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實驗教案
《七年級上冊生物實驗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上冊生物實驗教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②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難點和重點 重點:①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難點: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課前準備 學生:各小組準備鼠婦10~16只,濕土,紙盒,紙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夾),表,筆,一份實驗報告用表。 教師:鼠婦若干只或鼠婦圖示。 教學過程 1、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各小組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為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2、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 各組討論并制定方案,根據(jù)方案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出變量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理解。 實驗探究 結果交流 教師可在巡回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后面的結果交流。 總結: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并引導其他同學發(fā)現(xiàn)問題,吸取經(jīng)驗。除了探究光這個條件外,還有無其他條件? 布置課后作業(yè): 有興趣的小組可在課下對其他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進行探究。 教學反思: 對于有些班,捉鼠婦的興致比較高的,可以利用這樣的班級多捉幾只,在其他沒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為示范。也可以叫這些捉鼠婦能力介紹經(jīng)驗,讓學生了解到鼠婦的生活環(huán)境。每個班準備鼠婦情況不一樣,有些一個班只捉到一只鼠婦,很難開展活動。但這節(jié)課還得上。只能利用課內十分鐘讓他們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沒找到,這個實驗只能通過畫圖和想像完成了。但也得盡量提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校園尋找,既可以了解到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又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捉鼠婦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興趣。 練習使用顯微鏡 教學目標 ①說明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②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③認同顯微鏡的規(guī)范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重點和難點 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難點:規(guī)范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顯微鏡,并逐個檢查(準備兩個不同倍數(shù)的目鏡);寫有“e”字的玻片,擦鏡紙,紗布。 學生:對照課本彩圖,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閱讀課后的顯微鏡發(fā)展史。 教學過程 走進新單元 ①讀第二單元開篇語,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細胞。指導學生看書中35頁圖,提問、朗讀,引出主題。 導入新課 教師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導入的策略和方法 講授新課 思考得出,要了解細胞,必須借助顯微鏡。提示圖中細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鏡。 迅速看書,動手取鏡和安放。 指導學生看書37頁:取鏡和安放。 強調安放目鏡時,手指不要觸摸鏡頭,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引導學生說出顯微鏡的發(fā)明、發(fā)展過程。提問:我們現(xiàn)在用的是什么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 學生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回答教師指示部分的名稱。 引言: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顯微鏡,并爭取達到人人會使用顯微鏡。指導學生學會通過看書來認識顯微鏡。 隨機叫學號,進行抽測。 2.顯微鏡的使用 對光 (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睜。 (3)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視野。 觀察: (1)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壓住,正對通光孔。 (2)鏡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標本。 (3)左眼注視目鏡,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有迫切動手觀察的欲望。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邊看書邊操作顯微鏡進行觀察。 情況不一,部分同學沒看到物像。 思考回答: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細胞越大,個數(shù)越少;放大倍數(shù)越小,看到細胞越小,個數(shù)越多。 歸納: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 認真觀看 動手觀察,注意規(guī)范。 進行鼓勵,引出顯微鏡的使用。介紹四種觀察標本: ①寫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數(shù)字的透明紙; ③動植物玻片標本; ④寫有數(shù)字的不透明紙。 要求學生先看書,然后指導學生動手觀察。(建議先觀察2號標本) 巡視,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的問題,請一名同學上前演示。 給予鼓勵性評價。 先請學生補充,后教師補充。 強調:①用低倍物鏡(10X或8X,即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 ②轉動轉換器的手法要正確,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 ③糾正:應叫明亮的視野,不叫亮圈。 ④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 使學生明確: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X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 ③光學顯微鏡只能觀察能被光穿透的物體。 