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文字規(guī)范能力(下).doc
《努力提高文字規(guī)范能力(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努力提高文字規(guī)范能力(下).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努力提高文字規(guī)范能力(下) (根據(jù)錄音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閱) 郝銘鑒 下篇 實踐篇 后面這一部分是50道題。我有這樣一個奢望啊,今天在座的可能50道里面49道都是很清楚的,只要有一題不清楚的你就聽一聽,這50道都是很典型的錯誤,希望今天聽了以后,你永遠不犯這類錯誤了。 有一次我們在上海針對中學生搞過一次活動,我強調(diào)“一個字一輩子”,我們搞清楚這一個字,這一輩子再也不要重復這樣的差錯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這次選的50個例子都是比較典型的,如果能真正在編校方面不犯這樣的差錯,我想編校的正確率至少可以提高幾個百分點。 1.改正下列句子中的別字。 有10道小題,我都是在最核心的部分提煉出來的,沒有把全句都寫,這樣看得清楚一點。 (1) 小樹就象醉漢一樣在風中顫抖。 句中的“象”錯,應該是“像”。 我想強調(diào)一下,什么情況加單人旁,什么情況不加單人旁,我們曾經(jīng)請專家開過一個研討會,就討論這兩個字的區(qū)別,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四種情況下加單人旁,其他一律不加。①作名詞使用,是根據(jù)一個對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要加單人旁,因為它是根據(jù)一個對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不是物體本身,經(jīng)常用到的詞有“畫像”、“繡像”、“塑像”、“雕像”、“刻像”……②作動詞使用,表示兩者之間具有共同點,比如“這本書的裝幀非常像那本書”;③作介詞使用的,用在舉例的場合,比如“江蘇的報紙很多,像《揚子晚報》《新華日報》”;④作副詞使用,表示猜測、大概、想一想就是那種情況、估計,比如“天暗下來,像要下雨了”。這四種情況要加單人旁,其他一律不加。有人問“想象”的“象”加不加單人旁,“想象”、“想象力”,這些都是多余的干擾,一律不加。 (2)門口貼著一幅大紅對聯(lián)。 句中用的“幅”錯,應該用“副”。 這兩個字是出錯率最高的一對量詞,連《人民日報》在這個詞上都會錯。怎么區(qū)分“幅”、“副”,大家一定要記住,“副”最初是動詞,是把一樣東西破開,好像一個毛竹,從當中一破,毛竹就分成兩半了,是動詞。動詞做量詞使用的時候,必須具備成雙成組的特征,因為是破開的,變成兩樣東西了,他就成雙的,所以凡是用“副”的都有這樣的特點。一副對聯(lián)因為它有上聯(lián)下聯(lián),這是成雙的,所以要用“副”。一副手套,分左手右手。一副象棋,有32個子,成組的?!胺北緛淼囊馑际侵讣徔椘返膶挾?,就是門幅。因為它是紡織品的寬度,所以他有單張的平面的特點?!耙环嫛币谩胺?,而不能用“副”。 (3)元代是山西商業(yè)的發(fā)韌時期。 句中用的“韌”錯,應該用“軔”。 大家知道,“韌”的偏旁“韋”是指牛皮,牛皮是緊密度很高很堅硬很堅韌的,“韌”是指牢度?!败悺笔侵甘裁茨?就是一輛車子停下來的時候,要讓它靜止、穩(wěn)住不動,就要在車子的輪盤下面加一塊木頭,這塊木頭叫“軔”,“軔”就是阻擋、固定車輪的東西。一般車子要開了,他的第一個動作是什么,就是發(fā)軔,就是把這個東西拿走、撤掉,“發(fā)軔”就是表示車子要動了。所以大家記住,“發(fā)軔”和車子的發(fā)動有關,你記住這一點,就知道他一定用車字旁,不會用錯了。 (4)貂嬋的形象塑造尤為成功。 句中用的“嬋”錯,應該用“蟬”。 貂蟬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名字在媒體中錯的實在太多了,大部分的人把“貂蟬”的“蟬”字寫成“嬋”,錯了,不要因為她是莢女就寫成女字旁的“嬋”,而不寫“蟬”。