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輪通用版復習對點練:第1部分 專題四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專題4 第1講 逐題 Word版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高考地理二輪通用版復習對點練:第1部分 專題四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專題4 第1講 逐題 Word版含答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9-2020學年精品地理資料
2019.7
第一部分 專題四 第1講
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回答1~2題。
1.下列地質事件由先到后發(fā)生的順序為( C )
①斷層的發(fā)生?、谏皫r沉積?、垌搸r沉積?、軒r漿的侵入
⑤頁巖層與石灰?guī)r層間侵蝕面的侵蝕作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2.關于圖中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圖中頁巖因屬于變質巖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崗巖屬于噴出巖,砂巖屬于沉積巖
C.圖中斷
2、層的形成是內力作用的結果,侵蝕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D.從地殼運動角度分析,該地地殼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解析:第1題,根據巖層特點可知,該地最早形成了石灰?guī)r,石灰?guī)r受外力侵蝕后又出現了頁巖的沉積,后又發(fā)生了砂巖的沉積,之后又發(fā)生了巖漿的侵入活動,形成了花崗巖,最后發(fā)生了斷層,使石灰?guī)r、頁巖、砂巖、巖漿巖都發(fā)生了斷裂錯位。第2題,圖中花崗巖為巖漿巖中的侵入巖;斷層是內力作用的結果,侵蝕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結果。
東非大裂谷寬約幾十至二百公里,深達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讀圖完成第3題。
3.下列四幅圖中,能反映東非大裂谷地質構造的是( A )
解析:東
3、非大裂谷的地質構造是斷層,A正確。B、C為褶皺,錯。
(2016四川內江四模)下圖是南半球某地東西向的地質構造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4.從圖中可知( D )
A.①地是背斜
B.②地是斷層
C.③地是火山
D.⑤地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
5.②、④為某一河流的剖面,結合其堆積物可判斷( B )
A.該河從圖中斷塊山北側繞過
B.該河從圖中斷塊山南側繞過
C.該河從圖中斷塊山東側繞過
D.該河從圖中斷塊山西側繞過
解析:第4題,①地巖層受水平擠壓向下凹,是向斜;②地是背斜,頂部巖層受張力被侵蝕形成谷地;③地是斷層形成的斷塊山;⑤地巖層相對兩側有明顯的位移,是斷
4、裂帶,可能是某次地震的震源。D項正確。第5題,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圖示②河段西岸堆積,④河段東岸堆積,可判斷②河段東岸是凹岸,西岸是凸岸;④河段的東岸是凸岸,西岸是凹岸;河流大體由北向南流,河流從斷塊山南側繞過。B項正確。
(2016浙江衢州1月質檢)讀某地等地層分界線與等高線地形圖,完成6~7題。
6.關于圖中地質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B )
A.該地經歷了巖層的擠壓作用
B.海拔越高,巖層越新
C.屬于向斜谷構造
D.屬于背斜谷構造
7.關于圖中地貌的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D )
A.地殼運動形成為主
B.褶皺作用形成為主
C.流水沉積作用為主
D.
5、流水侵蝕作用為主
解析:第6題,該地的巖層為沉積巖,巖層為平行分布,沒有明顯的擠壓,A錯;根據剖面圖中地層分界線的分布,海拔越高,形成時間越晚,巖層越新,B對;從等高線上分析地形中間低兩側高,結合巖層的分布該地中間老,兩翼新,但該地的巖層沒有受到擠壓彎曲,所以該地沒有褶皺構造,該地的溝谷應該為外力侵蝕中間巖層而成,C、D錯。第7題,由圖示可知該地谷地有河流流經,巖層沒有斷裂與彎曲,故內力作用影響不大,所以該地主要為流水侵蝕作用而成,選D項。
(2016浙江五校第二次聯考)讀某大洋洋底巖層年齡分布圖,回答8~9題。
8.甲板塊不可能位于( B )
A.非洲板塊
B.美洲板塊
6、C.亞歐板塊
D.印度洋板塊
9.關于乙處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處于板塊的消亡邊界
B.圖示邊界類型會出現深海溝
C.圖示海底不可能形成海嶺
D.東非大裂谷的成因與此一致
解析:第8題,圖中乙地附近洋底巖層年齡大約為0~7百萬年,向兩側逐漸增加,說明乙地附近為巖漿噴發(fā)新生成的巖層,那么該地應該位于板塊的生長邊界,而且該生長邊界位于甲板塊的西側;結合世界主要板塊及其邊界類型可知,非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的西側都有生長邊界分布,而美洲板塊西側都為消亡邊界,故B項正確。第9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乙處附近為板塊的生長邊界,排除A項;海溝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部位形成
7、的,位于消亡邊界附近,故排除B項;板塊的生長邊界部位往往形成海嶺、斷層、海洋等地形,D項正確。
地質勘探小組在自西向東水平距離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對某沉積巖層進行探測。盡管當地潮濕、黏稠的紅色土壤給探測帶來了不便,但該小組還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簡化數據,其中的沉積巖埋藏深度是指巖層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據此回答10~11題。
地點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積巖埋藏深度(米)
421
3
412
