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人教版).doc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人教版).doc(1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人教版) 毫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共6課時 總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測量過程,知道毫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 2、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 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 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交流測量的結果,引出毫米。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探究體驗 1、了解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提問:“從尺中,你發(fā)現(xiàn)毫米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嗎?”。 (2)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后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讓學 生多說發(fā)現(xiàn)這個關系的過程。 2、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在尺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的東西?!? 先在組內(nèi)說,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shù)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diào)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shù)一數(shù)看有多少張。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nèi)說出填寫的結果。 2、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3、師生共同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shù)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 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yè)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或寬),再用尺子進行測量。完成 后,讓學生對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分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共6課時 總第2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chǎn)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chǎn)生的意義 1、?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 說一說你們在測量過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果。老師根據(jù)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厘米為一份連續(xù)量,量的次數(shù)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 10厘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厘米間的關系 1、? 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準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 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么關系嗎?(1 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 分米的長度觀念 1、? 在數(shù)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準確。 2、? 舉出生活中長或寬或高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 3、? 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shù)膯挝?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 2、? 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 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千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共6課時 總第3課時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千米,明確千米與米的關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 用手勢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長度。 2、? 口答: 50毫米=(?。├迕? 5米=(?。┓置? 60厘米=( )分米 9厘米=(?。┖撩? 3、? 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鉛筆的長15( ?。? 門高2 ( ) 橡皮長40( ?。? 課桌長60( ) 二、探究新知 1、? 通過投影出示書本第7頁的例3圖,“圖中的情境大家見過嗎?說一說圖中主要說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學生回答。對,圖上說的是到葉鎮(zhèn)還有21千米,到靈山還有23千米,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2、? 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情境大家見過嗎?找二名學生說說身邊的類似問題。 你知道千米是個怎樣的長度單位嗎?(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3、? 出示例3的圖,如果我們用毫米、厘米、米來作單位好不好?為什么?找一至二名學生回答讓學生說說他們的原因。(很不方便)在什么情況下我們用千米作單位比較方便呢?(明確計量較長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4、? 你知道1千米有多長嗎?哪個同學能說說?老師:其實昨天同學們就和老師一起跑完了一千米的路程,很多同學都說跑完了很累,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昨天我們跑步時的情境,想想跑完這一千米我們用了多長時間。我們的操作一圈是200米,跑5圈正好是1000米,看來1千米還是很長的。板書:1千米=1000米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二第1、2題 第一題:把每小時行的路程與合適的出行方式連起來,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反饋。 第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學習設計 共6課時 總第4課時 教學目標:使學生加深對長度單位千米的認識,會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 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1千米=(?。┟? 3米=( )分米 7分米=(?。├迕? 60毫米=(?。├迕? 300厘米=(?。┟? 1000米=(?。┣? 并讓學生說說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題目:3千米=( ?。┟? 2、? 小組協(xié)作共同完成。 3、? 匯報討論結果。3千米=3000米,因為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個一千米,就是3000米。 4、? 出示題目:5000米=()千米 5、?