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2講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課件.ppt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2講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2講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課件.ppt(3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2講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 背景 1 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受到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的阻礙 2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要求限制王權 擴大自身政治權利 2 過程 1 爆發(fā) 1640年 英國爆發(fā)革命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的議會最終獲得勝利 成立共和國 2 復辟 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 引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不滿 3 結束 1688年 瑪麗和威廉承襲英國王位 這次不流血的政變 史稱 光榮革命 二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fā)展1 君主立憲制 1 確立 1689年頒布的 權利法案 限制國王的權力 保證議會的立法權 財政權等權力 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 發(fā)展 1832年 英國議會進行了選舉改革 為工業(yè)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2 責任制內閣 1 形成 1721年 下院多數黨領袖沃波爾實際上成為英國的第一位首相 責任制內閣逐漸形成 2 職責 內閣成員集體負責 必須在大政方針上保持一致 首相掌握行政權 同時 他又能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 3 政黨政治為了獲取議會多數席位 英國資產階級政黨間展開了激烈競爭 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 三 美國共和制的確立1 背景 1 獨立之初的美國是13個州的松散聯盟 即所謂的邦聯 社會動蕩 經濟發(fā)展受到嚴重影響 2 華盛頓等美國資產階級領導人深受啟蒙思想影響 希望建立一個統(tǒng)一而強大的共和制國家 2 1787年憲法 1 聯邦制度 職權 聯邦政府擁有政治 經濟 軍事和外交大權 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 有一定的自治權 特點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 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 共和制度 權力職責 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掌握立法權 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 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 總統(tǒng)對憲法負責 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 但國會復議時若以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 即為有效 總統(tǒng)有權提名任命政府高級官員 總統(tǒng)有權與外國締結條約 但須得到國會的批準方可生效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 對法律擁有最高司法解釋權 主要特點 體現了三權分立 互相制約的特點 3 評價 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它強調加強國家權力 又在權力結構中突出 分權與制衡 原則 以避免權力過分集中 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其局限性是允許奴隸制的存在 保留種族歧視的條款 男女權力不同 4 聯邦政府 1789年 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 不久 第一屆國會也經選舉產生 美國的聯邦制共和政體開始確立起來 3 兩黨制 1 形成 19世紀50年代中期 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大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2 特點 兩黨對壘 交替執(zhí)政 是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 3 實質 本質上它們都是資產階級政黨 4 影響 兩黨控制了國會 也左右著總統(tǒng)選舉和地方選舉 四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1 背景 1 政治 18世紀時 法國是歐洲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 社會矛盾尖銳 2 思想 一些資產階級思想家公開反對君主專制 抨擊宗教神權 號召人民爭取自由和民主 2 歷程 1 1789年 法國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 2 1792年 法國廢除君主制 建立共和國 3 1870年 法國與普魯士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 法國戰(zhàn)敗 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3 標志1875年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 4 憲法內容 5 歷史影響資產階級共和政體的確立和鞏固 為法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五 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1 