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教案 粵教選修之《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教案 粵教選修之《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教案 粵教選修之《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教案 粵教選修之《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元曲、元雜劇的有關知識。 (二)了解這一元代著名套曲在思想上的進步意義。 (三)賞析這篇套曲新奇的構(gòu)思、幽默的語言和富有生活氣息的場面描寫等藝術特色。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這組套曲寫的是漢高祖還鄉(xiāng),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表現(xiàn)這個事件的?這樣表現(xiàn)有什么長處? 分析:作者既沒有把漢高祖作為一個南征北戰(zhàn),一統(tǒng)天下,“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的英雄來歌頌,也沒有從一國之主榮歸故里的角度純客觀地描述那種熱烈壯觀的場景,而是通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農(nóng)民的眼睛,勾勒了天子返鄉(xiāng)的一幅幅畫面。作者構(gòu)思尤為巧妙的是,他所塑造的這個農(nóng)民不僅熟悉劉邦的底細,并且在劉邦沒有發(fā)跡以前,和劉邦還有過一些瓜葛。這樣通過他的嘴,對漢高祖嘻笑怒罵,揭露了最高統(tǒng)治者五色錦袍下所藏著的丑惡東西,就顯得合情合理了。由于使用了大量符合農(nóng)民身份的語言,使整組套曲生動活潑,筆鋒所至,妙趣橫生。 (二)這組套曲按內(nèi)容可分成幾個部分? 分析: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支曲子,描述村里那些財主闊佬們?yōu)橛訚h高祖還鄉(xiāng),所進行的忙忙碌碌的準備工作。第二部分從第二支曲子到第四支曲子,敘述了皇帝車駕進村的豪華熱鬧的場面。第三部分是第五支曲子到第八支曲子,則是揭露和鞭撻了劉邦早年的流氓行徑。也有些文章把這組套曲分成兩部分,以劉邦出場為界,前四支曲子為一部分,描述劉邦下車前的種種景象;后四支曲子,則是敘述劉邦下車后,農(nóng)民對他的鄙視和揭露。 (三)第一支曲子可以看作是序曲,為什么開首說:“但有的差使無推故”,似乎人人都受拖累,可結(jié)尾又說:“暢好是妝云大戶”,前后是否有矛盾? 分析:起始一句“社長排門告示;但有的差使無推故”,就造成了一種緊張的氣氛,社長親自挨門挨戶通知,這次支差,不管你有什么理由都不得推脫,看來這差使真是“不尋俗”。什么差使呢?都是勞務差使:繳納喂牲口的草料,這草料還必須除草根;支應服勞役的苦力。這種苦差使,村里的平民百姓沒有一個能免除。為的是什么呢?這時曲子才點題:“又言是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故鄉(xiāng)”?;蠲撁摲磻銎胀ɡ习傩盏男那?,誰知道是“車駕”,還是“鑾輿”,反正我們又得去應付那些苦力活了。 往下筆鋒一轉(zhuǎn),貧苦百姓忙著支應苦役,那些有錢的富戶在干什么呢?他們也在忙,不過不是作苦力,而是忙于場面上的應酬接待。你看那王鄉(xiāng)老托了個盛獻禮物的盤子,趙忙郎抱著個獻酒的葫蘆。一個個戴著新洗刷的帽子,穿著剛漿過的綢衫,呆呆地站在那兒準備接駕,心里爭著要向上獻媚,在莊戶人看來真正是裝模作樣。 車駕還鄉(xiāng),全村都忙煞,只不過平民老百姓是為支應差役苦煞,大戶人家是為邀恩求寵急煞,目的完全不同。作者正是通過這種對比描述,揭示了封建社會貧富的懸殊,也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對封建地主的鄙視。 這里要指出的是,“忙郎”在宋元時期是村童的通稱,一般不分貧賤?!摆w忙郎”意即趙家的孩子,從曲子前后內(nèi)容看,當是富戶子弟。 (四)皇帝外出的車駕是非常威武壯觀的,可我們在讀二至四三支描寫這種場面的曲子時,感覺到異?;尚Γ@是為什么? 分析:作者通過旁觀者的眼睛,層次井然地描寫了皇帝出巡那種威嚴盛大的場面。你看當瞎五留引著一幫不務正業(yè)的家伙,胡亂地吹笛擂鼓奏起樂來,宣告皇帝車駕到達時。