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6、? 引導觀察:兩個小題中等號兩邊的長度單位起了什么變化?數(shù)字是怎么樣變化的? 7、? 反饋練習:完成課本第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三、鞏固應用 1、? 完成練習二第3題: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2、? 完成練習二第4題,先讓學生認真看圖,然后小組討論,對學生提出的出行方式及所需的時間的不同答案,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3、? 作業(yè):練習二第5題,這題可以有不同的路線,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課后交流。 4、? 第6題為完成作業(yè)的同學準備,提示學生早上8時出發(fā)到中午12點一共有幾個小時,汽車就行駛了幾個小時(共行駛了4個小時)汽車一小時行80千米,四個80千米是320千米,所以中午12點可以到達。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噸的認識 學 習 共6課時 總第5課時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噸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000克=( ?。┣Э? 5千克=( ?。┛? 說說你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導入,引出課題。 回答: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情景里告訴我們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噸是什么意思?引出課題,板書。 2、? 認識“噸”:老師問“噸是個什么單位?你們知道1噸有多重嗎?”1噸=1000千克,請同學們和教師一起讀二次。我們知道了1噸=1000千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小動物能不能一起過橋?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將四個小動物的體重加起來,與1噸作比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噸要重,所以這些小動物不能一起過橋。 3、? 那它們應該怎么才能完全的通過橋到達對岸呢?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的討論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最多。 4、? 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這些小動物終于順利的過河了,再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里見過用噸作計量單位的標志。 5、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引導學生看情境圖,“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如兩頭牛大約重1噸,兩只馬與1只熊合起來大約重1噸。等。 (2)同桌之間互相背一背說說自己的體重,互相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少。幾個同學的體重加起來大約是1噸重。 (3)千克與噸的換算 出示例題:3噸= 千克 6000千克= 噸 讓學生獨立填寫指名口答,你是怎樣想的?(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實踐應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題,說說生活中用噸作單位的物品還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練習三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連線,再全班交流,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生活中的數(shù)學 學 習 共6課時 總第6課時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及應用,鞏固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及其簡單的換算,加深學生對千米和噸的認識。 一、整理和復習 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請分別用手勢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想象一下1千米大約有多長?說出相鄰長度單位的進率。 2、我們學過哪些質量單位?說出相鄰單位的進率。 3、1噸=( )千克 1千米=( ?。┟? 7000米=( ?。┣? 3000千克=( ?。﹪? 9噸=( ?。┣Э? 5千米=( )米 4、寫在黑板上指名寫出,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1)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下面各數(shù) 6厘米 6分米 6千米 6米 6毫米 (2)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shù)。 2千克 2500克 1噸 1500千克 1500克 二、鞏固應用 出示情境圖“生活中的數(shù)”?!拔覀儗W過的這些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誰能說一說測量在生活中的運用?”鼓勵學生不僅說書上的例子,還可舉出生活中一些其它的例子。 三、練習 1、練習三第3題: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找到不同的裝車方案。 2、作業(yè):練習三第4題,課后同學互相交流。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加 法 學 習 共9課時 總第7課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法計算法則,掌握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4+3+1 7+4+1 8+9+1 8+7+1 9+7+1 6+4+1 7+6+1 6+5+1 8+3+1 2、用豎式計算: 36+57 48+34 56+29 48+37 找四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本第15頁的主題圖。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2、出示“中國部分動物種類統(tǒng)計表”進行簡單介紹。 3、引導學生看統(tǒng)計表提出數(shù)學問題:你能看著這張統(tǒng)計表,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4、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該怎樣解答呢?引導學生列出算式:98+25?!? 5、你會算嗎?試試看,讓學生獨立試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計算過程。 6、教師小結:像這樣連續(xù)進位的加法在計算時要特別注意,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 三、實踐應用 1、完成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指名說一說進位的過程。 2、完成練習四第1題。讓學生看清題意,獨立連線后,再集體講評。 3、第2題,先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4、第3題,先引導學生看圖,解答書本的第1問,再引導學生獨立提出不同的問題。 5、作業(yè):練習四第2、3題做在練習本上。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加 法 學 習 共9課時 總第8課時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一、復習 1、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3 6 4 2 8 7 +7 2 + 8 8 +4 9 2、結合板演對具體情況進行評議。 二、探究新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連續(xù)進位的加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部分的內(nèi)容。下面我們再來看“中國部分動物種數(shù)統(tǒng)計表”。 2、誰能就這兩個數(shù)據(jù)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怎樣解答?