背景 19世紀中期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統(tǒng)一的呼聲日益強烈 2 過程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魯士在俾斯麥的領導下 通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 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3 結果 1871年初 德意志帝國建立 不久 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 2 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 1 君主立憲政體 2 聯邦政體 帝國政府掌握了軍事 外交等大權 各邦則保留了一些自治權 普魯士在帝國中占有統(tǒng)治地位 它的國王和宰相 同時又是帝國的皇帝和宰相 3 影響 1 積極性 推動了德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 德國很快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2 局限性 造成了德國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徹底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考點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角度1 英國議會制的確立與完善材料英國是近代議會制度的發(fā)源地 英國議會有 議會之母 的稱譽 議會制度的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它始于 光榮革命 之后 權利法案 的頒布 問題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述英國近代議會制度確立及完善的過程 答案 英國 光榮革命 后 通過頒布 權利法案 王位繼承法 等確立了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的原則 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 18世紀中葉 責任內閣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英國成為典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19世紀后 英國通過多次議會改革 確立了工業(yè)資產階級在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主導地位 并完善了議會制度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角度2 英國責任內閣制與選舉權的擴大材料一下面是英國政治權力結構圖 材料二 光榮革命 以后的這套政治制度在英國叫作 舊制度 這種制度能夠保證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 但是當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后 它又成為陳舊的制度 必然被工業(yè)化社會所淘汰 摘自錢乘旦 第一個工業(yè)化社會 問題 材料一反映出英國政治權力結構中的哪些特點 結合材料一 二和所學知識 概括英國君主立憲制在發(fā)展和完善過程中體現的特點 答案 英國政治權力結構的特點 權力制衡 君主 統(tǒng)而不治 以議會為權力中心 集體負責制等 英國君主立憲制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體現的特點 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專制統(tǒng)治 以法律的形式確立君主立憲制 隨著資本主義發(fā)展而逐步完善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一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影響1 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 各派可以通過議會斗爭 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 并使其政治斗爭在一個有序的狀態(tài)中 利于社會穩(wěn)定 3 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 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 使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為世界樹立了一種模式 不少國家后來都采用了這一模式 二 英國代議制演變過程的特點及趨勢1 特點 1 從確立方式看 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 以法律形式確立君主立憲制 如1688年的 光榮革命 1689年 權利法案 的頒布等 2 從代議制的內容看 其特點是國王逐漸 統(tǒng)而不治 責任內閣制逐步完善 選舉權主體范圍逐漸擴大 內閣日益權重 3 從發(fā)展過程看 隨著資本主義發(fā)展而逐步完善 其特點是漸進的溫和變革 民眾的斗爭和政府的妥協(xié)相結合 尊重傳統(tǒng)和遵循慣例等 體現了連續(xù)性 漸進性 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 如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832年議會改革等 2 趨勢 1 立法權由國王轉移到議會 行政權力由國王轉移到內閣 國王權力逐漸被削弱 議會權力不斷增強 2 政治權力由貴族民主轉移到工業(yè)資產階級民主 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三 英國政治制度演進的特點1 連續(xù)性 近代英國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國家機構幾乎都是從中世紀繼承下來的 從 大憲章 到 權利法案 從內閣會議到責任內閣制 都體現了連續(xù)性的特點 2 漸進性 英國政治制度的發(fā)展變化是漸進式的 英國君主立憲制在17世紀末形成以后逐漸發(fā)展完善 實現了全面的民主化 3 創(chuàng)新性 如內閣本是國王召集的咨詢政治機構 后內閣作為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分減弱 內閣逐漸獨立行事 