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學考試復習資料
《中學教育學考試復習資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學教育學考試復習資料(4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一、教育的發(fā)展 (一)教育的概念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教與職教相互滲透發(fā)展 (4)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5)高教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家交流 (三)教育的歷史演進 1.古代教育 (1)教育特點:教育水平低,教育具有階級性。 (2)不同國家古代學校教育的形態(tài) (2)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二戰(zhàn)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點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
2、化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二、教育學的發(fā)展 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 (一)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 孔子(公元前55 1年一前479年)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鬃拥慕逃枷胫饕从吃凇墩撜Z》一書中。 (3)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體現在《政治學》中 (二)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 1.教育學學科的建立 (1)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1 592年一1 670年)的《大教學論》的出版(1 632年)?!洞蠼虒W論》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夸美紐斯主
3、張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康德提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動物"。 (3)盧梭代表作《愛彌兒》。 (4)洛克提出了“白板說”,提出“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張的是紳士教育。 (四)當代教育學的發(fā)展 (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馬克思主義在前蘇聯 第一人是前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1 893年一1 978年),凱洛夫的《教育學》基本吸收了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20世紀60年代以后,我國開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20世紀60年代以后,美國布魯納的課程結構論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生論,
4、以及前蘇聯贊可夫的教學發(fā)展思想對世界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發(fā)展 一、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1.政治制度制約著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制度制約著受教育的權利 3.政治制度制約著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 4.政治制度對教育的作用是有條件的,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的發(fā)展 5.制約作用受生產關系的調節(jié),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fā)展 (二)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促進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 2.促進科學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 3.人力資本理論 (1)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 (2)創(chuàng)建時間:1960
5、年 (3)核心概念:人力資本 (4)教育水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3% 三、教育與科學技術 2.改變著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 四、教育與文化 (一)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1.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2.教育與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二)學校文化 1.學校文化界說 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 2.學校文化的特性 (1)是一種組織文化 (2)是一種整合性較強的文化 3.影響學生文化形成
6、的因素 (1)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體的影響 (3)師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5)社區(qū)的影響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三章 教育與個體發(fā)展 一、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一)個體身心發(fā)展的概念 1.個體身心發(fā)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fā)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 2.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性及它給我們的啟示 5.個別差異性→因材施教“拔苗助長”、“凌節(jié)而施”違背了人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辦法,違背了人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 二、影響個體身心
7、發(fā)展的因素 (一)影響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遺傳素質——是人身心發(fā)展的前提,為個體身心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遺傳素質的差異對人的身心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但遺傳耷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機體的成熟程度制約著人身心發(fā)展的程度和特點,它為一定年齡階段身心特點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環(huán)境——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4.教育——對人的身心發(fā)展起主導作用。 5.個體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fā)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tài)轉向現實狀態(tài)的決定性因素。 三、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作用 (一)教育對人的價值的發(fā)現
8、 1.人的價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發(fā)揮,人的尊嚴得到保證。 2.教育使人的價值得到發(fā)揮教育能使人的價值得到發(fā)現。主要通過: (1)要不斷提高人們對人自身價值的認識,提高人們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 (2)充分認識到人的生命價值、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個體的獨特尊嚴; (四)教育對人的個性的發(fā)展 1.個性亦稱人格,指個體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體性與獨特性。 2.教育發(fā)展人的人格發(fā)展個性是教育的理想,進行個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四、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fā)展的特殊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征與初中教育的個體發(fā)展任務 1.少年期的年齡
9、特征 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意味著在這一時期,兒童將從心理上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 少年期總體性的階段特征是:身體狀態(tài)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fā)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 (2)學校要注意提高學生自我調節(jié)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3)要解決認識問題和價值問題,這是高中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特殊任務。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 (一)教育的目的的概念和意義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的目的是指國家或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質量規(guī)格所作的總體規(guī)定
