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中學歷史教學園地(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新式學堂的出現(xiàn)到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再到科舉制度的廢除的基本史實。
2.了解在中國近代后期,文學藝術領域里,涌現(xiàn)出以魯迅、郭沫若、趙樹理、丁玲、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為代表的一代巨匠。
3.認識晚清政府迫于形勢的壓力,終于艱難地邁出了近代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4.認識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成為進步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新式學堂出現(xiàn)到新式教育體制的擬定再到科舉制被廢除等內(nèi)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把握歷史脈絡的能力。
2.通過對先進的文藝工作者的成就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
2、對重大問題的提煉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聯(lián)系舊有知識,使學生認識,中國近代后期的時代特征是宣傳進步科學,反對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對專制獨裁;謳歌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這一時代特征對文學藝術領域產(chǎn)生巨大影響。
2.通過本課學習,認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的反映。
●教學重點
1.新式教育的開端。
2.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藝術家。
●教學難點
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眾多的知識點。
●教學方法
1.“溫故而知新”。大量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力爭在學生理解的基礎推導出新知識的主題。
2.主線貫穿法。 在文學藝術類內(nèi)容里,讓學生把握近代文藝的主
3、題,由這個主題去看待取得的成就。
3.講解分析法。對于知識點,可由學生自己掌握,但對于內(nèi)容中包含的主題思想則由教師講解分析,以保證課堂教學深度。
4.列表歸納法。
5.例證法。把主題思想在具體例子中體現(xiàn)出來。
●教具準備
1.投影儀。
2.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示例一]
同學們,一個社會是否進步,教育制度是衡量的一個重要標準。中國近代在政治、經(jīng)濟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的影響,教育制度也受到了沖擊。中國近代教育改革邁出第一步的是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下面我們來看課本導入框中的內(nèi)容: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國頒布《明定國是詔
4、》,吹響了戊戌變法的號角。在這五百字的詔書里,有1/3的篇幅是關于創(chuàng)建京師大學堂的決定。他又在一個月里兩次下旨,敦促有關部門盡快拿出具體方案。然而,這些部門無人懂得如何創(chuàng)辦大學,最后找了康有為和梁啟超。梁啟超對興辦新式學堂早有研究,僅用幾天時間就起草了一份京師大學堂建校章程,很快得到光緒帝的認可。凡涉及京師大學堂開辦的問題,光緒帝都有求必應、大開綠燈。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導入語示例二]
同學們,每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總能聽到那嘹亮的國歌聲。同學們,你們知道國歌的作者是誰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處于危亡關頭,著名的音樂家聶耳投身于抗日的洪
5、流中,以其卓越的音樂才能,創(chuàng)作了大量振奮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由著名戲劇家田漢作詞。這首歌極大地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抗戰(zhàn)意志。1949年新中國建立時,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會議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定為國歌。那么,與聶耳同時代的文學家、藝術家還有哪些?他們在近代中國為了國家的獨立富強曾作過哪些努力?我們應如何理解他們的作品的內(nèi)涵?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具體內(nèi)容。
[板書]第22課 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二)
一、新式教育的開端
1.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洋務運動的內(nèi)容,看一看洋務
6、派在培養(yǎng)洋務人才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學生回答]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了京師同文館,這是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它以培養(yǎng)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洋務派在各地相繼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
[教師提問]在百日維新中,關于教育方面的內(nèi)容有哪些?
[學生回答]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中小學堂,兼習中西學科;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經(jīng)濟特科等。
[教師引導]洋務派和維新派為什么要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
[學生回答]為了培養(yǎng)洋務人才和維新人才,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7、
[教師引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是——
[學生回答]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學校以四書五經(jīng)為主要教材,國家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這樣培養(yǎng)的人才,越來越不適應近代中國的需要。于是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就提出了學習西方、改革教育的主張。
[教師提問]維新變法在教育方面的成果如何?
[學生回答]戊戌政變后,維新運動失敗。京師大學堂被保留下來。教學內(nèi)容仍以經(jīng)學為主,科舉制仍然存在,而且考試又恢復了考八股文。
[教師引導]這對社會的發(fā)展有什么危害?
[學生回答]京師大學堂的學生只有考取科舉,才能取得做官資格。每到科舉試期,學生紛紛請假赴考。這樣,國家得不到急需的軍事、外交、科
8、技人才。
[教師提問]后來怎樣改變這種狀況的?