于是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責任內閣制 典例118世紀中葉 一位英國內閣成員在議會發(fā)言中說 諸位都知道 媾和與開戰(zhàn)的權力是由國王掌握的 我們的憲法始終表明 國王在決定和平與戰(zhàn)爭時有權利讓議會參與 也有權利不讓議會參與 沒有哪位明智的國王真的會冒險不讓議會參與 這表明在當時的英國 A 光榮革命成果受到侵蝕B 立憲政體未能阻止國王專權C 內閣依舊為國王所控制D 國王仍舊保留某些名義權力 解題思路 本題考查英國的政治體制 材料時間為18世紀中葉 此時英國已經形成君主立憲制 國王處于 統(tǒng)而不治 的地位 但材料中表明其在決定戰(zhàn)還是和時 有權讓議會參與 也有權不讓議會參與 但 沒有哪位明智的國王真的會冒險不讓議會參與 這說明國王只是形式上擁有這些權力 D項最符合題意 參考答案 D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1 1841年 英國輝格黨政府首相墨爾本在一次內閣會議上就閣員之間的意見分歧表態(tài)說 我實際上不在乎哪 個好 我在乎的是 不管我們對外說什么 我們要說同樣的話 后因托利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 墨爾本內閣辭職 這反映出當時英國 A 內部意見一致是內閣制主要原則B 首相與普通閣員享有平等權力C 內閣集體責任制成為公認的原則D 政黨之間的斗爭決定內閣政策C 解析 本題考查英國的責任內閣制 A項只陳述了內閣制的一個方面 不全面 故A項錯誤 英國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腦 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即各部大臣 決定國家的重要政策 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 B項說法明顯錯誤 由材料可知 內閣成員對內可以表達不同意見 對外要說同樣的話 當托利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后 墨爾本內閣集體辭職而非他一人辭職 體現了內閣集體責任制 故C項正確 政黨的競選決定首相繼任 但不能決定內閣政策 故D項錯誤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2 歷史敘述 歷史解釋和歷史研究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 英國大事簡表 由上表可知英王權力呈現 不斷轉移 的變化趨勢 參照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敘述這一趨勢 11世紀 封建君主制建立時 國王掌握實權 至 大憲章 的出現 國王權力受到限制 議會產生后 特別是 光榮革命 后 議會逐漸擁有立法權 國王的行政權也受到限制 到1747年 議會立法 國王也不再否決 議會擁有獨立的立法權 隨著內閣的建立和完善 內閣行使行政權 國王成為 統(tǒng)而不治 的虛君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考點二美國1787年憲法 角度1 美國聯邦政府權力結構之間的關系材料眾議院 有彈劾違法失職的總統(tǒng) 副總統(tǒng)和高級文官的全權 參議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 凡必須經參議院及眾議院一致同意的命令 決議 應經總統(tǒng)批準 經參議院的協(xié)議及同意 并得到該院出席議員三分之二贊成時 總統(tǒng)有權締結條約 總統(tǒng)提出大使 公使 領事 最高法院法官及合眾國政府其他官吏 經參議院的協(xié)議及同意時 任命之 摘自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問題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說明美國的行政權 立法權和司法權三權在實踐中是如何相互制衡的 答案 立法權 國會分成眾議院和參議院 國會立法須經總統(tǒng)批準 總統(tǒng)對立法有否決權 最高法院可以以 違憲 的名義 廢止已通過的法律 行政權 總統(tǒng)與外國締結條約須經參議院同意 總統(tǒng)任命官員須經參議院同意 國會對總統(tǒng)有彈劾權 總統(tǒng)連任不得超過兩屆 司法權 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tǒng)任命 參議院批準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角度2 1787年憲法中關于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材料憲法未授予合眾國 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 由各州各自保留 或由人民保留 摘自美國憲法第十條修正案的規(guī)定 問題 材料體現出美國憲法的哪一原則 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古代中國和近代美國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時的經驗教訓 答案 原則 材料中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聯邦與州政府的分權原則 即體現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 經驗教訓 古代中國不斷加強中央集權 導致地方沒有獨立性 雖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 但不利于地方發(fā)揮積極性 近代美國實行分權 讓地方上保留一定自治權 有利于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一 美國總統(tǒng)共和制的 一 二 三 四 1 一部憲法 1787年憲法 2 二個分權 一是聯邦政府的內部分權 即聯邦政府的權力結構 二是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間的分權 即聯邦制的權力結構 3 三個制度 聯邦制 總統(tǒng)制和共和制 4 四大原則 聯邦制原則 中央集權原則 分權與制衡原則 民主原則 二 多角度評價1787年憲法1 從政治制度的發(fā)展看 1787年憲法使美國率先確立了聯邦制 三權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 聯邦制賦予政府強有力的權力 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 三權分立制有利于防止專制獨裁 保障資產階級民主 民主共和制從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 