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5單元升級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5單元升級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5單元升級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5單元升級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一、(12分) 1.下列加點詞的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 A.戶牖(yǒu) 遽去(j) 梏撲(ɡ) 尚饗(xiǎnɡ) B.縑素(jiān ) 無間(jin) 曝書畫(p) 晷刻(ɡuǐ) C.牽累(lěi) 絞縊(y) 痼疾(ɡ) 斫輪(zhu) D.噬嚙(ni) 草芥(ji) 反間計(jin) 自古洎今(z) 【答案】 D(D項,“洎”應讀“j”。) 2.選出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 ) A.賄賂 珍饈 后嗣 提要勾玄 B.收斂 尚饗 薈萃 抱薪救火 C.曝曬 痼疾 桎梏 磬竹難書 D.樹梢 靡麗 匱乏 黃梁美夢 【答案】 B(A項,勾—鉤;C項,磬—罄;D項,梁—粱。) 3.選出對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與:親附、親近。 B.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 吊:吊祭。 C.襪材當萃于子矣 萃:聚集。 D.今日罹此果報 罹:遭到。 【答案】 B(吊—撫慰。)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 B.韓愈,字退之,鄧州河陽(今河南南陽)人,有“韓昌黎”“韓侍郎”之稱?!疤扑伟舜蠹摇敝?。他與柳宗元一起倡導“古文運動”。 C.文與可,北宋著名畫家,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善畫山水,尤善畫竹。 D.方苞,字鳳九,又字靈皋,號望溪,桐城人,明初著名散文家。 【答案】 D(方苞是清初著名的散文家。) 二、(9分) 讀下段文字,回答5~7題。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 5.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夭其嗣矣 嗣:繼承 B.長者衰者而存全乎 全:完整 C.宜業(yè)其家 宜:應該 D.不克蒙其澤矣 克:克服 【答案】 C(A繼承人,B保全,D能夠) 6.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未可以為信也 何為而在吾側也 (2)嗚呼!其信然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A.兩個“為”字相同,兩個“其”字相同 B.兩個“為”字不同,兩個“其”字也不同 C.兩個“為”字相同,兩個“其”字不同 D.兩個“為”字不同,兩個“其”字相同 【答案】 B(為:①當作,②為,介詞,其:①是……,還是……,②代詞,他的) 7.對本段文意敘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三個疑問,從信到疑,又從疑到信,把十二郎之死歸咎于上天,得出“壽者不可知”的結論,是迷信的說法。 B.本段文字中多用“嗚呼”等悲嘆詞,可見作者因情而寫,以情綴文。 C.作者對兄歿侄夭的現實十分傷心,無限悲楚凝于筆端,本段虛詞運用恰到好處。 D.行文的懷念、哀悼是發(fā)自真心,并非一種迷信之說,人在悲痛之中呼天喊地為人之常情。 【答案】 A 三、(9分) 閱讀下文,完成8~10題。 (秦)王問于將軍李信曰:“吾欲取荊①,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蓖跻詥柾豸?,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蓖踉唬骸巴鯇④娎弦?,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將二十萬人伐楚;王翦因謝病歸頻陽。 李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楚軍。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②,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 王聞之,大怒,自至頻陽謝王翦曰:“寡人不用將軍謀,李信果辱秦軍。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病不能將,王曰:“已矣,勿復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王曰:“為聽將軍計耳。”于是王翦將六十萬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請美田宅甚眾。王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用臣,以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耳?!