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音樂四上《我們的田野》說課稿.doc
《2019-2020年蘇教版音樂四上《我們的田野》說課稿.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音樂四上《我們的田野》說課稿.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音樂四上《我們的田野》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我是西羅園六小的賈興潔。非常感謝教研員齊老師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說課的機會,因為認識上還存在著不足,懇請大家批評和指正。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是——《我們的田野》(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一首詩歌,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而兒童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事物、認識世界的。因此,詩歌教學要豐富視像,把字變畫,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詩景,領悟詩意,體味詩情。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我們的田野》是二冊教材中的一首現(xiàn)代詩歌,并被譜成一首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這首詩歌膾炙人口,語言精美,段段、句句都閃耀著圖畫般的美妙與靈動,畫面感很強。詩人用凝練的語言,通過對稻田、湖泊景色的描寫,描繪了祖國田野的遼闊美麗及物產(chǎn)的豐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情感。 學情分析: “田野”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缺少生活。在他們的眼中,“田野”就意味著:長著許多草的地方、農(nóng)民種田的地方……這種認識顯然是片面的,可見引導學生通過讀詩了解田野、感悟田野的美景是本詩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之一。 此外,學生對于“稻田”本就沒有清晰的印象,再加上像起伏的海面。學生更是無從體會文字所表達的那種動態(tài)的美。因此,怎樣引導學生體會“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是本詩教學的難點之二。 再有,本詩歌第一次出現(xiàn)畫批形式的課后題,由于學生知能基礎有限,因此畫批訓練也就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教學方式與手段的分析: 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特點、詩歌特點,引導學生豐富視像,把字變畫,讀中感悟田野的廣闊、美麗。 【教學目標】 1 會寫“美”、“麗”兩個字,認識7個生字和5個認讀字及相關詞語。 2 能畫出描寫田野景物的詞語,并清楚、完整地說出田野里都有什么。 3 朗讀課文第一節(jié),感受稻田的廣闊、美麗,產(chǎn)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并落實背誦。 【教學重點】 會寫“美”、“麗”兩個字。以“美麗”為主線,讀中感悟祖國田野的廣闊、美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準確畫批田野中的景物。 【主要教學過程】 大體有這樣五個環(huán)節(jié): 1、了解學生對田野的認識,激發(fā)初讀欲望。 2、初讀兒歌,畫批景物,初步感知田野的美麗。 3、細讀詩歌第一節(jié),充分想象,讀中感受田野的廣闊、美麗。 4、想象畫面,背誦積累第一節(jié)。 5、順應學生情感,識寫“美”“麗”兩字。 第一大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對田野的認識,激發(fā)初讀欲望。 首先出示詞卡“田野”,指名認讀、齊讀之后,讓學生想象畫面復習背誦兒歌《田野里豐收忙》。進而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兒歌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田野什么樣,田野里都有什么?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出課題并補充完整。 [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已學過的跟“田野”有關的兒歌引入,調動學生的認知積累、生活經(jīng)驗,了解學生對田野的認識,以激發(fā)調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進而引導學生憑借詩歌去了解田野,感受田野的美麗。] 第二大環(huán)節(jié):初讀兒歌,畫批景物,感知田野的美麗。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分四個小層次。 第一個層次:初讀兒歌,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引導學生借助音節(jié)自讀,同桌合作讀,指名分小節(jié)反饋讀等形式,扎實落實初讀。 第二個層次:自讀思考:田野里都有什么?畫出田野中的景物名稱。 由于畫批要求是第一次出現(xiàn),為有效落實,扎實訓練,降低難度,我決定先扶后放,分節(jié)進行。首先,引導學生自讀第一節(jié),思考:田野里都有什么?在師生交流過程中通過實投演示,示范并引導學生用橫線畫下田野的兩個景物——河水、稻田,并引導學生認讀詞語。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清楚、完整地表達:田野里有(河水)和(稻田)。 不排除有的同學會說“大?!币彩翘镆爸械木拔?,這時引導讀中理解:“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實際是在說稻田。若還是不明白,在后面讀中感悟這句話時,再回應這位同學。 有了第一節(jié)的訓練基礎,再引導學生自讀第二節(jié),用橫線畫出湖中和湖邊的景物。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學生大多生活在城市,可能有的同學不明白:第二小節(jié)寫的是湖中和湖邊的景色,和田野有什么關系呢?因此,我準備借助圖片引導學生體會:田野指的是田地和野外。野外有很多的景物呢,比如說:高山、湖泊、森林……因此,湖泊也是田野中的景物。使學生明白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寫湖中和湖邊的景色也是在寫田野的景色。 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清楚、完整地表達。湖中有(荷花)和(鯉魚);湖邊有(蘆葦)和(野鴨)。 第三個層次:多種方式準確認讀詞語,引導學生質疑。 課件出示田野景物名稱的詞語,引導學生通過開小火車讀、同組互讀、小老師帶讀等方式讀正確,在此基礎上質疑,借助插圖、圖片等明白“稻田、蘆葦” 等詞語的意思。 河水 稻田 湖 荷花 鯉魚 蘆葦 野鴨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給足學生讀書思考、自讀自悟的時間,以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簡單批畫的良好閱讀習慣。嘗試將閱讀了解與字詞教學有機結合,改變以往閱讀教學中閱讀與字詞分塊進行的情況。] 第四個層次: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初步感知田野的美麗。 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們的田野留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個詞來概括。隨后教師相機板書“美麗”這個詞語。 第三大環(huán)節(jié):細讀詩歌第一節(jié),充分想象,感受田野的廣闊、美麗。