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一等獎教案.docx
《《沁園春長沙》一等獎教案.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沁園春長沙》一等獎教案.docx(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沁園春長沙》一等獎教案 共1課時 1*沁園春長沙高中語文 人教2003課標版 1教學目標 ①品味關鍵詞語,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②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壯志。 2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初中有學過毛澤東詩詞和有關秋景的詩詞,但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學們一定對毛澤東筆下的秋景不熟悉,對現(xiàn)代詞也不熟悉,這是要重點講授的地方 3重點難點 ①品味意象,感悟詞中闊大的境界。 ②從詞中關于湘江秋景的描寫把握詞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沁園春長沙 同學們在初中應該有學過毛主席的詩歌以及有關秋天的詩作,毛主席的詩歌通常給人豪邁激昂之感,面對著自古悲寂寥的秋天,我們的詩人又會發(fā)出怎樣的感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活動2【講授】講授 二、寫作背景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杰出的文學家。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回憶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斗爭經(jīng)歷,不禁浮想聯(lián)翩,寫下了這首詞。 三、關于詞的知識。 1、定義:詞,又稱長短句,產(chǎn)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又稱為“詩余”。 2、特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聲韻。在“沁園春.長沙”里面,“沁園春”就是詞牌。為什么會起這么個名字呢?相傳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名沁水公主,她的園林名沁園。后來沁園被外戚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吟詠這件事,“沁園春”詞牌由此得名。既然“沁園春”是詞牌,那“長沙”,就是這首詞的標題。 3、詞牌和詞的標題的區(qū)別: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nèi)容。長沙,作為這首詞的標題,揭示這首詞的主要內(nèi)容均與詩人當年在長沙求學時有關。 4、詞的分類: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59—90字)、長調(90字以上)。詞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寫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 四、整體感知,熟悉內(nèi)容。 1.聽錄音,正音。 舸寥廓崢嶸 稠 遒遏 五、賞析課文上闋: 請問:上片描寫了幾幅圖?請概述。 明確:獨立寒江圖、湘江秋景圖(先分析詩句,再導出每幅畫的名稱) 1、鑒賞第一句:獨立寒秋圖。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1)起句“獨立”二字破空而來,以“寒秋”、“橘子洲”點明時間、地點、獨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著色,便有了無限的涵詠之味和沉郁豪邁之氣。這一句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環(huán)境等因素。所以可以概括為獨立寒秋圖。 (2)詩歌語言跳躍性很大,語序往往倒裝,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詩意串合起來。那么,那位同學能把它按正常的語序調整好,并把詞的大意說一下? 明確:寒秋(時節(jié)),(我)獨立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 詞意:深秋時節(jié),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凝望著湘江水滾滾北去。 (3)思考討論:“獨立”能否改為“站立”或“直立”? 明確:不能。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使人中流砥柱的氣概。聯(lián)系當時背景,詩人遭軍閥通緝,身處險境卻能獨立寒秋,何等的坦蕩從容! 聯(lián)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獨釣寒江雪”。這是他政治革新失敗以后,被貶到永州后寫的,表露了他決不妥協(xié)的決心。一個“獨釣寒江”,一個“獨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與革命偉人的胸襟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2.具體研習第二、第三句:描繪絢麗壯觀的秋景圖,即湘江秋景圖。 (1)一個“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明確:萬類霜天競自由。共7句。在古詩中,這叫一字起領,俗稱領字,是詞學中的專用名詞。讀詩詞要注意找出這種領字。(請同學讀一下。注意“看”是領字,要稍頓,以下幾句要讀的抑揚頓挫,最后一句是哲理概括,要讀出感嘆之情。) (2)這里詩人看到了哪些內(nèi)容?找同學讀一下。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現(xiàn)在大家來找一下,“看”字統(tǒng)領了那些意象?(山、林、江、舸、鷹、魚) (3)在這幾句中,那些字用得好?為什么好? 明確:遍、染、爭、擊、翔 萬山紅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紅色的楓林,也就是像火一樣的楓林。遍:寫出紅之廣。這一句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什么?(讓人聯(lián)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為革命形勢蓬勃發(fā)展,大有燎原之勢)。 層林盡染:樹經(jīng)霜后變紅的程度和紅遍現(xiàn)象。 聯(lián)系: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比荆河昧藬M人的手法。古人早就用了“染”字來描繪秋林,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即有“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名句。一個“染”字就把一帶楓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樣的壯美景色描繪出來。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滿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見底,江面上往來的船只爭先恐后,你追我趕。描寫了一個十分熱鬧的場面。漫:寫出江水滿溢之狀。爭:展現(xiàn)了江面上千帆競發(fā)、爭先恐后的熱鬧場面。 鷹擊長空:擊,能否改為“飛”字? 明確:不能。擊:把雄鷹展翅奮飛、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種矯健的勇猛的雄姿繪顯出來,“飛”太一般了。 魚翔淺底:“翔”是不是改為“游”更準確一些,魚怎能像鳥一樣飛翔呢? 明確:“淺底”并非真的水淺,而是清澈見底,顯得水淺。藍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魚好像在天空中游動,好像飛翔一樣。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魚在水中酣游時的那種輕松自如的神態(tài)。 萬類霜天競自由:競:競爭、競賽。竟:出人意料。(板書:競、竟)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擴展到世界萬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既然世間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爭中獲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特別是被壓迫的人民,不是更應該爭自由嗎?照此理解,可以認為這句話實際上是對被壓迫人民的一種什么?(問)是號召和呼喚。 (4)毛澤東筆下的秋景,給人的總體感覺怎樣? 明確:絢麗多彩,生機盎然。古人寫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寫得蕭殺悲涼,清冷慘淡,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萬里悲秋常作客”、“秋風秋雨愁剎人”等等。 這么一副絢爛的秋景圖,詞人是怎樣變換視角來描繪的呢? 明確:有遠有近,有仰有俯,有動有靜,有顏色的對比(紅,碧),有動作的對比(擊、翔) 為什么毛澤東筆下的秋如此絢麗多彩、充滿生機?這與一個人的什么有關? 明確:與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毛澤東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所以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 (5)品讀上片最后一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A:面對著絢麗多姿、充滿生機的湘江秋景,詞人為什么會感到“悵”呢?(聯(lián)系時代背景) 明確:詞人面對著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廣闊的宇宙,面對著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競自由的萬物,他想到了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國的命運和革命的未來,于是感到了“悵”。這里的“悵”不是失意,是悵惘。于是他就開始了“問”。 B:“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含義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么樣的感情? 明確:詞人由大自然的萬物引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主沉浮”在這里是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實質是詞人進入深沉的歷史思索,提出革命領導權的問題。(板書:問:誰主沉?。┦銓懗鲈~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 寫壯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板書:景中寓情,情中顯志) 六、課堂小結。 上片寫景,借景抒情,提出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體現(xiàn)出詩人的博大胸懷。 七、作業(yè):背誦全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 長沙 一等獎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496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