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4《離騷》》教案 語文版必修4.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4《離騷》》教案 語文版必修4.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4《離騷》》教案 語文版必修4.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4《離騷》》教案 語文版必修4 ●點擊學習目標 ▲ 知能目標 1.體會詩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運用的效果。 2.了解《離騷》的語言風格和結構,理解節(jié)選部分的主旨。 3.感受《離騷》的浪漫主義色彩。 ▲ 情感目標 1.感受詩人在述懷反省中表現(xiàn)出的高尚情操和愛國情懷,化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詩人行為高尚、品格圣潔、憂國憂民的完美形象。 ▲ 重點難點 1.體會詩中運用形象的比喻、瑰麗的想象、絢爛的文采表達詩人熾熱的感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現(xiàn)和詩人謳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詞句的理解。 ●刷新知識庫存 知識庫存 1.關于《詩經(jīng)》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則,字靈均, 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最偉大的愛國詩人,“楚辭”詩體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遠的影響。 2.關于《離騷》 楚懷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漢北。此間創(chuàng)作了《離騷》。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全詩373句,2490字,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表達了作者鼎革圖治的政治抱負和同腐朽勢力作斗爭的堅強意志,抒發(fā)了熱愛祖國的熾烈感情,是我國浪漫主義長詩的鼻祖。 3.關于“楚辭”與《楚辭》 “楚辭”是以屈原為代表的戰(zhàn)國時期的一批楚國作家在學習楚國民歌基礎上,創(chuàng)造、發(fā)展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地”,故謂之“楚辭”的一種詩歌形式。《楚辭》則是由西漢劉向編輯的屈原、宋玉等楚國作家作品的總集名。 4.關于“離騷”的含義 關于《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騷贊庫》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近世學者,則有人據(jù)《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 5.字形辨析 謇:謇謇 陬:孟陬 毗:毗鄰 攝:攝像 搴:搴阰 輒:動輒得咎 阰:搴阰 懾:懾服 ●探究互動平臺 探究平臺 【整體把握】 1.節(jié)選部分的主旨與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 ※節(jié)選部分通過詩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達了詩人的憂傷心事和對故國民生無限熱愛的深情,反映了詩人堅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純潔德行和政治理想,對腐惡勢力決不妥協(xié)的戰(zhàn)斗精神。詩人的這種品質(zhì)和精神,來源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貴的。但是,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詩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這就注定了他的悲劇性的命運。因此,他在詩中盡管抒發(fā)了他追求美好理想,決不同流合污的熾熱情感,也夾雜著一種封建士大夫壯志未酬的哀傷和孤獨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 2.本詩的結構思路如何? ※節(jié)選部分共十二節(jié),可分為三段。前二節(jié)為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來。前一節(jié)自述家世、出生時辰,后一節(jié)言皇考為詩的主人公命名。顯示自己的高貴血統(tǒng)、優(yōu)越感、責任感以及內(nèi)在美質(zhì)。這既是他日后存君興國、變法圖強、熱愛宗國的思想感情的原動力,又是他的悲劇的根源。 中間四節(jié)為第二段。詩人通過一些比喻,自述一生不斷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嘉德懿行。節(jié)末用比喻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強國的先驅者,為楚王和國家獻身,一往無前。這為下文詩人良好的主觀愿望與殘酷的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詩人所遭遇的挫折作鋪墊。 最后六節(jié)為第三段。詩人先回顧歷史上成敗的教訓,而后聯(lián)系楚國的黑暗現(xiàn)實,反復申訴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慘遭遇。最后以婚約失敗為喻,表達了變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發(fā)出對楚王昏庸無能、反復無常的痛心。 結構圖示: 身世不凡 美德修養(yǎng) 憂國憂民 忠心勸告 為國操心 【內(nèi)容探究】 1.