怎么記住這個名字呢?“貂蟬”是有著深刻的文化含義的,這個名字不是隨便取的。在古人的心目中,“貂”和“蟬”代表兩種品格,貂是什么,大家知道,貂皮很珍貴,貂的肌肉特點是非常緊實,一點肥肉都沒有,不虛的,是非常堅實的那種構(gòu)型,這是貂的特點。而蟬的特點是什么呢,古人認為它是不吃東西的,它是喝露水的,所以“蟬”代表著高潔,是代表著一種品格?!磅酢焙汀跋s”,一個動物一個昆蟲, 實際上是代表的兩種品格。你想到這一點,以后就不會把它寫成“貂嬋”了。 (5)一闕《大江東去》令后世英雄汗顏。 句中用的“闕”錯,應該用“闋”。 “闕”和“闋”讀音一樣,意思完全不同?!瓣I”是指城闕。大家看過城門,城門的兩邊是高的,與整個城墻連在一起的,當中一個門,就是城墻到了這里缺掉一塊,因為要打開城門,這個地方就叫城闕,后來是代表整個城?!伴牎庇质侵甘裁茨?“闋”二是“門”字里一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癸”,“癸”是天干的最后一個?!伴牎本褪钦f一曲唱完了,表示結(jié)束,樂章完成了,這兩個字你記住它的意思就完全可以分開。 (6)這是一家好書迭出的出版社。 句中用的“迭”錯,應該用“疊”。 “迭”“疊”怎么區(qū)分呢?這是一個知識點?!暗笔侵笗r間上的前后相連?!隘B”是指空間上的上下相加?!跋矆骴i傳”中的“di”用哪個字呢?來了一張喜報,又來了一張喜報,這是時間上一個接一個,前后相連。應用“迭”。“die羅漢”應該用哪個“die”呢?當然用“疊”,他是空間上的上下相加。 (7)市里又開了一家渡假村。 句中用的“渡”錯,應該用“度”。 “渡”“度”怎么區(qū)分呢?歷史上這兩個字一直是混用的,歷史文獻中,同種情況下,“渡”“度”都能用?,F(xiàn)代漢語當中這兩個字的區(qū)分主要是看對象。凡是以時間作為對象的用“度”;凡是以空間作為對象的用“渡”?!岸燃俅濉敝小岸燃佟笔菚r間的概念,所以用“度”;“渡過難關”中的“難關”是空間定義,所以用“渡”。如果在特殊情況下呢,你覺得分辨有困難,有一個輔助的方法,就是凡是不需要主觀努力的,不想過也得過的用“度”,如“度假”“度周末”;凡是需要主觀努力的,不努力過不去的,一定要用“渡”,如“渡過難關”就必須大家一起想辦法,否則過不去。 (8)吃飯早已不是為了裹腹的時代。 句中用的“裹”錯,應該用“果”。 “食不果腹”是經(jīng)常用到的,用這個詞的時候,腦子里要有一個形象,就是水果的形象,水果都是圓滾滾的很飽滿的,一個人的肚子如果像水果一樣的,說明他吃得很飽,而不是把肚子包扎緊了。 (9)張馳有度才能持續(xù)發(fā)展。 句中用的“馳”錯,應該用“弛”。 要區(qū)分“馳”“弛”,就要了解這兩個字的偏旁結(jié)構(gòu),它們是形符,有特定含義,“馳”在古時解釋是拼命地奔跑、奔馳;“弛”是指弓不用的時候把它掛在墻上,必須把弓弦松開,所以松弛是弓弦的特征。張弛就是繃得很緊和放松的意思,想到放松就要想到弓,想到這一點,就不會寫成“張馳”了。 (10)一席話起到了震聾發(fā)聵的作用。 句中用的“震”錯,應該用“振”。 “震聾發(fā)聵”看上去好像也通,實際上不對,“震”和“振”怎么區(qū)分?這兩個字有三大區(qū)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用“振”的結(jié)果絕大多數(shù)都是積極的,而用“震”呢,它的結(jié)果往往都是災難性的破壞性的,如“振臂高呼” “振翅高飛”“振筆疾書”……基本上讓人感到精神煥發(fā)斗志昂揚,都是這么一種感覺,所謂振聾發(fā)聵就是讓聾子也能夠聽到聲音,這是一種積極的結(jié)果,不是要去嚇唬聾子,讓他震響、震懾,而是讓他振奮起來。 2.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妥的詞語。 這類差錯也是比較多的。 (1)國際友人的鼎立支持使會議如期舉行。 句中“鼎立”的“立”用錯了,應該是“鼎力”。 大家都知道,“鼎”是古代的一個重器,重器有一個特征,有三個腳,我們講三國鼎立,凡是有三方匯至就可以用鼎立這個詞,他是立正的立,指三方對峙。如果是指力量很大,因為這個鼎很重,它也指強大的力量,那是力量的力。