蓖醮笮ΑM豸寮刃?,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蛟唬骸皩④娭蛸J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陳以南至平輿。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王翦堅壁不與戰(zhàn)。楚人數挑戰(zhàn),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④?!蓖豸逶唬骸翱捎靡樱 背炔坏脩?zhàn),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楚師遂敗走。王翦因乘勝略定城邑。 ——選自《資治通鑒秦紀》 [注]?、偾G:即楚國,因有荊山,故又稱荊。②頓舍:停駐,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遠。 8.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 貸:封賞 B. 今空國中之甲士而專委于我 空:用盡 C.王翦堅壁不與戰(zhàn) 壁:營壘、軍營 D. 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 戲:開玩笑 【答案】 D(做游戲) 9.下面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為將才干的一組是( ) ①非六十萬人不可 ②王翦因謝病歸頻陽 ③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④王翦請美田宅甚眾 ⑤王翦堅壁不與戰(zhàn) ⑥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答案】 C(②說的是王翦借病拒絕為將;③是秦王請王翦出任將領;④是王翦為消除秦王疑心的做法。)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與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信認為滅楚的兵力“不過用二十萬”,雖然其勇可嘉,但畢意流露出了輕敵的情緒,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戰(zhàn)中,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七名都尉被殺,自己逃歸。 B.王翦與李信相反,他實事求是,做事謹慎,老謀深算,運用以逸待勞、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策略,贏得了全線勝利。 C.李信和王翦在滅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產生的不同結果,印證了《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一科學的真理。 D.王翦雖然為秦國滅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為將之機,多次請求得到良田大宅,這種做法,其實是消除秦王的疑心。 【答案】 A(“節(jié)節(jié)敗退”不合文意,應是開始節(jié)節(jié)勝利,最終失敗。)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我不多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自堅,顧令王坐而疑我矣。(5分)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5分)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如果不多多地討封良田大宅作為子孫的產業(yè),來表示自己無別的打算,就反而會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2)王翦每天只讓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撫他們,還親自同士卒一起用飯。 參考譯文: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將軍李信詢問說:“我想攻打楚國,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兵力才夠用?”李信回答說:“不超過二十萬?!鼻赝跤钟眠@個問題問王翦,王翦說:“沒有六十萬人是不能夠(攻下楚國)的?!鼻赝跽f:“王將軍已經老了,他多么膽怯啊!”于是命令李信、蒙恬率領二十萬人進攻楚國;王翦便以有病為借口辭官回到家鄉(xiāng)頻陽。 (二十二年)李信攻打平輿,蒙恬進攻寢城,大敗楚軍。李信又進攻鄢、郢,結果占領了這些地方。于是又帶領軍隊向西推進,同蒙恬在城父會師,楚軍便緊緊跟在秦軍的后邊,三天三夜不停留休息,把李信的軍隊打得慘敗,攻下他兩道營壘,殺死了七名都尉官。李信逃回。 秦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憤怒,親自去頻陽向王翦道歉說:“寡人不采用將軍的計謀,結果導致李信玷辱了秦軍的聲威。將軍即使有病,難道忍心丟下寡人不管嗎?”王翦推辭說因病不能帶兵。秦王說:“從前的事已經過去了,不要再說了!”王翦說:“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的話,沒有六十萬人是不行的!”秦王說:“但憑將軍安排考慮罷了?!庇谑峭豸迓暑I六十萬大軍進攻楚國。 