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導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單元 生物個體的穩(wěn)態(tài) 第27講 人體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講義(含解析)蘇教版.docx
《(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導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單元 生物個體的穩(wěn)態(tài) 第27講 人體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講義(含解析)蘇教版.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導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單元 生物個體的穩(wěn)態(tài) 第27講 人體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講義(含解析)蘇教版.docx(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27講 人體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 [考綱要求] 1.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和調節(jié)過程(B)。2.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B)。 3.人腦的高級功能(A)。 考點一 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 1.興奮的產生和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轉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2)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①傳導形式:電信號(或局部電流),也稱神經沖動。 ②傳導過程 ③傳導特點:雙向傳導,即圖中a←b→c。 ④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局部電流方向的關系(如圖) a.在膜外,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b.在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 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 (1)突觸結構及其興奮傳遞過程 (2)突觸類型 ①神經元間形成突觸的主要類型(連線) ②神經元與效應器形成的突觸類型:軸突—肌肉型、軸突—腺體型。 (3)傳導特點 ①單向傳導:興奮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到下一個神經元的胞體或樹突。其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上。 ②突觸延擱:神經沖動在突觸處的傳導要經過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因此比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要慢。 (4)作用效果:使后一個神經元(或效應器)興奮或抑制。 小貼士 巧記神經遞質“一二二” 1.有關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判斷 (1)神經細胞靜息電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 ) (2)動作電位形成過程中Na+內流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 (3)神經纖維接受刺激產生的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 √ ) (4)刺激神經纖維中部,產生的興奮沿神經纖維向兩側傳導( √ ) (5)膜內的K+通過Na+-K+泵主動運輸排出,導致動作電位的形成( ) (6)神經纖維膜內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高( ) 2.有關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導的判斷 (1)興奮可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到下一個神經元的胞體或樹突( √ ) (2)神經肌肉接點的突觸間隙中有組織液( √ ) (3)興奮傳導過程中,突觸后膜上的信號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 (4)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就會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 (5)在完成反射活動的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雙向的,而在突觸處的傳導方向是單向的( ) (6)神經遞質以胞吐的方式釋放至突觸間隙,該過程共穿過了0層生物膜,該過程的發(fā)生體現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 ) 圖1是神經元之間形成的一種環(huán)狀連接方式,在圖示位置給予一定強度的刺激后,測得膜內外電位變化如圖2所示;圖3中A、B代表兩個神經元的局部放大。據圖分析: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若將離體神經纖維放于高濃度海水中,圖2中B點值將會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圖1中共有3個完整突觸,若圖1中環(huán)狀結構內各突觸生理性質大體一致,則興奮經該結構傳導后持續(xù)時間將延長(填“延長”“縮短”或“不變”)。 (3)在圖3中,當神經元上Y點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細胞膜內外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興奮在兩個神經元間的傳導方向是A→B(用字母、箭頭表示)。 1.興奮傳導過程中膜電位變化原理分析 2.突觸與突觸小體 (1)結構上不同:突觸小體是神經元軸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構成突觸前膜,是突觸的一部分;突觸涉及兩個神經元,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其中突觸前膜與突觸后膜分別屬于兩個神經元。 (2)信號轉變不同:在突觸小體上的信號變化為電信號→化學信號;在突觸中完成的信號變化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3.神經遞質的性質及作用 (1)化學成分:包括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5羥色胺、γ氨基丁酸、甘氨酸、乙酰膽堿等多種成分。 (2)功能分類:遞質分為興奮性遞質與抑制性遞質,前者可導致Na+內流,使突觸后膜興奮,產生動作電位實現由“內負外正→內正外負”的轉化,后者則可導致負離子(如Cl-)進入突觸后膜,從而強化“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 (3)神經遞質作用后的兩個去向:一是回收再利用,即通過突觸前膜轉運載體的作用將突觸間隙中多余的神經遞質回收至突觸前神經元并儲存于囊泡再利用;另一途徑是酶解,被相應的酶分解失活。 命題點一 興奮的產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1.