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10章 化學實驗基礎 第4節(jié)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高考真題實踐 新人教版.doc
《2019版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10章 化學實驗基礎 第4節(jié)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高考真題實踐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10章 化學實驗基礎 第4節(jié)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高考真題實踐 新人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4節(jié)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1.(2017高考江蘇卷)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濃溴水、振蕩,無白色沉淀 苯酚濃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鹽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熱;再加入銀氨溶液,未出現(xiàn)銀鏡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黃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藍色 溶液中含Br2 解析:選B。該實驗中苯酚不能過量,否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于苯酚中,沒有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因為苯酚的濃度太大,A項錯誤;Na2SO3與BaCl2反應生成BaSO3白色沉淀,該沉淀可以溶于鹽酸,若沉淀部分溶解,說明有 BaSO4存在,即部分SO已被氧化成SO,B項正確;銀鏡反應需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C項錯誤;該黃色溶液中還可能含有Fe3+,F(xiàn)e3+可將I-氧化成I2,I2遇淀粉變藍,故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Br2,D項錯誤。 2.(2017高考全國卷Ⅰ,26,15分)凱氏定氮法是測定蛋白質中氮含量的經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濃硫酸在催化劑存在下將樣品中有機氮轉化成銨鹽,利用如圖所示裝置處理銨鹽,然后通過滴定測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作用是 。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 f的名稱是 。 (3)清洗儀器:g中加蒸餾水;打開k1,關閉k2、k3,加熱b,蒸氣充滿管路;停止加熱,關閉k1,g中蒸餾水倒吸進入c,原因是 ; 打開k2放掉水。重復操作2~3次。 (4)儀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劑。銨鹽試樣由d注入e,隨后注入氫氧化鈉溶液,用蒸餾水沖洗d,關閉k3,d中保留少量水。打開k1,加熱b,使水蒸氣進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②e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e采用中空雙層玻璃瓶的作用是 。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樣品m克進行測定,滴定g中吸收液時消耗濃度為c molL-1的鹽酸 V mL,則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為 %,樣品的純度≤ %。 解析:(1)導管a與大氣相通,其作用是避免燒瓶內氣壓過大,發(fā)生危險。(2)加熱液體時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等,要指明。(3)停止加熱,瓶內水蒸氣冷凝,氣體壓強減小,會引起g中液體倒吸入c中,利用蒸餾水倒吸來洗滌儀器e、f。(4)①止水夾k3處可能漏氣,導致測定的N元素質量分數(shù)偏低,故d中保留少量水起液封作用,防止氨氣逸出。②e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銨鹽與氫氧化鈉反應,需要加熱,使氨氣全部逸出。“中空雙層玻璃瓶”考生比較陌生,可以聯(lián)想平時生活中保溫玻璃瓶來分析問題。(5)n(N)=n(NH3)=n(HCl)= mol,w(N)=100%=%。C2H5N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5,w(C2H5NO2)=%=%。 答案:(1)避免b中壓強過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中溫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負壓 (4)①液封,防止氨氣逸出 ②NH+OH-NH3↑+H2O 保溫使氨完全蒸出 (5) 3.(2017高考北京卷)某小組在驗證反應“Fe+2Ag+===Fe2++2Ag”的實驗中檢測到 Fe3+,發(fā)現(xiàn)和探究過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銀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有黑色固體,溶液呈黃色。 (1)檢驗產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體,洗滌后, (填操作和現(xiàn)象),證明黑色固體中含有Ag。 ②取上層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 。 (2)針對“溶液呈黃色”,甲認為溶液中有Fe3+,乙認為鐵粉過量時不可能有Fe3+,乙依據(jù)的原理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針對兩種觀點繼續(xù)實驗: ①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證實了甲的猜測。同時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產生,且溶液顏色深淺、沉淀量多少與取樣時間有關,對比實驗記錄如下: 序號 取樣時間/min 現(xiàn)象 ⅰ 3 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ⅱ 30 產生白色沉淀,較3 min時量少;溶液紅色較3 min時加深 ⅲ 120 產生白色沉淀,較30 min時量少;溶液紅色較30 min時變淺 (資料:Ag+與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對Fe3+產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設: 假設a:可能是鐵粉表面有氧化層,能產生Fe3+; 假設b:空氣中存在O2,由于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可產生Fe3+; 假設c:酸性溶液中的NO具有氧化性,可產生Fe3+; 假設d:根據(jù) 現(xiàn)象,判斷溶液中存在Ag+,可產生Fe3+。 ③下述實驗Ⅰ可證實假設a、b、c不是產生Fe3+的主要原因。實驗Ⅱ可證實假設d成立。 實驗Ⅰ:向硝酸酸化的 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攪拌后靜置,不同時間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時溶液呈淺紅色,30 min后溶液幾乎無色。 實驗Ⅱ:裝置如圖。其中甲溶液是 ,操作及現(xiàn)象是 。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結合方程式推測實驗ⅰ~ⅲ中Fe3+濃度變化的原因: 。 解析:(1)①黑色固體溶于熱的硝酸溶液后,向其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可證明黑色固體中含有Ag。②可利用K3[Fe(CN)6]檢驗Fe2+的存在。(2)過量的鐵粉會與Fe3+反應。②空氣中的O2會與Fe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Fe3+;加入KSCN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存在Ag+,Ag+可與Fe2+反應產生Fe3+。③實驗Ⅰ可證實假設a、b、c不是產生Fe3+的主要原因,只要將原實驗反應體系中的Ag+替換,其他微粒的種類及濃度保持不變,做對比實驗即可,所以可選用0.05 molL-1 NaNO3溶液(pH≈2);實驗Ⅱ利用原電池裝置證明反應Ag++Fe2+===Ag+Fe3+能發(fā)生,所以甲溶液是FeSO4溶液。操作和現(xiàn)象:分別取電池工作前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側燒杯中溶液,同時滴加KSCN溶液,后者紅色更深。 答案:(1)①加硝酸加熱溶解固體,再滴加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贔e2+ (2)2Fe3++Fe===3Fe2+ ②4Fe2++O2+4H+===4Fe3++2H2O 加入KSCN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05 molL-1 NaNO3 FeSO4溶液 分別取電池工作前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側燒杯中溶液,同時滴加KSCN溶液,后者紅色更深 (3)溶液中存在反應:①2Ag++Fe===Fe2++2Ag,②Ag++Fe2+===Fe3++Ag,③Fe+2Fe3+===3Fe2+。反應開始時,c(Ag+)大,以反應①、②為主,c(Fe3+) 增大。約30 min后,c(Ag+)小,以反應③為主,c(Fe3+) 減小-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10章 化學實驗基礎 第4節(jié)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高考真題實踐 新人教版 2019 高考 化學 復習 10 實驗 基礎 方案 設計 評價 實踐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389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