[學生回答]京師大學堂以經(jīng)學為主的教學內(nèi)容引起學生的不滿,后來逐步增加了科學、商務、藝術等課程,并要求學生都要學一門外語,大學之前還要上預科,預科考試及格,才能入大學。
由于科舉考試的弊端,洋務派大臣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普遍興辦學校。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并于1905年宣布廢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看一看新式教育的開端經(jīng)歷了一個怎樣的歷程?
[板書]2.新式教育的開端
[學生回答](1)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堂
(2)擬定《奏定學堂章程》
9、
(3)廢除科舉制度
[教師引導]為什么不從洋務派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開始呢?
[學生回答]洋務派辦洋務的目的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其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的目的是培養(yǎng)洋務人才,是權宜之計,不是從體制上變革,因此,不能算真正的新式教育。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奏定學堂章程》的特點。
《奏定學堂章程》從橫向看,包括普通教育、師范教育和實業(yè)教育;從縱向看,它把整個學制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個階段,規(guī)定兒童七歲入學。中學堂開設的科目有文學、算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圖畫、體操、外語、法制等,還有以講《四書》為主的修身和講《五經(jīng)》的經(jīng)學。經(jīng)學在全部課程中占25%,居首位。
《奏定學堂章程》
10、是中國近代第一個系統(tǒng)完備并付諸實施的法定學制,它一方面順應了中國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重大的革新意義;另一方面又是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下制定的,所以帶有濃厚的封建烙印。《奏定學堂章程》的頒行,標志著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體制的形成?!蹲喽▽W堂章程》頒行的第二年,科舉制廢除。
[教師小結(jié)]由此可知,新式教育的開端包含有三個內(nèi)容:
[板書]京師大學堂的設立→《奏定學堂章程》的頒行→科舉制的廢除
[教師過渡]至此,迫于形勢的壓力,晚清政府終于艱難地邁出了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在中國近代,除了教育體制的變化外,文化方面的另一個變化就是文學和藝術。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中華文化進入了一個
11、嶄新的階段,主要標志就是其主題突出地表現(xiàn)在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謳歌光明,鞭撻黑暗。下面我們看具體內(nèi)容。
[板書]二、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
1.五四后中華文化的主題
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書,把這一時期文學藝術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列表歸納。
[板書]2.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
[學生看書]……
[學生歸納]……
(教師等學生歸納完畢后,用投影打出樣表。以便學生對照查漏補缺)
[投影顯示]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文學
1.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等
2.郭沫若:《屈原》等歷史劇
12、
3.趙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李有才板話》
4.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
藝術
美術
徐悲鴻:《愚公移山》《九方皋》
音樂
聶耳:《義勇軍進行曲》《畢業(yè)歌》等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或者把該表用板書的形式表示出來,使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一目了然)
[教師講解]下面我們對一些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進行分析:
先看魯迅。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豫人,1898年改名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先學醫(yī),后改學文學。1909年回國。1912年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到教育部工作。1918年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他一出現(xiàn)使成了反封建斗爭中最徹底和影
13、響最大的思想家,在這個斗爭中起了極為顯著的作用。魯迅在五四時代的主要著作大部分是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的,他的雜感、小說和論文,給《新青年》的反封建斗爭帶來很大的深度。他從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出發(fā),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禮教的罪惡,發(fā)出了解放的呼聲。他在1918年5月發(fā)表的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是《新青年》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它以特有的深刻性徹底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性質(zhì),發(fā)出了革命人道主義的“救救孩子”的呼聲。他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描寫的是農(nóng)民阿Q的悲劇,把以奴性為實質(zhì)的精神勝利法——“阿Q精神”當做一種國民性弱點加以暴露,以促其覺醒,是震動文壇的杰作?!犊滓壹骸匪茉斓氖且粋€被封建文化所毒害的迂腐