(2018揚州高考模擬)某神經纖維在產生動作電位的過程中,Na+、K+通過離子通道的流動造成的跨膜電流如圖所示(內向電流是指正離子由細胞膜外向膜內流動,外向電流則相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之前神經纖維膜內外之間沒有正離子的流動 B.ab段Na+通道開放,bc段鈉離子通道關閉 C.c點時神經纖維的膜內電位等于0mV D.cd段K+排出細胞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 D 解析 據圖分析可知,a點之前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此時有K+外流,A項錯誤;ab段與bc段均是內向電流,此時都是Na+通道開放,B項錯誤;c點時神經纖維處于動作電位,此時膜內為正電位,膜外為負電位,所以其膜內電位大于0mV,C項錯誤;cd段K+通過K+通道蛋白排出細胞,是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D項正確。 2.已知一個鮮活的神經細胞在小白鼠體內的靜息電位和因某適宜刺激而發(fā)生的一次動作電位如圖甲所示。將這一完整的神經細胞置于某一等滲溶液E中(其成分能確保神經元正常生活),其靜息電位和因某適宜刺激而發(fā)生的一次動作電位可能會呈乙、丙、丁圖所示。與小鼠的組織液相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乙圖,E液K+濃度更低 B.乙圖,E液Na+、K+濃度都更高 C.丙圖,E液Na+濃度更低 D.丁圖,E液K+濃度更高 答案 C 解析 乙圖的動作電位比甲圖高,可能是E液Na+濃度較高、內流較多引起的,而靜息電位不變,說明E液K+濃度與組織液相等,A、B項錯誤;丙圖受到刺激后電位沒有變成正電位,沒有產生動作電位,說明Na+內流的很少,即E液Na+濃度更低,C項正確;丁圖的靜息電位比甲圖高,故E液K+濃度更低,D項錯誤。 生命觀念 Na+、K+與膜電位變化的關系 (1)K+濃度影響靜息電位 (2)Na+濃度影響動作電位 命題點二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分析 3.如圖是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產生和傳導的示意圖。下列說法與圖示相符的是( ) A.圖中興奮部位是b和c B.圖中弧線最可能表示局部電流方向 C.圖中興奮傳導的方向是c→a→b D.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外電流方向一致 答案 B 解析 圖中興奮部位是a;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因此圖中弧線最可能表示局部電流方向;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相反,與膜內局部電流方向相同,因此興奮傳導的方向為a→c、a→b。 4.如圖所示,當神經沖動在軸突上傳導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區(qū)域與丙區(qū)域可能剛恢復為靜息電位 B.乙區(qū)域與丁區(qū)域間膜內局部電流的方向是從乙到丁 C.丁區(qū)域發(fā)生K+外流和Na+內流 D.圖示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有可能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 答案 C 解析 由圖可知,甲、丙和丁區(qū)域電位為外正內負,處于靜息狀態(tài),乙區(qū)域的電位正好相反,即為動作電位,電流是從正電位流向負電位,所以乙區(qū)域與丁區(qū)域間膜內局部電流的方向是從乙到丁,B正確;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因此圖示興奮傳導的方向有可能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D正確;甲區(qū)域與丙區(qū)域可能剛恢復為靜息電位,也有可能是興奮還沒傳到時所保持的靜息電位,A正確;丁區(qū)域的電位為外正內負,是由K+外流造成的,C錯誤。 命題點三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導過程的分析 5.(2018蘇州質量測評)下圖為反射弧中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與突觸的結構類似)及其生理變化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ch屬于神經遞質,其合成發(fā)生在突觸小泡中 B.神經沖動傳至突觸處,不會導致突觸前膜電位變化 C.骨骼肌細胞膜離子通道開放后,Na+、Cl-同時內流 D.該結構為效應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縮 答案 D 解析 Ach屬于神經遞質,其合成后在突觸小泡中暫時儲存,A項錯誤;神經沖動傳至突觸處,引起突觸前膜電位發(fā)生變化,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B項錯誤;Ach與骨骼肌細胞膜上的Ach受體結合,導致骨骼肌細胞膜離子通道開放,Na+內流,進而引起骨骼肌細胞興奮,C項錯誤;效應器是由運動神經末梢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組成,故該結構為效應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縮,D項正確。 6.屈肌反射是當機體皮膚受到傷害性刺激時,肢體的屈肌強烈收縮、伸肌舒張使肢體脫離傷害性刺激,如縮手反射。如圖表示人體屈肌反射的部分反射弧結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多選)( ) 注:(+)表示促進、(-)表示抑制,a、b、c表示結構,箭頭表示興奮傳導方向。 A.興奮由a傳至b時,b處Na+通道開放形成內正外負的膜電位 B.神經遞質在c處的釋放過程與細胞膜的流動性密切相關 C.c處屬于內環(huán)境的組分,該處化學成分的改變將影響興奮的傳遞 D.當傳入神經接受興奮后,能引起屈肌與伸肌同時收縮與舒張 答案 ABC 解析 b處興奮時,Na+通道開放形成內正外負的膜電位,A項正確;神經遞質在突觸處通過胞吐釋放,釋放過程與細胞膜的流動性密切相關,B項正確;c處為突觸間隙的組織液,屬于內環(huán)境的組分,該處Na+、K+的改變將影響興奮的傳遞,C項正確;傳入神經接受興奮后,通過中間神經元作用于伸肌運動神經元,耗時較長,屈肌的收縮與伸肌的舒張不同時發(fā)生,D項錯誤。 科學思維 影響神經沖動傳導因素的判斷方法 正常情況下,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后,立即被相應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被移走。 (1)突觸后膜會持續(xù)興奮或抑制的原因 若某種有毒有害物質使分解神經遞質的相應酶變性失活,則突觸后膜會持續(xù)興奮或抑制。 (2)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作用于突觸從而阻斷神經沖動傳導的原因 ①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阻斷神經遞質的合成或釋放。 ②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使神經遞質失活。 ③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結合,使神經遞質不能與后膜上的受體結合。 考點二 反射和反射弧 1.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 (1)填出下圖中所示結構名稱 (2)比較樹突和軸突 項目 數量 長度 分支數 功能 樹突 多 短 多 接受興奮 軸突 少 長 少 傳導興奮 2.反射與反射弧 3.