課文中描寫香草的詩句多,詩人描寫這些物體的用意是什么? ※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在作品中寫他對種種香草幽花的癖愛,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他的志潔行芳,即使在惡劣的處境中,他仍然堅持清白的操守和報國的理想始終不變,不與小人同流合污。詩人用“江離”、“辟芷”、“秋蘭”、“木蘭”、“宿莽”等作比,意象華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種深遠的意境所吸引,這些生長在水國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們的心情引到奇麗的幻想境界。詩人用它們來象征高潔的品德,佩戴親近它們,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義,加強美德修養(yǎng),這就寫出了詩人的高潔的動人形象。 2.結合課文內(nèi)容,下面詩句應如何理解? (1)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句中用“美人”代楚懷王,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之情。 (2) 何桀、紂之昌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 ※句中用“昌被”比喻狂亂不羈,寫出了對楚懷王放縱糊涂的惋惜之情。 (3)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句中作者用“黃昏”比喻君臣親密合作,表達了作者愿為楚國再盡衷心的強烈感情。 3.“兮”字在詩中有哪些作用? ※“兮”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用在句中,表延長音;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足;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就節(jié)選部分看,均用在句中,表語意未完,待下句補充。在句式角度看,本詩打破了《詩經(jīng)》的那種以四言詩為主的限制,大大擴充了詩歌的表現(xiàn)能力。 4.屈原的精神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詩句 高尚的品德、愛國的情懷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剛正不阿,赤膽忠心 唯夫黨人之偷樂兮,及前王之鍾武 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潔身自好,自我完善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堅持真理,獻身理想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憂國憂民,熱愛祖國 5.詩人謳歌、追求的是怎樣的理想? ※詩中常以采集花草來比喻自己美好的追求,以美麗的服飾來比喻自己高潔的精神世界,以“鷙鳥”來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品格,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行為高尚、品格圣潔的形象。 【特色析要】 ※ 本詩的表現(xiàn)手法有何特色? 節(jié)選部分以敘述為主,融敘事、抒情、描寫、說明、議論于一爐,優(yōu)美和諧。詩人在揭露楚國黑暗的現(xiàn)實,表達自己的美好理想時,用香花幽草,奇妝異服來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潔。和楚國君臣的荒唐善妒及時俗的投機取巧相比,更襯托出了詩人對那些丑惡靈魂的鄙視。這些“比興”手法,和《詩經(jīng)》中的“比興”完全不同,它不是單純的比喻,它所設喻的意象華美,意境深遠、優(yōu)美動人,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相關鏈接 ※了解戰(zhàn)國時代的社會背景與屈原的生平,加深了解。 ※在文學史上,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jīng)》,用“騷”來概括《楚辭》。 ※后人大多贊同司馬遷及班固的說法。 點 睛 聚 焦 ※從一分為二的觀念看問題,但應充分肯定屈原的愛國情懷和高尚情操。 ※節(jié)選部分極富變化,它把事實的敘述,幽獨的抒懷和精辟的議論交織在一起,主旨突出,結構完整。 ※作者以“香草”、“美人”自比,實則象征自己卓爾不群的意趣。 ※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充分理解比喻的含義。 ※本詩以大量運用的語氣助詞“兮”和楚國方言,帶給本詩濃厚的地方色彩。 ※作者在詩中反復達達了自己高潔情操的愛國情懷。 ※作者的行、情、志高度一致。 ※《離騷》繼承了《詩經(jīng)》的比興手法,但是又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對應訓練主頁 基礎題: 1、下列加點詞語的讀音和含義有誤的一項是( ) A.苗裔(y) 孟陬(zōu) 揆余度(ku) 重之以修能(zhng) B汩余若將不及(y) 侘傺(chch) 騏驥(qj) 道夫先路(dǎo) C.蕙茝(huchǎi) 昌被(pī) 窘步(jiǒng) 踵武(zhǒng) D.荃不察(qun) 馳騁(chěng) 謇謇(jiǎnjiǎn) 羌中道而改道(qiāng) 答案:A(重:chng) 2、下列句子加點字解釋無誤的一項是( ) A朕皇考曰伯庸(大,美;指亡母) B又重之以修能(修理;才能) C日月忽其不淹兮(停留) D來吾道夫先路(道路) 答案:C(考:亡父;修:長;道:向導) 3、填空: 《詩經(jīng)》和《楚辭》是我國唐以前古體詩的兩大高峰。比較兩者,在形式上,《詩經(jīng)》多為 言句,《楚辭》則多為 的句子?!对娊?jīng)》的篇幅 ,結構簡單;《楚辭》的篇幅 ,結構 。在語言風格上,《詩經(jīng)》的語言以樸素、簡潔見長;《楚辭》以 瑰麗多姿著稱。它大量運用了語氣助詞 和楚國的方言,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兮”字起 作用。 答案: 四 長短不一 較短 較長 復雜宏偉 瑰麗多姿 兮 舒緩語氣 4、同“吾獨窮困乎此時”中的“窮”字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復前行,欲窮其林。 B.欲窮千里日,更上一層樓。 C.