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3課 宋明理學 課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第3課 宋明理學 課件新人教版必修3(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一單元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主流思想的演變第第3 3課課 宋明理學宋明理學三教合一三教合一魏晉魏晉南北南北朝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間廣為傳播。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間廣為傳播。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的發(fā)展;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的發(fā)展;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力崇儒興教。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力崇儒興教。佛教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佛教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學影響,主張道教也受到儒學影響,主張“貴儒貴儒”又又“尊道尊道”。影響:儒學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影響:儒學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隋朝隋朝儒家家提出儒家家提出“三教合一
2、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論。,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論。唐朝唐朝統(tǒng)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統(tǒng)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佛道的發(fā)展,開始挑戰(zhàn)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佛道的發(fā)展,開始挑戰(zhàn)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程顥、程頤程顥、程頤“洛派洛派”唯心論唯心論天理是萬物本原,先有理后有天理是萬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物( (核心核心) )道德觀道德觀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lián)系起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lián)系起來,認為來,認為“人倫者,天理也人倫者,天理也”。認識論認識論提出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
3、知”,認為只有,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得其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得其“理理”。朱熹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理學的集大成者唯心論唯心論 強調理之源在于天理。強調理之源在于天理。道德觀道德觀天理就是三綱五常,強調天理就是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存天理,滅人欲”。認識論認識論朱熹認為,朱熹認為,“物物”,指天理、,指天理、人倫、圣言、世故。人倫、圣言、世故。“格物格物致知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朱熹論天理朱熹論天理 朱熹說:朱熹說:“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
4、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 朱熹又說:朱熹又說:“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則人欲亡,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人欲勝則天理滅”。學習和修養(yǎng)的目的就是。學習和修養(yǎng)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遏人欲而存天理理”。綱常倫理皆為天理綱常倫理皆為天理 存天理,滅人欲存天理,滅人欲程朱理學程朱理學概念概念儒家學者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儒家學者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净居^點觀點北宋:程顥、程頤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集大成者)南宋:朱熹(集大成者)唯心論唯心
5、論天理是萬物本原,先有理天理是萬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后有物( (核心核心) )強調理之源在于天理。強調理之源在于天理。道德觀道德觀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lián)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lián)系起來,認為系起來,認為“人倫者,人倫者,天理也天理也”。天理就是三綱五常,強調天理就是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存天理,滅人欲滅人欲”。認識論認識論提出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認為,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得其真得其“理理”?!拔镂铩保柑炖?、人倫、圣言、世,指天理、人倫、圣言、世故。故?!案裎镏轮裎镏轮钡哪康脑谟诿鞯赖哪康脑谟诿鞯赖轮?,而不是求科學之真。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實質實質
6、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影響影響理學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南宋后成為官方哲學,有力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理學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南宋后成為官方哲學,有力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朱熹編著的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jù)的教科書。,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jù)的教科書。朱熹的學術思想傳及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朝鮮,形成朱熹的學術思想傳及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朝鮮,形成“朱子學朱子學”學派。學派。陸九淵陸九淵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 “心心”是萬物本原,是萬物本原,“心心”即即“理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窮理不必外求,反省內心即可
7、。窮理不必外求,反省內心即可。王陽明王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心學的集大成者 吸取佛教吸取佛教“心外無佛,即心即佛心外無佛,即心即佛”思想,思想,宣揚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理”的命題。的命題。 提出提出“致良知致良知”和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學說。的學說。陸王心學陸王心學理學理學心學心學不不同同點點理學思想理學思想“理理”是萬物的本原是萬物的本原“心心”是萬物的本原是萬物的本原哲學范疇哲學范疇客觀唯心主義思想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主觀唯心主義思想主觀唯心主義思想修養(yǎng)論修養(yǎng)論強調強調“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通過探究萬物求通過探究萬物求”理理”) )“心即理心即理”,“致良知致良知”
8、( (通過內心反省求通過內心反省求“理理”) )共共同同點點代表代表都是宋明理學的突出代表都是宋明理學的突出代表實質實質以儒家綱常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tǒng)治,遏制人的欲求以儒家綱常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tǒng)治,遏制人的欲求內容內容都認為世界本原是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理”;都是儒學的新形式;都是儒學的新形式;都繼承孔孟都繼承孔孟“仁仁”“”“禮禮”的思想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維護封建統(tǒng)治影響影響都有助于維護專制統(tǒng)治,扼殺人的自然欲求都有助于維護專制統(tǒng)治,扼殺人的自然欲求都強調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民族性格起積極影響都強調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民族性格起積極影響【學思之窗】請談談程頤和朱熹關于【學思之窗
9、】請談談程頤和朱熹關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做法,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啟發(fā)?的做法,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啟發(fā)? 思路引領:按照程頤和朱熹的說法,所謂格物致思路引領:按照程頤和朱熹的說法,所謂格物致知,就是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深入細致的探究,達知,就是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深入細致的探究,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答案:答案:首先要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每一首先要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每一個具體的知識,然后才能融會貫通,個具體的知識,然后才能融會貫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水平。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一事不窮,則闋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闋了一物道一事不窮,則闋了一事道理;一物
