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人美版美術二年級上冊2.我的假日教案附教學設計理念教學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浙人美版美術二年級上冊2.我的假日教案附教學設計理念教學反思(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我的假日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古今中外用各種方法表現假日的圖片和資料,提高在畫面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及
對假日生活的感性認識。
2.學習運用適當的夸張表現人物的動態(tài)和豐富熱烈的色彩來大膽地表現假日的愉悅心情,
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
3.通過對假日的回憶、想象與表現,激發(fā)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用不同形式來表現假日生活。
難點:對人物動作與表情等主要特征的把握、夸張與想象。
三、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水筆、油畫棒、自己喜歡的假日照片
老師:課件、各種有關假日的圖片資料、筆、油畫棒、水粉顏料等。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穩(wěn)定教學秩
2、序,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2.展示交流
(1)了解學生的假日生活,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假日生活的圖片資料。
(2)教師展示課前收集的一些假日圖片。
提問:假日總是美好的,你會怎樣渡過假日?你在假日里最喜歡做什么事情?
師生共同回憶、敘述快樂的假日時光,從而確定值得表現的內容。
3.欣賞感悟。
(1)欣賞《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這幅畫。
①內容描述
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片的前后分別畫了些什么?他們看上去是一樣大小的嗎?
②色彩分析
畫家在畫這幅畫用了哪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在畫面上是怎樣安排的?
讓學生談談對此幅畫的色彩感受:陽光燦爛、休閑、快樂……
(2)同齡
3、人作品欣賞
①欣賞理解
a:感知環(huán)境的襯托在人物心情表現中的作用。
b:明細適當夸張、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c:體會如何使用畫面人物安的安排和場景的表現更趨合理。
②欣賞感知以瀏覽的方式欣賞同齡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現形式、材質所帶來的畫面美。
4.交流討論.學生結合自己準備的材料,談談自己創(chuàng)作的真實感受。
5.創(chuàng)作要求
(1)作業(yè)要求:表現自己假日的真是感受
(2)提示:把心中所構思的圖形進行大膽的自由的造型表現,可適當夸張表現人物的動態(tài)。畫多個人物時要注意前后的安排和場景表現,環(huán)境的襯托也會有助于人物心情的表現。
6.展示評價
(1)讓學生自評、互評,相互
4、取長補短,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路。
(2)教師整體評價,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課后請學生再次收集并選擇各種表現假日的圖片資料等。
設計理念:《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育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基于此,在本課的教學中,將引導學生從生活假日出發(fā),感受在快樂的假日中人夸張肢體動作,繼而完成一個不同的假日場景,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
教學反思:
在備教案時,經常性的都會圍繞自己如何教,教學過程就是他們對知識的剖析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比較省力的,課堂教學也很好組織。但是,它的最大的弊病是扼殺了孩子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使美術學習只能停留在技能的學習上。而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機會,讓美術教育成為通才教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美術教育受到良好的審美教育、人文教育,掌握一定的技能,最終達到健全人格,提高素質的目的。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我們的美術教學改革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