先來的是一彪儀仗隊,引頭的是彩旗隊,許多面旗幟迎風舒展,有月旗、日旗、飛虎旗、鳳凰旗,還有蟋龍戲珠旗,各種圖案,五顏六色,真讓人目不暇接。緊接著是一隊兵器,有叉,有斧,有金瓜錘,有朝天,光彩耀眼,威勢逼人。再下來的是引道的鵝毛宮扇。最后是皇帝乘坐的車子到了,駕車的一色都是壯馬,車上用黃色絲綢做成圓蓋,車前八個大官導駕,車后跟著一群捧著皇帝用物的內(nèi)侍,還隨著一群嬪妃宮女,真是好大的氣派。 然而,這個旁觀者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農(nóng)民,也許他一輩子都沒離開過村子,根本沒看到過這些人物和東西,他是用自己掌握的那點知識來觀察和理解這一切的,所以就像通過哈哈鏡觀察世界一樣,一切都走了形。那些有著吉祥意義的皇室旗幟,在他看來只是白環(huán)套住個兔子,紅圈打住個烏鴉;鳳凰,他以為不過是只在跳舞的雞;飛虎,他看了還覺得可笑;狗干嗎要插上翅膀;而那象征帝皇的龍,他覺得和蛇也沒啥區(qū)別。那些光閃锃亮的武器,有些他是從來沒看見過,只能拿自己所熟知的事物去猜想,于是金瓜錘成了甜瓜苦瓜,朝天成了倒放的馬鞍,顯得那么不倫不類。東西怪,人也怪,穿了些稀奇古怪的衣服,一個個板起面孔,沒有一點表情,就像是廟里的菩薩裝模作樣。 經(jīng)他這么一“理解”,這支威風凜凜的皇家儀仗隊,就變成了耍把戲的隊伍了。使人讀來,感到忍俊不禁。但是掩卷深思,又感到合乎情理。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扭歪了的形象,表現(xiàn)了人民對封建統(tǒng)治者嘲諷和鞭撻。 (五)套曲寫的是高祖還鄉(xiāng),為什么主角不很快出場,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寫支差迎駕,鑾輿儀仗之類的場面?是否有點走題? 分析:這是一種反復鋪陳欲抑故揚的手法,目的是為了造成戲劇性的效果。車駕來到以前,全村男女老少,不管是窮人還是富戶,都忙得不可開交。雖然這個農(nóng)民還搞不清“車駕”和“鑾輿”是怎么回事,但看這忙亂的勁,猜想一定是個了不得的人要來了。接下去連著用三支曲子寫儀仗車隊,雖然描寫的是威武盛大的場面,但作者著意是寫那個至此還未出場的人物,這樣豪華威嚴的氣派,來的肯定是個非凡的人物。然而當讀者按這個思路去推想時,卻突然來了個大轉(zhuǎn)折。 第五支曲子,主角上場了,但這時作者還未點出他的身份。一方面是為了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從當時的場景來看,這樣寫也合情合理?;实垴{到,百姓都得下跪恭迎,來不及仔細辨認,所以最初給人的印象只是外形:一個大漢,(這是農(nóng)民的口語,但是很真實,一年四季從事農(nóng)耕的老百姓判斷一個人,第一眼是看他長得壯實不壯實。)而且架子極大,“覷得人如無物”。待到跪拜之后,抬起頭來仔細瞧,“覷多時認得”,這才認出那大漢是誰。可是到這時作者還不點破究竟是誰,只用一句包含著許多問號的話“險氣破我胸脯”收尾。這句詞好像奇峰突起,帶起了無窮懸念,激起讀者急切要求了解其中原委的欲望。 (六)第六、七兩支曲子是寫劉邦的出身和經(jīng)歷的,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第六支曲子是寫劉邦的出身。起首一句,直截了當指出:你本身姓劉,你妻子本姓呂。什么皇帝、天子,什么漢高祖或其他尊號都瞞不了我。這樣立刻就給讀者一種印象:“我”是個知根知底的人物,所說的事應該都是可信賴的。 接著敘述了劉邦的身世,意在指出,你一家都是平民百姓,種過地,喂過牛,丈人讀過幾卷書,但也只不過教個村學而已(有的文章把“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解釋為“胸無點墨”。純屬臆測)。你和“我”沒有什么兩樣,今天卻大耍威風,大擺架子,你昂首闊步,目中無人,我卻得恭恭敬敬,下跪叩頭,這怎么能叫人不氣惱。 除這層意思外,作者還有更深的含意?;始沂窌涊d,劉邦出生前,他母親“夢與神遇”,當他揮劍斬了白帝子后,就決定了他這個赤帝子必然將來要當皇帝的命運。他出生后,上空總有祥云伴著他。這種非凡的出生就決定了他輝煌的前途。豈止是劉邦,一切帝王登基后,那些曲意奉承的史家,總要編造出無數(shù)謊話來,意在說明這是天命。而雅景臣卻敢于打破這種謊言,指出皇帝和平民百姓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區(qū)別。這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向皇權的一次挑戰(zhàn)。 第七支曲子是敘述劉邦在村里的所作所為,著意在揭露劉邦的隱私(當然是皇帝最忌諱的東西)。