10、和要求。就其表述和內容而言,教育目的往往具有抽象性、理想性和終極性三個特征。教育目的對所有的學校都具有指導意義,不管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多大,學校都必須努力使他們的發(fā)展符合國家提出的總體要求。 ③評價作用。教育的目的是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果,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fā)展程度等,都必須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標準和依據來實行。 (二)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層次 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yǎng)人的總的質量標準和規(guī)格要求,是各級各類學校工作遵循的總方針,但各級各類學校還有各自具體的
11、工作方針和培養(yǎng)目標,這決定了教育目的的層次性。教育目的的層次包括: (1),教育目的; (2)培養(yǎng)目標; (3)課程與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之間是具體和抽象的關系。教育目的反映的是對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總的、普遍的、一般的要求,而培養(yǎng)目標則顯得較為具體,且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現實的可行性,而課程與教學目標則較為具體,最能在實踐層面上進行操作和實施。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教育目的的本質是要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但是,由于社會制度、經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教
12、育目的的內涵也不盡相同,教育目的具有社會制約性。 (二)教育目的的確立還要依據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1.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對象是受教育者,因此,教育目的的提出要考慮受教育者的認知發(fā)展、心理發(fā)展和生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過程; 第一,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與人的片面發(fā)展相對而言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fā)展的人; 第二,人的發(fā)展取決于社會條件; 第三,人的發(fā)展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 第四,現代大工業(yè)生產的高度發(fā)展必將對人類提出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發(fā)展的可能性; 第五,馬克思預言,人類的全面發(fā)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以實現; 第六,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3、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惟一方法。 三、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一)個人本位論的基本觀點與代表人物 14—16世紀,西歐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運動促進了個體自我意識的覺醒;17~18世紀,思想啟蒙運動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19世紀中葉以來,人本主義哲學的產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論的產生。 1.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目的論 首先,兒童生來具有健全的本能和善良的天性,教育應尊重和順應兒童的天性,使兒童得到自然的發(fā)展;其次,教育應把兒童培養(yǎng)成“自然人”而不是社會的“公民”。盧梭強調教育要順應兒童的天性,促進兒童個性的發(fā)展,這顯然是有進步意義的,但他的教育思想的極端性、反社會性也是
14、顯而易見的。 19世紀下半葉逐步興起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思潮,促進了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產生。 1.社會學派的教育目的論 社會學派的教育目的論主要以法國教育社會學家涂爾干為代表,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年輕一代系統(tǒng)地社會化,塑造社會我。 2.國家主義的教育目的論 國家主義的教育目的論興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日本、意大利、德國為代表的極權主義教育是其集中體現,為國家利益服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其突出的代言人有德國學者凱興斯坦納和意大利學者秦梯利。 總之,社會本位論者主張根據國家或社會的整體需要來造就個人,教育只是服務于社會或國家整體利益的工具和手段。社會是確定
15、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個人是次要因素。 四、我國的教育目的 1.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一種精神狀態(tài)。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相輔相成;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代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案例:為了檢查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情況,市教育局檢查組上午8時來到前進小學,檢查組長向該校校長說明來意后,校長說.“我們學校對素質教育非常重視,課外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有科技小組、美術小組、音樂小組等等,但現在學生們正在上課
16、,下午課外活動時,請你們指導?!? 你認為該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正確嗎?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五章 學生與教師 第五章 學生與教師 一、學生 (一)學生的本質和社會地位 1.學生特有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是處于人生階段身心發(fā)展最迅速時期的人。 (1)學生具有發(fā)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 (2)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轉變?yōu)楝F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①承認和確立青少年、兒童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 ②切實保障青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 案例:新學期開學的時候,經常聽到送孩子的家長對教師這樣說:“我把孩子交給您了,請您
17、嚴加管 教,孩子不聽話,要打要罵隨您的便?!? 請用所學教育學理論分析這一現象,看看他在哪些方面違背了現代教育思想。 (二)學生的年齡特征 學生的年齡特征是指個體在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各個不同年齡階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 1.關于心理發(fā)展階段的幾種理論, (1)自然成熟論 自然成熟論以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為代表,他認為,支配兒童心理的因素是成熟與學習。支持這一論 點的是他所做的同卵雙生子爬梯實驗。他認為,兒童明顯具有一個適合做某事的內部時間表,未到時 間,即不成熟,也就無從產生學習。 (2)教育要依據受教育者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循序漸進。在受教育者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既要有
18、針對性地對其實施教育,又要循序漸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及時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1.學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相對于具有社會正式成員地位的成年人來說,學生是不成熟的兒童和青少年,是未進人成人社會的“邊際人”。從道義上講,兒童和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人類的希望。從法制角度講,兒童和青少年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有著獨立的法律地位,他們不僅享有一般公民的絕大多數權利,而且受到社會特別的保護。這一點正是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體現這一精神的基本原則是: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
