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4 中圖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4 中圖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4 中圖版必修1.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4 中圖版必修1 一、教學目的要求 知識方面 1.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舉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3.簡述細胞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 4.闡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1.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2.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3.討論三位獲諾貝爾獎的細胞學家取得成功的原因。 能力方面 1.制作用于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生物材料臨時裝片。 2.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3.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4.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的解釋。 二、教學內容的結構和特點 (一) 教學內容的結構 (二) 教學內容的特點 學生對細胞膜并不陌生。在初中生物課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時,學生對細胞膜已經有所了解。當學生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是很難看清細胞膜的,還有不少學生誤將氣泡認作細胞。“你是怎樣區(qū)分氣泡和細胞的?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細胞膜嗎?”“問題探討”中提出的這些問題,將學生原有經驗中的疑惑點出來,將學生的思緒帶回到曾經學過的細胞內容中,引起學生對有關細胞膜問題的思考。其實,學生認為細胞有細胞膜,是因為老師是這么說的,教科書上是這么寫的,學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胞的確存在明顯的邊界,由此推斷出細胞膜的存在,學生并沒有真的看到細胞膜??茖W家也一樣,在光學顯微鏡下很難看清細胞膜,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清楚。但是,“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清晰地觀察到細胞膜之前,已經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了?!薄皢栴}探討”接著提出這個問題,請學生推測,科學家是怎樣確定細胞膜的存在的。這個問題將會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大膽推測,討論,甚至爭論,為細胞膜的學習打開興趣之門。 課程標準中與細胞膜有關的要求是“簡述細胞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昂喪觥笔橇私馑?,要求不高。因此,關于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學生只需知道“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糖類。其中脂質約占細胞膜總量的50%,蛋白質約占40%,糖類占2~10%”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有關這些組成成分的更詳細的生化知識。但是,如果單純告訴學生這一結論,學生會覺得很干巴,很難產生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產生探究細胞膜的欲望了。教科書作為學生用書,其功能不應是“圣經”,摘錄科學上的現(xiàn)有結論,而應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的奧秘。使學生不僅了解科學的結論,也了解科學的過程;不僅學習科學知識,還能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愛科學的情感和科學的世界觀,從而實現(xiàn)全面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細胞膜的成分”這一內容的編寫中,教科書安排了“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的實驗。這個實驗的操作步驟很簡單,學生只需取一滴豬(或牛、羊、人)的新鮮的紅細胞稀釋液,滴在載玻片上,制成臨時裝片,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待觀察清晰時,再滴加蒸餾水,使紅細胞浸泡在水中,即可觀察到哺乳動物紅細胞在水中逐步漲破的過程。這個實驗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親自動手,練習制備細胞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其中的科學方法。例如,制備細胞膜應選擇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用什么方法可以獲得細胞膜?為什么在科學研究上,科學家用哺乳動物紅細胞作為制備細胞膜的材料?實驗指導的引言部分,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這些問題,體驗實驗材料的正確選擇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備細胞膜的方法中所蘊涵的科學原理。 許多有關細胞膜化學組成的資料,都來自對哺乳動物紅細胞膜的研究??紤]到哺乳動物紅細胞的重要性,旁欄的“相關信息”里,提供了與哺乳動物紅細胞有關的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對哺乳動物紅細胞的了解。 細胞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常常感覺細胞的學習距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對細胞的學習興趣不大。為了加強學習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在“細胞膜的成分”這一內容中,安排了“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介紹癌癥檢查報告單上的一些檢測項目與細胞膜成分的關系,并附以真實的檢驗報告單,以拉近課堂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 細胞膜作為細胞系統(tǒng)的邊界,其功能是多種多樣的。作為課程標準中“簡述”要求的內容,高中教科書沒有必要把這些功能都一一羅列出來。從高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來說,學生也不可能理解細胞膜的所有功能。因此,教科書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采用類比、打比方等手法,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等幾種主要功能。至于其他功能,則以開放的處理方式,鼓勵有興趣的學生自己去探究。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是十分復雜的,但是它在保持多細胞生物體內部的協(xié)調一致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作為細胞膜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生理功能,還是應該讓學生了解。教科書采取的是舉例說明、圖文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是怎樣實現(xiàn)的。 植物細胞在細胞膜的外面還有一層細胞壁。在介紹了細胞膜之后,教科書還提到了細胞壁的化學組成和生理功能。 細胞內部就像一個繁忙的工廠,在細胞質中有許多忙碌不停的“車間”,這些“車間” 就是細胞器,如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核糖體、溶酶體等。在了解細胞器是怎樣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之前,即了解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前,學生也許會有這樣的疑惑:科學家是怎樣把各種細胞器分離開,分別研究它們的功能的呢?為了解決學生的疑惑,同時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教科書安排了“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的介紹。 在介紹各種細胞器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時,教科書沒有對每一種細胞器均勻著墨,而是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一筆帶過。對于以后學習中經常會用到的細胞器,如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等,教科書圖文并茂,重點講解;其他細胞器則用“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和一段文字簡單介紹。在介紹到線粒體時,教科書還設計了旁欄思考題,如為什么飛翔鳥類胸肌細胞線粒體的數(shù)量比不飛翔鳥類的多,等等,幫助學生理解線粒體的功能。 在細胞質中,除了細胞器外,還有呈膠質狀態(tài)的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基質不是簡單的膠狀物質,其中含有多種成分,是細胞代謝的重要場所,所以教科書也對細胞質基質做了簡要介紹。細胞骨架是當今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熱點領域,細胞的多種生命活動都與細胞骨架有關。教科書以小字的形式簡單介紹了細胞骨架,以增加學生對生物學研究前沿的了解。細胞骨架不是必學內容,學生大致了解即可。 線粒體和葉綠體是兩種非常重要的細胞器,學生在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學習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有關內容的時候,還會進一步認識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這里安排的《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增加對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感性認識,學習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方法。 學生在學習了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后,腦子里還是一個個獨立的細胞器的印象,還沒有把這些細胞器作為一個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聯(lián)系起來?!凹毎髦g的協(xié)調配合”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為例,通過讓學生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體會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百Y料分析”提供的資料是科學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細胞中用同位素標記法所做的實驗。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實驗過程,教科書配以詳細的實驗過程圖解,并用討論題引導學生一步步進行分析。學生分析的結果是否準確?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為了給學生留下科學、清晰的印象,使學生能夠把理解了的知識準確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識網(wǎng)絡中,在“資料分析”之后,教科書用一段文字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以及這一過程所涉及的細胞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還有這些細胞器之間的聯(lián)系。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器大都具有膜,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由此引出下一個學習內容“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不僅是當前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也是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了解的內容。在這個學習內容里,教科書還安排了“相關信息”,介紹根據(jù)生物膜的特性開發(fā)的一種新的制藥工藝,把用磷脂制成的小球,包裹著藥物,運輸?shù)交疾〔课唬_到治病的目的;以及“與社會的聯(lián)系”,介紹了用于治療腎功能障礙的人工腎,其中起關鍵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加強學習內容與社會生產和生活的聯(lián)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細胞的基本結構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案4 中圖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細胞 基本 結構 教案 圖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262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