10、不格,則闋了一物道理理”,其言論反映出朱熹,其言論反映出朱熹 主張主張“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提倡研究具體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提倡研究具體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具有懷疑、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具有懷疑、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主張主張“存天理,滅人欲存天理,滅人欲” A B C D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長于先生?!边@是中國對聯(lián)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lián)。對這是中國對聯(lián)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lián)。對“朱子高于孔子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釋是喻意的最佳解釋是 A朱熹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理學理論朱熹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理
11、學理論 B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學說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學說 C朱熹對儒家學說的貢獻比孔子大朱熹對儒家學說的貢獻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學說更科學朱熹的學說更科學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精忠報國”的故事,文天祥的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 ”等的名句等幾乎人盡皆知,以上人物的等的名句等幾乎人盡皆知,以上人物的價值觀明顯來自價值觀明顯來自 A.法家思想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墨家思想課堂檢測課堂檢測宋史宋史中出現(xiàn)的以下人物名字:焦中出現(xiàn)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節(jié)、李克讓、陳從信、趙安仁、錢守節(jié)、
12、李克讓、陳從信、趙安仁、錢端禮、張忠恕,可以推測他們深受當端禮、張忠恕,可以推測他們深受當時哪種思潮的影響時哪種思潮的影響? A佛學佛學 B法學法學 C道學道學 D理學理學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宋明理學家倡導的宋明理學家倡導的 “存理去欲存理去欲”或或“存心去欲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的修養(yǎng)論、“格物格物”或或“格心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齊家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齊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論,均以而平天下的功能論,均以 A研究天人關系為核心內容研究天人關系為核心內容 B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 C認識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為導向認識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為導向 D關心社會進步為前提關心社會進步為
13、前提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朱熹和王陽明對朱熹和王陽明對“天理天理”進行了不同解釋,兩者相同的本進行了不同解釋,兩者相同的本質意圖是質意圖是 A否定佛教、道教教義否定佛教、道教教義 B發(fā)揚光大儒家學說發(fā)揚光大儒家學說 C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 D激勵人們奮發(fā)立志激勵人們奮發(fā)立志綱常倫紀,即為天理綱常倫紀,即為天理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08廣東歷史)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廣東歷史)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心動。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兩位心動。在世界的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在
14、世界的本原問題上,與慧能的觀點有相似之處的思想家是 A孔子孔子 B程顥程顥 C朱熹朱熹 D王陽明王陽明課堂檢測課堂檢測 (09鎮(zhèn)江一中)鎮(zhèn)江一中)2003年年12月月lO日,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日,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時引用宋代理學家的一段話:大學演講時引用宋代理學家的一段話:“為天地立心,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段話。這段話 A否定了傳統(tǒng)儒學否定了傳統(tǒng)儒學 B創(chuàng)立了心學創(chuàng)立了心學 C闡明了理學的綱常倫理闡明了理學的綱常倫理 D說明了理學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說明了理學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何謂何謂“理學理學” “理學理學”一
15、詞,早在宋代就被用來概括當時的儒學。一詞,早在宋代就被用來概括當時的儒學。朱熹和二程都說過朱熹和二程都說過“理理”。程顥曾說過:程顥曾說過:“吾學雖吾學雖有所受,有所受,天理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理理”因此成為二程哲學的核心,宋明理學也就從此得名。因此成為二程哲學的核心,宋明理學也就從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謂的二程兄弟所謂的“理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則,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是指人類社會的當然原則,它適用于自然、社會也是指人類社會的當然原則,它適用于自然、社會和一切具體事物。這就把儒家傳統(tǒng)的和一切具體事物。這就把儒家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用思想,用“天人
16、一理天人一理”的形式表達了出來的形式表達了出來,中國上,中國上古哲學中古哲學中“天天”所具有的本體地位,現(xiàn)在開始用所具有的本體地位,現(xiàn)在開始用“理理”來代替了,這是二程對中國哲學的一大貢獻。來代替了,這是二程對中國哲學的一大貢獻。思考思考:為什么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也提倡儒學?為什么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也提倡儒學?儒學首先是一種行為哲學,它與傳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的農(nóng)耕儒學首先是一種行為哲學,它與傳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的農(nóng)耕生活相適應,逐步演變成日常生活行為準則,維護社會生生活相適應,逐步演變成日常生活行為準則,維護社會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傳統(tǒng)社會的客觀要求,也迎合了少數(shù)活的秩序化,迎合了傳統(tǒng)社會的客觀要求,也迎合了少數(shù)
17、民族社會的需要。民族社會的需要。儒學對統(tǒng)治階級是一種進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對士人知儒學對統(tǒng)治階級是一種進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對士人知識分子、社會精英是人生信條,又是借之參與政治的手段,識分子、社會精英是人生信條,又是借之參與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的歡迎。受到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的歡迎。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處于戰(zhàn)亂、動蕩和民族大遷徙、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處于戰(zhàn)亂、動蕩和民族大遷徙、大融合時期,人民渴望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學強大融合時期,人民渴望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學強調的是調的是“和和”,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順應了歷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有利于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儒學比佛教、道教傳播的更廣,影響更大,少數(shù)民族的儒學比佛教、道教傳播的更廣,影響更大,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階級也認識到儒學是最好的統(tǒng)治人民的一種精神工具。統(tǒng)治階級也認識到儒學是最好的統(tǒng)治人民的一種精神工具。態(tài)度決定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