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滬科版生命科學高一上3-2《細胞核和細胞器》教案(第二課時).doc
《2019-2020年滬科版生命科學高一上3-2《細胞核和細胞器》教案(第二課時).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滬科版生命科學高一上3-2《細胞核和細胞器》教案(第二課時).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3章 第2節(jié) 細胞核和細胞器(第二課時) 2019-2020年滬科版生命科學高一上3-2《細胞核和細胞器》教案(第二課時) 一、設計思路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的代謝活動幾乎都在細胞內(nèi)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研究細胞的結構,對于揭示生命現(xiàn)象的基本規(guī)律,闡明生命活動的本質(zhì)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了解了細胞的大小、形態(tài)后,再來了解細胞的兩大類型,使學生對細胞有更全面的認識。 實驗是生命科學重要組成部分,把課本中的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型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染色劑的比較選擇,不僅訓練了學生分析比較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勵學生思維,啟發(fā)他們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觀察與討論,使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宏觀化,也使本節(jié)課的難點“細胞核的觀察”較容易地被突破了,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 知道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結構不同。 2. 學會制作顫藻和水綿的臨時裝片,提高實驗動手能力。 2.初步學會使用高倍鏡觀察顫藻和水綿細胞的結構特點,從而認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3.通過野外采集、查資料等活動,激發(fā)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訓練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觀察顫藻和水綿細胞的結構特點,從而認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區(qū)別。 難點:染色后,高倍鏡下顫藻和水綿細胞的比較觀察。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查閱資料、顯微鏡、顫藻、水綿、碘液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 導入 錄像:顫藻和水綿的采集。 觀看錄像。 錄像內(nèi)容是學生采集顫藻和水綿的過程。 顫藻、水綿細胞形態(tài)、顏色、色素區(qū)別。 觸摸觀察顫藻、水綿。 要求制作一份顫藻和水綿的臨時裝片并觀察(提示實驗要點)。 問題:比較兩者的形態(tài)、顏色、色素分布情況? (巡視指導) 小結:顫藻和水綿的形態(tài)、顏色、色素分布情況(略)。 通過觸摸觀察,感受顫藻、水綿的外表形態(tài)。 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 邊觀察顫藻和水綿,邊繪圖。 四人一組交流討論。 學生手腦并用能力的訓練。 觀察染色后顫藻、水綿細胞內(nèi)部結構 問:染色的操作方法。(提示:為節(jié)省時間,兩人分工合作)。 巡視指導。 染色操作,碘液染色后看到兩者細胞不同,那么被它染色后哪種植物細胞內(nèi)的染色較深、形態(tài)結構具體情況如何? 投影:兩種細胞 水綿葉綠體上呈深藍紫色的顆粒,問:這是什么物質(zhì)?是如何形成的? 思考。 用引流法對細胞進行染色并觀察;思考問題。 初步學會使用高倍鏡觀察顫藻和水綿細胞的結構特點,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得到訓練。 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 知識點的聯(lián)系,鞏固所學內(nèi)容。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出示細菌、支原體和真核細胞的結構圖。 比較觀察并結合書本討論得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細菌、藍藻、支原體等。 真核生物:絕大多數(shù)生物。 小結 實驗成敗的小結;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學生回顧所學知識。 引導學生學會歸納。-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細胞核和細胞器 2019 2020 年滬科版 生命科學 高一上 細胞核 細胞器 教案 第二 課時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19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