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76+284 3、上學期我們已經(jīng)學過估算,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先估計一下376+284的和大約是多少?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4、讓我們看看這個同學是怎么想的?和我們的想法相同嗎?(屏幕上出現(xiàn)課本第18頁的估算方法) 5、教師小結:在進行三位數(shù)的加法估算時,通常我們可以把加數(shù)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劃幾百幾十,再用口算的方未能估計出和的范圍,這一種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6、下面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一下。 7、學生獨立計算。請學生匯報計算結果并說說計算的過程,同時教師板書。 8、教師小結:從剛才的計算中我們看到,個位上6+4=10,現(xiàn)實性0向十位進1,十位上7+8+1=16,寫6向百位進1。所以,在加法計算中,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9、反饋練習,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交流計算結果,教師就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三、鞏固練習 1、? 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說說計算過程。 2、? 第二題,要求學生獨立填寫,再集體進行訂正。 3、? 作業(yè),練習五第9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加 法 綜合練習課 共9課時 總第9課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復習檢測 1、口算下面各題 7+8+1 5+9+1 6+4+1 3+9+1 7+5+1 9+6+1 2、筆算下面各題 649+273 786+245 392+508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做完后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練習 1、? 練習五的第3題。指導學生看圖說圖意,并指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1)? 學生列式計算 (2)? 集體訂正 2、 練習五第4題,指名學生讀題,出示本題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3、練習五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結合板演情況進行評議。 4、 練習五的第6題,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shù)連起來,提醒學生看清數(shù)字,認真計算。 5、 練習五的第7題,找出這幾題中的錯誤,指出該如何改正。說一說平時自己計算中常用的錯誤有哪些。 6、 練習五的第8題,要求把和是1000的兩個數(shù)連起來。學生獨立完成后討論:通過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前位湊9,后位湊10) 7、? 練習五的第9題。指名讀題,理解題。說一說你的走法。通過計算,找出最近的路。讓有余力的同學做選作題和思考題。 三、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減 法 學 習 共9課時 總第10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計算法則,學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退位減法。 2、學會結合具體的試題進行估算。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1、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快樂小學組織學生游玩昆明、大理、麗江。師簡介后,大家上車出發(fā)去大理嘍! 2、師說:車先行了159千米,讓同學們在途中吃了午飯,接著,又行了189千米,到達了大理。你們想一想,昆明到大理的路一共有多長? 二、合作學習,探求新知: 1、同學們到達大理后,這時,有一位同學問導游:“我們游玩過大理,去麗江,還有多遠?”導游說:“從昆明到麗江,一共517千米,我們到大理,行了348千米,你說還有多遠呢?”教師板書部分線段圖 昆明 大理 麗江 2、聽了導游的話,你可以在圖中標出哪些條件?(請學生繼續(xù)板書完整線段圖。) 3、教學估算: (1)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嗎? (2)生匯報交流,師板書。 (3)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兩種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種呢? (4)同學們說的兩種方法,各有各的道理,等我們用筆算的方法得出準確答案后,再來比較這兩種方法。 4、教學筆算: (1)小組合作,探究517-348計算方法。 (2)學生匯報交流后總結算法。 5、師生總結:計算中,你認為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呢? 6、比較一下,兩種估算結果中誰與計算的結果更接近呢? 三、鞏固練習,合作進步 1、游過麗江同學們?nèi)チ松鷳B(tài)果園,園里栽植了三種果樹。(如圖) (1)從圖中你得到什么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能提出問題嗎?先提一個給自己,再互相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做一做,最后交換批改。批改時注意豎式的格式,答案是否正確。 (2)果園里還藏著不少數(shù)學問題呢,下面的問題你能解答嗎? 果園為超市運去410千克水果,上午賣出152千克,下午賣出174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 四、全課總結 減 法 學 習 共9課時 總第11課時 教學目標: 1、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找朋友。 415-228 556-379 538-89 362-135 269-180 910-461 218-129 747-520 2、如果把218-129改為208-129,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3、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計算208-129? (1)指名板演,余生齊練。? (2)2人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請板演學生把計算過程敘述一遍。? (4)師生齊小結計算方法及要注意的問題。 2、學生在書上自主完成第26頁例2。 3、學習例3。 (1)出示例3:500-185 (2)獨立思考:怎樣計算? (3)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各自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4)全班匯報交流。(可以列豎式,也可以? ?4、師生齊小結:被減數(shù)為0,且已被借時,一定要先從前一位退1,然后看作9再減。 ?三、實踐應用 1、?小組比賽:完成25頁第1題,看哪個小組做得又對又快。 2、 獨立完成25頁第4題。 3、完成25-26頁第3、6題在練習本上。 四、全課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加減法的驗算 學 習 共9課時 總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提問: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2、出示掛圖,觀察圖1: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3、生匯報交流:生1:從圖1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135元的運動服和一雙48元的運動鞋。 生2:從圖1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算。 4、指名板演,余生齊練。 板書:135+48=183(元) ? 1??3??5 +?? ?4???8?? 1??8??3 5、師:看小精靈說什么? 生: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6、導入板書課題:加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2、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1)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 (3)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數(shù)是不是135。 