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shè)計論文.doc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shè)計論文.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shè)計論文.doc(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洛陽理工學院 課程設(shè)計說明書 課 程 名 稱 機械制造工藝學 設(shè) 計 課 題 軸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shè)計 專 業(yè) 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班 級 B110234 姓 名 蘇亞坤 學 號 B11023423 洛陽理
2、工學院課程設(shè)計 課 程 設(shè) 計 任 務(wù) 書 機械工程 系 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yè) 學生姓名 蘇亞坤 班級 B110234 學號 B11023423 課程名稱: 機械制造工藝學 設(shè)計題目: 軸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shè)計 設(shè)計內(nèi)容: 1.產(chǎn)品零件圖 1張 2.毛坯圖 1張 3.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 1份 4.機械加工工藝工序卡片 1份 5.課程設(shè)計說明書
3、 1份 設(shè)計要求: 大批生產(chǎn) 設(shè)計(論文)開始日期 年 月 日 設(shè)計(論文)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指導老師 課程設(shè)計評語 機械工程 系 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yè) 學生姓名 蘇亞坤 班級 B110234 學號 B11023423 課程名稱: 機械制造工藝學 設(shè)計題目: 軸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shè)計
4、 課程設(shè)計篇幅: 圖紙共 2 張 說明書共 19 頁 指導老師評語: 年 月 日 指導老師 目 錄 第一章 序言 4 1.1 課題 4 1.2、設(shè)計要求 5 第二章 有關(guān)零件的分析 6 2.1、零件工藝分析 6 2.2、零件
5、的結(jié)構(gòu)特點 6 2.3、確定零件毛胚 7 第三章 基準的選擇 8 3.1、有關(guān)基準的選擇說明 8 3.1.1、粗基準的選用原則 8 3.1.2、精基準的選用原則 8 3.2、確定零件的定位基準 8 第四章 軸類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熱處理 9 4.1、軸類零件的材料 9 4.2、軸類毛坯 9 4.3、軸類零件的熱處理 9 第五章 制定加工工藝路線 10 5.1主軸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10 5.2、工藝路線的擬定 10 5.3、加工余量的確定 11 第六章 心得體會 18 第七章 參 考 文 獻 19 第一章 序言 1.1 課題
6、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shè)計是我們完成本專業(yè)教學計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使我們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本課程,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去解決專業(yè)范圍內(nèi)的工程技術(shù)問題而進行的一次基本訓練。 我們在完成課程設(shè)計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我們正確使用技術(shù)資料,國家標準,有關(guān)手冊,圖冊等工具書,進行設(shè)計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編寫技術(shù)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為我們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這次綜合能力運用的機會! 從后面安裝的手動定位銷軸由于其同心精度要求很高,加工時必須注意其精度。 零件材料: 45鋼 技術(shù)要求: 1、22gs6、25f7 、30gs6相互之間的跳動不大于0.08。 3、2x
7、8銷孔在裝配時作。 生產(chǎn)批量: 中等批量 零件數(shù)據(jù): (見零件圖) 圖1 從后面安裝的手動定位銷軸 1.2、設(shè)計要求 要求編制一個車床主軸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按照老師的設(shè)計,并編寫設(shè)計說明書。具體內(nèi)容如下: 1、 選擇毛胚的制造方法,指定毛胚的技術(shù)要求。 2、 擬定車床主軸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3、 合理選擇各工序的定位定位基準。 4、 確定各工序所用的加工設(shè)備。 5、 確定刀具材料、類型和規(guī)定量具的種類。 6、 確定一個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和總余量。 7、 計算一個工件的單件工時。 第二章 有關(guān)零件的分析 2.1、零件工藝分析 圖1所示軸屬