這個地方鼎力支持,很大的力量,全力支持,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貢獻出來,那是用力量的力,不是指幾方處于對峙狀態(tài)。 (2)局里啟用了一批年輕干部。 句中“啟用”的“啟”用錯了,應該是“起用”。 過去有些詞典對“啟”字的解釋是錯誤的,所以我特別給大家提醒一下。“啟用”“起用”區(qū)別在哪里呢?過去有一種說法,看干部是新干部還是老干部,如果是新干部就用“啟用”,老干部就用“起用”。錯的,這個解釋是沒有道理的。現(xiàn)在新版的詞典都改過來了?!皢⒂谩钡膶ο笫俏铮捌鹩谩钡膶ο笫侨?。如果是用一顆印章、一座大樓、一個網(wǎng)站,這些都是指物,都用“啟用”,就是你沒有用過,現(xiàn)在把它開啟,打開。如果指人,不管新老干部,都用“起用”,表示原來是坐在這里的,現(xiàn)在我要用你了,你站起來,你要干事了。大家想到這一點,我想可以把它們分開了。 (3)名流雅士愛喝的咖啡也成了下里巴人的日常飲品。 最近幾年經(jīng)常有人會誤用“下里巴人”一詞,因為詞中有個“人”字,以為就是指草根、弱勢群體,其實不是這個意思。“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都是樂曲的名稱,應該說一個是高雅的一個是通俗的,他和“人”是沒有關系的。這主要是個理解的問題。 (4)截止4月20日已收到300多份報名材料。 句中“截止”的“止”用錯了,應該是“至”。 “截止”“截至”怎么區(qū)分呢?“截至”是指過程當中的一點?!敖刂埂笔沁^程的最后一點。所以我們稱它一個是終點,一個是中點,含義是不一樣的,凡是一件事情沒有結(jié)束,僅僅在中間某點統(tǒng)計一下,都是用“截至”,而不能用“截止”。 (5)判了3年徒刑的趙強一再表示認罪伏法。 句中“認罪伏法”的“伏”用錯了,應該是“服”。 很多法制報告里經(jīng)常有這種用法?!胺ā薄胺ā痹趺磪^(qū)分呢?關鍵是對“伏”的理解。一個人倒下來了,這個人已經(jīng)完了,在法律面前倒下來了,這是槍斃的一種委婉的說法,所以“伏法”就是在法律面前倒伏,是死刑的說法。所以判徒刑的都不能用“伏法”,而應該用“服法”,服從法律的判決。 (6)選拔人才不論出生貴賤。 句中“出生”的“生”用錯了,應該是“出身”。 “出生”“出身”怎樣區(qū)分?凡是用“出身”的,都是和特定的背景相聯(lián)系,如文化背景、經(jīng)濟背景、家族背景等,“出身名門”“出身貧賤”都是一定的背景;凡是用“出生”的,都是和時間、地點相聯(lián)系,如“出生在南京”是和地點有聯(lián)系,“出生在2005年”是和時間有聯(lián)系。 (7)期間我曾兩次回到母校。 句中“期間”的“期”用錯了,應該是“其間”。 這個錯誤,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流行差錯。在任何情況下,“期間”不能放在句首單獨作狀語,前面一定要有修飾語,這是一條語法規(guī)則,比如進修期間、放假期間、元旦期間?!捌陂g”和“時候”具有同樣的性質(zhì),單獨放一個時候誰都會說不通,那怎么“期間”好像是通的呢,因為我們誤以為是“其間”了,所以用“期間”的地方實際上應該用“其間”,“其”是一個指示代詞,前面出現(xiàn)的時間用其間指代。 (8)作為裁判自有吹哨的權(quán)利。 句中“權(quán)利”的“利”用錯了,應該是“權(quán)力”。 “權(quán)利”“權(quán)力”“怎么區(qū)分?最重要的一點是看出發(fā)點,就是在動用這個“權(quán)”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自身的權(quán)益,還是去指揮操縱控制別人的行為?!皺?quán)利”是從自身利益出發(fā),維護的是自身的權(quán)益;而“權(quán)力”是一種強制力量一種支配力量,它是以別人的服從作為前提的,所以要用力量的力。句中的裁判,他要維護吹哨的權(quán)力,裁判吹哨,絕對不是因為自己有這個愛好,他愿意吹,不是這個意思,他吹哨就是要別人服從,一吹哨,別人就要聽他的,要按照他的判決執(zhí)行,所以要用“權(quán)力”?!皺?quán)利”是錯的。 (9)城鄉(xiāng)結(jié)合地帶成了管理的盲區(qū)。 句中“結(jié)合”的“結(jié)”用錯了,應該是“接合”。 “結(jié)合”“接合”是很容易弄錯的。大家知道,“接合”是指地理上的鄰接。這里是城區(qū),這里是農(nóng)村,在這條線上,城鄉(xiāng)連接在一起,靠攏、碰在一起是“接合”,不是組織上的融合。“結(jié)合”是指組織上、思想上、機構(gòu)上合在一起了。句中僅是指地理上的鄰接,碰在一起,所以城鄉(xiāng)“接合地”不能寫成“結(jié)合地”。 (10)在救災中非盈利機構(gòu)十分活躍。 句中“非盈利機構(gòu)”的“盈”用錯了,應該是“非營利機構(gòu)”。 現(xiàn)在,“營利”、“贏利”、“盈利”三個詞都有,這里應該用哪一個呢?“贏利”、“盈利”是等同的,“營利”跟它們意思不一樣?!盃I利”是目的上要賺錢,“盈利”是結(jié)果賺了錢。經(jīng)營的目的就是為賺錢,但可能經(jīng)營不善,到年底一算賬沒有賺錢,成了非盈利的。句中的“非營利機構(gòu)”的出發(fā)點就是不想賺錢,所以要用經(jīng)營的營,不能寫成“贏利”或“盈利”。這兩個字一定要搞清楚,因為在媒體上用得太混亂了。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語病。 (1)我從一名莘莘學子變成了一個綠化工作者。 “一名莘莘學子”是數(shù)量結(jié)構(gòu)和中心詞搭配不當。“莘莘學子”指一個群體,所以不能用“一名”來修飾,一名學子可以,一名莘莘學子是說不通的,搭配不當。 (2)亂搭建的現(xiàn)象將在2009年底畫上了休止符。 本句時態(tài)前后矛盾。句中前面的“將”表示將來時,說明事情還沒有發(fā)生;后面又有“畫上了”,“了”是完成時,表示事情已經(jīng)完成?!皩ⅰ焙汀傲恕睍r態(tài)矛盾,一個句子中同時出現(xiàn)是錯的。順便說一下“休止符”這個詞也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搞音樂的人都知道,所謂“休止符”是樂曲當中短暫的停頓,8分音符休止、16分音符休止都是很短暫的停頓,停了之后又繼續(xù)演奏,所以“休止符”不表示結(jié)束,在音樂中表示結(jié)束的是“終止符”,這是不懂音樂的人說的外行話,要讓行家笑話的。 (3)不論雅俗與否都讀得津津有味。 本句“不論雅俗與否”屬于語義重疊。應該改為“不論高雅與否都讀得津津有味”或“不論通俗與否都讀得津津有味”。 凡是用“否”都是指對前一層意思的否定。“肯否”就是“肯不肯”,“能否”就是“能不能”,“可否”就是“可不可以”,加一個“否”就否定前面的意思。如果前面是兩個字呢?如“可以否”當然這個意思有的,但是比較別扭,所以我們常常加一個連詞“與”,如“與否”,到后來就成了一個固定結(jié)構(gòu),凡是用“與否”,前面只能講一層意思,如“不管高雅與否”、“不管通俗與否”,都是可以的,因為“與否”前面只講了一層意思。如果前面正反都講,后面就不能用“與否”?!安徽撗潘住笨梢裕恰安徽撗潘着c否”就搞亂了。 (4)語文課的價值不僅在當下,不僅在高考,而在終身的文學修養(yǎng)。 這句是關聯(lián)詞語混用。大家注意關鍵詞語“不僅…不僅…而”,“不僅…而且”是遞進關系,但句中后面又接了一個“而”,“而”是轉(zhuǎn)折關系,“不僅”和“而”是不能搭配的。 (5)仿佛人間蒸發(fā)似的不知所蹤。 大家要有一個概念,漢語中凡是用“所”這個字,它后面結(jié)合的部分一定是動詞,不能跟名詞?!八薄八搿薄八姟薄八劇?,“所”加動詞構(gòu)成名詞結(jié)構(gòu),“所見”表示看到的東西,“所聞”表示聽到的東西,后面一定是動詞,如果“所”字后面出現(xiàn)了名詞肯定是錯的?,F(xiàn)在“不知所蹤”用得很普遍,都是錯的,因為“蹤”是名詞,應該是“不知所終”。 (6)傳來了“一座座山川”的宏亮的歌聲。 “一座座山川”是韓紅的歌里唱的詞,歌很好聽,就是從語法的角度來看歌詞是不通的?!耙蛔焙竺娴闹行恼Z是“山川”,“山”和“川”是兩個概念,凡是中心詞出現(xiàn)了兩個概念,數(shù)量詞組必須完全修飾,不能局部修飾,就是這個“一座座”既要和“山”搭配,也要和“川”搭配,“一座座山”可以,但“一座座川”是不行的,因為“川”只有兩個解釋,一是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另一個意思是指平原、平地、一馬平川。