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 教材知識梳理 模塊六 世界現(xiàn)代史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東西方世界課件 岳麓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歷史 教材知識梳理 模塊六 世界現(xiàn)代史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東西方世界課件 岳麓版.ppt(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模塊六 世界現(xiàn)代史,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東西方世界,第一部分 教材知識梳理,,,,,,,1919年1月,1919年6月,1921年 華盛頓會議召開,1929年,1933年 羅斯福新政開始實施,凡爾賽和約簽訂,,,,,巴黎和會召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主題概括,一條主線: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兩大會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 兩大條約: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 兩大表現(xiàn):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 兩大法西斯國家:德、日,考點速記,考點1,1.巴黎和會 時間、地點:1919年16月;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 “三巨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 梭、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 主要內容:討論對戰(zhàn)敗國
2、(最主要的是德國)的處置 問題。 結果:1919年6月,協(xié)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 約。2015衡陽14、2014衡陽25,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識記),2.凡爾賽和約2015郴州15 時間:1919年6月 內容:(1)領土: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 (2)殖民地: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 瓜分;(最能體現(xiàn)其分贓性質) (3)軍事:德國取消義務兵役制,陸軍總數(shù)不得超 過10萬,萊茵河以東50千米以內不許設防;2015 郴州15 (4)賠款:德國須支付大量賠款。 影響:(1)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的關系;,(2)對中國:和會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非法權
3、益移交給日本,2016懷化43(3)激起了中國 人民的無比憤怒,引發(fā)了“五四運動”,中國代表 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3.凡爾賽體系: 凡爾賽和約連同協(xié)約國與奧地利、保加利亞、 匈牙利、土耳其簽訂的和約,構建了帝國主義在 歐洲、西亞和非洲統(tǒng)治的新秩序“凡爾賽體 系”。 4.華盛頓會議 召開時間、地點:1921年;華盛頓,目的:緩和帝國主義在遠東、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美日 矛盾尤為突出)。 參會國:英、美、法、日、意、荷、比、葡、中 內容:(1)簽訂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 (2)簽訂的美、英、日、法四國條約,承認了 彼此在太平洋的權益; (3)簽訂了美、英、法
4、、日、意五國海軍條約 , 美國取得了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2015湘潭27、 2014湘西33、2014湘潭34(1) 影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xù),建立了帝國主 義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華盛 頓體系”。,5.九國公約 主要內容:(1)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 立及領土和行政完整; (2)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 實業(yè)“機會均等”原則; (3)不得在中國謀取有損于其他國 家公民的特權。 影響2016株洲19:(1)名義上尊重中國的獨立和 領土主權完整,但核心內容是確立在華“門戶開放”、 “機會均等”的原則;2016郴州15 (2)它打破了日本對中國的獨
5、占,2016懷化43 (3)從而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 配的局面。2014湘潭34,華盛頓會議會場,6.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建立:由凡爾賽體系和華盛頓體系構成的帝國主義國 際關系新格局,史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國 際聯(lián)盟是這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湘潭 34(1) 實質:建立帝國主義重新分割世界、維護戰(zhàn)勝國利益和 維持戰(zhàn)后和平的新體系。 評價:(1)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建 立了戰(zhàn)后帝國主義世界和平的秩序; (2)但它不可能消除矛盾,而且還加深了戰(zhàn)敗國與 戰(zhàn)勝國之間的矛盾,因此不能長期維持下去。,考點2,時間:19291933年 根本原因:
6、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爆發(fā):1929年,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 爆發(fā),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2015懷 化37題(2) 特點:波及范圍廣、2016懷化20持續(xù)時間長、破 壞性大。,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識記),影響:(1)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資本主 義世界各國的工農運動高漲,帝國主義國家之間 的爭奪及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 更趨激烈和尖銳; (2)一些國家推行改革(如美國以羅斯福新政來 擺脫經濟危機和挽救民主制度2016婁底48); 一些國家(德、意、日)則走上了法西斯擴張道 路。2016邵陽17,考點3,時間、
7、人物:1933年;2014婁底20 羅斯福 背景:(1)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 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 尖銳,政局動蕩; (2)各國資產階級紛紛尋求出路。 目的:力圖用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使經濟盡快復蘇。 2014湘西4 主要內容:(1)改革銀行制度,恢復銀行信用;,羅斯福新政,(運用),2016衡陽13、2016益陽25、2014衡陽15,羅斯福,(2)整頓農業(yè)。政府限制主要農產品的生產,銷 毀過剩的農產品,由政府給農場主補償; (3)調整工業(yè)是新政的中心措施。國會通過工 業(yè)復興法,加強了政府對工業(yè)生產的調節(jié)和控 制; (4)興建公共工程,增加就業(yè)機會,提
8、高生產和 消費能力。 特點: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為前提,加強國家對經濟 的干預和指導。2016岳陽49(3)、2015湘西 28(2)、2014婁底20 作用:(1)增強了國家對社會經濟的調控能力;,(2)重振了美國經濟,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 (3)維護了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2014湘 潭32(2)、2014益陽20 評價:是一種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資產階級性質的 改革,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考點4,1.歐洲策源地的形成 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的社會矛 盾。 形成:1936年,德國成為歐洲戰(zhàn)爭的策源地。 2.亞洲策源地的形成:1936年
9、,受軍部控制的新 內閣上臺,加緊擴軍備戰(zhàn),日本成為亞洲戰(zhàn)爭策 源地。,歐亞戰(zhàn)爭策源地的形成,(理解),拓展提升,1. 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比較。,【異同比較】,,,2. 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比較。,,,,,聚焦湖南中考,命題點2 條約類 (2015郴州15題)“一戰(zhàn)”后,在帝國主義召開的一次分贓會議上,規(guī)定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取消義務兵役制,陸軍總數(shù)不得超過10萬人的條約是( ) A. 四國條約 B. 九國公約 C. 凡爾賽和約 D. 洛桑條約,C,命題點3 經濟危機 (2016懷化20題)1933年與1922年相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yè)生產下降1/3以上,貿易總額縮減2/3,這說明了1929年爆發(fā)的世界經濟大危機( ) A. 傳播速度特別快 B. 破壞性特別大 C. 矛盾特別尖銳 D. 持續(xù)時間特別長,B,B 【解析】本題考查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的特點。由材料“工業(yè)生產下降1/3以上”“貿易總額縮減2/3”可知,經濟危機對經濟的破壞性極大,故B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