引導學生換目鏡后再觀察。 問:放大倍數(shù)不同,看到的細胞個數(shù)與大小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歸納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鼓勵按步驟規(guī)范操作,巡視,檢查,糾正錯誤。 練習 思考,回答??磿?9頁注意事項后,動手操作,將顯微鏡放入箱中。 學生暢所欲言。 提示:顯微鏡使用完后,怎么辦? 小結:給予評價,并啟發(fā):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自制標本,到實驗室觀察。課后實驗室開放。 教學反思: 練習使用顯微鏡是學生在實驗室上的第一節(jié)課,到實驗室時要先跟學生強調實驗室的紀律,讓學生明白以后來實驗室上課必須遵守實驗室紀律,強調實驗室的清潔工作,布置好值日生。安排學生觀察的“e”玻片要使用低倍的目鏡和物鏡。強調光圈、反光鏡和光線的關系時要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最好把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如:怎樣使光線變亮,怎樣使物像更清晰這些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邊做實驗邊思考。這樣更易使理解這些關系,做題的時候也可以想像做實驗的過程,記憶更深刻。 制作和觀察植物細胞結構 教學目標: 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 2、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的結構簡圖。 教學重點: 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教學難點: 以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成功地制作臨時裝片 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教學過程: 一、進入實驗室先填好記錄本,回實驗實驗過程。(取鏡與安放,對光,觀察)。 二、迅速拿出顯微鏡,對好光。 三、如果把一根頭發(fā)、一張厚紙放在物鏡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們的結構?(不能)必須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對所觀察的材料進行處理,制成玻片標本,然后進行觀察。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 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jīng)過涂抹制成。 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裝片)。 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長期保存)或臨時的(不能長期保存)。 四、看書本P42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們的作用,舉手問老師。 (介紹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載玻片作用是托載標本的玻璃片,蓋玻片的作用是覆蓋標本的玻璃片)。 五、P43的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方法步驟:(用一個字總結各步驟) 1、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擦) 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用鑷子把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取、展) 4、用鑷子夾起蓋皮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xiàn)所泡而影響觀察。(蓋)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蔥內表皮上,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染) 6、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 教學反思: 因為這是上初中以來的第一次實驗,要讓他們有成就感,其實這實驗不難,但要注意的是最好用低倍的目鏡和物鏡來看,因為本身洋蔥細胞比較大,用低鏡看更清晰,這實驗我是安排他們用10*的目鏡和10*物鏡觀察。但細胞的結構很多人不會畫,最主要是把主要形態(tài)和主要結構畫出。 制作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制作臨時裝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說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區(qū)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2、提高制作以及觀察臨時裝片的技能。 3、設計實驗、改革實驗,弄好自己的創(chuàng)新潛能,以此來體會科學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斷發(fā)展的,繼續(xù)形成“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 說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比較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高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難點: 1、制作臨時裝片過程中的刮取。 2、細胞結構的觀察。 (1)閱讀書本P47方法步驟,總結出每個步驟:擦—滴—取—涂—蓋—染—吸。(口要漱干凈) (2)這里面滴的與制作植物時不一樣,不同在哪?(滴的是生理鹽水)。因為動物細胞外面沒有細胞壁,要使動物細胞處于活性的必須給它一個適合于它所在的環(huán)境,而0.9%的生理鹽水就是適合于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就是為了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tài)。生理鹽水的成分就是0.9克鹽99.1克水。 (3)注意,取口腔上皮細胞的時候是在口腔兩頰取。 (4)因為口腔上皮細胞比較難找,要把已經(jīng)做好的口腔上皮細胞涂片給學生看,讓他們準確找到細胞。 教學反思: 因為有了上一節(jié)課的植物細胞的實驗,這一實驗學生比較容易操作,但有的學生覺得在口腔里面取細胞很惡心,要教育他們科學精神。對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細胞,壓片時并沒有植物那樣容易,可以老師先做好一片示范的在講臺,讓學生先了解這些上皮細胞成什么形態(tài)后再自己觀察,這樣易于學生找到細胞,而且也不用老師逐個指導。很多同學做實驗的時候沒有找到細胞,雖然有的書上寫在實驗中可以先染色后蓋玻片,但對于這個實驗來說,先蓋玻片后染色成功率更高。 觀察草履蟲 教學目標: 1、說明單細胞生物是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 2、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進一步強化顯微鏡操作技能。 4、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單細胞生物 在你們印象中,哪些生物是最小的? 