3、小結:同學們的方法這么多,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三、實踐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27頁做一做。 2、數(shù)學門診部:數(shù)學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2????????????+??4??6??4????????????+?1??4??8?? 1??3??7????????????????8??4??3???????????????3??0??7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回家調(diào)查一下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 加減法的驗算 學 習 共9課時 總第1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并通過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調(diào)查了有關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誰愿意說一說。 2、生匯報交流。 3、師:同學們,調(diào)查得真多,(出示掛圖2)昨天小明媽媽拿200元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給媽媽多少錢?應怎樣計算呢? 4、指名板演,余生齊練。板書:200-183=17(元) 2??0??0? - 1??8??3?? 1??7 5、計算的結果對不對呢?導入板書課題 :減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2、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1)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 (3)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3、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4、生匯報交流,師生小結。 三、實踐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28頁做一做。 2、比一比,看誰聰明: 用0-9這十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3、完成練習七第1題。 四、全課總結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加減法的驗算 練 習 共9課時 總第14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加強計算。 2、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學習,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比一比,誰最快打開金鎖鏈(小組合作) 2、在正確的計算結果下面打 6??3??4????????3??5??9????????6??6??3????? ??4??0??4???? ????8??6??9????????2??3??9?????? -1??8??2????+??4??7??1 ?-?2??8??2?? ?-1??8??6?????-?5??7??8?????+?5??7??1?? 5??5??2????????8??3??0????????8??4??5?????? ??3??1??8???? ???2??9??1?????????8??0??0? (????)???? (????)??? (????)?? ? (????)??? (????)?? ??(????) 小組討論,每道錯題錯的原因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 3、選擇。在正確答案的格里涂上黃色。 563+528=????????????????696+241=????????????????????70+260= 991 □ 837 □ 330 □ 1081 □ 937 □ 230 □ 1091 □ 1037 □ 267 □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看看誰能運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教科書30頁第6題。 小精靈說:再開船時客輪上有多少人?你能幫助小精靈解決問題嗎? 2、教科書31頁第8題。 小精靈說:用500元可以買哪些商品,還剩多少錢?每個小組提出三個問題,并計算。 三、全課總結 1、小結:通過這節(jié)練習課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總結,小組交流)。 2、作業(yè): (1)第29頁:3、4 題。 (2)第30頁:5、7 題。 3、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 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二)復 習 共9課時 總第15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設計: 一、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1、師:昨天同學們回家對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進行整理和復習,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nèi)交流,小組長記錄。(學生交流、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小組1:我們小組整理出本單元有這些內(nèi)容:筆算加法、筆算減法。 小組2:還有用數(shù)學、加減法的驗算。 小組3:我們還知道“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教師針對小組的匯報板書各部分內(nèi)容,同時對學生予以肯定) 3、師: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對筆算加減法用數(shù)學來進行復習。板書課題。 二、鞏固練習、發(fā)散思維。 1、嘗試編題,抽象法則。 (1)師: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連續(xù)退位? (2)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教師板書: (3)讓學生把編出的題目進行計算。 (4)訂正提問: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在計算的時候,還有哪些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5)生匯報交流。 2、反饋測試,靈活掌握。 (1)考考你:做老師發(fā)給你的練習題第一題,做對一道,就可以從最上面圈一面小紅旗。(33頁第1題。學生計算、教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反饋)師:得到8面小旗的請舉手,真不愧是這節(jié)課的計算小冠軍。 (2)啄木鳥診所:比比誰當小醫(yī)生又快又好?集體訂正,分別說說錯在哪? 4??2??3????????????????5??0??0??????????????5??0??1?????????????3??0??1?? +?3??4??9?????????-??4??5??3????????+??3??8??9??????????-??8???4? ? ?7??6??2????????????????1??5??7???????????????8??8??0????????????2??2???7 三、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1、生獨立完成33頁第2題。 四、全課總結 1、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哪些收獲? 2、請大家對自己或自己小組的表現(xiàn)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四邊形的認識 學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16課時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么運動?(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說或小組說。) 3、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圖形。 學生匯報、交流。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就把它剪下來。