19、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 2.學生的權利 未成年學生享有的主要權利概括起來有: (1)人身權 3.學生的義務 未成年學生作為法律的主體,在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教師有責任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的義務、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果學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未盡義務或違反規(guī)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則應由學生自負?!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規(guī)定學生應盡的義務有: (1)遵守法律、法規(guī); (2)遵守學生行為規(guī)范,尊敬師長,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3)努力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 (4)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 二、教師
20、 (一)教師職業(yè)的性質與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教師職業(yè)的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這一界定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 1.是一種專門職業(yè),教師是專業(yè)人員; 2.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yè),教師是教育者。 (二)教師職業(yè)的特點 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yè)角色的多樣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傳道者角色 教師負有傳遞社會傳統(tǒng)道德、價值觀念的使命。一般來說,教師的道德觀、價值觀總是代表著處于社會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價值觀。 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愿意把教師當作朋友,希望得到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
21、等方面的指導。 6.研究者的角色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充滿生命力的、千差萬別的人,傳授的內容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人文、科學知識。這就決定了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fā)展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要不斷學習、反思和創(chuàng)新。 (三)教師職業(yè)專業(yè)化的條件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具備以下基本素養(yǎng): 1.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有別于其他專業(yè)人員學習同樣學科的要求,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 (2)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 (3)了解該學科的發(fā)展脈絡;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師在對教育
22、本職工作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良好的教育能力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職業(yè)的特殊要求。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能力,是對未知事物探索性的、發(fā)現性的心智、情感主動投入的過程。 (4.)掌握科學有效、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教學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教師應在正確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進行教學,機智、巧妙地處理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問題。 4.教師的人格特征 教師的人
23、格特征是指教師的個性、情緒、健康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品質等。由于教師的工作對象是處于發(fā)展中的人,因此對教師的個性素質也有特定的要求。 (1)教師優(yōu)良的個性品質 教師優(yōu)良的個性品質包括很多內容,如:熱情慷慨、樂于助人、仁慈友善、合群合作、有責任心等。據調查,我國學生喜歡的教師前五種品質是:熱愛、同情、尊重學生;知識廣博,肯教人;耐心溫和,容易接近;對學生實事求是,嚴格要求;教學方法好。 (2)教師不良的個性品質 教師不良的個性品質主要有:冷漠孤僻、木訥呆滯、悲觀喪氣、主觀偏心、過分挑。剔、嘲諷學生等。學生會感覺這樣的教師不易接近,師生間相互冷漠,不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進行。據調查,我國學生不
24、喜歡的老師前五種品質是:經常罵人,討厭學生;對學生沒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課拖延時間,下課不理學生;偏愛,不公正;教學方法枯燥無味。 (四)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1.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1)師生關系從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教學相長的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 (2)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六章 課程 第六章 課程 一、課程概述 (一)課程的概念 1.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特指某
25、一門學科。 2.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 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二)課程的分類 1.根據課程任務劃分 3.根據修習的程度劃分 (1)必修課程:是指同一學年的所有學生必須修習的公共課程,是為了保證學生的基本學力而開發(fā)的課程。 (2)選修課程:是指依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與發(fā)展方向,允許個人有選擇的課程,是為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而開發(fā)的課程。 4.根據課程設計理念劃分 (1)學科課程:依據知識的分類來進行課程的分類。 (2)活動課程:課程設置以兒童為中心,依據兒童的生活經驗來設置課程,按照活動主題來組織教學。 5.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1)顯性課程:是指學校教育中有計劃、
26、有組織的、有意圖實施的“正式課程”。 (2)隱性課程相對于顯性課程而言,具有內隱性、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美國學者杜威及學生克伯屈是最早研究隱性課程的學者,杰克遜被看作是首次提出“隱性課程”概念的教育學者。 6.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1)分科課程:由單一學科構成的課程,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邏輯體系的完整性。 (2)綜合課程:由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多學科知識交叉、滲透、融合而生成的課程,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統(tǒng)一性及內在聯系。 (三)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5.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1)基礎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 以鄧小平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
27、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指標。 二、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目標的關系 1.教育目的 1.對學生的研究:包括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現狀、了解學生個體的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等方面。 2.對社會的研究:包括健康、家庭、娛樂、職業(yè)、宗教、消費、公民。 3.對學科的研究:學科是知識的支柱,教學要因時因地制宜。 三、課程設計 (一)什么是課程設計 1.課程設計的概念: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編寫教科書的系統(tǒng)化的活動。 2.課程設計的