秦王送到霸上,王翦請求秦王賞賜給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說:“將軍出發(fā)吧,難道還用憂慮貧窮嗎?”王翦說:“擔任大王的將領,即使立了功,終究也不會很容易得到封侯的賞賜,所以趁著大王信用我的時候,討些田宅來作為留給子孫的產業(yè)?!鼻赝醮笮ΑM豸宄霭l(fā)后,到了武關,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回去討封良田。有人說:“將軍討封賞也太過分了!”王翦說:“這個看法不對。大王粗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現在用盡國內兵力委托我獨自指揮,我如果不多多地討封良田大宅作為子孫的產業(yè),來表示自己無別的打算,就反而會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二十三年)王翦占領了陳以南直到平輿一帶。楚人聽說王剪增兵攻來,于是調動了全國兵力來抵抗。王翦堅守營壘不和楚軍交戰(zhàn)。楚人多次挑戰(zhàn),王翦始終不愿出兵迎敵。王翦每天只讓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撫他們,還親自同士卒一起用飯。過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問:“軍中在玩什么?”回答說:“正在玩投石、跳遠的游戲?!蓖豸逭f:“我們可以出兵了!”當時楚軍見找不到戰(zhàn)機,便向東轉移。王翦趁機出兵追趕,命令壯士攻擊,將楚軍打得大敗,一直追到蘄南地區(qū),殺死了楚軍將軍項燕,楚軍于是全線敗逃。王翦便乘勝占領了各地城邑。 12.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8分)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年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1)起筆“晨雞初叫,昏鴉爭噪”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依舊好;人,憔悴了”一句意味深長,請賞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象寫出了人們?yōu)楣γ麖某酵肀疾ú恍莸那榫?,寫出了人們競相追逐功名的丑態(tài),引出了下文對汲汲功名者的諷刺。 (2)以青山依舊美好和人容貌憔悴構成對比,含蓄地寫出了作者對汲汲功名者的諷刺,也告誡人們,人生有限,為了外在的功名而失掉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本性,這樣的人生必將是悲苦的人生。 13.補寫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不賂者以賂者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曰:________________。 (2)以地事秦,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茍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國下矣。 (4)盛衰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見課本 五、(22分) 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顏率②。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于齊。”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盡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愿大王圖之?!饼R王大悅,發(fā)師五萬人,使陳臣思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子相保也,愿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梁?!鳖伮试唬骸安豢?。夫梁之君臣得九鼎,謀之暉臺③之下,少海④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饼R王曰:“寡人將寄徑于楚?!睂υ唬骸安豢?。楚之臣欲得九鼎,謀之于葉庭⑤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蓖踉唬骸肮讶私K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醢⑥壺醬長瓿⑦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漓然⑧止于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饼R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鳖伮试唬骸安桓移鄞髧?,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選自《戰(zhàn)國策東周策》 [注] ①九鼎:傳說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時奉為傳國之寶。后世把九鼎看做權力的象征。?、陬伮剩褐艹?。?、蹠熍_:臺名?!、苌俸#阂蛔魃澈?,今河南開封北有沙海?!