不能興起。國家衰落,大的官吏貪心放縱顯示權威來督促他 的部下,小吏剝削百姓,供養(yǎng)自己還要供養(yǎng)上級,老百姓無所依靠。此時,千戶的鄉(xiāng)村,百家的村落,如果有大戶人家的杰出之士,好義輕財,能緩解一方危難,那么窮苦百姓饑寒時有人資助,
45、亂兵、強盜到來時有所依靠,那么他們就不會愿意失身成為盜賊。又有的人畏懼威勢心念恩德,不敢為非作歹,也不忍心辜負杰出之士。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義的人,完全可以用來彌補朝廷治理的不足,補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過失,從而對百姓有功。像徐君這樣的人,大概跟這樣的人差不多了吧?唉,這不單是為徐君寫的文章了。 (2)選詞填空型這種題型采用選用最恰當?shù)奶撛~填入原文原句的形式,是2014年高考卷中出現(xiàn)的新題型,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習虛詞“活學活用”的理念。答這種題,一憑語感,二要注意辨析其在句中的位置及前后關系。有時還可以使用排除法。 不妨一試(2014廣東,有刪改)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劉敞字原父。舉慶歷進
46、士,廷試第一。編排官王堯臣,其內(nèi)兄也,親嫌自列,乃以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賢院,判尚書考功。 敞以議論與眾忤,求知永興軍,拜翰林侍讀學士。大姓范偉為奸利,冒同姓戶籍五十年,持府縣短長,數(shù)犯法。敞窮治其事,偉伏罪。未及受刑,敞召還,判三班院,偉即變前獄,至四五,卒之付御史決。 敞侍英宗講讀,每指事?lián)?jīng),以諷諫。時兩宮方有小人間言,諫者或訐而過直。敞進讀史記,至堯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側微也,堯禪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钡垴刁w改容,知其以義理諷也?;侍舐勚?,亦大喜。(選自宋史劉敞傳,有刪節(jié)) 4.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編排官王堯
47、臣,其內(nèi)兄也,親嫌自列,乃以為第二偉即變前獄,至四五,卒之付御史決敞侍英宗講讀,每指事?lián)?jīng),以諷諫A.且則所 B.以于因C.且則因 D.以于所 解析本題考查以、且、于、則、因、所六個虛詞的用法。后兩句說王堯臣為了避嫌,就把劉敞排為第二名,應該是因果關系?!耙浴笔墙樵~,表原因是“因為”的意思,而“且”一般表遞進,故選“以”??膳懦鼳、C兩項。中劉敞陪伴英宗讀書,利用歷史故事和典籍來諷諫,“因”,介詞,憑借,因(之)以諷諫,排除D項。答案B 參考譯文 劉敞,字原父??贾袘c歷年間進士,殿試獲得第一名。編排官王堯臣,是他妻子的哥哥,因為是親戚(王堯臣)自己認為有嫌疑,就把他列為第二名。任蔡州通判,在集
48、賢院當值,又擔任尚書考功一職。 劉敞因為對事情的看法跟眾人相悖,請求出任永興軍知軍,被授予翰林侍讀學士。大姓范偉非法謀取利益,冒占同姓戶籍五十年(來逃避徭役),掌握官府的弊端,屢次犯法。劉敞追究查處他犯罪之事,范偉也承認自己的罪過。沒有等到(范偉)接受處罰,劉敞被召回京,任職三班院,范偉立即推翻前面的罪狀,到了四五次(也不能定罪),最后由御史臺審定,做出判決。 劉敞侍奉英宗擔任講讀,常常依據(jù)經(jīng)書談論事情,借此來諷諫。當時兩宮正有小人說離間的話,進諫的人有揭發(fā)的卻過于直率。劉敞在皇帝面前講讀史記,講到堯把天下交給舜時,劉敞拱手進言說:“舜,(出身)極其低微,堯把帝位禪讓給了他,天地享有他,百姓愛
49、戴他,不是有別的辦法,只是舜有孝親友愛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百姓罷了?!被实酃Ь吹卣酒鹕碜颖砬閲烂C起來,知道劉敞是用道理來諷喻?;侍舐犝f了這件事,也非常高興。 練 出 高 分 文 言 虛 詞 題 題 組 訓 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C項兩個“所”,都是助詞,和后面的動詞組成“所”字結構,相當于一個名詞:“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欣”,即欣喜的地方(景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項連詞,表假設,如果;代詞,你。B項連詞,和;介詞,同。D項兼詞,于之,在那里;代詞,他(師)。答案C1 2 3 4 5 6
50、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D項兩個“則”,都是連詞,表順承,“就”“那么”。A項語氣助詞,加強判斷語氣;語氣助詞,表感嘆。B項介詞,因為,由于;連詞,因為,由于。C項副詞,多么;代詞,哪里。答案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為”與例句中的“為”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吾屬今為之虜矣A.秦則無禮,何施之為B.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C.斬木為兵,揭竿為旗D.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1、13 14 解析B項與例句均為介詞,被。A項表反問。C項動詞,作為。D項介詞,給、替。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之”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A.君將哀而生之乎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遽撲之,入石穴中D.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A項與例句均為代詞,我。B項助詞,用于主謂之間,無實義。C項代詞,它。D項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答案A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2、13 14 二、核心題組(2006江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風雷電,槐起衣冠而坐。麾婦人出,為諸生說兌謙二卦。問夜如何?諸生以夜中對,遂薨。 (選自宋史董槐傳,有刪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文中“諸生以夜中對”的“以”字,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焉用亡鄭以陪鄰B.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B項與例句均解釋為“拿”。A項“來”。C項“憑”。D項“而”。