春采桑(這里的“采”,可理解為“借”,因為借桑葉得到主人允許后,還要自己去采),冬借粟,其間零零星星借支的米麥數(shù)也數(shù)不清。說是借,實質(zhì)是拿,從來沒見歸還過。經(jīng)手換田契(因為劉邦是亭長),卻借機勒索三秤麻,這不是無賴嗎!說是還酒債,又乘機偷去幾斛豆,真正是流氓!這些不是“我”胡編亂造,都有帳本、借據(jù)可查。斬釘截鐵的語句,使人深信不疑。欠帳不還,還要我跪拜,怎不氣破肚皮!一個被達官貴人捧入云端,至高無上的人物,原來有著這么許多劣跡,剝開他虛假的神圣外衣,說到底,這皇帝還不如一個正直的平民百姓。對最高統(tǒng)治者進行這樣淋漓盡致的揭露和無情的斥責,表現(xiàn)了作者進步的思想和膽識。它的積極意義在于告訴讀者,皇帝并不是什么真命天子,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甚至還不如老百姓。 (七)結(jié)尾一曲可以說是全組套曲的高潮,特別是最后三句:“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更是余味無窮。怎樣理解這個結(jié)尾呢? 分析:漢高祖還鄉(xiāng),結(jié)尾結(jié)在向他要帳上,這實在是意想不到的結(jié)局。而且最后三句意在指責他至今還想賴帳不還,更使人料想不到。但仔細想來,卻又是合情合理的。 套曲起首寫圣駕要來,因為劉邦做了皇帝,要避諱,村里人當然不能直呼其名,只是恭恭敬敬地稱高祖皇帝。而對一個普通農(nóng)民來說,搞不清漢高祖是誰,還以為是另外一位大人物。及至見面仔細辨認,才認出來這個高祖,原來就是劉三。那劉三干嗎要改名漢高祖呢?于是“我”從自己切身的遭遇出發(fā),很自然地就會認定改名是為了躲債賴帳。這是符合“我”作為一個普通農(nóng)民的心理特征的,在“我”的眼里,始終把劉邦看作是個流氓,作者也自始至終抓住劉邦的無賴行徑做文章,把其寫成一個丑角(包括對儀仗隊扭曲的描寫,渲染了一個丑角登場的氣氛)。這樣全套散曲尾首呼應,而且更加強了嘲諷和抨擊的力量。 同時這結(jié)尾一曲,也最后完成對“我”這個人物的形象塑造。一方面明確表明欠的債要還,而且提出了還債的具體辦法,另一方面又故意揶揄劉邦,不想還債也不要緊,誰又會揪住你不放呢?你盡管堂堂正正地叫劉三,干什么平白無故偷偷改姓更名,“喚做漢高祖”(他并不了解“漢高祖”這個尊號和劉邦這個名字之間的關系)。在老百姓看來改姓換名實在是不光彩的事。這樣就充分表露了“我”這個人物正直樸實,潑辣敢斗,同時又詼諧幽默。是個十分成功的喜劇人物。 漢高祖是劉邦死后的尊號,作者卻故意把這尊號放在劉邦生前,一則是因為這個尊號已為大家所熟悉,這里借用一下;二則活人為了賴債,竟然要用死人的尊號,不僅具有強烈的諷刺意義,也增加了喜劇的效果。 (八)這套曲子塑造了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這在元散曲中還是不多見的。這些人物為什么會具有這么高的藝術價值呢? 分析:作者在塑造人物時,用的是近乎漫畫化的筆法,粗粗勾勒幾筆,就顯示出了這個人物的主要特征,雖然近乎夸張,但又是真實的,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最成功的當然數(shù)“我”,作者對他的外形完全沒有作任何描繪,但讀了這套散曲,幾乎就有一個真實的人在眼前活動。第一首曲子從他對支應苦差的抱怨,和對富戶的嘲諷,就可以判定他的身份是普通農(nóng)民。以后的三支曲子可以看出他的見聞實在有限,沒見過世面,一輩子是在村里勞動。同時他的性格是風趣開朗的。再往下幾支曲子,則又可以判斷他和劉邦的關系,估摸出他的年歲來。同時又可以看出他那種直率認真,不怕天、不怕地,敢說敢為的性格。這是一個普通農(nóng)民的典型,通過他的嘴,作者說出了廣大百姓想說又不好說的話。 其次是劉三。作者幾乎只用一支曲子,抓住了他的幾個細節(jié),就畫出一個好酒閑散無賴的畫像。 除此之外,如王鄉(xiāng)老、趙忙郎等,雖然只用了一兩句話,也活脫脫畫出了那種得意洋洋,又要強裝惶恐恭敬,裝模作樣的小丑式的臉譜。 (九)這篇套曲構(gòu)思的新奇處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分析:構(gòu)思新奇是這篇套曲的最大長處,也是該曲傳誦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新奇處表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選取了一個新奇的視角。這一視角給作者的描寫和敘述帶來許多方便,從而使作品具有了意想不到的藝術魅力和諷刺效果。假如由作者直接敘述,那么“飛虎旗”怎么能說成“狗生雙翅”呢?