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D.吾聞窮巷多怪。 答案:C(不得志;A、走完;B、覽盡;D、貧困) 5、選出與“將往觀乎四荒”中“觀”意思相同的一項( ) A.曹軍吏士皆出營立觀 B.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C.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D.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答案:A(觀看;B、景象;C、道觀;D、欣賞) 6、下列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芳與澤其雜糅兮 與子同澤 長太息以掩涕兮 B 竟周容以為度 以爾車來 苛余情其信芳 芳與澤其雜糅兮 芳菲菲其彌章 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步余馬于蘭皋兮 王于興師 于嗟鳩兮 答案:C(A污濁/內(nèi)衣;B而/把/用;D在/語助詞/通“吁”) 7、選出與“雖九死其猶未悔”一句中“雖”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B.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C.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D. 街亭雖小,干系甚重 答案:B 提升題: 8、閱瀆下面詩句?;卮饐栴}。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唯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1)下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純粹:指美德 B.紉:結成。 C. 耿介:正直 D.踵武:腳后跟;足跡。 (2)下列各句的加點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何桀紂之昌被兮。 B:夫唯捷徑以窘步。 C.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D.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3)下列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固眾芳之所在。 本來是群賢聚集在他們身邊。 B.既遵道而得路。 遵循正道而得以大路暢通。 C.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全然不了解我赤誠的心啊。 D.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 我本來就知道忠言直諫會招來禍害。 (4)請歸納節(jié)選的這幾句詩的主旨: 。 答案:第1題,C(“耿”:光明 介:大) 第2題,C(“險隘”:兇險而狹隘) 第3題,C(荃:應該是指君王) 第4題,主旨是: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美政、忠心勸告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 9.閱瀆下面詩句,回答后面的問題 紛(眾多)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chng,加)之以修能(富有才能)。扈(披在身上)江離(香革名)與辟(通“僻”)芷(芳芷)兮,紉(聯(lián)綴)秋蘭以為佩兮,夕攬洲之宿莽(植物名,性堅固)。日月忽其不淹(久留)兮;春與秋其代(更代)序(次序),惟(思)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喻君主)之遲暮。不(即“何不”)撫(握持)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態(tài)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 (跟從自己的話)吾道(通“導”)夫先路。 (節(jié)選自《離騷》) (1).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 內(nèi)美:內(nèi)在的美質(zhì) B.惟草之零落兮 零落:飄零,墜落 C.恐美人之遲暮 遲暮:晚暮,指天黑 D.不撫壯而棄穢 撫壯:趁壯盛之年 (2).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又重之以修能 ②恐年歲之不吾與 ③紉秋藺以為佩 ④乘騏驥以馳聘兮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相同 (3).對節(jié)選部分詩歌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三、四兩句寫披服幽蘭花草,以喻自己博采眾善。 B.七、八兩句意謂自己早起登山,夕入洲澤,所采的都是芳香堅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長久之道。 C.十三句中的“不”即“何不”,與十四句中的“何不”為互文。兩句意為君王何不把握住這年歲壯盛的時候,丟棄穢惡的行徑。 D.節(jié)選部分抒發(fā)了詩人因時光流逝而壯志難酬的感慨。 答案:⑴ C(指年老) (2)D(①代詞,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③把 ④表順承關系的連詞,相當于“而” (3) D(敘述自己幼時的遠大抱負) 創(chuàng)新題: 10、閱讀下列詩歌,完成(1)(2)兩題。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全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注] 這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十九首》最初見于代蕭統(tǒng)的《文選》,是一批漢代五言詩,并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1)下面對詩句的解釋不能成立的一項是( ) A.