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現代主義設計與后現代主義設計異同.doc
《談現代主義設計與后現代主義設計異同.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談現代主義設計與后現代主義設計異同.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談現代主義設計與后現代主義設計異同 摘 要:本文主要對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產生背景以及主流思想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分析對比了這兩種設計風格的異同,同時論述了這兩種主義水火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說現代主義是一個硬幣的正面,那后現代主義就是硬幣的反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后現代主義不僅僅是現代主義的逆向繼承,這兩種主義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關鍵詞:建筑設計;功能;理性主義;以人為本;形式 無論是現代主義還是后現代主義都源于建筑設計。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建筑設計是為極少數貴族服務的,也只有貴族才能有財力享受這一殊榮,因為建筑設計的服務對象無非就是君王、教會和國家。有為西方學者說的好“窮人是不配享有設計的”,設計作為一種增值服務本該就是為富人服務的。從20年代前后開始,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筑家形成一股勢力,掀起了現代意義上的所謂新建筑運動。盡管當時這個新建筑運動的內容五花八門,但是這次運動的主流思想是與現代主義的思想非常一致的。 現代主義設計從建筑設計開始,很快便影響到城市規(guī)劃設計、環(huán)境設計、家具設計、工業(yè)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和幾乎所有的傳達設計等領域,成為一場前所未有的設計運動。 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發(fā)展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人們對現代主義單一的設計藝術形式、單純追求理性而忽視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導致產品形式的千篇一律而感到厭倦,越來越受到批評,于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后現代主義”設計藝術。 一、什么是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建筑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筑思想。這種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筑師要擺脫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束縛,大膽創(chuàng)造適應于工業(yè)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筑。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筑。 當時影響最大的是建筑設計,所以這里我也用建筑論述我自己所理解的現代主義風格。我覺得現代主義最主要的內容是設計為大眾;強調功能性;反裝飾;理性主義;經濟主義;批量標準生產。像在1910年,格羅佩斯就開始提出探用工業(yè)手段批量生產,價格低廉的,為大眾的住宅,同時也提出構件的建筑方法的設想。還有一位現代主義大師,科布西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建造公寓就是明顯的功能主義的,六個面,反裝飾的??撇嘉饕诙兰o三十年代建的公寓。 二、后現代主義的誕生 后現代主義設計不是一種具有明確宗旨的設計風格,而是一種在形式上對現代主義進行修正的設計思潮與理念。首先提出的一整套關于建筑的思想體系和設計方法,決定了后現代主義風格首先表現在建筑設計上,而后再影響到其他領域。其方式一是后現代主義已成為一股發(fā)展的潮流和一種時尚的象征,而后現代主義建筑師則是這一時尚的代表,同時又跨越了設計領域的界線,成為其他設計領域的設計師。二是建筑師認為產品設計是建筑設計的一部分,同樣投入極大的熱情,從而帶動了其他設計領域后現代主義風格的發(fā)展。 三、現代主義誕生的背景 現代主義設計是興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等歐洲國家,在二三十年代達到高峰,二戰(zhàn)以后通過美國影響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場國際性運動。它主張設計要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設計,提出藝術與科技象相結合的“機器美學”,反對因襲傳統(tǒng),厭惡附加裝飾,強調功能主義,用科學的、客觀的、理性的精神進行設計。希望通過現代設計來提高社會發(fā)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現出強烈的民主主義和理想主義精神。 1-1 工業(yè)革命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歐美等西方國家工業(yè)技術迅速發(fā)展,從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到裝飾藝術運動,都試圖通過回避機器,甚至反對工業(yè)化來尋找新時代設計方法和風格,結果不僅沒有擋住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而且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新、舊問題交織在一起,迫使不少設計師在正視顯示的前提下,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來為現代社會服務。現代主義設計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先發(fā)端于建筑設計,然后波及到藝術及設計領域。 