而改為由鄉(xiāng)民這一觀察認識角度敘述就可以了。作者以鄉(xiāng)民的“無知”為手段,將皇帝的儀仗、鑾駕、導駕官等被認為是神圣威嚴的東西及大人物變成了滑稽可笑的嘲諷對象。二是作者大膽想象,采用童話式的處理方法,將鄉(xiāng)民見皇帝時,當眾揭皇帝的老底,數(shù)說皇帝的種種丑事,并逼皇帝還債這種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寫在曲中,借助童話式的夸張性和荒誕性掃盡皇帝的威風,把他的劣跡一一抖摟出來。使讀者明白,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漢高祖劉邦原本不過是個村夫酒徒和流氓無賴。以上兩個方面是該曲構(gòu)思的新奇獨特之處。 10.該曲在語言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分析:語言的主要特色有兩點,一是通俗性。通俗性是元曲的“本色”特征。凌蒙初在《譚曲雜剳》中說:“自成一家言謂之‘本魚’,使上而御前,下而愚民,取其一聽而無不了然快意。”這里強調(diào)的是通俗,要求人人都聽得懂。該曲這一特點是很鮮明的。全曲俗語、口語用得很多。二是趣味性。語言的趣味性表現(xiàn)在用語很形象、描摹生動風趣。如“雞學舞”,“狗生雙翅”,“蛇纏葫蘆”,徐渭在《南詞敘錄》中說:“常言俗字,扭作曲子,點鐵成金,信是妙手。”本篇曲用常言俗字達到了點鐵成金的水平,增添了曲子的民間性、通俗性,給讀者以詼諧感和輕松感。 (十一)曲子的思想的進步性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 分析:這篇套曲思想的進步性主要表現(xiàn)在蔑視皇帝,否定皇權的思想傾向上。曲子中的鄉(xiāng)民不僅不尊重劉邦,反而當眾抖摟劉邦的丑事,使皇帝“原形”畢露,否定了皇帝不是什么奉天承運、高貴得不可侵犯的圣人。曲子中的被嘲弄的皇帝劉邦,只不過是作者借以調(diào)侃諷刺皇帝的藝術形象,作者正是通過否定劉邦而表現(xiàn)了他否定皇權的思想。 (十二)從這篇套曲看,散曲有些什么特點?散曲與詩詞在語言方面有些什么不同? 分析: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小令一般只有一支曲子,而套曲則由多支同一宮調(diào)的曲子組成。散曲中的套曲有兩個特點,一是必須由同一宮調(diào)的幾支曲子連貫而成,如本篇就是由同屬“般涉調(diào)”的8支曲子組成。8支曲子分屬于“哨遍”、“耍孩兒”、“煞”、“尾”4個曲牌。二是無論有多少支曲子,都必須是一韻到底。本篇也是如此。從語言風格上看,曲的語言以通俗為本色,一般的說法是詩莊、詞媚、曲俗。明人王驥德在《曲律》中說:“詩之限于律與絕也,即不盡于意,欲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詞之限于調(diào)也,即不盡于韻,欲為一語之益,不可得也。若曲,則調(diào)可累用,字可襯增。詩與詞,不得以諧語方言入,而曲則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縱橫出入,無之而無不可也。”曲之所以要求通俗,原因是“須奏之場上,不論士人閨婦,以及村童野老無不通曉”。這是從總的方面說的,至于不同的作者又有不同的風格,“莊”、“媚”、“俗”也不可一概而論。宮調(diào)名,“哨遍”為曲牌名,“高祖還鄉(xiāng)”為套曲的題目?!皩m調(diào)”,是樂調(diào)調(diào)式的統(tǒng)稱。樂音有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七聲。以“宮”聲為主的樂調(diào)調(diào)式稱為“宮”,以其他六聲為主的調(diào)式稱為“調(diào)”,統(tǒng)稱“宮調(diào)”。“曲牌”,曲調(diào)的名稱,有一定的調(diào)子和唱法。按曲調(diào)填的曲詞,字數(shù)、句法、用韻和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每一個曲牌部分屬一定的宮調(diào)。如“叨叨令”屬“正宮”,“醉花陰”屬“黃鐘宮”,“墻頭花”屬“般涉調(diào)”;也有分屬幾個宮調(diào)的,如“哨遍”屬“般涉調(diào)”,又可入“中呂宮”。題目是作者根據(jù)所寫的內(nèi)容或創(chuàng)作曲詞的目的動機自己加的。有的曲詞有題目,有的沒有題目。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讀測試。 1.填表且舉例: 2.本文選自______作者是______。