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doc
《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報告范文/調查報告 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 小編給大家介紹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也在急劇加大。2005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22:1。隨著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區(qū)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效率目標,又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公平目標。 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wěn)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該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fā)展,通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通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只有農村得以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農村發(fā)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A教育是地方事業(yè),擔負著為地方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查對象 此次我調查的對象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A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 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范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查目的 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通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qū)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qū)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臺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但由于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并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xù)發(fā)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yè)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占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占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占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于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占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而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財政撥款所占比例也不高。 盡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達到64.9%。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縣鄉(xiāng)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01年發(fā)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稅費改革后,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基本是以鄉(xiāng)鎮(zhèn)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 鄉(xiāng)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經費不足,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學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國農村地區(qū)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小學和初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小學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 雖然20XX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小學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fā)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于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愿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寧愿在家待崗,也不愿當鄉(xiāng)村教師。同時,家里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著進城教師的擇優(yōu)錄取,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教師流向了城市。 由于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小學校里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機、、、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yōu)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 如果村里的老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zhèn)里的學校,鎮(zhèn)里的老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里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tǒng)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yè)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能力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小學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的比例不到城鎮(zhèn)的20%,初中也只相當于城鎮(zhèn)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 盡管通過大規(guī)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fā)展的需要。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zhèn)(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yè)生,甚至一些初中畢業(yè)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小學畢業(yè)。 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后,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形成不了梯隊,專業(yè)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 由于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qū),村小學到中心小學,中心小學到縣城小學,優(yōu)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并將隨著這種惡性循環(huán)而趨于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qū),由于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 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yè)形勢不太樂觀,職業(yè)教育極不發(fā)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 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fā)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查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zhèn)的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營勝村,調查結果如下 (一)教育現狀 據20XX年數據顯示該村約有人口1500多 ,學齡兒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學,六個年級共有教師9名,9名教師中無本科以上學歷者,7名??茖W歷,2名初中學歷,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調查發(fā)現,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 很多教師 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 由于照顧不過來, 只能讓 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yè)。 我們還了解到由于農村教師的待遇低, 辦公條件差, 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 人, 老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 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 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 由于他們的年 齡偏大, 業(yè)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營勝小學全貌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約, 該村近 3 年未補充過教師, 導致教師嚴重不足和失衡。而鎮(zhèn)上的中心學校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普遍超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同時由于一批學歷低、素質 不全面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 再加上民轉公教師, 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農 村課程改革對目前的農村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 它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角色行為必須實行全 方位的轉變。