8、于純粹的階梯軸類零件,由圓柱面、砂輪越程槽、端面和倒角組成,該軸共有兩組加工表面: 1、四段外圓表面和砂輪越程槽; 2、兩端面和倒角。 由零件圖可以看出這兩組加工表面沒有任何位置度的相互要求,但是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需要用磨削才能達到要求,所以考慮用粗車-半精車-粗磨-精磨這個加工路線。其中,左端軸段的配合關(guān)系為,軸表面達到6級精度,顯然車是不能完成的,而且,與軸套相連的軸段表面粗糙度0.8,所以考慮最后加工方法為磨削。軸段與法蘭的內(nèi)孔配合關(guān)系為的過渡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0.4,這就必須得經(jīng)過磨削了。右端的軸頸與左端有同樣的精度要求。中間的過渡配合為軸與推桿杠桿之間的配合。
9、最后也需要磨削加工。兩端面的粗糙度3.2,車削即可達到這樣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而且這兩個面與其他的面也沒有配合關(guān)系,不需要加工的太精確。 2.2、零件的結(jié)構(gòu)特點 圖1所示零件是從后面安裝的手動定位銷軸,它屬于臺階型軸類零件,由圓柱面、軸肩、退刀槽和銷孔等組成。軸肩一般用來確定安裝在軸上零件的軸向位置;銷孔用于固定,以保證各零件相互配合。 從圖1所示的從后面安裝的手動定位銷軸的兩孔是裝配基準,故對裝配的兩段軸頸的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軸的支撐軸頸、配合軸頸、錐孔、前端圓錐面及端面是軸的主要加工表面。其中配合端頸本身的尺寸精度、幾何形狀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尤為重要。 2.3、確
10、定零件毛胚 考慮到零件的經(jīng)濟性和綜合性能要求,零件材料為45鋼。綜合考慮尺寸具體如下圖 圖2毛坯圖 第三章 基準的選擇 3.1、有關(guān)基準的選擇說明 3.1.1、粗基準的選用原則 1、保證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相互位置要求原則。當有些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之間有相互位置要求時,一般不選擇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 2、保證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則。應(yīng)選擇重要加工表面為粗基準。 3.1.2、精基準的選用原則 1、基準重合原則。盡可能使設(shè)計基準和定位基準重合,以減少定位
11、誤差。 2、基準統(tǒng)一原則。盡可能使用同一定位基準加工個表面,以保證各表面的位置精度。如軸類零件常用兩端頂尖孔作為統(tǒng)一的定位基準。 3、互為基準原則。當兩個加工表面間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較高的時候,可用互為基準的原則反復加工。 4、自為基準的原則。當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勻時,可選擇加工表面作為自身的定位基準。 3.2、確定零件的定位基準 主軸加工中,為了保證各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選擇定位基準時,應(yīng)遵循基準重合、基準統(tǒng)一和互為基準等重要原則,并能在一次裝夾中盡可能加工出較多的表面。由于主軸外圓表面的設(shè)計基準是主軸軸心線,根據(jù)基準重合的原則考慮應(yīng)選擇主軸兩端的頂尖孔作為精基準面。用頂尖孔定位
12、,還能在一次裝夾中將許多外圓表面及其端面加工出來,有利于保證加工面間的位置精度。所以主軸在粗車之前應(yīng)先加工頂尖孔。為了保證22gs6、25f7 、30gs6相互之間的跳動不大于0.08。,宜按互為基準的原則選擇基準面。 第四章 軸類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熱處理 4.1、軸類零件的材料 常用45鋼,精度較高的軸可選用40Cr、軸承鋼GCr15、彈簧鋼65Mn,也可選用球墨鑄鐵;對高速、重載的軸,選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鋼或38CrMoAl氮化鋼。 4.2、軸類毛坯 常用圓棒料和鍛件;大型軸或結(jié)構(gòu)復雜的軸采用鑄件。毛坯經(jīng)過加熱鍛造后,可使金屬內(nèi)部纖維組織
13、沿表面均勻分布,獲得較高的抗拉、抗彎及抗扭強度。 4.3、軸類零件的熱處理 鍛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處理均,使鋼材內(nèi)部晶粒細化,消除鍛造應(yīng)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調(diào)質(zhì)一般安排在粗車之后、半精車之前,以獲得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這樣可以糾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變形。精度要求高的軸,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還需進行低溫時效處理。 第五章 制定加工工藝路線 5.1主軸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車φ25端面及粗車、半精車外圓、鉆中心孔 、倒角145 →車φ22端面、鉆中心孔→粗車的各段外圓、倒角φ22端145→半精車
14、各段外圓、車砂輪越程槽→精車φ30端面→粗磨各段、精磨φ25f7及φ30段50mm段外圓→φ8錐孔加工(裝配時加工)。 5.2、工藝路線的擬定 為保證幾何形狀、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各項技術(shù)要求,必須判定合理的工藝路線。 工藝路線 序號 工序名稱 工 序 內(nèi) 容 定位基準 設(shè) 備 1 備 料 2 鍛 造 立式精鍛機 3 熱處理 正 火 回火爐 4 鋸 鋸,保持總長為265 mm 鋸 床 5 車 車φ25端面及粗車、半精車外圓、鉆中心孔 、倒角145 22段外圓 車床 6 車 車φ22端面、