、萑~庭:一作章華之庭。葉,今河南葉縣?!、搋埃喝忉u。?、哧常盒】诖蟾寡b醢醋、醬之類的瓦器。?、嗬烊唬汉芸斓亍?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5分)( ) A.內自盡計 計:計策 B.周君患之 患:擔心、擔憂 C.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 竊:偷偷地 D.疾定所從出 疾:迅速,趕快 【答案】 C(謙詞,私下) 15.以下句子分別編成四組,能夠直接表現顏率巧言能辯的一組是(5分)( ) ①臣請東借救于齊 ②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 ③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 ④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 ⑤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 ⑥不敢欺大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 B(①和③是說顏率主動請命,⑤是齊王的話。) 16.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6分)( ) A.秦國發(fā)兵東周求要九鼎,周君派顏率到齊國,顏率巧言說齊王,齊王派五萬大軍救東周,解除了東周的危機。 B.齊國出兵救了東周,但東周仍存在喪失九鼎的危機,因為齊王企圖獲取九鼎,顏率再次出使齊國、又使東周化險為夷。 C.顏率與齊王的對話,表面上看是設身處地為齊王著想,強調九鼎搬運之難,實際上是為了讓齊王放棄謀求九鼎的念頭。 D.顏率兩度使齊,巧辭周旋,終保九鼎,顯示其非凡的謀略與智慧。 【答案】 A(顏率不是周君派的,而是主動請命的。) 17.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子相保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挽救危亡的國家是個美名;而將得到九鼎,又是極重要、珍貴的寶物。(2)東周依賴貴國的義舉,才得以保全,我們君臣父子才能平安無事。(3)大王趕快決定從哪條路搬運,我們東周隨時隨地準備遷移九鼎,只等候您的命令。 參考譯文: 秦國發(fā)兵威脅東周求要九鼎,周君很擔心這件事,就把這事告訴顏率。顏率說:“大王不必擔憂,請讓我東去向齊國借兵來救?!鳖伮实搅她R國,對齊王說:“秦國稱得上是暴虐無道了,想發(fā)兵威脅周君求要九鼎,東周的君臣(在宮廷上)想盡對策,如把九鼎送給秦國,不如送給齊國。挽救危亡的國家是個美名;而將得到九鼎,又是極重要、珍貴的寶物。希望大王考慮這事?!饼R王非常高興,派五萬大軍,讓陳臣思做統(tǒng)帥去救助東周,結果秦軍撤退了。 齊王將向周君索要九鼎,周君又為這件事擔憂。顏率說:“大王不必擔憂,請讓我東去齊國解決這件事?!鳖伮实搅她R國,對齊王說:“東周依賴貴國的義舉,才得以保全,我們君臣父子才能平安無事。所以我們愿把九鼎獻給大王,然而不知貴國要經哪條路把九鼎運回齊國?”齊王說:“我準備從梁國借道。”顏率說:“不行。因為梁國君臣為得到九鼎,曾在暉臺和少海謀劃這件事,醞釀時間已經很長了。如果九鼎進入梁國,必定不能運出來。”齊王又說:“我將從楚國借道?!鳖伮驶卮鹫f:“不行。因為楚國國君為得到九鼎,在葉庭進行謀劃,時間也很久了。如果九鼎進入楚國也決不能運出來?!饼R王說:“我終究從哪條道路把九鼎運回齊國呢?”顏率說:“我們東周君臣,也私下為大王這件事憂慮。因為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醬罐子之類的東西,可以揣在懷里或提在手里就可以拿到齊國;也不像鳥雀落、烏鴉飛、兔兒跳、馬兒跑那樣可以很快直接進入齊國。當初周武王伐紂,得到九鼎后,為拉運一個鼎而動用九萬人,九個鼎,共動用八十一萬人,還要準備相應的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F在大王即使有這種人力、物力,那么又能從哪條路把九鼎運回齊國呢?所以我一直私下為大王擔憂?!饼R王說:“你多次來我國,說來說去還是不想把九鼎送給我!”顏率說:“我怎敢欺騙貴國呢,大王趕快決定從哪條路搬運,我們東周隨時隨地準備遷移九鼎,只等候您的命令。”齊王這才打消得到九鼎的念頭。 六、(15分) 18.填寫符合語境的含“鍋”的熟語(包括成語)。(4分) 鍋是最常用的炊具之一,它的比喻和引申用法也很多,“吃大鍋飯”比喻平均主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貪婪或貪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替人受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愛鉆牛角尖;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不惜一切代價。 【答案】 (1)吃著碗里望著鍋里 (2)背黑鍋 (3)打破沙鍋問到底 (4)砸鍋賣鐵 19.閱讀下面文段,根據文意,在橫線上寫出文段的中心句。(5分) 細究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國古典詩歌始自《詩經》,《詩經》出于自然,有如天籟之音,質樸而清麗;楚地多感慨悲歌之士,故楚辭多是悲壯蒼烈;漢魏樂府多來自鄉(xiāng)野山林,因而慷慨悲涼;唐帝國盛極一時,又以詩取士,故詩道大昌,極至峰頂,詩之氣象雄渾,境界高遠;唐詩沒,宋詞出,詞別是一家,典雅纖麗,但因了國勢的動蕩衰傾,惜詞中兒女情多,風云氣少;胡騎入中原,胡樂引發(fā)詩變,遂生元曲,元曲本色自然,清麗明快。 