反射弧中相關結構對反射弧功能的影響 (1)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反射弧,而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2)反射是在大腦皮層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 ) (3)刺激傳出神經也會引起效應器做出反應,這種反應也屬于反射( ) (4)寒冷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是條件反射( ) (5)如果破壞了反射弧的某一結構(如傳出神經),則反射不能發(fā)生( √ ) (6)感受器是指感覺神經末梢,效應器是指運動神經末梢( ) (7)沒有感覺產生,一定是傳入神經受損傷;沒有運動產生,一定是傳出神經受損傷( ) 如圖是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a、b分別是放置在傳出神經和骨骼肌上的電極,用于刺激神經和骨骼??;c是放置在傳出神經上的電位計,用于記錄神經興奮電位;d為神經與肌細胞接頭部位,是一種突觸。 (1)用a刺激神經,產生的興奮傳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縮不屬于(填“屬于”或“不屬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處記錄到電位。 (3)正常時,用a刺激神經會引起骨骼肌收縮;傳出部分的某一處(骨骼肌或傳出神經或d)受損時,用a刺激神經,骨骼肌不再收縮。根據本題條件,完成下列判斷實驗: ①如果用a刺激神經,在c處不能記錄電位,表明傳出神經受損。 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縮,表明骨骼肌受損。 ③如果用a刺激神經,在c處記錄到電位,骨骼肌不收縮;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縮,表明d受損。 命題點一 反射與反射弧的結構分析 1.反射是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下列關于反射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學生聽到鈴聲后急速趕往教室 C.條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經中樞參與,非條件反射則不一定 D.高級中樞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條件反射 答案 B 解析 望梅止渴是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條件反射,無需大腦皮層的參與也能完成,A錯誤;條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學生聽到鈴聲后急速趕往教室,B正確;無論是條件反射還是非條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經中樞的參與下才能完成,C錯誤;腦中的神經中樞都是高級中樞,但其中的一些反射中樞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腦中的呼吸中樞控制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D錯誤。 2.如圖是某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虛線內為神經中樞),據圖分析,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圖中興奮傳導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圖中箭頭表示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a、b、c、d四個箭頭表示的方向都正確 C.圖中表示神經元之間的突觸有5個 D.圖中表示當④受到刺激而②損傷時,人體能產生感覺 答案 B 解析 圖示反射弧的結構中,③②分別為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④①分別為感受器和效應器,興奮傳導的方向是④③②①;④受到刺激而②損傷時,興奮仍能傳至大腦皮層,使人體產生感覺,A、D項正確;由圖可知,神經元之間的突觸有5個,C項正確;圖中a、d都與反射弧中的神經元的軸突相連,可以接收到從神經元傳出的信號;而c與反射弧中的神經元的胞體相連,不能接收到從該神經元傳出的信號,因為信號只能從上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傳到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胞體,B項錯誤。 科學思維 反射弧中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的判斷方法 (1)根據是否具有神經節(jié):有神經節(jié)的是傳入神經。 (2)根據突觸結構判斷:圖示中與“”相連的為傳入神經,與“”相連的為傳出神經。 (3)根據脊髓灰質結構判斷:與前角(膨大部分)相連的為傳出神經,與后角(狹窄部分)相連的為傳入神經。 (4)切斷實驗法:若切斷某一神經,刺激外周段(遠離中樞的位置),肌肉不收縮,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樞的位置),肌肉收縮,則切斷的為傳入神經;反之,則為傳出神經。 命題點二 與反射弧功能有關的實驗分析 3.(2018徐州一中期末)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多選)( ) A.用橡皮錘輕輕敲擊Ⅱ處,小腿突然抬起,不屬于反射 B.刺激Ⅲ處,可在Ⅰ處檢測到電位變化 C.剪斷Ⅰ處,敲擊Ⅱ處,小腿不能抬起 D.Ⅳ處的神經元不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答案 ABD 解析 用橡皮錘輕輕敲擊Ⅱ處,小腿突然抬起,屬于膝跳反射,A項錯誤;Ⅲ處為傳出神經,Ⅰ處為傳入神經,由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是單向的,因此刺激Ⅲ處,不能在Ⅰ處檢測到電位變化,B項錯誤;剪斷Ⅰ處,反射弧被破壞,敲擊Ⅱ處,小腿不能抬起,C項正確;Ⅳ處為脊髓,脊髓(低級中樞)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調控,D項錯誤。 4.為探討反射弧的完整性與反射活動的關系,以損毀腦的蛙為實驗材料,依次進行了如下實驗: 組別 刺激前的處理 用硫酸刺激的部位 實驗結果 實驗一 環(huán)切掉蛙左后肢腳趾上的皮膚 左后肢中趾 左后肢不能運動 實驗二 不做處理 右后肢中趾 右后肢能運動 實驗三 與右后肢肌肉相連的坐骨神經滴加麻醉劑(一次) 右后肢中趾(每隔1min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運動,但3min后不能運動 實驗四 實驗三后立即實驗 右側背部(每隔1min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運動,但5min后不能運動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過程中,控制后肢運動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時,損毀蛙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一與實驗二的結果不同,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 (3)坐骨神經中既有傳入神經又有傳出神經,因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異,被麻醉的先后順序不同。綜合分析實驗三和實驗四,結果表明坐骨神經中的______________(填“傳入神經”或“傳出神經”)先被麻醉劑徹底麻醉。 答案 (1)脊髓 排除腦對脊髓反射活動的影響 (2)皮膚內 (3)傳入神經 解析 (1)蛙腦已經損毀,故該實驗過程中,控制后肢運動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實驗時,損毀蛙腦的目的是排除腦對脊髓反射活動的影響。(2)實驗一與實驗二的自變量為是否環(huán)切掉蛙左后肢腳趾上的皮膚,由此導致實驗結果不同,這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皮膚內。(3)在實驗三、四中與右后肢肌肉相連的坐骨神經滴加麻醉劑(一次)。實驗三用硫酸刺激右后肢中趾即刺激的是感受器,右后肢在3min后不能運動,說明從滴加麻醉劑開始到傳入神經被徹底麻醉所需時間約為3min;實驗四用硫酸刺激右側背部即刺激的是傳出神經,右后肢在5min后不能運動,說明從滴加麻醉劑開始到傳出神經被徹底麻醉所需時間大于5min。