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配餐作業(yè)31 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含解析).doc
《2020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配餐作業(yè)31 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配餐作業(yè)31 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含解析).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配餐作業(yè)(三十一) 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 1.下列關于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依據種群年齡組成可預測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關系 B.當種群數量為K/2時,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 C.比較三種年齡結構類型的種群,穩(wěn)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解析 種群的年齡組成有增長型、穩(wěn)定型和衰退型三種類型,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關系依次為大于、等于和小于,A正確、C錯誤;種群數量為K/2時,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快,此時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錯誤;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種群密度,D錯誤。 答案 A 2.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下列有關種群密度的調查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均是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的 B.研究種群數量“S”型增長曲線在漁、牧、養(yǎng)殖生產上的應用時,人們發(fā)現種群數量保持在K/2左右時可獲得最大的增長速率 C.標志重捕法可用于調查蚜蟲、跳蝻的種群密度 D.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蒲公英時,不統(tǒng)計樣方線上的個體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種群密度、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的相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理解和分析應用能力。年齡組成可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間接影響種群的密度,性別比例可通過影響出生率間接影響種群的密度;根據“S”型增長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種群數量在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蚜蟲、跳蝻的活動范圍較小,因此可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蒲公英時,應統(tǒng)計相鄰兩樣方線上的個體。 答案 B 3.如圖表示種群的各個數量特征之間及與種群數量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為遷入率和遷出率 B.在丁的模型中處于圖形底部的是幼年個體 C.丙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 D.調查種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資源 解析 甲能使種群密度增大,為出生率或遷入率,乙使種群密度減小,為死亡率或遷出率;丁為年齡組成,年齡組成模型中從下往上依次為幼年、成年和老年個體;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調查種群密度有利于對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過度砍伐及捕撈等。 答案 A 4.種群的年齡組成大致可分為圖示①②③三種類型,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我國近年的人口調查中,獲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說明我國人口年齡組成一定為圖③表述類型 B.在漁業(yè)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以保護幼魚,捕撈后,該水域魚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圖①表述類型 C.農業(yè)生產上應用性引誘劑來干擾害蟲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該種害蟲的年齡組成為圖③表述類型 D.在某一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圖②所示類型 解析 種群數量的增長取決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國人口從現狀看,出生率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大于死亡率,人口數量仍在上升,應用圖①增長型表示。嚴格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保護幼魚,使幼齡個體數量遠大于成、老年個體數,該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圖①所示的增長型。用性引誘劑干擾害蟲正常交尾,使幼蟲數量銳減,害蟲的年齡組成將成為圖③所示的衰退型。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種群個體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其年齡組成為圖②所示的穩(wěn)定型。 答案 A 5.如圖所示某種群數量增長曲線,下列關于各階段種群數量變化的表述,不準確的是( ) A.第1階段種群數量緩慢增長 B.第2階段種群數量增長速率先升后降 C.第3階段種群數量緩慢增長,接近K值 D.第4階段種群數量在K值上下波動 解析 種群數量呈“S”型曲線增長的過程中,第1階段種群數量增長速率較低,種群數量增長緩慢,故A正確;在第2階段種群數量增長速率先升后降,在K/2時種群數量增長速率最大,故B正確;第3階段種群數量超過了K值,種群數量先上升后下降,故C錯誤;第4階段種群數量在K值上下波動,故D正確。 答案 C 6.數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調查發(fā)現某種一年生植物(當年播種、當年開花結果)的種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種原因導致該植物中大約只有80%的種子能夠發(fā)育成成熟植株;②該植物平均每株可產生400粒種子;③該植物為自花傳粉植物。