【答案】 各個時期具有不同的詩歌美學特質。 20.仿照下面的話,任選一物仿寫。(6分) 蠶 傾吐純潔的思念, 化作圣潔的溫暖。 仿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粉筆 耗盡最后的潔白 留下永恒的哲理 七、(6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熟原指植物的果實或谷實長到可以收獲的程度,泛指生物體發(fā)育到完備的階段,引申來比喻人,是相對于幼稚而言的?!白焐蠜]毛,辦事不牢”,那是不成熟;“上呼下應,左右逢源”,那是成熟。人生總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關于成熟,你了解些什么,經歷過什么,思考過什么,感悟過什么? 請以“成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向】 對“成熟”的內涵可以從正反兩個方向展開。正方向的成熟是褒義的,反方向的成熟是貶義的。正面的成熟一般是指在做人處事方面比較老到、得體,無不及又不逾矩。比如具有品德修養(yǎng),遇事不為利害所動,能夠自持,把握分寸,有原則性和正義感,對不合理、不正確的東西敢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同時又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處理人際關系不計較非原則問題;比如具有辯證的思維素養(yǎng),遇事能發(fā)展地聯系地本質地看問題,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善于洞察世事解決矛盾;比如具有良好的性格涵養(yǎng),遇事比較理智,不感情用事,冷靜而不過激,寬容而不失態(tài),該妥協(xié)時則妥協(xié),得饒人處且饒人,等等。反面的成熟則是無原則、無是非、無人格、無尊嚴,明哲保身,圓滑世故甚至奸詐使壞。能夠正確區(qū)分兩種成熟的本質差別,無論是寫“走向成熟”,還是寫“拒絕成熟”,抑或亦正亦反,都是切合話題的。 【佳作賞讀】 何謂成熟 成熟與年齡相關。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因年齡而顯得天真、幼稚的時候,因而可能會有些不成熟的舉動。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閱歷的增長,誰都會漸趨成熟。成熟也許在一千個人身上有一千種表現,但總有某些共性的東西維系著成熟的內涵。 能夠正確認識生活中存在的光明和黑暗,準確分辨美和丑,是一種成熟。路途上的一點點黑暗遮不住一顆光明的心,美最終會戰(zhàn)勝丑,正是基于這樣的信念,才不會對前途喪失信心。 能正確對待成功、挫折和失敗的考驗,是一種成熟。成功并不意味著已到達了人生的終點,而是意味著人生新的開始;成功后得意洋洋、張狂失度也絕不是成熟的表現。面對挫折和失敗,不驚慌失措,挺直腰桿,從挫折和失敗中再度奮起,這是成熟者的一個重要特征。 不只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更相信自己頭腦中冷靜與智慧的思考,這是成熟。不被眼前一時的繁華熱鬧弄花了眼,不被浮在生活表面的時尚的泡沫搞壞了心性,而是去努力發(fā)現生活的本質,專注于真正有價值的事,成熟者注重的是對本質生活的幸福追尋…… 成熟者無疑懂得怎樣展示自己的能量,但也知道該如何遮掩自己的鋒芒。這不能說是世故,而是一種處世的智慧。 成熟者不信奉謠言,不制造無謂的紛爭,不給自己前進的路途增加一些莫名其妙的障礙。 成熟是思想的豐富和深刻,是言行的一致與和諧。它遠離淺薄和輕佻,更杜絕造假和虛偽。 行事有主見,不簡單地以別人的好惡作為行事的準則;不拿自己和別人作庸俗的比較,不貪慕虛榮,這就是成熟的表現;能夠接受他人,懂得怎樣與別人相處,并且表現出謙虛和寬以待人的品格,這種成熟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欣賞和喜愛;不輕率魯莽,不意氣用事,把智慧埋在心里而不是掛在臉上,讓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這些對成熟者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成熟是一種境界。豐富高雅的知識和教養(yǎng),充足的理性,都將有助于人達到這種境界。 【名師點評】 本文以理性闡述見長,沒有關于“成熟”的瑣事記敘,而是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回答了題目所提出的“何謂成熟”的問題。信念堅定,意志堅強,頭腦冷靜,心性平和,鋒芒內斂,閱歷豐富,思想深刻,行事有則,情緒穩(wěn)定……都是成熟的內涵。文章采用排比的段式,從各個不同的側面揭示成熟的本質,思想容量很大。那么如何才能臻于成熟之人生境界呢?作者的回答是,必須具有“豐富高雅的知識和教養(yǎng),充足的理性”,問題的解決既水到渠成,又簡潔凝練。-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5單元升級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單元 升級 檢測 新人 選修 中國古代 詩歌散文 欣賞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245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