“般涉調(diào)”是______,“哨遍”是______,“高祖還鄉(xiāng)”是這一套曲的______,也就是這一套曲的______。 3.本文的“新”和“奇”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 4.概述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5.作者故意說出哪句不合情理的話?這樣做合適嗎? 6.在[耍孩兒]、[五煞]、[四煞]中,作者為什么那樣寫皇帝的儀仗隊呢? 7.就全套曲子看,這個嘲罵皇帝的“村民”有什么性格特點呢? 8.作者這樣描寫一個皇帝,在當時社會里有什么積極意義? 9.作品中什么地方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10.從課文中找出五個運用口語的句子來。這樣說有什么好處?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zhì)疑。 說說《[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三)精讀導引。 精讀課文時請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反映了怎樣的現(xiàn)實?元朝的?漢朝的?或者是整個封建社會的? 2.嘲罵皇帝有什么積極意義? 3.嘲罵皇帝的“鄉(xiāng)民”是農(nóng)村中的“土財主”嗎? 4.應該怎樣看待本文的大量口語和嘻笑怒罵的藝術風格呢? (四)疑難討論。 本文主要寫的是元朝的現(xiàn)實,從“社長排門告示”的制度到“皇帝儀仗隊”的規(guī)格,全是元朝的規(guī)章和現(xiàn)實。作者是元代人,對元朝的規(guī)章熟悉,筆下大寫元代現(xiàn)實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高祖還鄉(xiāng)”確實有漢朝的影子,漢高祖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上臺前確實有些流氓無賴行徑,這和本文的內(nèi)容是完全一致的。 還應指出的是,它所反映的現(xiàn)實在封建社會中有普遍意義。比如,流氓無賴打天下、坐天下、二千年的封建社會就代不乏人。至于“皇帝一出,山搖地動”的場面,簡直是家常便飯。 總之,本文寫的是元朝的現(xiàn)實,確實有漢朝的影子,反映的現(xiàn)實在封建社會里有普遍意義。這就是《[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的積極的思想內(nèi)容和認識意義。 不過,藝術的真實畢竟不同于歷史的真實,敢于在大庭廣眾之下,當著皇帝的面揭皇帝老底的“村民”,我們在歷史上尚未聽到,要說清這個問題,就必須講講本文的藝術風格。 睢景臣的《高祖還鄉(xiāng)》的藝術風格是粗獷樸野、幽默潑辣,是“嘻笑怒罵,皆成文章”。由于文章風格的需要,它故意通過一個質(zhì)樸、天真、無所畏懼的農(nóng)民的所見、所感、所言、所行來揭示“高祖還鄉(xiāng)”的盛舉。嚇人壯膽的儀仗,在質(zhì)樸的農(nóng)民的眼里、心里不可理解,用生活經(jīng)驗稍加形容,就剝光了皇帝莊嚴神圣的外衣;而要揭本質(zhì),就不得不把“村民”寫成有錢、有糧、有地、有房的富裕戶了,這樣寫,完全是為了揭露無賴劉三老底的需要。《陌上?!分辛_敷的裝束,《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打扮也是這樣,一為表達需要,二是民歌特點。睢景臣的《高祖還鄉(xiāng)》雖是文人之作,但元曲廣泛吸取了民間養(yǎng)料,和農(nóng)民生活息息相關;全文的大量口語、俚語都說明了這一點。這樣寫,不但真實地傳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聲音笑貌如在眼前,而且這樣揭劉三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歷來反對給藝術人物劃階級、定成分。退一步講,即使從全文來看,揭劉三的“村民”也決非什么“土財主”,因為這個“村民”非常純樸坦率,他對統(tǒng)治階級的一切虛偽的儀制,一無所知。他好奇地凝望著他們,并且給自己作出種種天真的解釋。盡管在客觀上他一針見血地道破了這些儀仗的真相,但這并非他的本意。在他,這一切確乎是深深的困惑。當他憤怒時,非常耿直,能毫無顧忌地揭發(fā)一個封建皇帝的猥瑣的真面目,他絲毫不因為對方是一個皇帝而略有恐懼、忌憚。這種樸實、天真、坦直、倔強、勇敢的精神,正是古代勞動人民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在剝削階級身上能找到嗎? 