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級生物上冊 第二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練習使用顯微鏡效果分析 魯科版(五四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六年級生物上冊 第二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練習使用顯微鏡效果分析 魯科版(五四制)(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級生物上冊 第二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練習使用顯微鏡效果分析 魯科版(五四制)
本節(jié)課是本著學生自學、動手、猜測、探索的原則開展學習的,教師整堂課起到了引導、督促、肯定、補充、提醒、幫扶的作用。
實驗課就是動手動腦的課,課堂流程的設計和實施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學生邊做邊摸索邊猜測的過程符合學生認知的過程,對于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具有科學內(nèi)涵的觀察工具了解的比較具體感性且深入,對以后的學習打好了較好的基礎。
有幾點課堂學習過程對學生今后的實驗學習和理論學習都有好的鋪墊作用,特舉如下:
1.學生親自將物鏡目鏡拆卸下來再安裝上去,一上來就解除了學生惶恐不敢動手的顧慮,讓學生認識到在操
2、作規(guī)程范圍內(nèi)的各種摸索探索的操作都是對的,不會遇到新的實驗器材畏首畏尾,失去探索興趣。
2.顯微鏡各構造的功能讓學生大膽猜測,學生互相補充,教師適時肯定、糾正,讓學生體會到許多高大上的知識或科學器具的原理與自己的生活距離并不遠,學習的內(nèi)容都是來源于生活并回歸于生活。
3.學生自主學習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將新知識在學生認識上的難度降低,以此維持學生高昂的求知欲和動手實驗的興趣。
4.總結過程不流于形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在鏡頭視野內(nèi)看到的物像是放大多少倍的物像,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補充和解釋,讓學生認識到放大倍數(shù)是目鏡和物鏡的乘積,而不只是背過這些小知識點。
這是學生入學以來第一堂實驗課,第一次深入研究顯微鏡、使用顯微鏡,學習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