凡是用“座”必須具有高出平面的特征,如“一座山”“一座塔”“一座高樓”,所以“一座座山川”沒有完全搭配,這個結(jié)構(gòu)是錯誤的。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多。 (7)拒絕課堂學習的做法是有失偏頗的。 “有失偏頗”和“失之偏頗”好像差不多,其實完全不一樣。凡是在“有失”后面的都是不應該失掉的,都是好東西,所以只能講“有失公允”“有失公正”,不能講“有失偏頗”,只能講“失之偏頗”,這個事情為什么做錯了呢,因為你的看法有問題,“偏頗”是失的原因?!坝惺А焙汀笆е币阉鼈儑栏駞^(qū)分開。 (8)電子貿(mào)易能否迅速發(fā)展,關鍵在于造就一批專業(yè)人才。 這也是大家很容易造成失誤的。電子貿(mào)易“能”否迅速發(fā)展,大家注意,“能否”的意思是“能不能”,兩方面都講了,后面“關鍵在于造就一批專業(yè)人才”,只講了一個方面,這在語法中叫“雙提單程”,就是提及兩方面,但是承接的只是一方面,前后不平衡。如果前面用“能否”,后面也要用“能否”,前后要一致。 (9)在攝影方面別人只能望其項背。 “望其項背”中的“項”就是頸項,“背”就是背脊,“望其項背”就是看得到他的頭頸和背脊,說明兩人的距離不遠,只要一發(fā)力,就可以超過他,后來居上。如果表示距離很大,是不能用“望其項背”的,一定要用否定式來表達。所以我們看到“望其項背”正常的用法都是否定式。本句對“望其項背”的理解有問題。 (10)去年他獲得了“金牌編輯”。 句子缺了一個賓語,應該是“‘金牌編輯’的稱號”或“‘金牌編輯’的獎狀”。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標點錯誤。 標點符號總共就16種,但現(xiàn)在標點符號的出錯率很高,如果按照絕對差錯的話,標點符號在編校差錯中名列第一。因為一種標點符號不會用,他會反復出現(xiàn),我這里強調(diào)的10種都是出錯率很高的。現(xiàn)在標點符號真正分類,經(jīng)常錯的不過30多種,所有的加在一起,也不過100多類?,F(xiàn)在我們把最容易錯的10種集中起來。 (1)雜文犀利、散文輕靈、書信樸實,不同的文體展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 這句前面的兩個“、”用錯了。 大家知道,“、”的功能是句子內(nèi)部的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既然是內(nèi)部,它就不能用在分句之間,因為頓號是標點符號當中停頓時間最短的符號?,F(xiàn)在這句話看上去很整齊,“雜文犀利、散文輕靈、書信樸實”,好像可以用頓號,實際上不是,這三個都是主謂句,它是三個獨立的分句,所以在它們之間,不能用頓號。 (2)殺頭“止謗”的周厲王、“偶語棄市”的秦始皇、大興文字獄的清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型。 這題也是“、”用錯了。 周厲王、秦始皇、康熙、雍正、乾隆,總共出現(xiàn)了5個皇帝,不過這5個皇帝1個是周代、1個秦朝、3個清朝,分別在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他們是分成了兩個層次,“康熙、雍正、乾隆”這是一個層次,如果這個層次的用了“、”,比它高一個層次的就不能用“、”,所以“周厲王、秦始皇”之間就要用“,”。大家要記住一點,不同的層次不能都用“、”,這是一條規(guī)則,凡是最低一層用了“、”的,比他高一層的就要用“,”。 (3)他利用金錢和美色,拉攏、腐蝕市級、省級、乃至京城的一些高官,建立起供他們操縱的關系網(wǎng)…… 這句里有三個“、”,“乃至”前面用的“、”用錯了。大家記住一點,在連詞前面不能用“、”,“乃至”是連詞,所以前面不能用“、”?!薄吧踔痢薄昂汀薄耙灾劣凇边@些都是連詞,前面都不能出現(xiàn)“、”。 (4)《雅量》是一篇雜文,矛頭直指“一言堂”;《蘋果樹下》是一首詩,很有當年郭小川的特點;《女兒,女兒》則是小說,寫得清麗動人,這幾篇都獲得了全票。 這句是講一次作品評選中,三個作品《雅量》《蘋果樹下》《女兒,女兒》之間用的是“;”,但最后用的是“,”,就是“這幾篇都獲得了全票”前面用的是“,”,這個“,”用錯了?!