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4(中圖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4(中圖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地理《地殼的運動和變化》教案4(中圖版必修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本節(jié)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質作用和含義; 2、了解內力作用、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及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3、理解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之間的關系,知道地表形態(tài)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作用結果; 4、理解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和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 5、通過讀圖,能夠正確判別地質構造的類型,并能利用地質構造的規(guī)律去指導生產(chǎn)實踐,如儲水、儲油、開鑿隧道等; 6、能夠自己學會讀圖分析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7、能夠應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現(xiàn)象; (二)過程與方法: 1、圖片分析──用圖片較直觀地展示地表的千姿百態(tài)引導學生分析其特點及成因。 2、實驗法──學生通過書等工具,重現(xiàn)地殼運動的過程及特點。 3、模擬情景──帶學生進行野外觀察,探討地表各種山岳的成因。 4、討論法──解決實際的一些問題,例如褶皺對生產(chǎn)和采礦的影響。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地殼運動及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自然界奧秘的科學精神,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念; 3、樹立正確的防災、抗災意識,掌握正確的防御手段。 四、教學重點 1、內、外力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2、地殼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 五、教學難點 內外力 科羅拉多大峽谷(中圖版高一地理課本) 科羅拉多高原為典型的“桌狀高地”,也稱“桌子山”,即頂部平坦側面陡峭的山。這種地形是由于侵蝕作用(下切和剝離)形成的。在侵蝕期間,高原中比較堅硬的巖層構成河谷之間地區(qū)的保護帽,而河谷里侵蝕作用活躍。這種結果就造成了平臺型大山或堡壘狀小山。 科羅拉多高原是北美古陸臺伸入科迪勒拉區(qū)的穩(wěn)定地塊,由于相對穩(wěn)定,地表起伏變化極小,而且在前寒武紀結晶巖的基底上覆蓋了厚厚的各地質時期的沉積,其水平層次清晰,巖層色調各異,并含有各地質時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巖性、顏色不同的巖石層,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態(tài)的奇峰異石和峭壁石柱。伴隨著天氣變化,水光山色變幻多端,天然奇景蔚為壯觀。 峽谷兩壁及谷底氣候、景觀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氣候寒濕,林木蒼翠;谷底則干熱,呈一派荒漠景觀。蜿蜒于谷底的科羅拉多河曲折幽深,整個大峽谷地段的河床比降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50的比降還很集中,這就造成了峽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騰的景觀。因為如此,沿峽谷航行漂流成為引人入勝的探險活動 高考學習網(wǎng)-中國最大高考學習網(wǎng)站Gkxx.com | 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地殼的運動和變化 高中地理 地殼 運動 變化 教案 圖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961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