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大豐市高中地理 區(qū)域地理專項突破課程 第14講 中國降水的特點學案.doc
《江蘇省大豐市高中地理 區(qū)域地理專項突破課程 第14講 中國降水的特點學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大豐市高中地理 區(qū)域地理專項突破課程 第14講 中國降水的特點學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4講 中國降水的特點(下) 重難點突破 一、考點內容 1. 中國降水特點主要影響因素 2. 中國鋒面雨帶推移規(guī)律 3. 中國的干濕狀況 二、內容解讀 1. 中國降水特點主要受季風活動的影響 2. 鋒面雨帶推移規(guī)律 四五月份的雨帶在華南一帶;五六月份的雨帶在江淮一帶;七、八月份的雨帶在華北和東北一帶; 九月雨帶南撤到東南沿海和西南。 3. 中國的干濕狀況:分濕潤區(qū)、半濕潤區(qū)、半干旱區(qū)、干旱區(qū) 題一:柳宗元在《梅雨》中寫道:“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碧K武在《舶棹風》中說:“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掉風。”這兩句詩,分別指出入梅和出梅的日期,這同現(xiàn)在的梅雨期大致吻合。回答: 1.梅雨時間過長、雨量過多對長江中下游的影響是( ) A. 洪澇災害 B. 推遲水稻收割 C. 干旱災害 D. 影響淡水魚的生產 2.梅雨期間我國華北地區(qū)的天氣是( ) A. 濕熱多雨的梅雨天氣 B. 多雷陣雨天氣 C. 干旱少雨的伏天天氣 D. 干燥的春旱天氣 題二:下圖為我國某地區(qū)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季節(jié)變化曲線,該地區(qū)降水量682.4 mm,可能年蒸發(fā)總量1802.4 mm,讀圖分析: 1.該地區(qū)最大降水量出現(xiàn)的季節(jié)中,其降水的主要類型是( ) A. 地形雨 B. 鋒面雨 C. 臺風雨 D. 對流雨 2.該地區(qū)最干燥的季節(jié)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題三:我國易發(fā)生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有( ) A. 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化大 B. 氣候復雜多樣 C. 有多種多樣的干濕地區(qū) D. 臺風帶來的特大暴雨 題四:我國各地的雨季、汛期開始和結束的遲早主要是由夏季風的進退決定的。一般來說,夏季風弱則( ) ①南方雨季短,易形成旱災 ②北方雨季長,易形成洪澇 ③南方雨季長,易形成洪澇 ④北方雨季短,易形成旱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題五:下圖是2012年4月18日8時~4月19 日8時我國部分地區(qū)降水分布示意圖。 讀圖回答1~2題。 1. 形成圖示地區(qū)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壓脊控制 B. 鋒面活動 C. 反氣旋過境 D. 熱帶氣旋影響 2. 若圖示降水持續(xù)多日,最易發(fā)生洪澇的地區(qū)是( ) A. 江漢平原 B. 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 D. 長江三角洲 題六:讀“我國東部地區(qū)一般年份鋒面雨帶的進退情況示意圖”,回答: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雨帶移動的規(guī)律受氣溫變化的影響 B. 雨帶移動影響我國降水量的年際分配 C. 華北平原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 D. 6~9月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梅雨季節(jié) 2.雨帶推移對我國東部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有( ) A. 我國河流汛期自南向北加長 B. 7月份長江因伏旱進入枯水期 C. 我國南北方地區(qū)同時出現(xiàn)旱澇災害 D. 我國年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題七:讀圖,回答: A B C D 1.給北京帶來秋高氣爽好天氣的天氣系統(tǒng)是圖中的( ) A. A B. B C. C D. D 2.秋末冬初,給北京帶來降溫和寒潮天氣的天氣系統(tǒng)是( ) A. A B. B C. C D. D 第14講 中國降水的特點(下) 題一:1.A 2.D 題二: 1.B 2.A 題三: A 題四:B 題五: 1.B 2.C 題六: 1.C 2.D 題七: 1.D 2.A-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江蘇省大豐市高中地理 區(qū)域地理專項突破課程 第14講 中國降水的特點學案 江蘇省 大豐市 高中地理 區(qū)域 地理 專項 突破 課程 14 中國 降水 特點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28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