15、鉆中心孔 25段外圓及中心孔 車 床 7 車 粗車各段外徑,均放余量為2.5~3mm 、倒22段角1X45 兩中心孔及25外圓 車 床 8 車 半精車各段、車砂輪越程槽 同上 車床 9 車 精車 φ30端面 同上 銑床 10 磨 粗磨各段、精磨φ25f7及φ30段50mm段 兩端頂尖 磨 床 11 鉆 裝配時鉆φ8錐銷孔 專用夾具 鉆床 12 檢驗 5.3、加工余量的確定 工藝路線擬定以后,應(yīng)確定每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工序尺寸是工件加工過程中,每個工序加工應(yīng)保證的尺寸,工序尺寸允許的變動范圍就是工
16、序尺寸的公差。工序尺寸的確定與加工余量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零件圖上的尺寸和公差就是最終的加工工序尺寸和公差。將此尺寸加上加工余量就是上一工序的工序尺寸。 1、外圓表面。 其尺寸精度為IT6級,表面粗糙度為毛坯為鑄件。工藝路線為粗車-半精車-粗磨-精磨。 由《工藝手冊》查得,精磨余量0.1mm,粗磨余量為0.3mm,半精車余量為1.1mm,粗車余量為3.5mm。由《機械制造工藝學》公式(4-1)可得加工總余量為: 計算各加工工序基本尺寸。精磨之后工序基本尺寸為;其他各工序工序基本尺寸依次為: 粗磨 22mm+0.1mm=22.1mm 半精車 22.1mm+0
17、.3mm=22.4mm 粗車 22.4mm+1.1mm=23.5mm 毛坯 23.5mm+11.5mm=33mm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經(jīng)濟度和表面粗糙度。由《機械制造工藝學》表4-7查得:精磨后選定為IT6,;粗磨后為IT8;;半精車后選定為IT11,;粗車之后選定為IT13,。 根據(jù)上述加工經(jīng)濟度公差表,將查得的公差數(shù)值按“入體原則”標注在工序基本尺寸上。查《工藝手冊》可得鑄造毛坯公差為mm。 為清楚起見,把上述計算和查表結(jié)果匯總于表2-1中, 表2-1 工序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工序名稱 工序間余量 /mm 工 序 工序基本
18、尺寸/mm 標注工序尺寸公差/mm 經(jīng)濟精度/mm / 精磨 0.1 js6 0.8 22 粗磨 0.3 h8() 1.25 22.1 半精車 1.1 h11() 5 22.4 粗車 4.5 h13() 16 23.5 毛坯 33 2、兩外圓表面。 其尺寸精度為IT6級,表面粗糙度為毛坯為鑄件。工藝路線為粗車-半精車-粗磨-精磨。 由《工藝手冊》查得,精磨余量0.1mm,粗磨余量為0.3mm,半精車余量為1.1mm,粗車余量為4.5mm。由《機械制造工藝學》公式(4-1)可得加工總余量為:
19、 計算各加工工序基本尺寸。精磨之后工序基本尺寸為;其他各工序工序基本尺寸依次為: 粗磨 25mm+0.1mm=25.1mm 半精車 25.1mm+0.3mm=25.4mm 粗車 25.4mm+1.1mm=26.5mm 毛坯 26.5mm+6.5mm=33mm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經(jīng)濟度和表面粗糙度。由《機械制造工藝學》表4-7查得:精磨后選定為IT6,;粗磨后為IT8;;半精車后選定為IT11,;粗車之后選定為IT13,。 根據(jù)上述加工經(jīng)濟度公差表,將查得的公差數(shù)值按“入體原則”標注在工序基本尺寸上。查《工藝手冊》可得鑄造毛坯公差為mm。為清楚起見,把上述
20、計算和查表結(jié)果匯總于表2-2中, 表2-2 工序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工序名稱 工序間余量 /mm 工 序 工序基本尺寸/mm 標注工序尺寸公差/mm 經(jīng)濟精度/mm / 精磨 0.1 k6 0.8 25 粗磨 0.3 h8() 1.25 25.1 半精車 1.1 h11() 5 25.4 粗車 4.5 h13() 16 26.5 毛坯 33 3、外圓表面。 其尺寸精度為IT6級,表面粗糙度為毛坯為鑄件。工藝路線為粗車-半精車-粗磨-精磨。 由《工藝手冊》
21、查得,精磨余量0.1mm,粗磨余量為0.3mm,半精車余量為1.1mm,粗車余量為4.5mm。把粗車余量修正為3.5mm。由《機械制造工藝學》公式(4-1)可得加工總余量為: 計算各加工工序基本尺寸。精磨之后工序基本尺寸為;其他各工序工序基本尺寸依次為: 粗磨 30mm+0.1mm=30.1mm 半精車 30.1mm+0.3mm=30.4mm 粗車 30.4mm+1.1mm=31.5mm 毛坯 31.5mm+3.5mm=35mm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經(jīng)濟度和表面粗糙度。由《機械制造工藝學》表4-7查得:精磨后選定為IT6,;粗磨后為IT8;;半精車后選定為I
22、T11,;粗車之后選定為IT13,。 根據(jù)上述加工經(jīng)濟度公差表,將查得的公差數(shù)值按“入體原則”標注在工序基本尺寸上。查《工藝手冊》可得鑄造毛坯公差為mm。 為清楚起見,把上述計算和查表結(jié)果匯總于表2-3中, 表2-3 工序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工序名稱 工序間余量 /mm 工 序 工序基本尺寸/mm 標注工序尺寸公差/mm 經(jīng)濟精度/mm / 精磨 0.1 js6 0.8 30 粗磨 0.3 h8() 1.25 30.1 半精車 1.1 h11() 5 30.4 粗車 4.5 h13()
23、 16 31.5 毛坯 35 4、外圓表面沿軸線長度方向上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其長度方向的尺寸為259mm沒有精度要求,但兩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為,工藝路線為粗車-半精車-精車,由《工藝手冊》查得,半精車加工余量為1.5mm,粗車余量為4.5mm。由《機械制造工藝學》公式(4-1)可得加工總余量為:265 mm2.5 確定切削用量 粗車、半精車端面及鉆中心孔。選用端面車刀,粗車背吃刀量為,半精車背吃刀量為。查《切削手冊》表1.4,粗車進給量取f=0.5,半精車進給量取f=0.1,刀具壽命T=60min。機床選用臥式車床C 620-1。 切削速度 其中:,,,