四、現代主義及后現代主義的特征 20世紀西方設計領域相繼出現了兩大流派:即現代主義及后現代主義?,F代主義設計的基礎是功能主義,主張形式遵循功能。德國現代主義設計大師D拉姆斯闡述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是“簡單優(yōu)于復雜,平淡優(yōu)于鮮艷奪目;單一色調優(yōu)于五光十色;經久耐用優(yōu)于追趕時髦,理性結構優(yōu)于盲從時尚。”這種風格引領了世界范圍內的設計主潮。以致戰(zhàn)后被稱為國際主義風格。1919年包豪 1-2 斯的成立,奠定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礎。它主張以理性主義為出發(fā)點,以人類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為前提,強調一種以客觀的物性規(guī)律來決定和左右人的主觀的人性的規(guī)律。許多現代主義者,從德國的貝倫斯、格羅佩斯到美國的米斯、賴特、法國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視功能,造型簡潔,反對多余裝飾,奉行“少即多”的原則作為自己從事設計和創(chuàng)作的依據。 后現代主義首先出現在建筑領域,是發(fā)端于現代主義內部的逆動,特別是對現代主義理性的反叛。在20世紀50年代現代主義日漸衰落的情況下,后現代主義的文化思潮開始逐漸盛行。受60年代大眾文化的影響,后現代主義表現出對現代主義風格中純理性主義傾向的批判,后現代主義風格強調設計應具有歷史的延續(xù)性,但又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邏輯思維方式。探索創(chuàng)新造型手法,講究人情味,追求個性化。在設計中常把夸張變形的,或是古典的元素與現代的符號以新的手法融合到一起,即采用非傳統(tǒng)的混合、疊加、錯位、裂變及象征、隱喻等手段,以期創(chuàng)造一種感性與理性,集傳統(tǒng)與現代于一體。 五、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比較 后現代主義是起源于現代主義內部的一種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純理性的反叛,終日面對冷漠呆板的設計人們已感到厭倦,它表達了人們對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產品需求的心聲?,F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在風格上更是兩個極端,但在諸多方面互有異同。例如哈桑在《后現代主義轉向》中對二者的部分進行了如下比較: 哲學上:現代主義是以理性主義、現實主義作為哲學基礎,而后現代主義則是以浪漫主義、個人主義為哲學基礎。 思想上:現代主義強調對技術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后現代主義則推崇高技術,高情感,強調以人為本。當代現代主義的精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形式與風格。 第二、具象轉向抽象。 第三、表現比再現更重要。 1-3 第四、創(chuàng)造高于審美。 西方自古代開始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就是求真,注重對客觀外物的真實刻畫和記錄描寫,但是資本主義大工業(yè)時代的開始讓人們發(fā)現物質的東西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人們因為經濟發(fā)展變得異化了,變得心理變態(tài)了,變得心靈扭曲了,上帝死了,人們沒有了精神支柱,孤獨無依無靠,信仰缺失,唯利是圖,于是作家開始在作品中尋找活著的意義,傾訴自己內心的苦悶,挖掘主體心靈世界深處的意識的流動?,F代主義文學的這個轉向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科對人的意識的專注也有一定的關系。 設計語言上:現代主義遵循功能決定形式,“少就是多”,“無用的裝飾就是犯罪” ;后現代主義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規(guī)則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雙重譯碼,強調歷史文脈、意象及隱喻主義和“少令人生厭”。 方法上:現代主義遵循物性的絕對作用,標準化,一體化,產業(yè)化和高效率、高技術。后現代主義則遵循人性經驗的主導作用,時空的統(tǒng)一性與延續(xù)性,歷史的互滲性及個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內容上上:后現代主義是一種源于工業(yè)文明、對工業(yè)文明的負面效應的思考與回答,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剝奪人的主體性、感覺豐富性的死板僵化、機械劃一的整體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與解構,也是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形而上學的在場”、“邏各斯中心主義”等的批判與解構。 形式上:后現代主義是一股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的思潮,它與現代主義之間是一種既繼承又反叛的關系。 實質上:后現代主義是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和西方現代社會的糾正與反叛,是一種在批判與反叛中又未免會走向另一極端——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的“過正”的“矯枉”。 而我認為所謂的現代主義的經典名言“功能決定形式”,“少就是多”的設計理論其實是一種脫節(jié),與時代的脫節(jié)。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只有多元化、差異化的產品才能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而現代主義可以說是不與時俱進的脫節(jié)思想必會遭到后現代主義前衛(wèi)思想的碾壓。-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現代主義 設計 后現代主義 異同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64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