由于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 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 因此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2、 學校管理方面有待改進。一是校長結構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輕的又過于年輕, 沒有什么工作經歷, 更談不上有較好的工作經驗。二 是部分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較為片面, 只注重學 校教學管理, 對教學管理以外的, 如學校安全管理, 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夠。 3、 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 補后, 人民群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 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一定影響, 由于政府財力有限, 上面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 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 如校舍建設、綠 化學校的創(chuàng)建等。 六、關于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qū)和貧困學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qū)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因此,積極發(fā)揮政府的調節(jié)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qū)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緩解基礎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財政乏力的問題。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承擔責任。建議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并嚴格規(guī)定農村教育投入的恰當比例。我國許多省在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xiāng)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xiāng)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一定比例的稅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于農村基礎教育。 切實發(fā)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0XX年農村教育調查報告(2) 通過我們的實地走訪,發(fā)現農村家長學歷基本為小學或者初中,甚至還有很多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業(yè)機會、生活條件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yōu)于農村,學歷高有能力的年輕人都不愿意留在農村,選擇進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從而導致農村人口呈現兩極分化嚴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兩類家庭居多,第一類是父母在家務農,留在孩子身邊;第二類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即留守兒童。 先來看看第一類家庭,這些家長都是在城市里無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農村的,一般來說他們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學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務農為生。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雙方必須要有一個抽出時間來帶孩子,這大大影響了干農活,影響了全家的生計。為了生計,父母沒有時間陪在孩子身邊讀書給孩子聽,不耐煩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亂跑影響自己干農活就把孩子關在房間里學前教育的缺失對孩子價值觀形成、智利開發(fā)影響是巨大的。當孩子才四五歲,還沒達到入學年齡時,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將孩子送入學校。父母只是想讓學校去管孩子,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干農活。由于孩子年齡小,頭腦還沒發(fā)育到適合學習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學前的智利開發(fā),讓很多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他們根本跟不上學校的進度。 絕大多數家長還是支持孩子學習的,他們深知務農的艱苦,想讓孩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現實的。家長白天忙著干農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點的時間顧及孩子,由于家長的學歷水平都很低,根本無法輔導孩子學習,也不知道該怎么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發(fā)現自己跟不上的時候,家長不知道該怎么辦,也沒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試成績出來,家長發(fā)現孩子的成績和改變命運的目標相差甚遠,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會教,也不會用正確方法引導孩子,很多家長就會去買一堆的習題書逼著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長不會幫著孩子訂正,原來不會的還是不會,沒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負擔。家長看到孩子做了,就以為自己幫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試成績出來后,家長又將大失所望,漸漸的開始不耐煩,斥罵孩子,這大大激發(fā)了孩子逆反情緒,對孩子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在了解農村父母教育理念時發(fā)現一個很大的偏見。農村父母認為,關心孩子就是在物質上給孩子錢讓他們念書,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關心,他們不會抽時間陪孩子學習,也不會關心他們學習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們會做的大多只是,想起來時候詢問下孩子學習情況,跟孩子說幾句早已聽出老繭的勵志名言。走訪時遇到過這么一個學生,由于學習跟不上,父母平時也沒關心他學習,他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開始和社會青年混在一起。開始逃課,后來漸漸發(fā)展成根本不去上課。而粗心的家長只是偶爾問問孩子學習的情況,孩子輕松的蒙混過關。等到家長發(fā)現孩子開始混社會時,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家長又不知道該如何挽回,打罵體罰只會將孩子越推越深,直至無力挽回。還有一些孩子,他們在學校犯了錯,老師想找家長談談,但是家長忙于生計,對老師的幫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長能和老師進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長在孩子心中地位卻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長,家長無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越走越偏。 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tài)度其實十分微妙,一方面,每個家長都認為讀書重要,只要孩子會讀書,自己不論砸鍋賣鐵也會供孩子讀書。而另一方面,讀書無用論還是存在于家長的觀念中,在他們身邊,一些普通院校畢業(yè)的學生也難找到工作,周圍一些沒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卻能賺很多錢。這種微妙的心態(tài)造成了,如果孩子會讀書家長會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讀書成績不理想,父母會想不會念還不如打工算了。父母的這種心態(tài)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學成績兩極分化的情況,成績好的越來越好,成績差的父母也會另謀出路,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在城市,如果父母發(fā)現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會想盡方法幫孩子報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幫助孩子學習,很多孩子得以跟上進度,繼續(xù)學習。然而,農村父母的心態(tài)使得很少有父母會逼著孩子上補習班,孩子自己因為貪玩又很少會主動提出來,因此學習一時跟不上的會越落越多,這對很多孩子成長是不利的。 再來看看另一類家庭,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帶。我們實地走訪出了解到,爺爺奶奶輩的學歷大多是小學,很多連小學都沒有讀,文化水平比留在農村的父母還要低。他們根本不管孩子學習,也管不了?,F在的孩子越來越貪玩,也越來越難管,爺爺奶奶很多也會溺愛孩子,隨著孩子來。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無所忌憚,很多都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yè),甚至有些還和社會青年混在一起。 實踐之前總有聽到報道,說很多農村孩子因為付不起學費而輟學,所以我們對經濟狀況對學業(yè)影響也做了深入調查。我們發(fā)現,讀小學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錢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還能負擔。但是,到了高中大學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開始負債供孩子上學。大多數父母選擇向親戚朋友借錢,少數向國家貸款??梢?,總體上農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然而我們在教育局詢問是否有??罱o予貧困孩子幫助時,我們了解到,政府有對貧困的優(yōu)等生提供獎學金,以及特困生提供助學金,一些社會團體也會給予一些幫助。但是,很多困難的家庭并沒有在補助的范圍內,加之農村家長意識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補助的家庭并沒有提出申請,這使得真正得到補助的家庭少之又少。在走訪家長中,我們了解到,幾乎所有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會讀書,家長無論如何也會供孩子上學。因此,對貧困生補助的不足并沒有導致很多的孩子輟學,但是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父母的經濟負擔。 我們一直覺得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走訪中我們有了新的認識。我們詢問如果經濟困難只能供一個孩子繼續(xù)學習時會怎么選擇,大多數的父母都表示無論如何都要供所有孩子上學,也有一部分表示供學習好的那個,表示選擇男孩的少之又少。-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 XX 農村教育 調查報告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98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