“行行”句是說走了又走,越走越遠;“生別離”指與“死別”相對的“生離”,“生離”總比“死別”要強,表明心存重見的僥幸。 B.“胡馬”、“越鳥”句可以理解為比喻不忘本,也可理解為比喻同類相求,還可以理解為是比喻南北暌隔之感。 C.“浮云”“游子”句可以理解為是比喻邪佞之讒毀忠良,也可以理解為是比喻游子在外另有新歡而負心不歸。 D.“棄捐”“努力”句,可以指被拋棄捐舍,也可以指把悲愁丟開不要再提起;可以理解為是自勸,也可以理解為是勸人。 (2)下面對此詩的分折評價不正確一項是( ) A. 這首詩在語意上具有含混模棱的特點,而這個特點正可以使讀者有更多種解說,感受意念活動更為深廣豐富。 B.這首詩表現(xiàn)了深沉的離別之苦,而在明知“浮云蔽白日”的情況下不免走向絕望,絕望之后則是釋然,是一種心理上的解脫。 C. 全詩16句,中間換韻;而換韻的地方也正是劃分段落的地方。前后兩大段,前一段重在寫離別之苦,后一段重在寫思念之切。 D.詩句顯示了“回環(huán)復沓”的特點:“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意思相近而措辭不同。 答案:①A?!吧鷦e離”,是“活生生地”分離了,此種“生離”,其苦略同于“死別”,強調(diào)的是離別之苦,而不是“心存僥幸”。②B,詩中有一點絕望,但完全沒有“釋然”和“解脫”。這首詩的感人之處恰恰在于:明明知道相見的日子無期,相待的年華有限,但依然不肯放棄希望。 11、閱讀下列詩歌,完成題目。 別 歌 徑萬里兮度沙漠,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藬。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注] 這是李陵送蘇武歸漢時唱的告別歌。漢武帝時,李陵率兵5000人,長途跋涉攻打匈奴,戰(zhàn)敗后被迫投降。漢武帝族滅其家。 (1)下面對此詩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第一、二兩句回憶當年為國家領兵出擊匈奴,長途奔襲,不畏艱苦,表現(xiàn)出自己英勇無私、忠君愛國的情懷。 B.三、四兩句寫彈盡糧絕,士卒死傷殆盡,自己被迫投降,聲名掃地,唱出失敗而降的彌天大憾。 C. 最后兩句說自己的老母已經(jīng)逝去,再想報恩也無處可報了,訴說的是累母至死的愧疚之情。 D.此詩是受蘇武榮歸的刺激而作,表現(xiàn)了李陵處在激烈的民族矛盾時代的尷尬處境和沉痛的心情。 (2)下面對此詩藝術表現(xià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為君將”一語表白了他英勇作戰(zhàn)的動機,也為下文“老母”被殺一事從反面鋪墊,有遙相映襯的作用。 B.由于眾寡懸殊,終于損兵折將、無奈事敵,詩句只是從嚴以律己的高度述說艱難羞辱,更能博得人們的同情。 C. 全詩言簡意賅,語短情深,從高昂豪邁到羞辱沉痛,再到婉惜怨憤,強烈而又富有變化,使人聽到一種百感交集的心聲。 D.為了一抒胸臆,作者精心構思,并學習(楚辭)而多用“兮”字,使詩句更有節(jié)奏感,更便于歌唱。 答案: (1)C。詩的最后兩句實是向行者訴說自己不能歸漢的原因。 (2)D。在送別宴上即席而歌,只有直抒胸臆,未必有什么“精心構思”,如果說是“脫口而出”也許更切合實際。詩用“兮”字,劉邦《大風歌》朋之,蔡琰《胡笳十八折》也有之,看來是一種用語習慣,未必從《楚辭》學來。 12、閱讀下列宋詩,完成后面題目。 戲 答 元 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注] 這是詩人由洛陽任西京留守推官,后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時,回贈友人元珍的一首詩。 (1)對這首詩語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戲答元珍”的“戲”是“隨便”的意思,古人常常故意以反映其真實思想的嚴肅作品稱為“戲作”。 D. 首聯(lián)中“天涯”“山城”均指詩人貶官謫居之地夷陵,“天涯”表明此處是山高皇帝遠的悠閑自在之地。 C.“驚筍”套用“驚蟄”,借此狀寫春筍,以“欲”字再賦筍以知覺,寫出了春雷行天、春筍欲出的早春景色。 D.“物華”是指美好的風光景物,諸如上聯(lián)所寫的有橘竹之鄉(xiāng)盛譽的夷陵地區(qū)特有的美景。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春風疑不到天涯”句暗寓皇恩不至,其寫法和內(nèi)蘊與“春風不度玉門關”類似。 B.二、三聯(lián)寫由所見、所聞到所感,轉接自然;景之鮮活,情之萬端,盡在其中。 C. 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情、議論,表現(xiàn)了詩人被貶之后抑郁低沉、怨恨難平的思想感情。 D.全詩寫景自然清新,抒情一波三折,將詩人之筆與政治家之情融為一體,可見其大家風范。 答案:(1)B (2)D 13、《史記》中有一段文字對屈原的精妙描繪,古往今來,備注推崇,現(xiàn)選取一段,閱讀后,完成后面題目。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作者認為,屈原作《離騷》的原因是什么? 答: 。(2)解釋下列句子加點字含義。 A.人窮而反本 B.讒人間之 C.靡不畢見 D.其文約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 ②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 (4)作者認為,屈原不被世人容納的原因是什么? 答: 。 答案:(1)大王偏聽偏信,小人讒言離間,因而憂愁幽思。(2)處境困頓 離間 顯現(xiàn) 簡潔(3)他所運用的語言小但是它們的意義深遠廣大;推及這種品志,即使與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4)屈原志潔行廉,與世俗格格不入,故遭受排擠流放。-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離騷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2.4離騷教案 語文版必修4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2.4 教案 語文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259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