綜上分析,坐骨神經中的傳入神經先被麻醉劑徹底麻醉。 科學思維 判斷反射弧中受損部位的方法 (1)判斷傳出神經是否受損:電位計位于神經纖維上,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若電位計不發(fā)生偏轉說明受損部位是神經纖維;若電位計發(fā)生偏轉說明受損的部位可能是骨骼肌或突觸。 (2)判斷骨骼肌是否受損: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不收縮,說明受損的部位是骨骼肌。 (3)判斷突觸是否受損: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收縮,說明骨骼肌正常;然后刺激神經,若電位計偏轉,但骨骼肌不收縮,則說明受損的部位是突觸。 考點三 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控和人腦的高級功能 1.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控 小貼士 利用概念圖理解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控 2.人腦的高級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產生感覺。 (2)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 (3)人類大腦皮層的言語區(qū) 言語區(qū) 聯想記憶 受損特征 運動性言 語區(qū)(S區(qū)) Sport→S 病人可聽懂別人的講話和看懂文字,但不會講話 聽覺性言 語區(qū)(H區(qū)) Hear→H 病人能講話、書寫、能看書,但聽不懂別人的談話 視覺性言 語區(qū)(V區(qū)) Visual→V 病人的視覺無障礙,但看不懂文字的含義,不能閱讀 書寫性言 語區(qū)(W區(qū)) Write→W 病人可聽懂別人講話和看懂文字,也會講話,手部運動正常,但不能書寫 1.有關神經系統(tǒng)分級調控的判斷 (1)脊髓、腦干屬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 √ ) (2)位于大腦皮層的呼吸中樞是維持生命的必要中樞( ) (3)高級神經中樞和低級神經中樞對軀體運動都有調控作用( √ ) (4)某同學正在跑步,參與調節(jié)這一過程的神經結構有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腦干和脊髓( √ ) (5)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級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 ) (6)下丘腦不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 2.有關人腦高級功能的判斷 (1)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 ) (2)某人因意外車禍而使大腦受損,其表現癥狀是能夠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談話,但卻不會說。這個人受損傷的部位是言語區(qū)的S區(qū)( √ ) (3)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參與此過程的高級神經中樞只有軀體感覺中樞和軀體運動中樞( ) (4)當你專心作答試題時,參與的高級中樞主要有大腦皮層的H區(qū)和S區(qū)( ) 下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圖,據圖分析: (1)嬰兒會尿床,也就是膀胱內尿滿了就會排出,沒有控制的意識,那么嬰兒的排尿反射的過程是a→b→c→d→e(用字母表示)。 (2)成年人在醫(yī)院尿檢時能主動排尿,其過程是g→h→c→d→e(用字母表示)。 (3)上述例子說明低級神經中樞和高級神經中樞之間有什么關系? 提示 低級神經中樞受相應的高級神經中樞的調控。 命題點一 神經系統(tǒng)分級調節(jié)及大腦高級功能的實例分析 1.(2018如皋一中月考)下圖為各級中樞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成年人有意識“憋尿”的相關中樞是⑤ B.①中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水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還與生物的節(jié)律控制有關 C.某人因撞擊損傷了②部位可導致呼吸驟停 D.③中某些神經元發(fā)出的神經纖維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中樞 答案 A 解析 圖中①~⑤分別為下丘腦、腦干、大腦皮層、小腦和脊髓。成年人有意識“憋尿”的相關中樞是大腦皮層和脊髓,A錯誤;下丘腦中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水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還與生物的節(jié)律控制有關,B正確;腦干中有呼吸中樞,C正確;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tǒng)中最高級的部位,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神經中樞,D正確。 2.(2018南京三校聯考)某人因意外受傷而成為“植物人”,處于完全昏迷狀態(tài),飲食只能靠“鼻飼”,人工向胃內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請問他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腦干和小腦 B.小腦和脊髓 C.脊髓和腦干 D.只有脊髓 答案 C 解析 由題意可知,“植物人”處于完全昏迷狀態(tài),說明小腦失去功能,但“呼吸和心跳正?!?,說明腦干功能保持正常,而腦干只有通過脊髓和部分神經才能調控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因此脊髓功能也保持正常。綜上分析,A、B、D項均錯誤,C項正確。 社會責任 生活中常見神經系統(tǒng)生理或病理現象的原因分析 生理或病理現象 參與或損傷的神經中樞 考試專心答題時 大腦皮層V區(qū)和W區(qū)(高級中樞)參與 聾啞人表演“千手觀音”舞蹈時 大腦皮層視覺中樞、言語區(qū)的V區(qū)、軀體運動中樞參與 某同學跑步時 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腦干和脊髓參與 植物人 大腦皮層損傷、小腦功能退化,但下丘腦、腦干、脊髓功能正常 高位截癱 脊髓受損傷,其他部位正常 命題點二 神經系統(tǒng)分級調節(jié)和人腦高級功能的綜合分析 3.如圖為神經—肌肉連接示意圖。黑點()表示神經元胞體,①~⑦表示神經纖維。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縮,大腦也能產生感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大腦支配肌肉運動的興奮傳導途徑依次是⑥⑤④ 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縮的興奮傳導途徑依次是①②③ C.興奮只能由⑦傳導至③而不能由③傳導至⑦ D.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腦產生感覺的興奮傳導途徑依次是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大腦支配肌肉運動的興奮傳導途徑應是⑦③,A項錯誤;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縮是低級中樞反射的結果,不是由大腦皮層支配的,應是經過途徑①②③完成反射的,B項正確;通過突觸結構判斷,興奮在⑦和③兩個神經元上的傳導是單向的,只能由⑦傳導至③,C項正確;感覺是興奮經過途徑④⑤⑥傳導至大腦皮層產生的,D項正確。 4.為探究鉛中毒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將大鼠分為四組,其中一組飲水,其余三組飲醋酸鉛溶液,60天后進行檢測。 