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5 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guī)律專題訓練二.docx
《2019屆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5 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guī)律專題訓練二.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屆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5 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guī)律專題訓練二.docx(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5 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guī)律》專題訓練二 下圖為我國陜北中北部黃土高原丘陵區(qū)地形、植被群落垂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從整體性來看,圖示區(qū)域典型的環(huán)境特征是( )。 A.森林茂密,土壤肥沃 B.降水豐沛,河流縱橫 C.地勢平坦,生物多樣 D.氣候干旱,地表破碎 2.推斷百里香和香茅草共同的生長習性是( )。 A.要求排水條件良好 B.對土壤肥力要求高 C.要求降水量豐富 D.性喜冷涼的環(huán)境 解析? 第1題,由題干材料可知,該區(qū)域位于我國陜北中北部,距海遠,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且溝壑廣泛發(fā)育,地表破碎。第2題,讀圖可知,百里香和香茅草都分布在坡度較大的溝坡上,可以推斷其生長習性是怕澇,要求排水條件良好,對降水條件要求不高。圖中位于黃土高原丘陵地區(qū)的溝坡,土層淺薄,土壤肥力較低;該區(qū)域位于暖溫帶地區(qū),且香茅草分布的海拔較低,說明其性喜溫暖。 答案? 1.D 2.A 318國道是中國大地上一條美麗項鏈,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它在四川—西藏的一部分屬于川藏公路南線。據(jù)了解,自駕游成為很多旅游愛好者和探險者游覽318國道川藏線的首選方式。讀川藏線沿途海拔變化示意圖,回答3~5題。 3.川藏線沿線( )。 A.在成都和拉薩的山腳下都能看到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從通麥到色季拉山自然景觀變化最多 C.從八一到米拉山依次能看到高山針葉林、高山草甸、高寒荒漠 D.從米拉山到拉薩只能看到皚皚白雪 4.從雅安到折多山的自然帶譜變化最接近( )。 A.北京到烏魯木齊的帶譜變化 B.上海到成都的帶譜變化 C.英國到蒙古的帶譜變化 D.上海到漠河的帶譜變化 5.導致成都和拉薩自然景觀產(chǎn)生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陽輻射 B.海拔高低 C.緯度位置 D.大氣環(huán)流 解析? 第3題,成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拉薩為高原山地氣候,兩地均無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景觀,該景觀出現(xiàn)在地中海氣候區(qū);從通麥到色季拉山山體坡度較大,且通麥海拔較高,自然帶譜變化較少;從八一到米拉山,海拔為3000米左右到5000米左右,垂直自然帶譜變化依次為山地針葉林、高山草甸、高寒荒漠;拉薩位于河谷地帶,熱量充足,有綠色植被景觀。第4題,從雅安到折多山的自然帶譜的變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甸帶,與之最接近的是上海至漠河的帶譜變化。第5題,成都和拉薩地理緯度位置接近,導致自然景觀產(chǎn)生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兩地海拔不同。 答案? 3.C 4.D 5.B 草地總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其中地下部分分為活根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為草地退化與否的敏感性指標。下圖為三江源地區(qū)某草地生物量分配構成圖,Ⅰ、Ⅱ、Ⅲ代表退化程度不同的三種草地,其中極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稱為黑土灘。讀圖,回答6~8題。 6.導致三種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 )。 A.強風 B.低溫 C.干旱 D.過度放牧 7.黑土灘、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對應的序號分別是(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Ⅱ、Ⅰ、Ⅲ D.Ⅲ、Ⅱ、Ⅰ 8.針對黑土灘的治理,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設置圍欄禁牧?、诮妒巢輨游铩、墼O置草方格沙障?、苎a播草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6題,根據(jù)三江源地區(qū)生物量示意圖可知,三江源位于我國青藏高原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凍土廣布,植物體死亡后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快,所以地上生物量比地下生物量少。第7題,根據(jù)材料“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為草地退化與否的敏感性指標”可知,極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稱為黑土灘,讀圖可知,Ⅱ中活根生物量最少,所以應為黑土灘;因為人工草地退化前比天然草地植株密度大,所以退化后的人工草地死根生物量比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大,活根生物量比未退化的天然草地少,即Ⅰ為退化的人工草地,Ⅲ為未退化的天然草地。第8題,根據(jù)材料黑土灘為極度退化的天然草地可知,三江源地區(qū)草地退化主要是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的,治理黑土灘應合理放牧,實行圈養(yǎng),種植牧草;禁捕食草動物,可能會導致某些物種泛濫成災,導致生態(tài)失衡;草方格沙障主要是用來防治風沙,保護交通設施。 