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數(shù)學復習《動點問題》綜合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年中考數(shù)學復習《動點問題》綜合練習(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動點問題》
一、單選題
1、(2016?宜賓)如圖,點 P 是矩形 ABCD的邊 AD上的一動點,矩形的兩條邊 AB、BC的長分別是 6 和 8,則點 P 到矩形的兩條對角線
AC和 BD的距離之和是( )
A、4.8 B 、5 C 、6 D 、7.2
2、(2016?龍巖)如圖,在周長為 12 的菱形 ABCD中,AE=1,AF=2,若 P為對角線 BD上一動點,則 EP+FP的最小值為( )
A、1 B 、2 C 、3 D 、4
3、(2016?荊門)如圖,正方形 ABCD的邊長為 2cm,動點 P 從點 A出發(fā),在正方形的邊上沿 A→B→C 的方向運動到點 C停止,設點
2、P
的運動路程為 x(cm),在下列圖象中,能表示△ ADP 的面積 y(cm
2 )關于 x(cm)的函數(shù)關系的圖象是( )
A、 B、 C、 D、
4、(2016?鄂州)如圖, O是邊長為 4cm的正方形 ABCD的中心, M是 BC的中點,動點 P 由 A 開始沿折線 A﹣B﹣M方向勻速運動,到 M
2 2
時停止運動, 速度為 1cm/s.設 P 點的運動時間為 t(s),點 P 的運動路徑與 OA、OP所圍成的圖形面積為 S(cm),則描述面積 S(cm
)
與時間 t (s)的關系的圖象可以是( )
A、 B、 C、 D、
5、(2016?濟南)如圖,在四邊形
3、ABCD中,AB∥CD,∠B=90° , AB=AD=5,BC=4,M、N、E 分別是 AB、AD、CB上的點, AM=CE=,1 AN=3,
點 P 從點 M出發(fā),以每秒 1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折線 MB﹣BE向點 E運動,同時點 Q從點 N出發(fā),以相同的速度沿折線 N D﹣D C﹣CE向
點 E 運動, 當其中一個點到達后, 另一個點也停止運動. 設△APQ的面積為 S,運動時間為 t 秒,則 S 與 t 函數(shù)關系的大致圖象為 ( )
A、 B、 C、 D、
二、填空題
6、(2016?沈陽)如圖,在 Rt△ABC中,∠ A=90°, AB=AC,BC=20,DE是△ABC的中位
4、線,點 M是邊BC上一點, BM=3,點 N是線段 MC
上的一個動點,連接 D N, ME,DN與 ME相交于點 O.若△ OMN是直角三角形,則DO的長是 ________
7、(2016?日照)如圖,直線y=﹣與 x軸、 y軸分別交于點 A、B;點 Q是以 C(0,﹣1)為圓心、 1為半徑的圓上一動點,過
Q點的切線交線段 AB于點 P,則線段 PQ的最小是 ________.
三、綜合題
8、(2016?南充)已知正方形 ABCD的邊長為1,點 P為正方形內(nèi)一動點,若點 M在 AB上,且滿足△ PBC∽△PAM,延長BP交 AD于點 N,
連結CM.
(1) 如圖一,若點
5、 M在線段 AB上,求證: AP⊥BN; AM=AN;
(2) ①如圖二,在點 P 運動過程中,滿足△ PBC∽△PAM 的點 M在 AB的延長線上時, AP⊥BN 和 AM=AN是否成立?(不需說明理由)
②是否存在滿足條件的點 P,使得 PC= ?請說明理由.
9、(2016?海南)如圖1,拋物線y=ax
2﹣6x+c 與 x軸交于點 A(﹣5,0)、 B(﹣1,0),與 y軸交于點 C(0,﹣5),點 P是拋物線
上的動點,連接 PA、PC, PC與 x軸交于點 D.
(1) 求該拋物線所對應的函數(shù)解析式;
(2) 若點 P的坐標為(﹣2,3),請求出此時△ APC 的
6、面積;
2
(3)過點 P作 y軸的平行線交 x軸于點 H,交直線AC于點 E,如圖2.
①若∠ APE=∠CPE,求證: ;
②△APE能否為等腰三角形?若能,請求出此時點 P 的坐標;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10、( 2 016?梅州)如圖,在 Rt△ABC中,∠ ACB=90°, AC=5cm,∠BAC=60°,動點 M從點 B出發(fā),在 BA邊上以每秒 2cm的速度向點
A勻速運動,同時動點 N從點 C出發(fā),在 CB邊上以每秒 cm的速度向點 B 勻速運動,設運動時間為 t 秒(0≤ t ≤ 5),連接 MN.
(1) 若 BM=BN,求 t 的值;
(2) 若△MBN與△
7、ABC相似,求 t 的值;
(3) 當 t為何值時,四邊形 ACNM的面積最?。坎⑶蟪鲎钚≈担?