10.該區(qū)域可能屬( B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11.該區(qū)域最可能位于( D )
A.東北地區(qū) B.華北
8、地區(qū)
C.西南地區(qū) D.江南地區(qū)
解析:第10題,從表中數據可知,B處海拔比兩側的A、C兩處低,地形應該是谷地,排除C、D;該層沉積巖在B處埋藏最淺,說明該處受外力侵蝕作用最強烈,應該是背斜巖層向上拱起,頂部受到張力作用使得巖層破碎,易受侵蝕成谷,故可推斷出該區(qū)域為背斜谷,B正確,A錯誤。第11題,根據材料中提到的“當地潮濕、黏稠的紅色土壤”可以判斷是我國的江南地區(qū),故D正確;東北地區(qū)以黑土為主,排除A;華北地區(qū)的土壤以黃色為主,排除B;西南是石灰?guī)r地區(qū),以灰色土壤為主,排除C。
12.(2016山西晉中一聯)下圖為我國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比較甲、
9、乙兩地形區(qū)主要外力作用形式的差異以及與其相對應的地貌形態(tài),完成下表。
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對應的地貌形態(tài)
甲
乙
(2)圖中①河大拐彎地帶形成世界最大的峽谷,分析該峽谷的成因。
(3)乙地形區(qū)的東南邊緣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發(fā)育,其中東南部多峽谷而中部谷地較為寬廣,說明兩者差異形成的原因。
(4)圖中山脈②的走向是________,該山脈是我國西部兩大盆地的分界線。山脈北側的盆地中多半為固定沙丘而南側盆地中多為流動沙丘,試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這種差異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該地形剖面圖是我國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圖,乙為青藏高原,外力作用以冰川侵蝕、流水侵蝕為主,對
10、應相應地貌,甲為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風力侵蝕、風力堆積為主,對應相應地貌。①河應為雅魯藏布江,其大拐彎地帶形成世界最大的峽谷,是流水侵蝕的結果。②山應為天山,東西走向,天山之南的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多流動沙丘,天山之北的準噶爾盆地西部有山口,來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氣流可以深入,降水稍多,多半為固定沙丘。
答案:(1)
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對應的地貌形態(tài)
甲
風力侵蝕和風力堆積作用為主
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
乙
流水侵蝕和冰川侵蝕作用為主
河谷地貌和冰川地貌
(2)流水侵蝕。
(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為冰川侵蝕而成,呈“U”型;該地形區(qū)東南部谷地多為河流侵蝕而成,
11、呈“V”型。
(4)東西走向 天山北側的準噶爾盆地西部有山口,來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濕潤氣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天山的南部地區(qū),所以盆地中多半為固定沙丘;而天山南側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閉型的,降水很少,所以盆地中多流動沙丘。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銀川平原因黃河貫穿,湖泊眾多,加之賀蘭山的“守護”,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下圖為銀川平原及周邊區(qū)域圖和賀蘭山東麓某地堆積地貌及其剖面圖。
(1)描述圖示地區(qū)主要地形區(qū)的分布狀況。
(2)從地質作用的角度,分析寧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3)說明圖中AB所在地區(qū)與CD所在地區(qū)等高線彎曲的特點及其原因。
(4)分析圖中從出山麓口
12、往湖沼方向沉積物變化的一般特點及成因。(提示:可從AB、CD兩地段各自對應的不同流水作用來說明)。
解析:第(1)題,圖示地區(qū)主要地形區(qū)有四個:寧夏平原、賀蘭山、鄂爾多斯高原、騰格里沙漠,根據圖中指向標判斷方向,說出其分布位置。第(2)題,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態(tài)。根據圖中的信息分析:從地質構造上來說,兩側地塊相對抬升,寧夏平原斷裂下陷,形成地塹構造;再經黃河帶來的泥沙沉積而成。第(3)題,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不同,一般上游是侵蝕作用為主,下游是堆積作用為主。AB位于河流的上游,主要受侵蝕作用影響;CD位于河流的下游,主要以河流堆積為主。第(4)題,在流水的搬運途中,
13、由于水的流速、流量的變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形狀、比重等的差異,沉積順序有先后之分。一般顆粒大、比重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物質后沉積。因此,在不同河段形成礫石、沙、粉沙、黏土等顆粒大小不同的沉積層。
答案:(1)賀蘭山脈位于西部,大致呈南北走向;寧夏平原位于中部,南北延伸;鄂爾多斯高原位于東部;騰格里沙漠位于賀蘭山以西。
(2)從地質構造上來說,兩側地塊相對抬升,中部斷裂下陷;經河流(黃河)沖積(或黃河帶來的泥沙沉積)而形成。
(3)AB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處)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蝕作用影響;CD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處)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積為主。
(4)沉積物顆粒依次變小。原因:當流水攜帶大量泥沙流動時,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漸沉積。一般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