總結,有些生物是只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稱單細胞生物。我們今天就用顯微鏡觀察其中一種單細胞生物—草履蟲,看看它的結構如何? 二、草履蟲的形態(tài)結構 大家看草履蟲的外形像什么?這與它的命名有什么關系? 介紹草履蟲的各部分結構:如纖毛的作用:運動。 表膜:呼吸。食物泡:消化… 在顯微鏡下看到的草履蟲是藍綠色的,橢圓形,因為被染色 三、草履蟲與人類的關系 書本上找出草履蟲與人類的關系,對人類有利與有害總結。 有利:凈化污水,吞食細菌,是魚類的天然餌料 有害:寄生蟲,造成赤潮 四、復習觀察顯微鏡的過程 顯微鏡的基本步驟是:取鏡與安放,對光,觀察 顯微鏡的目鏡分為:5*,10*,16* 顯微鏡的物鏡為分:10*,40* 觀察顯微鏡時應先用低倍鏡,再轉用高倍鏡,注意觀察轉用高倍鏡后,視野光了還是暗了? 五、自由觀察 提出對實驗的問題。輔導學生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對于顯微鏡的使用,之前的課堂上學生也有一定的了解,這節(jié)課除了是觀察草履蟲外,還是一節(jié)復習課,讓學生更熟悉顯微鏡的使用。在這節(jié)課上發(fā)現(xiàn)了有很多同學分辨不出哪個是高倍鏡、低倍鏡,所以觀察時很容易出錯。可能在介紹顯微鏡時沒有強調好,發(fā)現(xiàn)了一個技巧,在討論顯微鏡的物鏡時最好讓學生用黃色代表10*,藍色代表40*,這樣學生更易于理解應先用黃色,再從藍色。還有草履蟲的各部分的作用,我讓學生全部都用兩個字來概括,這樣便于理解和記憶,但又怕以后的考試時學生不會寫上書本上的完整答案。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讓學生真正做上草履蟲的實驗,不是只是看裝片,因為裝片上并不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蟲的運動纖毛。 觀察種子的結構 教學目標: 1、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識別當?shù)爻R姷穆阕又参锖捅蛔又参铩? 3、運用觀察的方法種子的結構。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2、識別當?shù)爻R姷穆阕又参锖捅蛔又参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藻類、苔蘚、蕨類植物 二、介紹種子植物 三、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 學生小組討論: 1、兩粒種子有什么區(qū)別? 2、種子中哪一部分將來能發(fā)育成一棵植物?在種子中指出來。 3、胚在種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種子發(fā)芽時將如何變化? 4、種皮的作用?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藍色的是? 四、1、介紹花生種子和菜豆種子的結構 花生種子的結構:種皮,胚。胚的結構:胚根、胚芽、胚軸、子葉 菜豆種子的結構:種皮、胚、胚乳。思考:胚乳的作用 2、兩種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蠶豆種子 有種皮和 ( ) 玉米種子 有種皮和( )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多,講起來學生不易理解,特別是種子植物的分類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們并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最好是讓他們通過實物來作對比,從而概括出兩種植物的不同。但是現(xiàn)在又不是植物結果的時間,很難找到。我又想能否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清楚呢,比如用橙子來作例子,讓他們說出它是被子植物還是裸子植物,但這里又牽涉到果肉,這么多的內容怕學生一時消化不來,所以講得比較吃力,學生也比較難理解。所以,最后把這些內容作一個系統(tǒng)性的總結很重要,讓學生理順這節(jié)課的思路,也可以通過練習題來作為鞏固。 觀察葉片的結構 教學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2、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 3、說出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中的作用。 4、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 5、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 2、探討綠色植物如何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形成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意識。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介紹葉片的結構 書本P115是葉片的結構示意圖,請同學們說出葉片總的來說能分成幾個部分? 1、表皮分為上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氣孔少,表皮主要起保護作用。 2、葉肉是葉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含有葉綠體,還記得葉綠體是進行什么作用的場所嗎? 3、葉脈里面含有導管和篩管,主要是起運輸作用的組織。 表皮,葉肉,葉脈 光合作用。 蒸騰作用的主要“門戶”是氣孔 氣孔是表皮里比較特別的結構,它們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wèi)細胞的特點是細胞壁厚薄不均勻。 1、氣孔與水的關系: 當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 當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閉合 2、氣孔與溫度的關系: 溫度高,氣孔打開,加快蒸騰作用 溫度低,氣孔關閉,減少蒸騰作用 復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1、取鏡與安放 2、對光 3、觀察 使用顯微鏡時,物鏡與目鏡的選擇: 先用10*的目鏡和5*的物鏡,為了找到物體的位置 復習顯微鏡的構造: 提問: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通光孔 觀察葉片的結構和步驟 1、葉片放于木板上 2、兩片刀片,迅速切割(找出最薄的一片,用毛筆粘上) 3、把最薄的一片做成臨時裝片。 (先在載玻片上滴水,再把葉放在水里,蓋上蓋玻片,如看不清楚,可用稀碘液染色) 4、找出葉脈,表皮,葉肉 5、收拾工具,清潔桌面 布置作業(yè) 報告冊P34,第四大題拓展練習。 教學反思: 學生對于氣孔的作用并不是很明白,如果能給他們一些具體的例子可能會更清楚,比如太陽照射時,氣孔張開,進行蒸騰作用,當下雨時,周圍的濕度比較大,氣孔也就不需要進行蒸騰作用,所以這時植物的氣孔關閉。關于蒸騰作用降低植物體的溫度,使植物體不致被灼傷的問題,可以利用夏天洗澡的例子來說明。夏天洗澡后,留在人體體表的水分蒸發(fā)時,會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從而使人感到?jīng)鏊S蛇@類生活實例再引伸到植物體的蒸騰作用,學生就容易理解了。我覺得書本上第3個步驟可以省略,因為只要在切成的葉片中找出比較細小的就可以完成我們的實驗了,而找出這個最細小的葉片并不一定在培養(yǎng)皿中才能找到,在木板上同樣可以,找到后用毛筆取出就能觀察了。