(印發(fā),每人一份)學生剪完后匯報,并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你發(fā)現(xiàn)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四條直的邊 有四個角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把你剪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3)小組交流:學生匯報,并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據(jù)四邊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類型。 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學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17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diào)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圖形,指給同桌看。 2、出示帶有平行四邊形的實物圖片。 師:它們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 師:?它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它們叫什么圖形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叫平行四邊形。 3、感受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讓學生拿出三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拿出教師給他們準備的四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組討論操作:怎樣才能使平行四邊形拉不動呢? 學生匯報時,要說說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邊形。 1、在釘子板上“鉤”。 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在釘子板上圍圍看。(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2、在方格紙上“畫”。 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1)你會剪一個平行四邊形嗎?學生動手操作。 (2)生匯報、展示并說說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過上面的活動,你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1)小組討論。 (2)生匯報交流。 三、鞏固平行四邊形。 1、課堂練習:完成練習九第1—3題。 2、課外練習:完成練習九第5題。 周???長 學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18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認識周長,總結概念 1、活動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軟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長度嗎? ⑵誰能說說你的腰的長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長度我們叫做腰的周長。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長在哪。 2、活動二 ⑴出示以各種實物:鐘面、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 ⑵你能指出這個鐘面的周長在哪嗎? ⑶那么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又在哪呢?請你們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匯報、互相指正。 3、活動三 ⑴出示課本第41頁圖形。 ⑵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哪里?請你用筆描一描。 ⑶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 4、周長的概念 ⑴通過剛才我們量腰的周長,找數(shù)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描這些圖形的周長,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嗎? ⑵學生說一說匯報交流。 ⑶打開課本看看書什么叫做周長,全班讀一讀。 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叫做周長,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 二、鞏固概念,探索方法 1、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或實物的周長嗎?自己選一個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道它的周長,然后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 2、學生活動。 3、匯報交流:你選的是哪個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還有什么辦法嗎? 三、實踐應用,概括總結 1、?周長在生活中應用和廣泛,你能舉出一個周長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問題嗎? 2、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3、思考題: 小冬沿著跑道跑一圈,他跑的總長度是不是運動場的周長?在長方形鏡框的四周圍上鐵皮,鐵皮的長度是不是這個長方形鏡框的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學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19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及其推導過程。 2、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學習能力。 4、體驗主動獲取新知識的成就感。體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愉悅 。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出示物品,請同學摸一摸物品表面的周長。 2、師:同學們,有一天,小狗和小兔為了一件事發(fā)生了爭吵。怎么一回事呢?原來,小狗用繩子圍成了一個正方形,小兔用繩子圍成了一個長方形。小兔說:我用的繩子長,小狗說,我的繩子比你的長。同學們,你們能有什么辦法判斷誰的繩子長一點,誰的短一點呢? 3、學生思考,出主意。 同學們所用的辦法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長方形或正方形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求出它們的周長。 4、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小組合作,量長方形的邊長。根據(jù)量出的長度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2、全班匯報交流:說出量出的邊長是多少厘米(或毫米),再說一說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計算的,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3、生匯報師板書。 4、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說說你的理由。 5、2人小組合作,量出正方形邊長。根據(jù)量的長度算出正方形的周長。 6、全班匯報交流:說出量出的邊長是多少厘米(或毫米),再說一說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計算的,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7、生匯報師板書。 8、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說說你的理由。 9、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你認為誰用的繩子長? 三、實踐應用 1、師:今天大家真不簡單,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大的本領,有兩個問題想請教大家。 