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緊緊圍繞“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田野是美麗的?”這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心地讀詩,抓重點詞句通過聯(lián)系實際、想象畫面、做動作、看視頻等手段引導學生把字變畫,讀中感悟田野的廣闊、美麗。 重點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 教學這兩句話時,我是分下面的四個層次來引導的。 第一層:自讀句子說理解。 第二層:聽讀想象,讀出理解。 老師范讀,引導學生閉眼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好像聽到了什么? [意在引導學生把呆板的文字還原成鮮活畫面,讀中表達自己的理解。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碧綠”、“無邊”,使學生感受到青綠色的河水流過廣闊無邊的稻田非常美麗。] 第三層:聯(lián)系生活,觀看視頻,建立(海面與稻田)聯(lián)系,進而理解“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 老師問:“你到過海邊嗎?你見到的大海什么樣?引導學生說出大海的廣闊無邊與波濤起伏的景象。若學生沒有去過海邊,或去過海邊的人很少,這里放一段大海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大海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做動作理解:波浪一會兒起來,一會兒落下,這就是起伏的意思,并出示詞卡引導學生讀出理解。 由于學生很少見過稻田,這里相機播放稻田的視頻,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讀中表達田野的廣闊美麗。 若批畫景物時,有學生認為:海面也是田野中的景物,這里要注意回應他,使之真正明白“無邊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實際是在說稻田。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將海面與稻田聯(lián)系起來,將“起伏”與理解詩句意思聯(lián)系起來。滲透稻田如海面般寬廣、遇風起伏。在學生的腦海里建立起稻田起伏的動態(tài)形象。鮮活的視頻資料,使學生身臨其境,較好地體會稻田的動態(tài)美。] 第四層:想象心情,讀中表達內心的愉悅美。 老師引導說:同學們,假如農(nóng)民伯伯看到我們自己的田野里碧綠的河水從金黃的稻田邊流過,看到廣闊美麗的金燦燦的稻子,他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進而讓學生帶著這種興奮喜悅的心情,想象著田野的美麗風光,美美地再讀這一小節(jié)。 第四大環(huán)節(jié):想象畫面,背誦第一節(jié)。 分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自由練背(有困難的看提示),同桌互背,集體齊背三個層次。[課堂上扎實落實背誦,將背誦分節(jié)落實,有效落實積累。] 我們的田野, (美麗的)田野。 碧綠的(河水), 流過(無邊)的稻田。 無邊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第五大環(huán)節(jié):順應學生情感,識寫“美”、“麗”兩個字。 利用漢字形義結合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歌訣來記“美”字:“羊字頭下一個大,祖國田野美如畫!” ;緊緊抓住“美”字的易錯筆畫——第五筆豎和第八筆撇容易寫成一筆的情況,引導學生看筆順跟隨表說筆順;書寫前緊緊圍繞“美”字的最大特點橫多引導學生觀察橫的長短變化及間距,強化“多橫間距要相等”的書寫規(guī)律。并通過范寫,強化書寫要領。加強書寫反饋,圍繞普遍性問題進行再次指導,切實保證寫字質量。 對于“麗”字,引導學生歌訣識記“兩只明亮大眼睛,眉毛在上要寫長?!泵鞔_上面一橫要寫得長一些,要能夠蓋住下面的部分。下邊要寫得一樣大。 [這樣一來,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及識記效果。引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并強化書寫規(guī)則,使閱讀與識字、寫字較好地統(tǒng)一起來。] 作業(yè): 讀第二小節(jié)并想想:你從哪兒感受到湖泊也是美麗的? 搜集并閱讀詩歌后三小節(jié)。 [一方面達到增加閱讀量,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拓展閱讀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我們田野的認識:田野不僅景色美麗,而且物產(chǎn)還非常豐富呢。以激發(fā)學生熱愛田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板書設計】 由于本詩緊緊圍繞田野的美麗風光來寫,因此板書為“美麗” 一詞,又因為“美麗”是生字,因此書寫在田字格中。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一、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按原文填空。相信你能寫得又對又好。 我們的田野, ( )田野。 碧綠的( ), 流過無邊的稻田。 無邊的稻田, 好像( )的海面。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jié)。 二、教師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1、是否善于指導學生準確畫出描寫田野景物的詞語,并清楚、完整地說出田野里都有什么。 2、是否善于引導學生細讀詩歌第一節(jié),充分想象,把字變畫,感受稻田的廣闊、美麗。 3、是否扎實落實背誦。 【與以往教學相比的特點】 第一點:嘗試將閱讀了解與字詞教學有機結合,改變以往閱讀教學中閱讀與識字分塊進行的情況。扎實落實畫批,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發(fā)揮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多重功效。 第二點:豐富視像,把字變畫,讀中感悟稻田的廣闊、美麗,產(chǎn)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謝謝大家!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附送: 2019-2020年蘇教版音樂四上《春到沂河》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中外音樂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lián)想,即興創(chuàng)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chuàng)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音樂知識 (1)在歌曲黃鸝鳥的叫聲中模仿其節(jié)奏,從模仿實踐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在復習四分、八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 教學重難點: 1.聽辨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能辨別前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與后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 教學過程: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欣賞《春到沂河》的導入。 (1)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2)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聽兩遍)。 