這些對后來的資本主義國家起了示范作用 2 從對美國發(fā)展的影響看 1787年憲法調整了大州與小州的矛盾 南方與北方的矛盾 使美國在政治上獲得了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 一系列治國原則的確立建立了相對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 為美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 從歷史局限性看 1787年憲法承認黑人奴隸制 留下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的烙印 印第安人 黑人奴隸和婦女的選舉權被剝奪 后來 陸續(xù)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彌補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三 美國較早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的原因1 從歷史上看 美國沒有經歷封建社會 直接繼承了英國的議會制度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模式 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阻力較少 2 從經濟上看 美國建立前 英屬北美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較快 資產階級民主力量實力雄厚 3 從思想上看 啟蒙思想在北美大陸得到了較為充分的傳播 推動了美國民主 民族意識的覺醒 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就是直接吸取了孟德斯鳩的思想主張 4 從外圍環(huán)境上看 美國獨處北美大陸 受歐洲封建勢力影響較小 其建立民主制度的過程較少受到外部的干擾 這一點與法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5 從個人因素上看 美國民主人士如華盛頓 杰斐遜 富蘭克林等的不斷努力也是美國確立民主共和制的重要因素 典例2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 眾議員名額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各州人口數 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 這一規(guī)定違背了 獨立宣言 中提倡的 A 主權在民原則B 天賦人權原則C 各州自治原則D 各州平等原則 解題思路 本題考查近代美國民主政治 根據材料 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 可知 其他人口沒有平等的公民權利 這違背了天賦人權的原則 故選B項 根據材料 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可知 A項不正確 C D兩項不是 獨立宣言 的內容 參考答案 B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1 美國的憲法建立在七個基本原則之上 人民主權 共和制 聯邦制 三權分立 制約與均衡 有限政府 個人權利 下列有關美國憲法的說法 符合 共和制 原則的是 A 如果沒有另一方的認可任何一個部門都不可以完全做主B 聯邦政府只享有憲法列舉的權力而未列舉的歸各州所有C 美國公民通過投票推選出政治代表來行使他們的權利D 美國公民不能為所欲為但有權選擇代表去制定法律C 解析 根據題干和選項內容分析可知 A項體現了 制約與均衡 B項體現了 聯邦制 C項體現了 共和制 和 人民主權 D項體現了 個人權利 故選C項 2 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一套 地域和體制的雙向平衡機制 是孟德斯鳩 以權力制約權力 學說第一次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較好的貫徹 這種機制包括 各州與中央之間的分權制衡 立法 行政 司法分權制衡 參眾兩院對立法權的分權制衡 不同人種間權力分配平衡A B C D C 解析 美國1787年憲法的基本原則是 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具體包括各州與中央之間的分權制衡 立法權 行政權和司法權分權制衡 確立了三權分立體制 參眾兩院對立法權的分權制衡 體現了立法機構內部 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故 正確 表述錯誤不選 故選C項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考點三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與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角度1 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曲折性及其原因材料 問題 根據上述材料 分析法國共和體制確立過程的特點 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 答案 特點 法國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爭激烈 政權在兩者之間頻繁交替 政局動蕩 經過長期的斗爭 最終確立了共和政體 具有曲折性 成因 1 政治原因 法國封建勢力強大 專制主義的觀念根深蒂固 2 經濟原因 法國小農經濟發(fā)達 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緩慢 3 階級原因 法國國內階級關系錯綜復雜 派別眾多 處于工場手工業(yè)時期 工業(yè)資產階級的力量還不夠強大 4 外部原因 歐洲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國家武裝干涉法國革命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角度2 1871年 德意志帝國憲法 的內容與特點材料第二條帝國依據本憲法規(guī)定在聯邦領土內行使立法權 帝國法律應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條聯邦的主席職位屬于普魯士國王 普魯士國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稱 皇帝在國際關系上為帝國的代表 以帝國的名義宣戰(zhàn)與媾和 第十二條聯邦議會與帝國議會的召集 開會 延會 閉會之權屬于皇帝 第十八條皇帝委派官吏 命令他們宣誓效忠帝國 并在必要情況下 命令他們退職 