檢測a:用下圖所示水迷宮(池水黑色,大鼠無法看到平臺)進行實驗,大鼠從入水點入水,訓練其尋找水面下隱蔽平臺,重復訓練4天后撤去平臺,測定大鼠從入水點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 檢測b:測定腦組織勻漿鉛含量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檢測原理:AChE可將乙酰膽堿(ACh)水解為膽堿和乙酸,膽堿與顯色劑顯色,根據顏色深淺計算酶活性。 組別 醋酸鉛溶液 濃度/gL-1 腦組織鉛 含量/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達原平臺 水域時間/s ① 0.00 0.18 1.56 22.7 ② 0.05 0.29 1.37 23.1 ③ 1.00 0.57 1.08 26.9 ④ 2.00 1.05 0.76 36.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用于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該指標可知第____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弱。 (2)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該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____________,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發(fā)突觸后膜____________變化。ACh發(fā)揮效應后在___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實驗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________的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 (3)表中結果表明: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____。 (4)水迷宮實驗過程中,使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以此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系。 答案 (1)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 ④ (2)突觸間隙 電位 乙酰膽堿酯 膽堿 (3)慢 (4)重復訓練 矯正易錯 強記長句 1.產生反應≠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當電刺激傳出神經或效應器時,都能使效應器產生反應,但不屬于反射。 2.誤認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反射的進行需要接受適宜強度的刺激,若刺激過強或過弱,都將導致反射活動無法正常進行。 3.感受器、傳入神經和神經中樞破壞后,產生的結果相同,但機理不同:感受器破壞,無法產生興奮;傳入神經破壞,無法傳導興奮;神經中樞破壞,無法分析和綜合興奮,也不能向大腦皮層傳導興奮。 4.最簡單的反射弧至少包括2個神經元——傳入(感覺)神經元和傳出(運動)神經元。 5.離體和生物體內神經纖維上興奮傳導方向不同 (1)離體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是雙向的。 (2)在生物體內,神經纖維上的神經沖動只能來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體內,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 6.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與神經中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與脊髓,神經中樞是指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區(qū)域。 7.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含有許多神經中樞,它們分別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同一生理功能可以分別由不同的神經中樞來調控,這些不同的神經中樞之間相互聯系與調控。 1.如圖從左至右表示動作電位傳導的示意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Na+內流可能與局部電流的產生有關。 (2)興奮部位恢復為靜息電位可能與K+外流有關。 2.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式是局部電流(或電信號或神經沖動)。 3.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過程中,發(fā)生的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是通過化學物質(神經遞質)完成的,神經遞質和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會引起下一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 5.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以雙向傳導,但是在整個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導的原因:興奮在突觸處只能單向傳導。 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只能單向傳導的原因:神經遞質只儲存于突觸前神經元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重溫高考 演練模擬 1.(2018江蘇,11)如圖是某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K+的大量內流是神經纖維形成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內流,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處于關閉狀態(tài),K+通道多處于開放狀態(tài) D.動作電位大小會隨有效刺激的增強而不斷加大 答案 C 解析 神經纖維形成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是K+大量外流,A錯誤;bc段Na+通過通道蛋白大量內流,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能量,B錯誤;cd段K+繼續(xù)外流,此時細胞膜對K+的通透性大,對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處于開放狀態(tài),Na+通道多處于關閉狀態(tài),C正確;動作電位的大小不會隨有效刺激強度的增加而增大,D錯誤。 2.(2017江蘇,8)如圖為突觸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①為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提供能量 B.當興奮傳導到③時,膜電位由內正外負變?yōu)閮蓉撏庹? C.遞質經②的轉運和③的主動運輸釋放至突觸間隙 D.結構④膜電位的變化與其選擇透過性密切相關 答案 D 解析 由圖可知,①為線粒體,②為突觸小泡,③為突觸前膜,④為突觸后膜。結構①在突觸小體中,而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發(fā)生在突觸后膜,結構①產生的能量不可能為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提供能量,A錯誤;當興奮傳導到③時,膜電位由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轉變?yōu)橥庳搩日膭幼麟娢唬珺錯誤;神經遞質被②突觸小泡包裹運輸至③突觸前膜,發(fā)生膜融合后通過胞吐將神經遞質釋放至突觸間隙,C錯誤;神經遞質與④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④突觸后膜離子通道開放,產生膜電位變化,D正確。 