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第二輪專題復習 第38講 氣體的制備(經(jīng)典精講)課后練習.doc
《中考化學第二輪專題復習 第38講 氣體的制備(經(jīng)典精講)課后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化學第二輪專題復習 第38講 氣體的制備(經(jīng)典精講)課后練習.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三十八講 氣體的制備經(jīng)典精講 題一: 從下列提供的儀器中進行選擇,可以組裝多套制取氣體的裝置。請回答有關問題。 ⑴寫出下列代號儀器的名稱:G. ________;I. ________。 ⑵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儀器組裝后,加入試劑前必不可少的一項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⑶從上圖中所列儀器中,選擇合適的組合完成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該組合是________(填儀器代號)。你所組合的裝置采用的氣體收集方法是________。該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二: 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__________(填儀器字母)進行組裝,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過程中,小雨同學選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著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結果發(fā)現(xiàn)小木條始終不滅,說明該瓶氣體沒有集滿。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寫出其中3條)。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為獲得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上圖所示的H裝置和I裝置進行除雜和干燥,導管口連接的正確順序是: 氣體→( )→( )→( )→( )→F。 (4)在實驗室中制取氫氣,發(fā)生裝置與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氣法。若用下圖所示J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請在圖中將導管補畫完整。 氣體的制備經(jīng)典精講 題一:⑴燒杯;酒精燈 ⑵檢查裝置氣密性 ⑶ACDEH(或BCDEH;或ACFH;或BCFH);排水集氣法(或向上排空氣集氣法);2H2O22H2O+O2↑ 解析: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將儀器組裝完成后,為了防止裝置漏氣,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由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決定的,收集裝置是由氣體的密度,是否能溶解于水決定的;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反應物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根據(jù)這一特點組合發(fā)生裝置,根據(jù)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且不易溶于水可選擇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題二:(1)ABCD或ACE CaCO3+2HCl=CaCl2+H2O+CO2↑ (2)裝置漏氣 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 稀鹽酸濃度過小 (3)cdab (4)向下;如圖所示 解析:(1)實驗室制取CO2發(fā)生裝置是固液混合反應不需加熱型,用試管作反應容器,需要用鐵架臺固定,AC一定選,若選用長頸漏斗(B)就應該用雙孔膠塞(D),若不選用長頸漏斗就選用單孔塞(E);書寫反應方程式注意,反應物中沒有氣體,生成的氣體要標注向上的箭頭;(2)裝置漏氣導致生成的氣體逸出而收集不滿,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會附著在固體表面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稀鹽酸濃度過小導致生成氣體太少而不滿;(3)當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得到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需要先除雜(除去HCl用I)后干燥(除去H2O用H),否則最后從I中逸出的氣體仍然潮濕,并且無論除雜還是干燥都要長導管進,短導管出即“長進短出”;(4)氣體的收集方法由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決定,用排空氣法決定于氣體的密度,因為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氣法,用J裝置收集氫氣,向下排空氣,氫氣從短導管(左端)進入,密度小在上方給空氣以向下的壓強,把空氣壓入長導管排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化學第二輪專題復習 第38講 氣體的制備經(jīng)典精講課后練習 中考 化學 二輪 專題 復習 38 氣體 制備 經(jīng)典 課后 練習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457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