埃睕]有承擔總結(jié)上文的功能,只有“:”才能。“:”的主要功能一個是提起下文,一個是總結(jié)上文。這個地方看一下,“《雅量》……《蘋果樹下》……《女兒,女兒》……”然后要用一個“:”,“這幾篇都獲得了全票”是總結(jié)上文的。這個地方必須用“:”,不能用“,”,“,”不能總結(jié)上文。 (5)18歲的女兒患上白血病后,一貧如洗的母親發(fā)出:“誰救我女兒,我一輩子為誰打工”的承諾。 錯在“一貧如洗的母親發(fā)出”后面用了一個“:”,這個“:”不能用?!鞍l(fā)出……承諾”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在動賓結(jié)構(gòu)之間如果有其他成分是不能把它隔斷的,否則整個句子就支離破碎了。發(fā)出承諾結(jié)構(gòu)必須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在用一個“:”就將句子隔斷了,是錯的。 (6)“冒充具有公職權(quán)力身份的人暗訪,”局長一臉怒氣,一字一頓地說:“你這是知法犯法!” “冒充具有公職權(quán)力身份的人暗訪,”“你這是知法犯法!”都是公安局長說的話,現(xiàn)在把它分成兩部分,當中插進了“一句一字一頓地說”,這個“說”后面用什么標點符號呢? 必須要用“,”,不能用“:”,引文分訴的時候插入語不能用“:”。我們剛剛講了,“:”的功能是提示下文,或者是總結(jié)上文。這個地方是提示下文,但問題是前面的話也是局長說的,就是同一句話分成兩個地方講,如果“:”只提示了下文,而把前面那一部分給遺忘了,就不符合表達的意思。這個地方一定要用“,”,表示前后都是同一個人說的話。 (7)一是職業(yè)的原因。社會分工不同,也會選擇不同的報紙;二是個性的原因。讀者的性格、年齡、生活經(jīng)驗、文化水準不同,同樣會造成閱讀差異;三是民族的原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慣, 導致不同的閱讀需求。 在并列句中,如果分句子中已經(jīng)用了“?!?,那么在并列成分的他句之間就不能再用“;”,用了“?!币院?,“;”是壓不住的。這句中“社會分工不同,也會選擇不同的報紙”后用的這用“;”不對,這個地方只能用“。”,除非你把前面“一是職業(yè)的原因”后的“。”改成“,”,“,”比“;”小,否則就壓不住。 (8)在燕子第三次回來,停在老堂屋的梁上做窩的時候;在屋后的一樹槐花,開得如云霞一般的時候;在老拐叔又換了一根拐杖的時候,終于傳出了二壯的消息,他已隨部隊到了陜北了。 這句看上去很復雜,其實很簡單。前面用了兩個“;”都錯了。這句看上去很長,但它是一個單句,“在……的時候”是整個單句的狀語成分,一個句子的狀語里面是不能用“;”的,分號的功能是在復句內(nèi)劃分層次,在單句里面是不能用“;”的。 (9)楊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全場聽得鴉雀無聲。她面帶微笑地說:“請告訴我這是誰的作品?” “請告訴我這是誰的作品”后的一個“?”用錯了?!斑@是誰的作品”是一個問句,但在這句里,它只是句子的一部分,整個句子是個陳述句,而不是疑問句,非疑問句不能用“?”。現(xiàn)在這類差錯的出錯率很高。 (10)“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愛國主義精神的原動力。站在屈子祠前,我腦子里浮現(xiàn)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句中最后的“?!狈旁诹艘柕耐饷?,這是錯的。 很多人不知道這種情況下“?!狈旁谝柪锩孢€是外面,我建議大家做簡單化的處理。凡是完整的引用,前面如果是用的“,”,最后的“?!狈诺揭柾饷?;前面有“:”,“?!狈诺揭柪锩?。如果是不完整引用的,就是原文到這里不是句號,后面還有話,是在一個“,”的地方停掉了,怎么辦?處理的原則還是看前面的標點符號,前面是“,”肯定放到外面,沒有問題;如果前面是“:”呢,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把“,”改成“……”,告訴讀者,這里是引用未完,如果你覺得意思到此已經(jīng)完整了,你就把“,”改成“。”