53、答案B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參考譯文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天下大雨,刮起狂風,雷鳴電閃,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著。揮手讓婦人離去,為諸生講兌謙二卦。問現(xiàn)在是夜里什么時候?諸生回答說是半夜,于是就過世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4湖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雪屋記明杜瓊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處于穴。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圣人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初未嘗有后世華侈之飾也。(選自金蘭集,中華書局2013年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54、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最恰當?shù)囊唤M是()圣人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A.而 因 之B.則 為 所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并正確運用的能力。首先要依據(jù)原文,理解句意,前半句應該理解為“圣人建造房屋來居住”,因此選項鎖定在A項或C項,表示承接關系或目的關系。然后分析后半句,“冀”意思是“希望”,句意應是“希望能免除這兩樣憂患罷了”。聯(lián)想逍遙游中“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可知虛詞“乎”正確。故得出答案為C。答案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5、12 13 14 參考譯文 遠古之人,有的在樹上棲居,有的在洞穴里居住。在樹上居住會跌落,在洞穴里居住會生病。圣人建造房屋來居住,希望能免除這兩樣憂患罷了,起初不曾有后世華麗奢侈的裝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顏氏家訓勉學篇(節(jié)選)北齊顏之推 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于經(jīng)史,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數(shù)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yè);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1 2 3 4 5 6 7 8 9 10
56、 11 12 13 14 世,會當有業(yè);農(nóng)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jīng)書。多見士大夫恥涉農(nóng)商,羞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蛞蚣沂烙嗑w,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兇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shù)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
57、之外,所誦經(jīng)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民 ,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鬃釉疲骸拔迨詫W易,可以無大過矣?!蔽何?、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jīng)論語,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下列“而
58、”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老而彌篤B.此并早迷而晚寤也C.幼而學者D.而宋榮子猶然笑之解析C項中的“而”表承接關系,其他三項表轉折關系。. . C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下列“因”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因此天機,倍須訓誘B.或因家世余緒C.因循面墻,亦為愚耳D.因人之力而敝之解析C項中的“因”為動詞,與“循”一起是“沿襲”意;其他三項為介詞,憑借。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參考譯文 自古以來的賢王圣帝,還需要勤奮學習,何況是普通百姓呢!這類事情遍布于經(jīng)籍史書中,姑且只舉近
59、代一些重要的事,來啟發(fā)提醒你們。士大夫的子弟,數(shù)歲以上的,沒有不受教育的,多數(shù)讀到了禮傳,少數(shù)起碼也讀了詩論。到了加冠成婚的年齡,身體性情稍稍定型;憑著這天賦的靈性,應該加倍教誨誘導。有志向的,就能受到磨煉,來成就先世所遺之業(yè);沒有志向操守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此怠惰,就成了庸人。人生在世,應當有所成就;農(nóng)民則謀劃種莊稼,商人則討論財貨,工匠則精造器用,懂技藝的人則考慮方法技術,武夫則練習騎馬射箭,文士則研究議論經(jīng)書。然而??吹绞看蠓驉u于涉足農(nóng)商,羞于從事工技,射箭則不能穿過鎧甲上的葉片,握筆則只能寫下姓名,飽食醉酒,恍恍惚惚,無所事事,以此來打
60、發(fā)日子,以此來終盡余年。有的憑祖上余蔭,弄到一官半職,就自我滿足,全然忘了學習;遇到婚喪大事,議論得失,就昏昏然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張口結舌,像坐在云霧之中;公家或私人集會宴歡,談古賦詩,又是沉默低頭,只會打呵欠伸懶腰。有見識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無地自容。為什么舍不得用幾年時間勤學,以致一輩子都受羞辱呢? 人在童稚之時,心神專注而敏銳,長成以后,心思分散,所以一定要早早地接受教育,不要錯過時機。我七歲的時候,誦讀靈光殿賦,直到今天,十年溫習一次,還沒有忘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十歲以后,所誦讀的經(jīng)