11、(2016?蘭州)如圖1,二次函數(shù) y=﹣x 2+bx+c 的圖象過點 A(3,0), B(0,4)兩點,動點 P 從 A出發(fā),在線段 AB上沿 A→B 的
方向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過點 P作 PD⊥y 于點 D,交拋物線于點 C.設運動時間為t (秒).
(1) 求二次函數(shù) y=﹣x 2+bx+c 的表達式;
(2)連接 BC,當 t=時,求△ BCP的面積;
(3) 如圖2,動點 P 從 A 出發(fā)時,動點 Q同時從 O出發(fā), 在線段 OA上沿 O→A 的方向以 1
8、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 當點 P 與 B重合時, P、
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連接 D Q,PQ,將△ DPQ沿直線PC折疊得到△ DPE.在運動過程中,設△ DPE 和△OAB重合部分的面積為S,直接
寫出 S 與 t 的函數(shù)關系及 t 的取值范圍.
12、(2016?呼和浩特)已知二次函數(shù) y=ax
2﹣2ax+c( a<0)的最大值為4,且拋物線過點( ,﹣),點 P(t , 0)是 x軸上的
動點,拋物線與 y軸交點為C,頂點為D.
(1) 求該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頂點 D的坐標;
(2) 求 |PC﹣PD|的最大值及對應的點 P的坐標;
(3)設Q( 0,2t )
9、是 y軸上的動點,若線段 PQ與函數(shù) y=a|x|
2﹣2a|x|+c 的圖象只有一個公共點,求 t 的取值.
24、(2016?遵義)如圖,△ ABC 中,∠ BAC=12°0 , AB=AC=6.P 是底邊BC上的一個動點( P 與 B、C不重合),以 P為圓心, PB為半
徑的⊙ P 與射線BA交于點 D,射線PD交射線CA于點 E.
(1) 若點 E在線段 CA的延長線上,設BP=x,AE=y,求 y 關于 x 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 x 的取值范圍.
3
(2) 當 BP=2 時,試說明射線 CA與⊙P 是否相切.
(3) 連接 PA,若 S△APE= S△ABC ,
10、 求 BP的長.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 D
二、填空題
6【答案】 或 7 【答案】
三、綜合題
8(1)證明:
連接 BC、O C,
∵AB是⊙O 的直徑,
∴∠OCD=9°0 ,
∴∠OCA∠+ OCB=9°0 ,
∵∠OCA∠= OAC,∠B=∠OCB,
∴∠OAC∠+ B=90° ,
∵CD為切線,
∴∠OCD=9°0 ,
∴∠OCA∠+ ACD=9°0 ,
∴∠B=∠ACD,
∵PE⊥AB,
∴∠APE=∠DPC=∠B,
∴∠DPC=∠ACD,
∴AP=DC;
11、(2)解:以 A,O,C,F(xiàn) 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
∵∠CAB=30° ,∴∠B=60° ,
∴△OBC為等邊三角形,
∴∠AOC=12°0 ,
連接 OF,AF,
∵F 是 的中點,
∴∠AOF=∠COF=6°0 ,
∴△AOF與△COF均為等邊三角形,
∴AF=AO=OC=,CF
∴四邊形 OACF為菱形.
9【答案】
(1)證明:如圖一中
4
∵四邊形 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 ∠ DAB=∠ABC=∠BCD=∠D=90°,
∵△ PBC∽△ PAM,
∴∠ PAM=∠PBC, ,
∴∠ PBC+∠PBA=90°,
∴∠ PAM
12、+∠PBA=90°,
∴∠APB=90°,
∴A P⊥BN,
∵∠ ABP=∠ABN,∠ APB=∠BAN=90°,
∴△ BAP∽△ BNA,
∴ ,
∴ ,
∵AB=BC,
∴AN=AM.
(2)解:①仍然成立, AP⊥BN和 AM=AN.理由如圖二中,
∵四邊形 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 DAB=∠ABC=∠BCD=∠D=90°,
∵△ PBC∽△ PAM,
∴∠ PAM=∠PBC, ,
∴∠ PBC+∠PBA=90°,
∴∠ PAM+∠PBA=90°,
∴∠APB=90°,
∴A P⊥BN,
∵∠ ABP=∠ABN,∠ APB
13、=∠BAN=90°,
∴△ BAP∽△ BNA,
∴ ,
∴
∵AB=BC,
∴AN=AM.
②這樣的點 P 不存在.