,這在語言學界是認可的,因為這個地方引用的意思已經(jīng)完整了。 5.改正下列句子中的數(shù)字用法錯誤。 (1)這是一個看上去17、8歲的姑娘。 “17、8歲”的寫法是錯的。 我們前面說過要熟悉語文法規(guī),在《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里有一條明確的規(guī)定,即用相鄰的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的時候必須做到兩點,第一,不能用阿拉伯數(shù)字,必須用漢字,這個句子中用阿拉伯數(shù)字就是錯的;第二,在相鄰數(shù)字之間不能加“、”,用“、”也是錯的。 (2)來稿不能超過15凹字左右。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差錯?!?500字左右”是一個約束,“不能超過”又規(guī)定了一個上限,數(shù)字表達矛盾。 (3)他是02年從北京調(diào)過來的。 按照《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在年份這個表達中是不能用簡寫的,“2002年”不能簡化成“02年”。除非是文學作品當中,在人物的表達當中,為了適應當時的語境,這種情況下面是允許的,一般情況是不能把年份省略寫的。這類差錯很多。 (4)演出在晚上19:00正式開始。 這也是人們經(jīng)常犯的錯誤。通知單、票據(jù)上經(jīng)常會有。19:00用的是24時的表達方式,而晚上又是用的12時的表達方式,12時表達和24時表達不能同時使用。要么是晚上7時,要么是19時。 (5)他一口氣買了20幾本書。 “20幾本”是錯誤的,因為后面有一個“幾”,這個“幾”是漢字系統(tǒng)當中的不定量數(shù)詞,既然用了漢字的數(shù)詞“幾”,就不能再用阿拉伯數(shù)字系統(tǒng),兩個中只能取一個。 (6)買了二張明天下午的機票。 “二”“兩”不分。讀上去不協(xié)調(diào)的,肯定是錯的。 (7)直到星期6還陸續(xù)有人來報名。 “星期六”的“六”不能用阿拉伯數(shù)字。因為“星期六”不是一個數(shù)量概念,它必須用漢字。 (8)留下了8國聯(lián)軍侵略的罪證。 八國聯(lián)軍是一個固定詞語,凡是已經(jīng)在漢語中形成固定格式的詞語是不能用阿拉伯數(shù)字的,更不用說一些古詩詞,如“飛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用阿拉伯數(shù)字那絕對不可以。 (9)8月15的月亮分外圓,8月15是指中秋。 凡是農(nóng)歷的時間一律用漢字,不能用阿拉伯數(shù)字,這個地方違反了規(guī)定,如果大家熟悉這個規(guī)定的話一看就知道。 (10)有聲電影興起于二十世紀20年代初期。 這句“世紀”用漢字,年代用阿拉伯數(shù)字,這也是兩種數(shù)字系統(tǒng)混淆,規(guī)定里面明確時間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如果用漢字,一律用漢字,如果用阿拉伯數(shù)字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并非一律不準用漢字,請注意,有人提過,為什么規(guī)定我們用阿拉伯數(shù)字,《江澤民文選》中用的是漢字,黨中央的文件用的是漢字。其實沒有強迫要用阿拉伯數(shù)字系統(tǒng)。 因為數(shù)字規(guī)定是分成3個層次的,必須用的、提倡用的和應該用的,不一樣的,這個時間表述是提倡用的,你不用是可以,在某些特殊的、莊重的場合,是可以不用阿拉伯數(shù)字而用漢字系統(tǒng)的,文件當中是有這樣的規(guī)定的。 (郝銘鑒,《咬文嚼字》雜志主編)-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努力提高 文字 規(guī)范 能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893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