61、書,擱置一個月就生疏了。而人總會有困頓不得志的時候,在壯年時失去了求學的機會,更應在晚年抓緊時間學習,不可自己放棄。孔子就說過:“五十歲來學易,可以沒有大過失了?!辈懿?、袁遺老了卻更專心致志,這都是從小學習到老仍不厭倦的人。曾子七十歲才開始學習,最后名聞天下;荀卿五十歲,才開始游學,還成為了儒家大師;公孫弘四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十多歲,才讀春秋,憑此就做上了丞相;朱云也到四十歲,才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歲才學孝經(jīng)論語,他們最終都成了儒學大師:這都是早年迷惑而晚年醒悟的人。世上的人認為到了加冠成婚的年齡還沒有開始學習,那么就太晚了,怠惰不學而致學識淺薄
62、,也太愚蠢了。從小就開始學習的人,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開始學習的人,就好像拿著蠟燭在夜間行走,總比閉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見的人要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3湖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魏略曰:劉備屯于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3、 12 13 14. “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zhèn)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绷劣衷唬骸皩④娮远群稳缫??”備曰:“亦不如?!痹唬骸敖窠圆患埃鴮④娭姴贿^數(shù)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fā)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zhèn)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臣松之以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
64、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為三國志諸葛亮傳所作的一條注文。三國志,中華書局簡體字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本題考查“而” “以” “乃” “之”四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項“而”,均為連詞,表轉折,但是。B項“以”,第一個是介詞,用,后面省略了代詞“之”,指“結毦”;第二個是連詞,表目的。C項“乃”,第一個是連詞,表順承,于是;第二個是副詞,竟然。D項“之”,第一個是代詞,這;第二個是代詞,代指人。答案A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5、12 13 14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譯文:_解析本題涉及對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固定句式和省略句的考查。(1)“舊”是形容詞用作名詞,舊交;第一個“以”,因為;第二個“以”,把;“諸生”是古今異義詞,一般書生。 劉備與諸葛亮不是舊交,又因為他年紀輕,(劉備)把他當作一般書生看待。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shù)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譯文:_解析 “及”,動詞,比得上,后面省略代詞“之”,即曹操,須補出;“待”是動詞,對付;“得無 乎”是固定句式,譯為“恐怕 吧
66、”。 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將軍的部眾不過幾千人,憑借這些對付敵人,恐怕不是辦法吧!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譯文:_解析 “乖背”是動詞,背離;“是”是代詞,這;“良”是副詞,確實、果然。然而(彼此)背離到這個程度,也確實是讓人覺得奇怪。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參考譯文 魏略上說:劉備在樊城駐扎。這時曹操剛剛平定河北,諸葛亮知道荊州將是第二個受攻擊的地方,但劉表性格和緩,不懂軍事。于是諸葛亮北上去見劉備,劉備與諸葛亮不是舊交,又因為他年紀輕,(劉備)把他當作一般書生看待。集會議事完畢,眾賓客都離開了,而諸葛亮單獨留了下來,劉備也不問他想要說什么。劉備生性喜好制作飾物,當時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巧有人把髦牛尾送給了劉備,劉備于是自己動手編織。諸葛亮便進言說:“英明的將軍應當有更遠大的志向,怎能只是制作飾物呢!”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是一般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說:“這說的是什么話!我姑且用它來忘記憂愁罷了?!敝T葛亮于是說:“將軍認為劉鎮(zhèn)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渝旅游日記成都重慶城市介紹推薦景點美食推薦
- XX國有企業(yè)黨委書記個人述責述廉報告及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
- 世界濕地日濕地的含義及價值
- 20XX年春節(jié)節(jié)后復工安全生產(chǎn)培訓人到場心到崗
- 大唐女子圖鑒唐朝服飾之美器物之美繪畫之美生活之美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輕松掌握各要點節(jié)后常見的八大危險
- 廈門城市旅游介紹廈門景點介紹廈門美食展示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復工復產(chǎn)十注意節(jié)后復工十檢查
- 傳統(tǒng)文化百善孝為先孝道培訓
- 深圳城市旅游介紹景點推薦美食探索
- 節(jié)后復工安全生產(chǎn)培訓勿忘安全本心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 預防性維修管理
- 常見閥門類型及特點
- 設備預防性維修
- 2.乳化液泵工理論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