14、而麻木的知識分子形象;《祝?!房坍嬃艘粋€普通勞動婦女祥林嫂的悲劇,以喚起人們對封建制度的抗爭。魯迅的卓越的論文《我之節(jié)烈觀》和《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以及他的隨感錄,不只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而且用舊的必將為新的所代替,新的必將比舊的“更有意義、更近完全,因而也更有價值、更可寶貴”的發(fā)展觀點鼓舞著覺醒中的人們。
魯迅1927年到上海,在白色恐怖中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參加“左聯(lián)”領導工作和各種革命活動,主編多種文藝刊物,以雜文為武器頑強戰(zhàn)斗,團結(jié)、指導和培養(yǎng)了大批革命作家,粉碎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1936年病逝于上海。著譯近1000萬字,有多種本《魯迅
15、全集》。毛澤東贊譽:“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教師分析]郭沫若的歷史劇時代性也很強,郭沫若在抗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和《南冠草》等。其中《棠棣之花》為五幕史劇。寫戰(zhàn)國聶政受韓國抗秦派首領嚴仲子之托,刺殺親秦派韓相俠累之后壯烈犧牲。其姐聶荌為傳播烈士英名,擴大影響,冒死前往撫尸痛哭,也英勇就義。劇本的“政治氣氛是以主張集合反對分裂為主題”(郭沫若語)?!肚窞槲迥皇穭。瑢憫?zhàn)國時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南后鄭袖等的陷害,楚懷王對秦妥協(xié)投降,下令囚禁屈原。劇本意在揭露和制止國民黨頑固派對
16、外喪權辱國,對內(nèi)迫害抗日志士的罪行?!痘⒎窞槲迥皇穭。〔挠趹?zhàn)國時“竊符救趙”的故事,是與《屈原》齊名的郭劇代表作。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的插圖“徐悲鴻畫的馬”。線條簡潔明快,生動準確,個個傲骨嶙峋,深沉渾厚是徐悲鴻畫的馬的特點。那么,徐悲鴻在繪畫方面的成就還有哪些呢?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下面,我們通過投影來了解一下。
[投影顯示]
徐悲鴻(1895~1953年),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少時即刻苦學畫,后留學法國。曾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意、蘇諸國展覽??箲?zhàn)時期屢以己作在國外義展義賣,并參加國內(nèi)民主運動。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建國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全國美
17、協(xié)主席。在繪畫創(chuàng)作上,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對中國畫,主張“古法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擅油畫、國畫,尤精素描。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煉明快,富有生氣,融匯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尤以畫馬馳譽中外。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投影來欣賞一幅徐悲鴻畫的奔馬。從中體會他的繪畫技巧和精神。
[投影顯示]
[教師引導]我們再來看一幅徐悲鴻的代表作《愚公移山》。(投影顯示圖片,圖略)
[教師講解]《愚公移山》是徐悲鴻巨幅國畫。作于1940年。取材于《列子·湯問》愚公移山故事。畫面為開山鑿石場面:愚公白發(fā)長須,拄鋤而立
18、;開山者,體魄健壯,揮鋤掘石。堅韌卓絕精神躍然紙上。時當抗戰(zhàn)艱苦年代,用以激勵中國人民艱苦奮戰(zhàn)的斗志和必勝的信念。
[教師過渡]同學們,在藝術領域里,除了徐悲鴻用手中的畫筆來完成歷史賦與他們的重任外,還有音樂領域里的聶耳和冼星海,他們用歌聲來激勵人們的抗日斗志,勉勵中國人民戰(zhàn)勝困難,爭取光明。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關于聶耳和冼星海的敘述。
[學生看書]……
[學生看書]我們一起來聽一下《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
(放音樂(略))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從歌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中華民族處在危亡關頭之際,正是這些歌曲極大地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抗戰(zhàn)意志。特別是《黃河大合唱》,
19、以它氣勢宏偉的旋律,發(fā)出中華民族英勇抗戰(zhàn)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國人的心扉。就是在今天,我們聽了之后,也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
[教師布置]同學們,關于趙樹理的《小二黑結(jié)婚》《李有才板話》和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建議同學們下去之后借閱。從實際作品中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布置作業(yè)]
1.連線搭配(附答案于題中)
2.清政府廢除科舉制是在
A.1898年 B.1901年 C.1905年 D.1911年
答案:C
●板書設計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一、新式教育的開端
1.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2.新式教育的開端
京師大學堂的設立→《奏定學堂章程》的頒行→科舉制的廢除
二、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
1.五四后中華文華的主題
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
2.謳歌光明、鞭撻黑暗的文學家、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