第二十條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 第六十一條在本憲法公布之后 在全帝國內 應立刻全部采行普魯士的軍事立法 摘編自 德意志帝國憲法 問題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德意志帝國政治體制建立的時代背景 并概括該國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 答案 背景 工業(yè)革命后 德意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普魯士通過王朝戰(zhàn)爭完成了德國統(tǒng)一 特點 普魯士在帝國中占絕對優(yōu)勢 君主制 聯邦制和民主制相混合 專制主義色彩濃厚 體現出一定的代議制民主 中央擁有較大權力 保留了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tǒng)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一 法國議會共和制與美國總統(tǒng)共和制的不同1 產生方式 法國總統(tǒng)由議會直接選舉產生 對議會負責 美國總統(tǒng)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 只對選民負責 2 行政權力 美國總統(tǒng)的行政權力要大于法國總統(tǒng)的行政權力 美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總統(tǒng)享有行政權 總統(tǒng)直接組織政府并行使行政權 不對國會負責 法國總統(tǒng)經議會任命 同意總統(tǒng)任命的政府也必須向議會負責 總統(tǒng)的權力相對受到了很多限制 3 與議會的關系 法國內閣一般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 且政府必須對議會負責 美國總統(tǒng)制共和制下政府則由總統(tǒng)組織 不對議會負責 4 兩國執(zhí)政黨的產生方式 法國議會制共和制下的執(zhí)政黨一般是指在議會大選中獲勝的那個政黨或政黨聯盟 美國總統(tǒng)制共和制下的執(zhí)政黨則是指在總統(tǒng)大選中獲勝的那個政黨或政黨聯盟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二 法國共和制與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比較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典例319世紀晚期德國的現代化進程中 經濟突飛猛進與政治民主發(fā)展滯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 A 皇權與貴族結盟掌握政權B 國家分裂阻礙政治民主化C 經濟發(fā)展消解政治改革訴求D 對外戰(zhàn)爭影響國內民主進程 解題思路 本題考查德國民主政治的情況 1871年憲法的頒布 使德意志帝國形成了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君主立憲政體 即皇權與貴族結盟掌權 這與之后德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形成反差 A項正確 當時德國已經統(tǒng)一 排除B項 經濟發(fā)展不能消解政治改革的訴求 C項與材料不符 D項不能從材料中得出 參考答案 A 考點二 考點三 考點一 1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第九條規(guī)定 參議院得組成最高法院 以審判共和國總統(tǒng)或部長及審理危害國家安全案 此規(guī)定的主要意圖是 A 實現權力的相互制衡B 防止總統(tǒng)以權謀私和叛國C 立法機構兼掌司法權D 限制貴族的政治經濟特權A 解析 通過參議院組成的最高法院來審判總統(tǒng) 實現議會對總統(tǒng)的制約 故A項正確 防止總統(tǒng)以權謀私和叛國 是此規(guī)定的目的之一 但不是主要意圖 故B項錯誤 材料只是表達了在特殊情況下立法機構可以對總統(tǒng)進行司法審判 通常情況下司法權由法院掌握 故C項錯誤 材料所述同貴族特權無關 故D項錯誤 2 德意志帝國憲法 對帝國元首 皇帝 有如下規(guī)定 德意志帝國的國家元首 是國家的象征之一 帝國元首任期終身 帝國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 亦不得擔任帝國國會議員 帝國元首不得從事其他任何有薪職務 經營商業(yè) 執(zhí)行業(yè)務 亦不得擔任任何盈利事業(yè)之董監(jiān)事 由此判斷 德意志帝國憲法 A 規(guī)定了德意志的君主立憲制B 規(guī)定了帝國元首的虛君地位C 對元首權力的限制有名無實D 賦予帝國元首以廣泛的權力A 解析 本題考查德意志帝國憲法 材料反映德意志帝國憲法對帝國元首權力從法律上加以限制 說明德意志實行君主立憲制 故A項正確 德意志帝國憲法賦予德意志皇帝很大權力 故B項錯誤 帝國元首權力受到法律的限制 故C項錯誤 材料 帝國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 亦不得擔任帝國國會議員 帝國元首不得從事其他任何有薪職務 經營商業(yè) 執(zhí)行業(yè)務 亦不得擔任任何盈利事業(yè)之董監(jiān)事 說明帝國元首沒有廣泛權力 故D項錯誤 一 權利法案 的頒布并沒有使英國國王 統(tǒng)而不治 辨析 權利法案 頒布后 英王仍有較大的行政權 可以領導政府和內閣 但受到議會的制約 后來隨著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英王才開始處于 統(tǒng)而不治 的地位 英國君主立憲制最終確立 檢測 英國政治制度史 載 在1696年以前 威廉三世曾五次行使否決權 但被他否決的五個法案經議會復議和第二次通過后 最后都成為正式法律 此后 威廉再未行使否決權 這說明英國 A 國王沒有否決權B 君主 統(tǒng)而不治 C 議會主導立法權D 司法實現了獨立 解析 本題易錯選A或B項 從材料 行使否決權 可知 英國 光榮革命 后 國王還擁有部分權力 故A項錯誤 B項在材料中沒有反映 而且國王的 統(tǒng)而不治 是在責任內閣制確立之后 材料沒有涉及司法權 故D項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國王否決權的削弱 議會在立法上居于主導地位 故選C項 二 邦聯制與聯邦制的區(qū)別 辨析 邦聯制是一個由眾多主權國家組成的國家聯盟 沒有國家元首 成員國的權力高于邦聯權力 聯邦制是由各州或邦組成的主權國家 只有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 實行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體制 中央權力高于地方權力 檢測 美國1787年憲法第十款規(guī)定任何一州都不得 