24、。 所以 粗車、、段外圓,保證各軸段的長度。選90車刀。對外圓表面,單邊余量Z=1.75mm,可一次切除。根據(jù)《切削手冊》1.4,選用f=0.5。 切削速度 對外圓表面單邊余量Z=2.5mm,可一次切除。根據(jù)《切削手冊》1.4,選用f=0.5。 切削速度 對外圓表面單邊余量Z=2.01mm,可一次切除。根據(jù)《切削手冊》1.4,選用f=0.5。 切削速度 半精車、、外圓,留磨削余量。這三段外圓表面,單邊余量均為Z=0.55mm,一次切除。根據(jù)《切削手冊》1.4,選用f=0.2。 切削速度 粗磨,兩頂尖定位,粗磨各段外圓表面達到0.8。并
25、 且保證外圓和。 對、外圓表面,單邊余量Z=0.15mm。根據(jù)《工藝手冊》砂輪轉(zhuǎn)速,,軸向進給量,工件速度,徑向進給量。 精磨,兩頂尖定位,精磨兩軸段外圓表面達到表面粗 糙度0.4。并保證。 對外圓表面單邊余量Z=0.05mm。根據(jù)《工藝手冊》砂輪轉(zhuǎn)速,,軸向進給量,工件速度,徑向進給量。 第六章 心得體會 時光飛逝,大學期間最后的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shè)計已經(jīng)接近尾聲?;厥走@段時間的設(shè)計過程,感慨萬千。使我從中學到了以前在課內(nèi)根本就學不到的東西。受益匪淺!
26、在這次設(shè)計過程中,使我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前上課沒有學到的知識,在這次設(shè)計當中也涉及到了。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性。這次設(shè)計將我以前學過的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公差與配合、機械制圖、工程材料與熱處理工藝等知識很好的串聯(lián)了起來,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鞏固了所學知識的作用。 在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shè)計中,首先是對工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這樣在加工工件就可以知道用什么機床加工,怎樣加工,加工工藝裝備及設(shè)備等,因此,工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是至關(guān)重要的。 在這次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shè)計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關(guān)于專用夾具的設(shè)計,因為機床夾具的設(shè)計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作為理論知識講的,并沒有親
27、自設(shè)計過,因此,在開始的設(shè)計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根據(jù)步驟一步一步的設(shè)計,畫圖,查閱各種關(guān)于專用夾具的設(shè)計資料,終于將它設(shè)計了出來,我感到很高興,因為在這之中我學到了以前沒有學到的知識,也懂得了很多東西,真正做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在這次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shè)計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一點更是重要,就是我能作為一個設(shè)計人員,設(shè)計一個零件,也因此,我了解了設(shè)計人員的思想,每一個零件,每件產(chǎn)品都是先設(shè)計出來,再加工的,因此,作為一個設(shè)計人員,在設(shè)計的過程中一點不能馬虎,每個步驟都必須有理有據(jù),不是憑空捏造的。而且,各種標準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查閱大量資料,而且設(shè)
28、計一個零件,需要花好長時間。親自上陣后我才知道,做每件是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的,是要付出大量代價的。我們也要用心去體會每個設(shè)計者的心思,這樣才能像他們一樣設(shè)計出好的作品。 在這次械制造工藝課程設(shè)計中,對我來說有所收獲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特別感謝康老師對我的諄諄教導! 第七章 參 考 文 獻 1. 顧崇衍等.機械制造工藝學.陜西:科技技術(shù)出版社,1981. 2. 倪森壽.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3. 張進生 .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shè)計指導.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 4. 姜敏鳳 .工程材料及熱成型工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先奎 .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6. 孟少農(nóng).機械加工工藝手冊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3 7. 孟少農(nóng).機械加工工藝手冊下.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3 16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