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評課稿:《看圖找關系》》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數(shù)學評課稿:《看圖找關系》(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小學數(shù)學評課稿:《看圖找關系》
小學數(shù)學評課稿:《看圖找關系》
宜都市實驗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組 張學政
10月18日,一個特別的日子,全市小學青年教師集約化培訓啟動儀式在我校展開。五年級數(shù)學備課組劉成喜老師為我們提供了《看圖找關系》研究課。一節(jié)課,一面鏡子,折射學生、教師的兩個方面,滲透有教學改革的一個影子,有許許多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地方。根據(jù)會務組安排,談談我個人對劉老師的課堂教學的學習體會:
Part1:課堂回顧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能讀懂一些用來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圖表,能從圖表中獲取有關信息,體會圖表的直觀性。
2.結合實際問題情境,學會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
2、觀察分析能力。
3.了解圖表在生活中的應用,能看懂用圖來描述的事件或行為,體會數(shù)學圖形語言的簡潔和明了的特點,增強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看懂一些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圖表,并根據(jù)圖中有關信息分析量與量之間的關系,能按要求看圖回答問題。教學的重點是認識圖表,并從圖表中獲取信息。
【教者設計的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先“聲”奪人。
劉老師沒有采用教材中的旁白。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數(shù)學圖表,它的用處也很多,比如:在報紙、雜志上,我們常??吹揭恍┯脕肀硎緮?shù)量關系的圖表,從圖中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往往比看一堆數(shù)字更直觀。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看圖找關系”來揭示課
3、題。而是出現(xiàn)一段錄音聽一聽,學生一下子被吸引過來,精力高度集中。
(二)創(chuàng)設情境,有聽覺也有視覺。
出示聽的錄音,給學生一個音符,讓學生從聽覺上,感知數(shù)學知識的到來就在耳邊,同時,也感知數(shù)學“聽得見”。然后看實物圖,給學生一個視角感官,從視覺上感知數(shù)學知識就在眼前,“看得到”。情境圖后,劉老師又出示畫的坐標圖,反映公共汽車從解放路到商場站之間行駛的時間和速度的關系圖。
(三)探究新知 ,找到變量以及變量之間的依存關系。
劉老師用小紙條展示出三個問題:(1)、如何看圖?(2)、看到了什么?(3)、怎樣看出來的?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開展自學。在充分的自學后,以小組為單
4、元展開討論,相互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彼此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就不止一種思想”,學生互換體會,收獲大于1的思維。
各小組討論交流,集中的討論和交流,學生依照“三個看”在小組匯報,全班交流。每回答一個問題,都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知識拓展,有變式,有反思。
教師:出示第二幅變式圖,中間有停車,讓學生再次思考,再次認識“連環(huán)圖”。
學生進入我來說環(huán)節(jié):獨立審題、獨立解決。完成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思考的過程,進一步了解圖的變化與事件或行為變化的聯(lián)系。
在試一試、練一練中,老師列出開車去紅花買橘子的事例,讓學生獨立思考解
5、決,如有困難可以同位商量討論解決,主要讓學生根據(jù)圖的變化確定或描述行為、事件的變化。學生完成后,要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五)課堂檢測及作業(yè),鞏固達標 。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當堂檢測,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是否能正確的描述事件或行為。
Part2:策略分析
【設計理念分析】:
葉圣陶先生60年代初期就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老師在備課時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學生,了解學情,在課堂中,讓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放開學生的手腳”,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為“不教”做更多的鋪墊,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石。
本節(jié)課,是五年級數(shù)學組扎實落實“三講三不講”后
6、的一個匯報。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自己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的知識;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研究之前不講。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訓練,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勤反饋和強矯正,力求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回顧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的確存在著滿堂灌、講得太多的現(xiàn)象。由于老師講得過多、過細,擠掉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只是把作業(yè)留到課外做。這樣的作業(yè)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又收效甚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今秋以來,五年級數(shù)學組扎實落實“三講三不講”,更好的落實精講多練的原則和自學性原則,過好了“三關”,即:過好教材關
7、、過好教法關、過好學法關。
Part3:亮點紛呈與思考
【咬住目標,突出新特點、新思維】:課堂圍繞三個字展開???;找;用。
1、《看圖找關系》突出一個“看”字。劉老師的課堂教學解決好了“三個看”:
其一,看什么??磮D;看橫軸,看縱軸,看折線。
其二,怎么看??瓷仙?;看水平;看下降;
其三,看到了什么。時間的變化;隨著時間的變化速度怎么變;隨著時間的變化,路程怎么變;
2、《看圖找關系》突出一個“找”字。劉老師的課堂教學解決好了“三個找”:
其一,找什么。找時間的變化;找速度的變化;找路程的變化;
其二,怎么找。
其三,找到了什么。
3、《看圖找關系》突出一個“用”字。劉老
8、師的課堂教學解決好了“三個用”:
其一,用生活經(jīng)歷感知數(shù)學知識。
其二,用合作學習獲取數(shù)學知識。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和討論。葉圣陶先生說過,“知識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同伴的互助下悟出來的”。
其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數(shù)學問題,體現(xiàn)“用數(shù)學”。
【達到了四個突破】:
1、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教師立足生活,活用教材,高于教材。從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組織鮮活的材料,凸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突破常規(guī)束縛。從傳統(tǒng)的“教知識”轉型為“師生一起學知識”,問題自探,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讓知識自求。教師講得少了,學生學的時間多了。
3、突破經(jīng)驗主義。教師角色轉變了,從
9、“講師”變成學習學習的合作者。
4、突破教學的禁錮。不做知識的單純的傳播者,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研究之前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讓學生進入學習過程,參與知識形成的探究,學得一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得到了五個提升】:
教師的學習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升。常言道,“以一斑而知全豹”,劉教師備課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觀看視頻錄像,五次重寫教案,兩次試教,三次修改教案,設計了三套教學方案,一一比較,最后成型定稿。
學生的思考力和學習力得到提升。在剛剛結束的諾貝爾獎的評選中,思考力、學習力、創(chuàng)造
10、力最為重要。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我們從小抓起,從每一節(jié)課抓起,才能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新力、創(chuàng)造力的一代。
同時,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得到提升?!昂昧晳T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品格”,在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都得到鍛煉,圈點勾畫等讀書習慣得到養(yǎng)成,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都會得到反復的運用和強化。
當然,研究永無止境,面對一個個鮮活的、不同性格的個體,無論那一種方案設計都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需要,都會有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xiàn)象存在。討論中的及時性、有效性、全面性,以及問題設置更能觸及學生的心靈,更能接近學生的興趣點和發(fā)展區(qū)。如何將知識點、能力點“活化”、具體,讓學生自己能在問題的帶動下去捕捉、去反思、去提高,仍然是教學中永遠研究的主題。
對于一節(jié)課的評比,會因人而異,應看點不一樣而不同。我們真誠的歡迎各位同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更好的改革教學,服務學生。
謝謝大家!
第 7 頁 共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