28、意義:課程設計是制定課程新方案的活動或修訂課堂方案的活動。 (二)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課程文件是根據課程設計的原理與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導教學的各種規(guī)定。它包括以下層次: 1.教學計劃(也叫課程計劃):是指導和規(guī)定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制定分科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它有三個特征:強制性、普遍性和基礎性。 教學計劃的構成:主要由教學計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及其說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幾部分構成。 2.教學大綱(又稱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構成要素:前言、課程目標
29、、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這五個部分。 4.編寫教科書應遵循的原則: (1)按照不同的學科特點,體現科學性和思想性。 (2)強調內容的基礎性。 (3)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考慮我國現狀。 (4)合理體現各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受教育者學習的心理順序。 (5)、兼顧同一年級各門學科內容之間的關系和同一學科不同年級教材之間的銜接。 四、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的概念 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二)課程實施的結構: 1.安排課程表:要遵循整體性原則、遷移性原則、生理適宜原則。 2.分析教學任務:包括學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
30、技能;學生所要形成和發(fā)展的智力、能力和體力;學生所要養(yǎng)成的情感、態(tài)度、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二)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 1.目標評價模式:以目標為中心 2。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3.CIPP評價模式 該評價模式包括四個步驟: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 (三)課程評價過程中要經歷哪些步驟(課程評價的基本階段) 1.課程評價過程中的基本問題 (1)評價概念是否合適; (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適; (3)報告評價結果的信息是否合適; 2.課程評價的基本階段 把焦點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課程現象上;搜集信息;組織材料;分析資料;報告分析。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七
31、章 教學(上) 一、教學工作的意義和任務 (一)教學的概念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guī)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 教學包含三個方面: (1)教學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根本目的; (2)教學由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組成; (3)教學具有多種形態(tài),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tǒng)一。 (二)教學的意義 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或說學校進行素質教育,或說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教學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動,在學校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居于中心地位。 1.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所傳授的基礎知識,是指形成各門科學
32、的基本事實、相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統(tǒng)。 2.發(fā)展學生智力、體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力。創(chuàng)造才能是指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智能去探索、發(fā)現和掌握未知曉的知識的能力。 3.培養(yǎng)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 4.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 二、教學過程 (一)教育過程的基本概念 教育過程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通過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系統(tǒng)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學生智力和體力,形成科學世界觀及培養(yǎng)道德品質,發(fā)展個性的過程。 1.歷史上對教學過程的各種理解 孔子: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學一思一行的統(tǒng)一過程; 夸美紐斯:主張
33、把教學建立在感覺活動的基礎上; 赫爾巴特:認為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系統(tǒng)化的過程; 杜威: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直接經驗的不斷改造和增大意義的過程,是從做中學的過程; 凱洛夫: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 2.我國的觀點 (1)教學過程本質上是一種認識過程; (2)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間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導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 (三)教學過程的結構 教學過程有以下幾個基本階段: (1)引起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鮮明的觀點,
34、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識的基礎并發(fā)展學生相應的能力。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注意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要割裂;每個階段的功能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原則 1.教學原則概述 (1)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guī)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 (2)教學原則和教學規(guī)律的聯系與區(qū)別: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并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 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礎
35、上鞏固;重視組織各種復習;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4)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發(fā)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要求有:按教材的系統(tǒng)性原則進行教學;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學記》提出的“學不躐等”、“不凌節(jié)而施”、“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均體現了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 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疽螅横槍W生的特點進行有區(qū)別的教學,采取有效
36、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2)談話法:也叫問答法,是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得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3)討論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以獲取知識的方法。 (4)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5)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知
37、識的方法。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八章 教學(下) 一、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備課、上課、作業(yè)的檢查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yè)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一)備課 備課是教師課前的準備,是教師對教學的策劃工作。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鉆研教材 包括鉆研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和閱讀有關的參考書。學科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教科書是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主要依據;查閱參考資料也很重要。 2.了解學生 (二)上課 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課的類型