3.(2018全國Ⅲ,3)神經細胞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細胞內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細胞外K+和Na+濃度均高于細胞內 B.細胞外K+和Na+濃度均低于細胞內 C.細胞外K+濃度高于細胞內,Na+相反 D.細胞外K+濃度低于細胞內,Na+相反 答案 D 解析 神經細胞內K+濃度明顯高于細胞外,而Na+濃度比細胞外低。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這是大多數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 4.(2018天津,1)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響 C.不存在信息傳遞 D.能直接消滅入侵病原體 答案 A 解析 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正確;神經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相互影響,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B錯誤;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過程,本身就是信息傳遞的過程,C錯誤;神經調節(jié)并不能直接消滅入侵的病原體,處理和消滅入侵病原體要靠免疫系統(tǒng),D錯誤。 5.(2016江蘇,26)為研究神經干的興奮傳導和神經—肌肉突觸的興奮傳遞,將蛙的腦和脊髓損毀,然后剝制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如下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需要經常在標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見下表),以保持標本活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任氏液成分(gL-1) 成分 含量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1)任氏液中維持酸堿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Na+/K+比與體液中________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將其濃度提高到15%,標本活性會顯著降低,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射弧五個組成部分中,該標本仍然發(fā)揮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腓腸肌收縮,突觸前膜發(fā)生的變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經—肌肉突觸易受化學因素影響,毒扁豆堿可使乙酰膽堿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桿菌毒素可阻斷乙酰膽堿釋放;箭毒可與乙酰膽堿受體強力結合,卻不能使陽離子通道開放。上述物質中可導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HCO3和NaH2PO4 組織液(或細胞外液) (2)細胞失水 (3)傳出神經、效應器 (4)產生動作電位 突觸小泡釋放乙酰膽堿(神經遞質) (5)肉毒桿菌毒素、箭毒 解析 (1)任氏液中NaHCO3和NaH2PO4可分別與酸堿中和起緩沖作用,維持酸堿平衡;任氏液可以保持標本活性,成分應和組織液相似。(2)任氏液中葡萄糖濃度提高到15%,會使細胞發(fā)生滲透失水,從而使代謝強度下降。(3)該標本腦和脊髓損毀,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被破壞,則刺激感受器或傳入神經不會有反應,刺激傳出神經或效應器有反應,能發(fā)揮功能。(4)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腓腸肌收縮,突觸前膜產生動作電位,同時突觸小泡通過胞吐釋放乙酰膽堿(神經遞質)。(5)毒扁豆堿可使乙酰膽堿酯酶失去活性,會使突觸后膜持續(xù)興奮,肌肉表現為持續(xù)收縮;肉毒桿菌毒素阻斷乙酰膽堿釋放或箭毒與乙酰膽堿受體強力結合導致不能使陽離子通道開放,均會使突觸后膜不能興奮,導致肌肉松弛。 一、單項選擇題 1.(2019如東質檢)下列對膝跳反射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直接刺激傳出神經或效應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 B.效應器的傳出神經末梢受到叩擊能產生動作電位并向脊髓傳導 C.動作電位在傳入神經纖維和傳出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 D.膝跳反射中樞位于脊髓,受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中樞控制 答案 D 2.(2018常州模擬)Na+—K+泵是細胞膜上的一種載體蛋白,每消耗1分子的ATP,它就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泵入細胞內。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K+泵只存在于神經元的細胞膜上 B.K+從神經元進入內環(huán)境時需要消耗ATP C.Na+—K+泵的跨膜運輸使神經元產生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 D.從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Na+—K+泵的運輸需要消耗ATP 答案 D 解析 據題意“Na+—K+泵是細胞膜上的一種載體蛋白”可知,Na+—K+泵存在于幾乎所有細胞的細胞膜上,A項錯誤;K+通過離子通道順濃度梯度從神經元細胞進入內環(huán)境,其運輸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B項錯誤;Na+—K+泵的跨膜運輸使細胞內K+濃度高于細胞外,細胞外Na+濃度高于細胞內,而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是由K+外流形成的,C項錯誤;從動作電位恢復為靜息電位過程中,需要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泵入細胞內,此時Na+與K+跨膜運輸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D項正確。 3.(2017海南,13)下列與人體神經調節(jié)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缺氧不影響肽類神經遞質的合成與釋放 B.肌肉細胞的細胞膜上有神經遞質的受體 C.神經纖維上的電信號可引起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 D.神經遞質可將突觸前神經元的興奮傳導給突觸后神經元 答案 A 解析 肽類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過影響有氧呼吸過程而影響到細胞中能量的產生,A錯誤;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之間通過突觸相連接,肌肉細胞的細胞膜上有神經遞質的受體,B正確;當興奮沿軸突傳到突觸時,突觸前膜的電位發(fā)生改變,突觸小泡就向突觸前膜移動,與突觸前膜接觸融合后就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里,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后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這樣就使興奮從一個神經元傳到另一個神經元,C、D正確。 4.