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全冊 第10章 機械與人 第1節(jié) 科學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1課時 認識杠桿、杠桿的平衡導學案 (新版)滬科版
《八年級物理全冊 第10章 機械與人 第1節(jié) 科學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1課時 認識杠桿、杠桿的平衡導學案 (新版)滬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全冊 第10章 機械與人 第1節(jié) 科學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1課時 認識杠桿、杠桿的平衡導學案 (新版)滬科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1課時 認識杠桿、杠桿的平衡 【學習目標】 1.認識杠桿,了解關于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能求、作力臂。 2.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并會進行相關計算。 【學習重點】 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結構。 【學習難點】 力臂的概念及畫法,變形杠桿的分析。 行為提示: 1.認真閱讀學習目標,用雙色筆將行為動詞畫上記號。 2.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方法指導: 1.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方向相反,但它們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2.力臂是支點到作用線的垂線而不是支點與作用點的連線。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閱讀課本第184頁的內容,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為1824年在倫敦發(fā)行的《機械雜志》內的一幅畫。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毕襁@樣,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__固定點__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 2.什么是杠桿的五要素? 答: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閱讀課本第185~186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獨立完成知識板塊一、二,教師巡視。根據(jù)完成情況挑幾組同學帶領大家分別學習板塊一、二,其他同學補充或糾錯。 教師選擇兩組同學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組同學互相點評。 各小組將各知識板塊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展示到小黑板上,尋求小組間的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對照學習目標思考: 1.今天我學到了什么知識?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還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通過杠桿兩端的所掛鉤碼數(shù)和鉤碼所在位置歸納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__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__,或寫作:__F1l1=F2l2__。 2.什么叫做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 答: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靜止不轉動或杠桿勻速轉動。 3.根據(jù)教材說說為什么要將杠桿調至水平位置平衡? 答: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對學:分享檢測題:①對子之間檢查獨學成果,用紅筆互相給出評定等級。 ②對子之間針對獨學內容相互解疑并標注對子之間不能解疑的內容。 群學:研討:①小組長先統(tǒng)計本組經(jīng)對學后仍然存在的疑難問題并解疑。 ②針對展示的方案內容展開小組交流、討論,幫助解決組內疑難。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方案一:如圖所示是一種拉桿式旅行箱的示意圖,它可以看成一個杠桿,支點在O點,在圖中畫出力F的力臂。 方案二:如圖所示,小明正在做俯臥撐,把他的身體看作一個杠桿,O為支點,A為重心,他的體重為550 N。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1.5__m,大小為__330__N。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全冊 第10章 機械與人 第1節(jié) 科學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1課時 認識杠桿、杠桿的平衡導學案 新版滬科版 年級 物理 10 機械 科學 探究 杠桿 平衡 條件 課時 認識 導學案 新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191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