38、和結構 根據一節(jié)課所完成的任務,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兩類; 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可分為:傳授新知識課、鞏固新知識課、培養(yǎng)技能技巧課和檢查知識課; 根據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來劃分,主要有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實驗課和復習課。 2.課的結構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一般來說,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 (1)組織教學; (2)檢查復習; (3)講授新教材; (4)鞏固新教材; (5)布置課外作業(yè)。 3.上好課的基本要求 上好課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得當; (4)表達清晰;
39、(5)氣氛熱烈。 (三)作業(yè)檢查與批改 作業(yè)是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各種類型練習。為了加深和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鞏固,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教師必須設計安排合適的作業(yè),并及時批改。通過作業(yè)的檢查批改,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學生知識或技能的缺陷,并作出評價和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出建議。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guī)定時間之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目的是幫助和指導學生的學習。課外輔導的內容二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能夠獨自計劃學習和自我監(jiān)督學習,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課外輔導是上課必要的補充。 (五)學業(yè)成績考查與評定 3.測驗的信度、效度、難度和區(qū)分度
40、 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即是否測出了它所要測出的東西。 測驗的信度又稱可靠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準確性程度。 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括的試題難易程度。 測驗的區(qū)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qū)分的程度。 4.評價 評價是指根據測驗分數、觀察和報告對被測驗者的行為、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或價值作出判斷。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教學評價應把握客觀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指導性原則、計劃性原則。 二、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
41、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在教學史上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和道爾頓制等。 (一)個別教學制 古代中國、埃及和希臘的學校大都采用個別教學形式。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布置檢查和批改作業(yè)都是個別進行的。其優(yōu)點在于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缺點在于一個教師所能教的學生數量有限,教學速度慢、效率低。 (二)班級授課制 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作闡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1632年)。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1902年,班級授課制在全國廣泛推行,直至現在,它仍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的基本
42、組織形式。 (四)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 設計教學法主張廢除班級授課制和教科書,打破傳統(tǒng)的學科界限,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目的和內容。它是由美國教育家克伯屈在19 18年創(chuàng)立的。道爾頓制是指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tǒng)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yè),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yè),有疑難向教師請教。 三、教學策略 (一)教學策略的概念 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組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以便形成有效率有意義的特定的教學方案。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在于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二)教學策略
43、的主要類型 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分為: 1.內容型策略 內容型策略有強調知識結構和追求知識發(fā)生過程兩種類別,即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九章 德育 一、德育的意義、目標和內容 (一)德育及其意義 1.德育是教育者依據特定社會要求和德育規(guī)律,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培養(yǎng)他們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 2.德育的實質是將一定社會的思想道德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思想品德。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總稱。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會德育等形式。 (2)高中階段的目標:“熱愛祖國,具有報效祖國的精神,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
44、段的基本路線;初步樹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奮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確的人生觀,具有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憲法、法律;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等心理品質和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三)德育內容 1.德育內容的含義:是實施德育工作的具體材料,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會思想政治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總和。 2.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德育目標;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特征和學生思想實際;文化傳統(tǒng)的作用。 3.我國學校的德育內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45、二、德育過程 (一)德育過程的定義 德育過程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地、積極地進行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逐步提高自我修養(yǎng)能力、形成社會主義的品德的過程。從本質上講是個體的社會化與社會規(guī)范個體化的統(tǒng)一過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guī)律; (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guī)律 三、德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 (一)德育的原則 1.德育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guī)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制定德育原則的依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社會主義德育實踐經驗;對歷史上國內外德育原則的有益經驗的批判繼承、吸收和借鑒。 (一)認知模式
