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冊 2.2.2《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課時教案1 (新版)濟南版.doc
《七年級生物上冊 2.2.2《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課時教案1 (新版)濟南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生物上冊 2.2.2《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課時教案1 (新版)濟南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二節(jié) 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第一課時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初中一年級學生 2.學科:初中生物學 3.課題: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4.課時:第1課時 5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魚和家鴿骨骼標本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分組實驗、演示實驗等學習活動,能說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的主要特征 2.嘗試列表比較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的異同 3.認同“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觀點,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順序 4.通過對相關實驗的探究和相關信息的搜索和收集,發(fā)展學生對資料信息篩選、掌握、進一步形成自己觀點的能力。 5.通過動物與人類關系的學習,使學生加快生物學科價值觀的形成,進一步樹立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 三、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濟南版)第二單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動物》的第二節(jié)內容。本節(jié)內容通過對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動物的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并學習用思維導圖等歸納總結。 四、教學方法: 嘗試觀察、比較、歸納的科學探究方法 五、教學思路及設計理念 在自學結合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各類動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其分布特點。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主要異同點,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概念。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各類群動物特征的比較,初步樹立動物進化的觀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直觀作用,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比較、歸納的科學探究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觀看課件中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圖片,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并讓學生試著說出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的差異。 師生總結:根據動物體中有無脊柱,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個主要類群。脊椎動物又可細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二)自主學習與探究過程 活動一:魚類 展示學生準備的鯽魚,并提出問題 1.看一看鯽魚的體色有什么特點?想一想這種體色與它的水生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 2.看一看鯽魚的體形有什么特點?想一想這種體形與它的水生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 3.看一看鯽魚的 體表有什么結構?把鯽魚握在手里有什么感覺?想一想這種結構與它的水生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 4.觀察一下鯽魚身體兩側各有一條什么,猜測一下它的作用。(提示:去掉側線可除魚腥) 5.觀察魚的鰭,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成對存在的有哪幾種,成單存在的有哪幾種?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6.魚口與鰓蓋的交替張合,在魚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根據魚鰓的顏色判斷死去的魚是否新鮮) 師生共同總結: 1.魚的身體呈梭形,可分為頭,軀干和尾三部分。 2.身體表面覆有鱗片,鱗片表面有一層粘液,既可以保護身體,又可以減少水的阻力。 3.身體兩側各有一行側線。有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4.魚的運動器官---鰭。 5.魚的呼吸器官---鰓。 活動二:兩棲類 過渡:大家知道蝌蚪的媽媽是誰嗎?它和它媽媽長的像嗎? 自學探究: 1.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具有什么特點? 2.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3.比較蝌蚪和青蛙的運動方式。 4.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 師生共同總結: 1.生活環(huán)境: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生活在陸地上, 2.體 色:保護色 3.皮 膚:裸露;能夠分泌粘液 4.運動器官:具有強壯的四肢 5.呼吸: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觀察課本p82頁圖2.2-15圖2.2-16思考討論: 1.青蛙和鱷魚的生活環(huán)境有何不同? 青蛙必須在水中產卵,幼體在水中完成發(fā)育,成體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陸地上。 鱷魚在陸地上產卵,幼體在陸地上完成發(fā)育;成體即可以生活在陸地上又可以生活在水中。 2.嘗試描述青蛙和鱷魚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特征。 青蛙有四肢,能在陸地上爬行、跳躍,趾間有蹼和光滑的皮膚又能使其適于在水中游泳,皮膚有保護色便于隱蔽。 鱷魚的四肢更強健有力,且指(趾)端有爪,適于快速爬行運動,體表覆蓋著角質的鱗片,能防止水分蒸發(fā),皮膚干燥,適于陸地生活。 過渡:鱷魚的形態(tài)結構與青蛙不相同,鱷魚還屬于兩棲動物嗎?不屬于兩棲類那么屬于哪一類呢? 師生共同總結: 爬行動物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有哪些? 1.皮膚干燥,厚實,體表覆蓋有鱗片或甲殼,減少了體內水分的散失。 2.在陸地生活,用肺呼吸, 3.以爬行方式運動, 4.卵生,并且卵有堅韌的卵殼,真正擺脫了對水的依賴。 (三)課堂總結: 過渡: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現(xiàn)在大家來對比一下它們有哪些異同點? 相同點: 1.體色:都有保護色 2.體溫:不恒定屬于變溫動物,大部分都有冬眠的習性 3.繁殖方式:都為卵生 4.體內都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都屬于脊椎動物。 不同點: 生活環(huán)境 體表 呼吸 運動 魚類 終生生活在水中 被覆鱗片 鰓 鰭 兩棲類 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也可以生活在潮濕的陸地 皮膚裸露且濕潤 幼體用鰓成體用肺皮膚輔助呼吸 幼體游泳成體強壯的四肢 爬行類 陸地,完全脫離了水的限制 皮膚干燥厚實體表覆蓋著角質的鱗片或甲 肺 四肢爬行 總結:每一種動物的結構特點都是與其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從魚類、兩棲類到爬行類是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的進化過程。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主要出現(xiàn)了一些比上節(jié)課要高等一些的動物——脊椎動物。其實脊椎動物離學生們的生活視線更近,脊椎動物的重難點比無脊椎動物的要多,所以在本節(jié)課堂上更應該注意一些問題,如應該相應的為學生留一點兒消化的時間;探討每類動物的主要特征及作用,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在每一類群學完之后加上同類的其他動物的介紹以及與人類的關系,使學生增加了熱愛動物與生物學的情感。最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的主要異同點,從而幫助學生初步樹立動物進化的觀點。總之,整節(jié)課都以學生為主體性,營造良好的積極上進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探究生物奧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 七年級生物上冊 2.2.2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課時教案1 新版濟南版 年級 生物 上冊 2.2 脊椎動物 主要 第一 課時 教案 新版 濟南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545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