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教案: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doc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教案: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教案: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長豐縣實驗高中xx~xx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歷史學科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教案: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備課教師:李為愛 項目 內容 課題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修改與創(chuàng)新 教學 目標 1、知識與能力: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主要內容及評價;思想論戰(zhàn)的主要內容及影響;新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主要內容及評價。 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有關新舊三民主義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閱讀材料的能力;通過比較新舊三民主義,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新舊三民主義都是時代的產物,都是當時的先進思想;三民主義不能指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孫中山先生具有與時俱進的偉大品質。 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 難點 重點: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內容。 難點:對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分析與評價。 教學 準備 教材、教案、試卷等。 教學 過程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導入: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機提出了許多救國主張。洋務派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主張,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了實行“君主立憲”的主張,但他們都不主張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封建統治,而封建統治的腐朽是導致中國近代民族危機的根源,因此,洋務派和資產階級維新派的社會實踐都以失敗而告終。歷史的發(fā)展證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須創(chuàng)立革命的理論,并在它的指導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統治。這一歷史任務的承擔者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歷史背景 探究一:引導學生新聞記者教材第78頁的導言和正文,歸納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 (1)社會基礎:19世紀末期,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改良方案失??;(出示《時局圖》) (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 (3)思想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特別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響; (4)個人因素:上書李鴻章失敗后,孫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2、三民主義的提出 (1)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A、 時間、地點、人物:1905年8月20日;日本東京;孫中山、黃興、宋教仁; B、 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區(qū)別:興中會是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C、 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2)三民主義的提出 1905年11月,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創(chuàng)刊。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第一次將同盟會的16字政綱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 3、三民主義的內容 教學手段:因為本內容比較難于理解,所以教師用列表的方法,將本內容盡量簡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三民主義的內容。 內容表述: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三種革命中的表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 同盟會綱領的表述: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具體含義: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清朝統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核定全國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會進步所增長的地價歸國家所有。 局限性:沒有明確提出反帝主張沒掃蕩漢族封建地主勢力并不是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4、對三民主義的評價 A 、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同時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B 、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 C、 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這是由民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所決定的,這就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可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二、三民主義的實踐 1、為實現民主共和而奮斗: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 、辛亥革命爆發(f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B 、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成立。 C、 1912年2月12日,清朝統治壽終正寢,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實踐取得的最大成果。 D 、《臨時約法》頒布:1912年春頒布,其主要內容有: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實行責任內閣制。《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它對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具有進步意義,大大推動了中國民主化的進程。 2、為維護民主共和而斗爭:“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的失敗。 二次革命1913江西反對袁世凱的獨裁統治軍閥。護國運動1915云南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軍閥。護法運動1917廣東反對段祺瑞軍閥。 探究二(原因):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所至;三民主義本身的局限性;不敢發(fā)動群眾。 教訓:三民主義指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活動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將舊三民主義進行發(fā)展就成為歷史的必然。(必須尋求新的途徑和新的力量) 三、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 1、背景(探究三) A 、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失敗而告終; B 、孫中山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共幫助改組國民黨; C 、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924、廣州)。 2、主要內容 民族: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滿洲貴族統治。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反帝到反帝;反滿到民族平等;(聯俄、聯共) 民權: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民權由資產階級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確提出反帝反封主張;(聯共) 民生: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節(jié)制資本、制定勞工法更加關注工農的利益。 問題探究四: (1)如何理解新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的關系? A、 新三民主義的革命性和進步性在于蘊含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精神。 B、 新三民主義是綱領,是奮斗目標;三大政策是實現此目標的方法和手段。 (2)新三民主義為什么能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主要是因為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的基本原則相一致(即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 3、意義 進步性:新三民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孫中山實現了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新三民主義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是國共兩黨的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大革命的發(fā)展和高漲。 局限性:新三民主義在理論上、綱領上仍然沒有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 小結:孫中山一生的兩次轉變 A、 19世紀末20世紀初,放棄資產階級改良走革命道路,提出指導革命的三民主義。 B 、20世紀20年代,改三民主義為新三民主義,完成國共合作,實現其一生最偉大的轉變。 板書 設計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背景 2、內容 3、意義 二、三民主義的實踐 1、辛亥革命和《臨時約法》 2、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 三、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 1、 背景 2、 內容與比較 3、 意義 教學 反思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是新課程改革中著力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的設計正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根據教材結構和學生的客觀狀況,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 本課的理論性強,概念抽象,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避免枯燥的講解,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多種感官刺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在內容處理上,通過設置一系列探究問題,層層深入,層層遞進,破重點,化難點,解疑點,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通過這次比賽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一線的歷史教師,平時苦練基本功,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重要性。只有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f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教案: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2019 2020 年人教版 高中歷史 必修 復習 教案 16 三民主義 形成 發(fā)展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20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