以前的流氓,現(xiàn)在竟然連名姓都不許人叫了,對皇帝劉邦,包含著深深的蔑視和憎恨;對皇帝的爪牙,如“瞎王留”、“喬男女”、“喬人物”也深惡痛絕。應該說,在這一人物的性格中,作者已經(jīng)集中表現(xiàn)了被壓迫階級主要的精神氣質(zhì)。 “村民”罵皇帝,中外文壇少見,而睢景臣卻在《高祖還鄉(xiāng)》中淋漓盡致地寫出來了。 2.《全元散曲》;睢景臣;宮調(diào)名;曲牌名;標題;中心命題(每空2分,共12分) 3.新就新在思想內(nèi)容,奇就奇在表現(xiàn)方法。睢景臣在元代生活的基礎上,取材于史料,卻又別出心裁,透過正史的表面文學,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以辛辣的諷刺,出盡了這位漢高祖的洋相。(10分) 4.“漢高祖”來村之前,社長派夫派糧,村里一片忙亂。稀奇古怪的“喬男女”走進村后,一個村民才突然發(fā)現(xiàn)“那大漢”原來是無賴劉三,于是就向劉三索起債來;但村民始終沒有弄明白“劉三——那大漢——漢高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0分) 5.“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其實漢高祖是劉邦死后的謚號,根本不是劉邦活著時的稱謂。這樣做顯得出奇、幽默、有趣,在抒發(fā)感情上也達到了高潮。(10分) 6.“村民”并不懂得什么“儀仗隊”,他們更不認識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只好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知識加以形容了;這樣寫,就剝光了堂皇富麗的外衣,在荒唐可笑中顯示了辛辣諷刺和意味深長。(10分) 7.性格豪爽、潑辣、奔放、粗獷樸野、無所畏懼。(6分) 8.作者用諷刺的手法寫漢高祖,寫村民們對“高祖還鄉(xiāng)”的態(tài)度,極盡了冷嘲熱諷的能事。在封建社會里,把皇帝寫成了無賴,這是對皇權的否定和蔑視,流露出一種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反抗情緒,難能可貴。(10分) 9.揭露劉邦的根底時,流露出一種輕視勞動和輕視勞動人民的意識;在寫王鄉(xiāng)老、趙忙郎時,嘲笑他們的穿戴,是窮湊合,裝闊佬。也是一種嫌貧愛富的小市民意識的流露。(10分) 10.(1)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綢衫,暢好是妝幺大戶。(2)這幾個喬人物,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衣肥。(3)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shù)。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4)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shù)。(5)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充分運用農(nóng)民口語,能真實地傳達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音容笑貌如在眼前。(10分) 〖小資料〗 (一)《史記高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 1.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作生產(chǎn)作業(yè)。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婦貰酒,醉臥,武婦、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酒留飲,售數(shù)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債。 2.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不如仲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3.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xiāng)。