答案? 6.B 7.C 8.D 讀我國部分相對高度在1000 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帶譜圖,回答9~11題。 9.圖示山地都有的植被類型是( )。 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 C.針闊混交林 D.針葉林 10.與圖中28 N以南山地有無針葉林存在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海拔 11.下列山地中針葉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 A.莽山 B.武夷山 C.神農架 D.寶天曼 解析? 第9題,結合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帶譜圖,可以看出各山脈都有常綠闊葉林分布。第10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圖中28 N以南山地東部有針葉林的分布,而西部沒有針葉林的分布,這應與西部地區(qū)降水相對較少有關。第11題,圖示山地寶天曼的緯度最高,熱量條件最差,因而山地中針葉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 答案? 9.A 10.C 11.D 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瑞士風光優(yōu)美,被譽為“世界公園”。日內瓦湖是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是形成于第四紀冰期的冰磧湖。羅訥河是流入和流出日內瓦湖的主要河流。有人說,羅訥河促成了日內瓦湖,但又在消滅它。瑞士夏季不熱,冬天很冷,但是地理位置與多變的地形又造成當?shù)貧夂虻亩鄻有浴H鹗慷嗷﹫?有人說瑞士人和滑雪的關系,大概就像巴西人和足球、中國人和乒乓球的關系。下圖為瑞士地形圖。 (1)結合材料,分析羅訥河在日內瓦湖形成與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2)說明阿爾卑斯山脈對當?shù)貧夂蚨鄻有缘挠绊憽? (3)試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角度分析瑞士多滑雪場的原因。 解析? 第(1)題,結合材料“羅訥河促成了日內瓦湖,但又在消滅它”可知,羅訥河在日內瓦湖的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為湖泊提供了充足的補給水源,二是使湖泊不斷消亡。第(2)題,阿爾卑斯山脈海拔較高,對該地氣候有較大的影響,將該地分為不同的氣候區(qū),且為當?shù)貧夂虻拇怪弊兓峁┝藯l件。第(3)題,滑雪場的形成需要兩大區(qū)位條件:積雪和一定的坡度。分析材料可知,該地地勢有一定的起伏,為滑雪提供了較好的地形條件;該地冬季降雪量豐富,為滑雪場提供了充足的雪源;瑞士緯度高,氣溫較低,積雪不易融化;而且該國環(huán)境優(yōu)美,知名度較高,市場廣闊。 答案? (1)第四紀冰期時,冰磧物在日內瓦湖附近堆積,形成低洼地,羅訥河流至此處積水成湖;羅訥河穿行于阿爾卑斯山區(qū),落差大,水流急,侵蝕作用強,挾帶大量泥沙,流入日內瓦湖后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 (2)以阿爾卑斯山脈為界,山脈西南為狹窄的地中海氣候區(qū),雨熱不同期;山脈以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全年溫和濕潤;阿爾卑斯山脈海拔較高,山地垂直地域分異明顯,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3)主要位于阿爾卑斯山脈北側,多山地、丘陵,地勢起伏較大;位于山地迎風坡,受西風影響,降雪較多;緯度高,氣溫較低,積雪不易融化;環(huán)境優(yōu)美,知名度較高,市場廣闊。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白馬雪山地處我國橫斷山區(qū)中段,該地區(qū)氣候隨海拔的升高而變化,形成河谷干熱和山地嚴寒的特點。干熱河谷出現(xiàn)在海拔2300 m以下,為疏林灌叢草坡帶,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脆弱;海拔3000~3200 m處分布著針葉闊葉混交林;海拔3200~4000 m處分布著亞高山暗針闊混交林。下圖為白馬雪山某山谷不同坡向年降水量與海拔的關系分布圖。 (1)推測疏林灌叢草坡、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暗針葉林出現(xiàn)的坡向并說明理由。 (2)分析河谷內氣候干熱的原因。 (3)該地通常在春末夏初植樹種草,以改善干熱河谷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試為這種做法提出依據(jù)。 解析? 第(1)題,推測不同植被出現(xiàn)的坡向,要把握好兩個關鍵信息,一是造成植被類型差異的主導因素,二是東、西兩坡降水量隨海拔的變化。第(2)題,河谷內氣候干熱應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分析。自然原因立足于當?shù)刈匀坏乩砦恢煤偷匦翁卣?人為原因立足于當?shù)刂脖坏钠茐摹5?3)題,在春末夏初植樹種草的原因,主要結合此時土壤水分狀況、氣溫狀況、該時段后的降水狀況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東坡。東坡隨海拔升高,降水量變化大,海拔2300 m以下降水少,氣溫高,蒸發(fā)旺盛,形成疏林灌叢草坡帶;海拔3000~3200 m處,降水較多,氣溫較高,分布著針葉闊葉混交林;海拔3200~4000 m降水較多,氣溫低,蒸發(fā)弱,分布著亞高山暗針葉林。而西坡降水變化較小。 (2)河谷距海相對較遠,且有高大山脈阻擋,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山高谷深,暖濕氣流越過山脈到達河谷后下沉增溫,難以形成降水;河谷內人口、城鎮(zhèn)集中,植被破壞嚴重,加劇了干熱程度。 (3)春末夏初,有積雪融水補給,土壤含水量大,氣溫尚低,植物蒸騰作用較弱;該時段后降水增多,利于植物生長。-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屆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5 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guī)律專題訓練二 2019 屆高三 地理 二輪 復習 專題 地理環(huán)境 整體性 地域 規(guī)律 訓練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36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