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教學目標: 1、闡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3、歸納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4、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 2.光合作用的條件。 教學難點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設計及操作。 2、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講解實驗過程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得出的產(chǎn)物是? 那如果沒有了陽光,植物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嗎?還能生成有機物嗎?我們進行就通過實驗驗證一下。 提前布置了學生把紙片遮住葉子的一部分,但很多學生并不了解為什么這樣做,所以實驗開始讓學生回憶實驗過程,并根據(jù)自己的知識來解釋為什么這樣設計實驗。 1、把植物放在黑夜中處理一個晚上。(但因為場地不同,所以我們沒有做到這一步,為什么要做這一步?) 2、用黑紙片把葉子一部分遮蓋。(為什么) 3、摘葉去紙放于酒精中加熱,使葉綠素溶解。(為什么是酒精而不是水?) 4、清水漂洗,把葉片放在培養(yǎng)皿中,滴碘液,觀察現(xiàn)象。 綠葉,陽光,水,二氧化碳 氧氣和有機物 學生提前把紙片放在葉子上,上課時把葉子拿回實驗室繼續(xù)實驗。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分析實驗結果 葉子中有黑紙遮蓋過的地方?jīng)]有藍色出現(xiàn),而沒有被遮蓋過的地方,變成藍色。 經(jīng)驗證明,淀粉遇碘后會變成藍色,那么你們根據(jù)這個實驗的結果,得出什么結論? 1、不遮出處變藍色,證明葉內有淀粉生成 2、遮光處沒有變藍色,證明葉內沒有淀粉生成 得出結論: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參與才能制造出有機物。 得出結論: 葉子需要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光是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總結光合作用的定義?書本P121 注意: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不僅是綠葉,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都可以。 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于有機物中 光合作用不只是產(chǎn)生了有機物 書本P128 普利斯特利的實驗 解釋各實驗步驟的原因 1、蠟燭和兔子都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過多。 2、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氣供蠟燭。 3、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氣供兔子。 結論: 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產(chǎn)生氧氣,植物除了利用氧氣供自己使用外,還排出到大氣中,維持了兩者的相對平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的公式: 書本P130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光合作用及其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怎樣提高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機物? 教學反思: 把兩節(jié)課合并為一節(jié)課,課時比較緊,而且這節(jié)課還要做實驗,所以很擔心課堂上的40分鐘不夠用。因為前面幾個班的同學做過實驗,效果并不顯著,可能近來天氣太冷,見陽光的時間較少,所以葉片沒有形成足夠的有機物,針對這種情況,我采用先把理論知識說完,把實驗原理說清楚,把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所以需要掌握的要點全部講清楚,然后再讓學生做實驗,這樣的安排時間上比較容易掌握,而且學生對于實驗所應該得到的實驗結果比較易估算到,對于失敗的原因學生也能自己分析,所以比較過后,發(fā)現(xiàn)這樣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 觀察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目的要求: 觀察人體基本組織的切片,認識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材料用具: 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永久切片,顯微鏡。 學習目標: 通過這次探究,讓學生了解這四種組織的特點、作用,以及在人體內的分布情況 重、難點: 人體四種組織的特點、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復習什么叫細胞分化?什么叫組織? 二、學生分組實驗,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體四種組織的特點,并分六個小組討論 老師巡視,加以引導: 你們觀察到的情況與課本上的彩圖相比,有什么相似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回答: 我們觀察的四種基本組織切片與課本上的彩圖基本相似。 老師繼續(xù)加以引導: 你們繼續(xù)認真觀察,并識記每一種組織的特點,小組之間互相提問,在離開課本彩圖的情況下,能否在顯微鏡下辨認出哪是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結締組織?小組之間并加以提問。 老師繼續(xù)巡視,并加以指導 三、學生實驗完成,討論結束 活動:讓小組之間互相提問,第一小組提問第三小組,第二小組提問第五小組,第四小組提問第六小組,然后再返過來提問,反復識記每種組織的特點 活動: 老師讓每個小組選出代表,回答每種組織的特點和分布情況。并讓學生共同判別回答是否正確 四、教師進行總結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例如皮膚上皮能保護體表,小腸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能產(chǎn)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具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yǎng)等功能,骨組織、血液都屬于結締組織 五、整理顯微鏡,清理實驗臺,顯微鏡放回鏡箱,實驗結束 六、老師清理顯微鏡和裝片,結束本節(jié)內容 七、本節(jié)反思 通過本節(jié)的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了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特點和作用,使學生對這四種組織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不足之處是學生學生觀察到的四種基本組織比較抽象,識記起來有一定難度。-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年級 上冊 生物 實驗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018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