吾雖都關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歡,道舊故為笑樂。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高祖曰:“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蹦巳ァE嬷锌湛h皆之邑西獻。高祖復留止,帳飲三日。 (二)套數(shù)。 套數(shù)是散曲中的一種大型體式。它是用多種曲調(diào)互相聯(lián)貫,成為有頭有尾的一個整套曲子,也叫套曲、散套。套數(shù)的組成,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整套必須有兩只以上同一宮調(diào)的曲子互相聯(lián)綴而成;第二,每套作品除了用帶過曲作結(jié)外,大多數(shù)情況在結(jié)束處有一個尾聲;第三,整套作品一般用一二只小曲開端,中間選用的調(diào)數(shù)可多可少,少則二三調(diào),多則二三十個曲調(diào),不管散套多長,采用多少曲子聯(lián)綴成套,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套數(shù)都標明該套曲子屬于何宮或何調(diào)。例如馬致遠的“雙調(diào)夜行船”,表示這套曲子自“夜行船”以下都屬于“雙調(diào)”;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表明“端正好”以下諸曲都屬于“正宮”。元散曲中套數(shù)常用的只有五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錘宮;四調(diào):大石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這就是通常說的宮調(diào)。音樂上采用宮調(diào),不是始于元代,早在《禮記禮運》篇里就有了記載??傊?,用五聲、六律互相搭配,可得八十四調(diào)。實際在曲調(diào)中不會全用得到的。元代的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diào),其中常用的只有上述的五宮四調(diào),通稱為“九宮”。 不同的宮調(diào),表示不同的聲情。對此前人做過一些分析。元代燕南芝庵著《唱論》里形容仙呂宮“清新綿邈”,南呂宮“感嘆傷悲”,等等。后來《中原音韻》、《太和正音譜》等書沿襲了這些說法。今天來看這些說法并不準確,只能說明不同的宮調(diào)都有自己的特點,它們所表現(xiàn)的情調(diào)有所不同而已。 曲牌除小令專用的以外,都可以用到套數(shù)中。套數(shù)一般由兩個以上的曲牌組成,這些曲牌聯(lián)綴的順序逐漸形成了大致的規(guī)律。清人李玉《北詞廣正譜》曾收集這方面的慣例。近人蔡瑩《元劇聯(lián)套述例》則專門進行研究。如每套曲的開頭都有慣例:南呂宮以[一枝花]為首,中呂宮以[粉蝶兒]為首,正宮以[端正好]為首,等等。中間的曲子在順序上也有慣例:如[正宮端正好]后面常接[滾繡球],[脫布衫]后常接[小梁州]等等。大約這些曲子彼此音律上恰好銜接,聯(lián)綴起來既自然又好聽的緣故吧。 一般說來,元雜劇中所用的套數(shù)都可以運用到散曲,而散曲中卻有自己專用的套數(shù)。散曲專用的套數(shù)約有二十八套,常用的約十套。 這里酌選了十二套作品,也兼顧到曲調(diào)的聯(lián)套情況。其中如關漢卿寫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馬致遠寫的[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睢景臣寫的[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無論思想性、藝術性,在元代散曲中都是有代表性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 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教案 粵教選修之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高祖 還鄉(xiāng) 教案 選修 唐詩宋詞 散曲 選讀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259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