設問: (1)這段曲調熟悉嗎?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這段曲調給你們的情緒以什么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征。(有條件的學校如能用VCD及多媒體現(xiàn)代化手段介紹,將更為形象生動。) 4.看著書上的圖形譜,完整地聽全曲,比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速度變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東民歌為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完整地聆聽全曲。從樂曲的名稱(標題)及三部分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7.導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 如果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8.聽歌曲范唱(錄音或教師示范)。 9.請你模仿歌曲中的黃鸝鳥叫聲 。 10.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11.再聽歌曲范唱,要求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12.學習曲調:分兩部分學唱,即前16小節(jié)和后16小節(jié)。 (1)前16小節(jié)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jié)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jié),然后在學唱其他8小節(jié)。 (2)后16小節(jié)從聽辨相同節(jié)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jié),然后再學唱最后8小節(jié)。(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14.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第二部分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伴奏,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方案。 15.教學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等中外音樂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lián)想,即興創(chuàng)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春天舉行音樂會》,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chuàng)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教學重難點: 1.聽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大自然里有各種美妙的聲音,你能用人聲來模仿一下嗎?春雷的聲音?春水的聲音?春雨的聲音?春風的聲音? 這些聲音組成了春天的音樂會——課題揭示的《春天舉行音樂會》。 2.聆聽范唱(教師示范或聽錄音)。 3.設問: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誰?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學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節(jié)): (1)有感情地、有節(jié)奏地吟讀歌詞(按音樂節(jié)奏)。 學生吟誦歌詞時,教師彈這16小節(jié)曲調為他們伴奏,既作為背景,又為學曲調鋪墊,注意: (2)在有感情熟讀這段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曲調與歌曲。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以樂句為單位,以聽唱法為主學唱曲調。“春天舉行音樂會”是點題樂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動作表演。 7.以打擊樂伴奏渲染其氣氛。 8.打擊樂的編創(chuàng)有兩個方面:一是選擇樂器,二是選擇節(jié)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擊樂器選擇其適合表演的節(jié)奏型。如金屬類宜表演長音,而木塊類則宜短音。 9.在歌曲《嘀哩嘀哩》聲中導入《春》的欣賞。 設問:歌曲《嘀哩嘀哩》講的是什么主題? 10.聽《春》的主題音樂。 設問:你能從這一段音樂聲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個季節(jié)?說說你的感受。 11.分別聆聽第一、二、三插段音樂。 12.完整地聽全曲,邊聽邊看著課本上的圖形譜及插圖,想像音樂所描寫的情景,并校對、調整自己剛才填寫的答案。 13.用彩色筆涂色塊,描述音樂的情緒變化與發(fā)展。 想像音樂描寫的情景,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音樂的情緒發(fā)展。不要求統(tǒng)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緒(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14. 教學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四首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以春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2.聽辨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能辨別前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與后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 教學重難點: 1.創(chuàng)作以春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教學過程: 1.啟發(fā)引導談話,本課聽的、唱的音樂作品,都集中表現(xiàn)一個主題,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現(xiàn)春天的音樂作品有成千上萬,都是作者對“春天”的有感而發(fā),我們每一位學生也度過了九個、十個春天,你們能否也嘗試一下創(chuàng)作…… 2.課本上有四幅圖,你們還可以畫出更多的春天的畫面,在欣賞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現(xiàn),你們可用打擊樂或你們各自所掌握的各種樂器(凡是能發(fā)出聲音的物體都可以來表現(xiàn)),用你的想像去創(chuàng)作吧。 3.創(chuàng)作活動可以一個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創(chuàng)作,也可以是小組,請大家自由結合,充分想像,即興創(chuàng)作。 4.教師還可以自己編三條節(jié)奏,讓學生聽辨。 5.可以讓學生創(chuàng)作三條節(jié)奏進行聽辨。 6.三條節(jié)奏要同時拍擊,并可以重復二到三次。 7.聽辨后讓全體學生模仿拍擊。 8.教學小結。-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我們的田野 2019 2020 年蘇教版 音樂 我們 田野 說課稿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559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