目前種子數量為a,則m年后該植物的種子數量N可以表示為( )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解析 據題意可知:該種群一年后種子的數量為a80%400,則兩年后種子的數量為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種子的數量為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類推,m年后種子的數量為a(80%400)m=a320m。 答案 C 7.(2018江西九江一中???有關“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的操作,錯誤的是( ) A.吸取培養(yǎng)液前應將培養(yǎng)瓶輕輕振蕩 B.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再滴加培養(yǎng)液 C.不同實驗組測得的結果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D.對照組用不含有機物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酵母菌 解析 培養(yǎng)過程中,酵母菌可能會沉在培養(yǎng)瓶底部,取樣部位不同,實驗數據會偏差很大,因此吸取培養(yǎng)液前要輕輕振蕩培養(yǎng)瓶使酵母菌分布均勻,A正確;使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養(yǎng)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其自行滲入,B正確;不同實驗組測得的結果可能存在較大差異,C正確;該實驗中形成前后自身對照,不需要另外設置對照組,D錯誤。 答案 D 8.某學生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根據實驗結果繪制出下圖所示的曲線。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實驗過程中酵母菌種群的年齡組成先是增長型,后是穩(wěn)定型,最后變?yōu)樗ネ诵? B.種群數量在不同時間的增長速率可能相同 C.本實驗中不存在對照 D.每次取樣前應將培養(yǎng)瓶振蕩搖勻 解析 由題意可知,種群數量先增加,然后維持穩(wěn)定,最后減少,表明種群的年齡組成先是增長型,然后是穩(wěn)定型,最后變?yōu)樗ネ诵停槐緦嶒灥牟煌瑫r間的取樣起到相互對照的作用;為了實驗的準確性,在每次取樣前都應將培養(yǎng)瓶振蕩搖勻,使酵母菌均勻分布。 答案 C 9.如圖表示某海域大黃魚種群數量與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點種群年齡組成為增長型,c點為衰退型 B.a點和c點種群增長速率相同,所以種內斗爭程度相同 C.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該海域大黃魚種群的K值為2b D.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種群密度時,若標記個體易于被捕食則估計值偏低 解析 本題考查種群數量變化曲線,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分析和理解能力。c點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種群年齡組成為增長型,A錯誤;c點比a點種群數量多,所以種內斗爭程度較激烈,B錯誤;種群的增長速率在K/2時最大,所以該海域大黃魚種群的K值為2b,C正確;如果標記個體易于被捕食,根據公式=,因為重捕的標記個體數目偏小,則種群數量的估計值偏大,D錯誤。 答案 C 10.科學家對某島嶼的社鼠種群數量和一年中不同季節(jié)的性比(性別比例)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圖(曲線表示種群數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性比通過影響出生率間接影響種群大小 B.性比維持較高水平時不利于社鼠種群數量的增加 C.當社鼠種群數量處于高峰期時雌性明顯多于雄性 D.該島嶼春季和春夏之交更有利于社鼠種群的繁殖 解析 本題考查種群的特征、種群數量的變化,意在考查考生在知識應用與圖文轉換方面的能力。種群的性別比例變化會影響種群的出生率,從而影響種群的大?。欢竞颓锛緯r性比水平較高,但種群數量較小,這說明性比較高時不利于社鼠種群數量的增加;在春季和春夏之交,社鼠的種群數量大,說明此時有利于社鼠種群的繁殖,此時雌雄數量相差不大。 答案 C 11.如圖表示一個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t2~t3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時間內甲、乙兩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 C.t3時甲的種群密度最小,t4時乙的種群密度最大 D.若乙種群為某種害蟲,則在t4時防治的效果最佳 解析 本題考查種群的增長速率曲線,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甲種群的增長速率在t2~t3時間內大于0,甲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項錯誤;t3~t5時間內乙種群數量一直增多,年齡組成為增長型,此時,甲種群增長速率為0,種群數量保持穩(wěn)定,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B項正確;甲種群密度最大應在t3時,乙種群密度最大應在t5時,C項錯誤;若乙種群為某種害蟲,則在t4之前就應防治,D項錯誤。 答案 B 12.(2018海南七校聯考)如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A到C變化過程中,其天敵捕食成功率將會變大 D.曲線Y表明種群數量的增長受環(huán)境阻力的制約 解析 K值是環(huán)境容納量,種群的K值大小與環(huán)境條件有關,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可能使K值提高,A正確;BC段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逐漸下降,但增長速率仍大于0,種群的數量增加,故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錯誤;A到C變化過程中,種群的數量增加,故其天敵捕食成功率將會變大,C正確;在有限的環(huán)境中,隨著種群密度上升,個體間斗爭必將加劇,最終使種群呈“S”型增長,故曲線Y表明種群數量的增長受環(huán)境阻力的制約,D正確。 答案 B 13.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指導草原牧民更科學地放牧,對草原生物種類進行了調查。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興趣小組為確定放牧量,對該草原上的某種優(yōu)質牧草進行了種群密度的調查,所用的調查方法為樣方法,取樣的關鍵是要注意________。若選取5個樣方,種群密度分別是N1、N2、N3、N4、N5(單位:株/平方米),則該種優(yōu)質牧草的種群密度為__________________株/平方米。 (2)在某一時刻有一田鼠種群遷入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這種田鼠以優(yōu)質牧草的根為食,該興趣小組對這一田鼠種群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追蹤調查,并繪制出如圖曲線: ①圖中虛線表示在__________________條件下田鼠種群的增長方式。如果遷入時田鼠的種群數量為a,而且每繁殖一代種群數量比原來增加m倍,則在此條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種群數量為________________。