理由:假設PC= ,
如圖三中,
5
以點 C為圓心為半徑畫圓,以 AB為直徑畫圓,
CO= = >1+ ,
∴兩個圓外離,∴∠ APB<90°,這與 AP⊥PB矛盾,
∴假設不可能成立,
10【答案】
(1)解:解:設拋物線解析式為y=a(x+5)( x+1),
把 C(0,﹣5)代入得 a?5?1=﹣5,解得 a=﹣1,
所以拋物線解析式為y=﹣( x+5)( x+1),即 y=﹣x
2﹣6x﹣5
(2)解:解:設直線AC的解析式為y
14、=mx+n,
把 A(﹣5, 0), C(0,﹣5)代入得 ,解得 ,
∴直線AC的解析式為y=﹣x﹣5,
作 PQ∥y軸交 AC于 Q,如圖1,
則Q(﹣2,﹣3),
∴PQ=3﹣(﹣3)=6,
∴S△ APC=S△APQ+S△CPQ= ?PQ?5= ×6×5=15;
(3)解:①證明:∵∠ APE=∠CPE,
而 PH⊥AD,
∴△ PAD為等腰三角形,
∴AH=DH,
設P(x,﹣x
2﹣6x﹣5),則OH=﹣x,OD=﹣x﹣D H,
∵PH∥O C,
∴△ PHD∽△ COD,
2
∴PH:OC=D:H O D,即(﹣x﹣6x﹣5): 5=DH:(﹣x﹣
15、D H),
∴DH=﹣x﹣,
而 AH+OH=,5
∴﹣x﹣x﹣=5,
整理得 2x
2+17x+35=0,解得 x 1=﹣,x2=﹣5(舍去),
1=﹣,x2=﹣5(舍去),
∴OH= ,
∴AH=5﹣= ,
∵HE∥O C,
6
∴ = = ;
②能.設P(x,﹣x 2﹣6x﹣5),則E(x,﹣x﹣5),
當 PA=PE,因為∠ PEA=45°,所以∠ PAE=45°,則點 P 與 B點重合,此時P 點坐標為(﹣1,0);
當 AP=AE,如圖2,
則PH=HE,即 |﹣x 1=﹣5(舍去), x2=0(舍去);解﹣x 1=﹣5(舍 2﹣6x﹣5|=|﹣x
16、﹣5| ,解﹣x2﹣6x﹣5=﹣x﹣5 得 x 2﹣6x﹣5=x+5 得 x
去), x2=﹣2,此時P點坐標為(﹣2,3);
當 E′A=E′P,如圖2,AE′= E′H′= (x+5),P′E′=﹣x﹣5﹣(﹣x 1=﹣5 2﹣6x﹣5)=x2+5x,則x2+5x= (x+5),解得 x
(舍去), x2= ,此時P 點坐標為( ,﹣7﹣6 ),
綜上所述,滿足條件的 P 點坐標為(﹣1,0),(﹣2,3),( ,﹣7﹣6 )
11【答案】
(1)解:∵在 Rt △ABC中,∠ ACB=90°, AC=5,∠ BAC=60°,
∴∠B=30°,
∴AB=2AC=10,BC=
17、5 .
由題意知: BM=2t,CN= t ,
∴BN=5 - t ,
∵BM=BN,
∴2t=5 - t
解得: .
(2)解:分兩種情況:①當△ MBN∽△ ABC時,
則 ,即 ,
解得: t= .
②當△ NBM∽△ ABC時,
則 ,即 ,
解得: t= .
綜上所述:當 t= 或 t=時,△ MBN與△ ABC相似.
(3)解:過M作 MD⊥BC于點 D,則MD∥AC,
∴△ BMD∽△ BAC,
∴ ,
即 ,
解得: MD=t.
設四邊形 ACNM的面積為y,
7
∴y= = = .
∴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可知,當 t= 時,y 的值最小
18、.
此時, .
12【答案】
(1)解:把 A(3,0), B(0,4)代入 y=﹣ x
2+bx+c 中得:
解得 ,
∴二次函數(shù) y=﹣x
2+bx+c 的表達式為: y=﹣x2+ x+4
(2)解:如圖 1,
當 t= 時,AP=2t,
∵PC∥x 軸,
∴ ,
∴ ,
∴OD= = × = ,
當 y= 時, =﹣x
2+ x+4,
2
3x ﹣5x﹣8=0,
x1 =﹣1,x2= ,
∴C(﹣ 1, ),
由 得 ,
則 PD=2,
∴S△BCP= × PC× BD= × 3× =4
(3)解:如圖 3,
當點 E 在 AB上時,
由
19、(2)得 OD=QM=ME= ,
8
∴EQ= ,
由折疊得: E Q⊥PD,則E Q∥y 軸
∴ ,
∴ ,
∴t= ,
同理得: PD=3﹣,
∴當 0≤ t ≤時,S=S△PDQ= ×PD×MQ= ×( 3﹣)× ,
S=﹣t
2+ t ;
當 <t ≤ 2.5時,
如圖4,
P′D′=3﹣,
點 Q與點 E關于直線P′C′對稱,則Q(t ,0)、E(t , ),
∵AB的解析式為: y=﹣x+4,
D′E 的解析式為: y= x+ t ,
則交點 N( , ),
∴S=S△P′D′N = ×P′D′×FN= ×( 3﹣)(﹣),
∴S= t
2﹣t+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