(2019徐州模擬)研究人員進行了含有不同Na+濃度的細胞外液(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同、K+濃度相同)對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電位變化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未受刺激時,槍烏賊神經細胞膜對K+的通透性大,對Na+的通透性小,膜內的K+擴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不能擴散進來 B.細胞外液中Na+濃度可以影響動作電位的幅度和速率 C.若持續(xù)降低細胞外液中Na+的濃度,則神經纖維可能會接受適宜刺激后無法產生動作電位 D.在神經纖維產生興奮、傳導興奮的過程中,Na+進出細胞均不消耗ATP 答案 D 解析 根據靜息電位形成的機制可知,在未受刺激時,槍烏賊神經細胞膜對K+的通透性大,對Na+的通透性小,膜內的K+擴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不能擴散進來,A正確;根據題意可知,實驗利用含有不同Na+濃度的細胞外液測定對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電位變化影響,由a、b、c三條曲線可知,細胞外液中Na+濃度可以影響動作電位的幅度和速率,B正確;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若持續(xù)降低細胞外液中Na+的濃度,導致Na+內流減少,最終可能使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無法產生動作電位,C正確;在神經纖維產生興奮、傳導興奮的過程中,Na+進入細胞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ATP,但是恢復靜息電位的過程中運出細胞屬于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D錯誤。 5.(2018連云港高三調考)小龍蝦的神經系統(tǒng)中有一種特殊的突觸,這種突觸間隙極小,僅有2~3 nm。帶電離子和局部電流可通過相鄰細胞膜上的蛋白質通道直接傳遞信號。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信號在該突觸中的傳導方向可能是雙向的 B.該突觸結構可能有利于動物對傷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應 C.信號在該突觸中的傳導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D.信號在該突觸中的傳導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答案 D 解析 由于突觸間隙極小,帶電離子和局部電流可通過相鄰細胞膜上的蛋白質通道直接傳遞信號,則信號在該突觸中不需要轉換為化學信號,因此傳導方向可能是雙向的,A項正確;由于信號在突觸間傳導的過程中無需轉換,則信號的傳導速度快,時間短,因此該突觸結構可能有利于動物對傷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應,B項正確;該信號的傳導中所利用的蛋白質通道,屬于兩個細胞間所形成的進行信息交流的通道,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C項正確;信號在該突觸中的傳導未體現胞吞、胞吐、細胞融合等現象,因此未體現細胞膜的流動性,D項錯誤。 6.(2018南京模考)用同等大小的適宜刺激刺激神經元時,胞外Ca2+濃度越高,與突觸前膜融合并釋放含乙酰膽堿的囊泡數越多,突觸后膜產生的局部電流越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纖維素組成的神經元細胞骨架與囊泡運動有關 B.乙酰膽堿與樹突或胞體上特異蛋白結合后,可引發(fā)神經沖動 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經元均能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發(fā)生改變 D.突觸前膜釋放乙酰膽堿使突觸后膜內側陽離子濃度比外側低 答案 B 解析 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A項錯誤;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一種特異蛋白)結合后,可引發(fā)神經沖動,而突觸后膜是由神經元的胞體或樹突構成的,B項正確;刺激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才能引起神經元興奮,才能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發(fā)生改變,C項錯誤;突觸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使突觸后膜產生興奮,此時后膜內側陽離子濃度比外側高,膜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D項錯誤。 7.突觸抑制包括突觸前抑制和突觸后抑制。突觸前抑制是通過改變突觸前膜的活動,導致釋放的遞質減少,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性降低,從而引起抑制現象。突觸后抑制指的是神經元興奮導致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抑制性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從而使突觸后神經元出現抑制現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突觸前抑制過程中,突觸前膜釋放的可能是興奮性遞質也可能是抑制性遞質 B.突觸后抑制過程中,突觸后膜的外正內負電位進一步加強 C.突觸后抑制過程中,在突觸間隙中不能檢測到正常數量的遞質 D.突觸后抑制過程中,由于釋放的遞質不能被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識別才發(fā)生抑制 答案 B 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分析,突觸前抑制過程中,突觸前膜釋放的是興奮性遞質,釋放的遞質減少,從而引起抑制現象,A項錯誤;突觸后抑制過程中,釋放抑制性遞質,使得突觸后膜的外正內負電位進一步加強,B項正確、C項錯誤;突觸后抑制過程中,釋放的遞質能夠被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識別,D項錯誤。 8.(2019武進模擬)脊椎動物的大腦發(fā)送一個神經信號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經釋放信號分子乙酰膽堿,導致附近的上皮細胞產生NO,由它來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擴張來增強血液流動。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大腦發(fā)送神經信號與神經纖維膜內外離子變化有關 B.大腦發(fā)出信號使上皮細胞產生的NO屬于神經遞質 C.接受乙酰膽堿的信號與細胞膜表面特異性受體有關 D.上述生理過程的調節(jié)方式有神經調節(jié),也有體液調節(jié) 答案 B 解析 大腦發(fā)送神經信號是通過電信號的方式,與神經纖維膜內外離子變化有關,靜息電位與K+外流有關,動作電位與Na+內流有關,A項正確;大腦支配平滑肌附近的上皮細胞產生NO,并不是突觸前膜釋放的,不屬于神經遞質,B項錯誤;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性的神經遞質,只能與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C項正確;上述生理過程的調節(jié)方式有神經調節(jié),也有體液調節(jié),上皮細胞產生的NO,由它來使平滑肌松弛,就是體液調節(jié),D項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 9.