圖中實線表示田鼠種群在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上的實際增長情況,圖中__________(填字母)點時,該田鼠種群的增長速率達到最大。 ②在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應采用何種方法? _____________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則統(tǒng)計的種群密度會比實際值____________。為保護牧草,牧民開展了滅鼠活動,即在圖中所示的某時刻向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投放了滅鼠藥,但一段時間后田鼠的數量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種群密度的調查、種群數量的變化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1)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樣方法,取樣的關鍵是要注意隨機取樣。(2)圖中虛線表示“J”型曲線,是在理想的狀態(tài)下產生的。對田鼠來說,繁殖一代后原來的個體還存在,個體總數為a(1+m)1;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種群數量為a(1+m)n。實線表示該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最大種群增長速率出現在K/2時,即圖中的C點。對田鼠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時,可用標志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那么重捕個體中標記數偏小,計算出的種群密度會比實際值高。 答案 (1)隨機取樣 (N1+N2+N3+N4+N5)/5 (2)①理想(或營養(yǎng)、空間充足,沒有天敵) a(1+m)n C ②標志重捕法 偏高 滅鼠藥對田鼠進行選擇,導致種群中抗藥性個體不斷增加 14.在調查某林場松鼠的種群數量時,計算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據此圖分析得到的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前4年該種群數量基本不變,第5年調查的年齡組成可能為衰退型 B.第4年到第8年間種群數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敵增多 C.第8年的種群數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間種群數量增加,且呈“S”型曲線增長 D.如果持續(xù)第16年到第20年間趨勢,后期種群數量將呈“J”型曲線增長 解析 根據題意,λ表示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可推知第10年種群數量最少。 答案 C 15.下列對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個數時,取適量培養(yǎng)液直接滴加到計數室內 B.對于壓在一個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處理方法是計數四條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數 C.已知血球計數板的方格為2 mm2 mm,若蓋玻片下經稀釋10倍的培養(yǎng)液厚度為0.1 mm,計數時觀察值為M,則10 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約為2.5M105個 D.與一般的生物實驗一樣,該探究實驗也需要單獨設置對照組 解析 培養(yǎng)液應滴在蓋玻片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并非直接滴加到計數室內,故A錯誤;在統(tǒng)計血球計數板每格內的酵母菌數時,壓在邊上的個體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頂角的個體,故B錯誤;C所述的計算結果是10 M=2.5 M105,故C正確;該實驗不需要單獨設置對照組,只要分組重復實驗,結果取平均值即可,故D錯誤。 答案 C 16.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蝗災頻發(fā)的國家,治蝗問題的研究備受關注。廣東省昆蟲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區(qū)做過一項實驗,即將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 結果僅需2 000只鴨就能把4 000畝地里的蝗蟲吃干凈,有效控制蟲害。為了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某小組嘗試構建了如圖所示的兩個模型(甲圖中箭頭所指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 (1)甲圖模型屬于________(填“物理”“概念”或“數學”)模型,其曲線變化趨勢反映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調節(jié)機制。捕食者與獵物的相互關系是經過長期的______進化逐步形成的。 (2)乙圖中OA時間段,蝗蟲每天增加3.5%,并呈“J”型曲線增長,假設最初有3 000只,則15天后種群的數量為N15=____________(只)。(只寫出表達式,不必計算) (3)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蝗蟲屬于第________營養(yǎng)級,鴨是________消費者。 (4)這種控制蟲害的方法屬于________,具有長效、環(huán)保和無污染的特點,而利用單一農藥進行的化學防治不可能取得長期持續(xù)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以種群為主的生態(tài)學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基礎知識,運用數學模型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1)甲圖是通過研究種間捕食關系所構建的捕食者——獵物的模型,是一種數學模型。(2)應用種群“J”型增長的數學模型:Nt=N0λt,將具體數值帶入即可。(3)蝗蟲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鴨是次級消費者。(4)生物防治具有長效、環(huán)保和無污染的特點;而利用單一農藥進行的化學防治,不可能取得長期持續(xù)的防治效果,因為農藥可將蝗蟲種群中的抗藥個體選擇出來,并導致蝗蟲種群中的抗藥基因頻率增加。 答案 (1)數學 負反饋 共同 (2)3 0001.03515 (3)二 次級 (4)生物防治 農藥可將蝗蟲種群中的抗藥個體選擇出來,并導致蝗蟲種群中的抗藥基因頻率增加-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0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配餐作業(yè)31 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含解析 2020 高考 生物 一輪 復習 配餐 作業(yè) 31 種群 特征 和數 變化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36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