46、 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是由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美國學者柯爾伯格進一步深化的。 1.理論假設 (1)道德發(fā)展論??聽柌竦牡赖掳l(fā)展理論確切地說是道德判斷發(fā)展理論。他認為,道德判斷有內容和形式之別。其中道德判斷形式反映個體道德判斷水平;道德判斷形式指的是判斷的理由以及說明過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沖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適合于促進個體道德判斷力的發(fā)展。 (2)道德教育論。該模式強調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進學生的道德判斷不斷向更高水平和階段發(fā)展;其次在于促進學生道德判斷與行為的一致性。 2.圍繞道德兩難問題的小組討論 (1)道德兩難問題及
47、其設計 ②認知模式的特色及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 該模式的特色在于:第一,提出以公正觀發(fā)展為主線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并做出了完整的理性闡述;、第二,建構了較為科學的道德發(fā)展觀,提出了智力與道德判斷力關系的一般觀點;第三,通過實驗建立了嶄新的學校德育模式,提出課堂道德討論法、公正團體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過程,重新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和學校德育的功能。 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首先,柯爾伯格對道德判斷發(fā)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總的來說是可信的,可根據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對柯爾伯格的研究進行修正。其次,發(fā)展性原則在我國學校的知識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但在德育上還沒有更多地研究和展開
48、。最后,我國學校在提高學生道德思維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認知性道德發(fā)展模式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體諒模式 體諒或學會關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為英國學校德育學家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所創(chuàng),風靡于英國和北美。與認知性道德發(fā)展模式強調道德認知發(fā)展不同,體諒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置于中心地位。 1.體諒模式的理論假設, (2)體諒模式的特色及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 體諒模式的特色在于:它的理論假設是在對學生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提出的,它的教材也取自對學生的調查。它以一系列的人際與情境問題啟發(fā)學生的人際意識與社會意識,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體諒;有助于教師
49、全面地認識學生在解決特定人際一社會問題時的各種可能反應,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會關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應,教師能夠根據它們指導學生,圍繞大家提出的行動方針進行講座或討論。 體諒模式對于我國學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啟示:第一,把“學會關心”視為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二,目標體系應當通過一套精心設計的、內容逼真的、包含人際一社會問題情境的教材體現出來;第三,應當與各學科的教學結合起來使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 (三)社會學習模式 社會學習模式主要是美國的班杜拉創(chuàng)立的,該模式吸取了認知發(fā)展理論的某些觀點,與行為主義的合理內容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新的認知一行為主義學說。 1.理
50、論假設 該理論主張用替代性學習概念,建立觀察學習的理論體系來說明個體對刺激的反應和對行為體系的建構。認為只需要通過觀察他人在相同環(huán)境中的行為進行體驗學習,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礎上的觀察學習是人類學習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社會學習論對學校德育提出了獨特的新見解,其特色表現在:在吸收其他學派的基礎上,發(fā)展了行為主義,使之對人的道德行為做出更合理的闡釋,對德育工作有很多意義;系統(tǒng)論述了榜樣示范對道德發(fā)展的內在作用機制以及影響道德行為的各種形式和途徑,這是文化環(huán)境與人的道德發(fā)展相互作用的重要成果;自我評價和自我效能的理論給學校道德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把環(huán)境的示范和個體的發(fā)展與認知
51、調節(jié)機制的互動表達出來,從中可以看到學生是如何內化外部作用,從而逐漸發(fā)展起自我評價能力的;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我國學校德育發(fā)展可以從社會學習理論獲得一些借鑒,主要包括:在探討道德教育與行為形成方面,對我們加強道德知識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有較大啟迪作用;強調自我效能感,注重個體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強化。 中學教育學考試要點第十章 班級管理 一、班級管理的意義 (一)班級的概念 1.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數的基本教育單位。 1.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班級學生,對班
52、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其對象主要是人,即學生;班級管理主要手段有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 2.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二、班級管理的幾種模式 (一)班級常規(guī)管理 1.班級常規(guī)管理指通過制定和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 2.一般說來,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有關班集體與學生管理的制度;二是學校根據教育目標、上級有關指示制定的學校常規(guī)制度;三是班集體根據學校要求和班級實際情況討論制定的班級規(guī)范。 3
53、.班級常規(guī)管理的作用:班級常規(guī)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體的基本要素;有利于建立一個健康、活潑、積極、有效的班集體;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學校環(huán)境。 (二)班級平行管理 1.班級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 2.目標管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的,其理論的核心是將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變?yōu)閺娬{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 3.班級目標管理的要求:要圍繞全班成員共同確立的班級奮斗目標,將學生個體的發(fā)展與班級進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目標的引導下,實
54、施學生的自我管理。 三、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1.由于受到分數壓力和教師權威的制約,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專斷型。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 (二)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要解決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新機制,這就要求做到: 1.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目的。 班集體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會經歷組建-形成、發(fā)展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教育培養(yǎng)與社會化的過程。 1.確定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一、班級管理的意義 (一)班級的概念 1.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數的基本教育單位。 1.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班級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其對象主要是人,即學生;班級管理主要手段有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 2.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