(2019江蘇南師大附中2月調研)如圖表示人體縮手反射的相關結構(虛線內表示脊髓的部分結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要檢測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 B.若加入某種呼吸抑制劑,一定會影響神經興奮的傳遞 C.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都存在化學信號與電信號的轉換 D.在②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大腦皮層會產生痛覺 答案 ABC 解析 要檢測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然后檢測①處有無反應,A正確;神經遞質在突觸小體中的釋放需要消耗能量,若加入某種呼吸抑制劑,一定會影響神經興奮的傳遞,B正確;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存在神經遞質的釋放和接受后電位轉變,故都存在化學信號與電信號的傳遞,C正確;在②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③處的突觸結構不能將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不會產生痛覺,D錯誤。 10.(2018蘇北四市一模)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⑤處給予適宜刺激,可以在③處檢測到電位變化 B.一定強度的刺激才能導致b處的電位變化 C.a、c處電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 D.完成反射所需時間長短主要取決于⑥的數量 答案 BD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①為感受器、②為效應器、③為傳入神經、④為神經中樞、⑤為傳出神經、⑥為突觸。若在⑤處給予適宜刺激,由于突觸處的興奮傳導是單向的,因此在③處檢測不到電位變化,A錯誤;刺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能誘導神經細胞產生動作電位,B正確;a、c處為靜息電位,它的形成原因是K+外流,C錯誤;興奮經過突觸時需要借助體液的運輸,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因此反射過程的時間長短主要取決于反射弧中突觸的數目,突觸數目越多,完成反射所需的時間越長,D正確。 三、非選擇題 11.研究人員發(fā)現,當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噴水管皮膚時,海兔的鰓很快縮入外套腔內,這是海兔的縮鰓反射。若每隔1分鐘重復此種弱刺激,海兔的縮鰓反射將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這種現象稱為習慣化。圖1表示海兔縮鰓反射習慣化的神經環(huán)路示意圖,圖2表示習慣化前后軸突末梢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反射弧的效應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鰓反射發(fā)生時,受刺激部位神經元膜內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圖1中b處給予有效刺激,還可在圖中______點檢測到電位變化,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圖2可知,習慣化產生的原因是軸突末梢處_____________內流減少,導致__________釋放量減少,突觸后膜所在的運動神經元興奮性______________。 (4)如果需要去除習慣化,采取的措施是給予海兔頭部一個強刺激,最終使得感覺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答案 (1)運動神經末梢與其所支配的鰓 負電位→正電位 (2)d 突觸間興奮的傳導是單向的(或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3)Ca2+ 神經遞質 降低 (4)增加 解析 (1)據圖1可知,縮鰓反射的反射弧的效應器為運動神經末梢與其所支配的鰓。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的膜電位是靜息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s鰓反射發(fā)生時,受刺激部位神經元膜電位變?yōu)閮日庳?,其膜內電位變化是負電位→正電位?2)a→b、b→d、c→d之間存在突觸,若在圖1中b處給予有效刺激,還可在圖中d點檢測到電位變化,原因是突觸間興奮的傳導是單向的(或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3)由圖2可知,習慣化產生的原因是軸突末梢處Ca2+內流減少,導致神經遞質釋放量減少,突觸后膜所在的運動神經元興奮性降低。(4)如果需要去除習慣化,采取的措施是給予海兔頭部一個強刺激,最終使得感覺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增加。 12.肌肉與神經都是興奮性組織,能引起反應(如肌肉收縮)的最低刺激強度稱為該組織的閾強度。為了測定蛙腓腸肌在某特定刺激時間下的閾強度,請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實驗思路,并分析實驗結果。 實驗材料:如圖材料1套,電刺激器1個(說明:電刺激器可任意設定單個脈沖電壓的大小及持續(xù)時間,在一定電壓范圍內不損傷組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思路: ①設定電刺激器發(fā)出單個脈沖電壓的持續(xù)時間;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低于腓腸肌閾強度的電壓刺激標本的坐骨神經,腓腸肌卻能收縮,說明坐骨神經的興奮性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腓腸肌。 (3)與閾強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強度,檢測到腓腸肌肌膜動作電位的峰值__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4)實驗表明:能引起肌肉收縮的刺激要有一定強度并維持一定時間;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在一定范圍內,肌肉的閾強度與刺激的作用時間成反比。據此,請在坐標上畫出肌肉的閾強度—作用時間曲線。 答案 (1)②選擇單個脈沖電壓從弱到強逐漸加大,分別去刺激腓腸肌,記錄下肌肉剛出現收縮時的電壓強度 ③重復多次,記錄數據并分析得出結論 (2)高于 (3)不變 (4)如圖 解析 (1)該實驗的目的是測定蛙腓腸肌在某特定刺激時間下的閾強度。實驗設計思路: ①設定電刺激器發(fā)出單個脈沖電壓的持續(xù)時間; ②選擇單個脈沖電壓從弱到強逐漸加大,分別去刺激腓腸肌,記錄下肌肉剛出現收縮時的電壓強度; ③重復多次,記錄數據并分析得出結論。 (2)用低于腓腸肌閾強度的電壓刺激標本的坐骨神經,腓腸肌卻能收縮,說明坐骨神經的閾強度比腓腸肌低,坐骨神經的興奮性高于腓腸肌。 (3)與閾強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強度,都能引起興奮,產生動作電位,腓腸肌肌膜動作電位的峰值不變。 (4)在一定范圍內,肌肉的閾強度與刺激的作用時間成反比,肌肉的閾強度—作用時間曲線見答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江蘇專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導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單元 生物個體的穩(wěn)態(tài) 第27講 人體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講義含解析蘇教版 江蘇 專用 2020 高考 生物 新導學大 一輪 復習 第八 單元 個體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28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