締結任何條約 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 頒發(fā)捕獲敵船許可狀 鑄造貨幣 發(fā)行紙幣 1792年第十條修正案規(guī)定 憲法未授予合眾國 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利 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這表明美國政治體制中 A 保障人民主權建立共和體制B 聯邦政府加強了各州的自主權C 立法權 行政權 司法權分權制衡D 各州和聯邦政府之間分權制衡 解析 本題易錯選A或B項 材料主要是在強調聯邦和州之間的關系 不是保障人民主權建立共和國 故A項錯誤 根據 任何一州都不得 可知 憲法不是在加強各州的自主權 故B項錯誤 材料沒有涉及三權分立的內容 故C項錯誤 根據 任何一州都不得 可知 在聯邦制下 聯邦的權力大于各州的權力 各州要受到聯邦的制約 根據 憲法未授予合眾國 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利 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可知 在聯邦制下 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權力 這是各州和聯邦政府之間分權制衡的結果 故D項正確 1 1688年 英國議會迎立荷蘭執(zhí)政威廉為國王 并擁立他的妻子瑪麗 詹姆士二世的女兒 為女王 目的是 A 加強英國與荷蘭的友好關系B 否定王位世襲男性優(yōu)先原則C 通過雙王相互牽制防止獨裁D 為光榮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D 解析 本題考查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光榮革命中 荷蘭執(zhí)政威廉三世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婿 瑪麗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兒 英國議會同時擁立夫婦二人為王 是為了使1688年的光榮革命具有合法性 故D項正確 2 圖一 二 三是有關美國邦聯政府 議會與州關系的一組漫畫 該組漫畫反映了 A 邦聯政府擁有征稅權與財政權B 邦聯議會須擴大法定權力C 邦聯政府各項活動須聽命于各州D 邦聯議會財政支出須各州批準B 解析 本題考查美國的邦聯制 由 我們錢都不夠用呢 叫苦連天的 給他們幾分錢吧 可知 第一 二兩幅圖反映了邦聯政府不能凌駕于地方州之上 能否獲得財政收入受制于地方州 A項錯誤 由 得有一部給邦聯議會撐腰的法律才行 可知 邦聯議會希望通過以制定法律來給邦聯政府財政權 即要求加強邦聯議會的法定權力 B項為正確答案 三幅圖只反映了財政權 C項觀點絕對化 D項從三幅漫畫中無法體現 3 當代美國政治理論家羅伯特 達爾指出 在民主國家 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強大 遠勝于普通公民 但他們還不是專制君主 這表明 A 民主國家難以避免君主專制B 主權在民 的觀念不斷強化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權力D 政治和官僚精英權力受到制約D 解析 本題考查近代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 由 他們還不是專制君主 可知 材料強調的重點是民主國家的政治和官僚精英雖在力量上大于普通公民 但其權力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 不會出現類似于君主專制的現象 故D項為正確答案 A項與材料意思相反 B C兩項從材料中均無法直接體現 4 俾斯麥企圖建立一種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憲議會制度 以達到保持普魯士王朝政治統(tǒng)治優(yōu)勢之目的 這種設想在1871年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憲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體現這一目的的正確選項是 A 聯邦議會由民選產生B 帝國議會掌握著立法大權C 宰相對聯邦議會負責D 帝國皇帝有主宰議會之權D 解析 本題考查德國的君主立憲制 根據材料 保持普魯士王朝政治統(tǒng)治優(yōu)勢之目的 表明德國君主立憲制具有專制主義的色彩 故D項符合題意 5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時 有人諷刺說 這個帝國是由一只大猛獸 半打狐貍和十幾只耗子組成的 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當時帝國各邦實力的差距 但在這個帝國中 A 各邦代表組成立法機構中的聯邦議會B 各邦代表組成立法機構中的帝國議會C 帝國政府向帝國議會負責D 各邦共同推舉帝國首相A 解析 本題考查德國的民主政治 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由普選產生 但作用小 擁有立法權的是聯邦議會 因此B項不正確 A項正確 政府對皇帝負責 故C項不正確 首相由皇帝任命 因此D項不正確 6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以下是美國 邦聯條例 和1787年憲法內容比較表 摘編自 美 米爾奇斯等 美國總統(tǒng)制 1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指出與邦聯制相比聯邦制有何特點 2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說明美國確立聯邦制的意義 1 特點 立法機構健全 國會擁有征稅權 權力加強 成為單一主權國家 實行總統(tǒng)制 2 意義 加強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權力 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權力 聯邦制成為新的國家結構形式 推動了資本主義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專題二 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2講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課件 高考 歷史 一輪 復習 專題 西方 政治制度 近代 資本主義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558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