2、我們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是一個長方形,請指出它的周長在哪里?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 3、作業(yè): 4、完成的同學量量五角星的邊長,求出它的周長。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練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20課時 練習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練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做周長。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⑴自己先量一量記錄下來,然后再計算。 ⑵全班匯報,集體訂正。 3、課本44頁第二題: 出示一幅長方形的地圖,求出它的周長。 ⑴學生獨立完成,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⑵集體訂正。 二、綜合練習 1、用2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如圖: ⑴生獨立完成。 ⑵集體訂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中間哪條邊為什么不算? 2、一塊正方形的手帕邊長是2分米,用90厘米長的綢帶能圍一圈嗎? ⑴獨立思考:用90厘米的綢帶圍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匯報交流。 3、在課本上找兩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動練習 四人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腰圍厘米 四、作業(yè) 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它的周長。 估 計 學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21課時 教學要求: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長度單位的感性認識,掌握對長度估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別有多長。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試著畫出一條長8厘米的線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誰畫得最準確。 4、說說自己估計得怎么樣,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樣物體的長度,看看誰估計得最準確。板書課題:估計。 二、探究體驗 1、教學例5 ⑴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⑵你有辦法知道它的長和寬嗎?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獨立完成。 ⑶全班匯報: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的? ⑷學生在四人小組里活動:拿出彩帶估計一下,用彩帶數(shù)學書圍一圈至少要多長?剪一段試一試。并討論:怎樣才能估計得更準確? ⑸全班匯報:你估計得怎樣?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辦法能估計得更準確嗎? 三、實踐應用 1、完成46頁做一做第1題:下面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先估計,再量一量,算一算。 2、完成46頁做一做第2題: 從小紅家到學校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如圖)。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四邊形 復習設計 共7課時 總第22課時 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四邊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使學生進一步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復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各圖形的周長。 2、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完成P47頁第2題。 (1)指名說一說題意:怎么才能知道獎狀能不能放進鏡框?就是要知道它們的什么? (2)你準備怎樣計算?小組討論。 (3)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2、完成P48頁第4題。 (1)學生分組在釘子板上圍一圍。 (2)分組展示,看看哪個組圍的種類多。 (3)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3、完成P48頁第6題。 (1)同桌討論: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圖形的周長長? (2)組織匯報交流: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 三、實踐應用 1、獨立完成P47頁第3題。 2、找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并記錄在P48頁表格中。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教后反思: 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習設計 共6課時 總第23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的實際背景。 教學重點: 知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復習乘法口訣。 二、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的實際背景。 1、教學P49的主題圖。 (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思考問題: A、這幅畫面是什么地方? B、你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有什么活動內(nèi)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nèi)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組代表匯報,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數(shù)據(jù)。 A、這是某個校園里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一面國旗。 B、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C、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D、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4)根據(jù)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分小組討論。 (5)學生匯報交流。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1)師: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哪里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2)生自由回答。 3、體會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1)師:除了以上這些數(shù)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題,并且使用除法計算的? (2)生匯報交流。 三、實踐應用。 1、大家來圈△,一共有15個△。 (1)每份3個,共幾份? (2)每份4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3)每根5個,共幾份? (4)每份6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2、擺一擺,填一填。 (1)∮ ?∮ ?∮ ?∮ ?∮ ?∮ 【 】 ?【 】 ?【 】 6 ?÷ ?3 ?= ? □ (2)∮ ?∮ ?∮ ?∮ ?∮ ?∮ ?∮ 【 】 ?【 】 ?【 】 7 ?÷ ?3 ?= ? ?□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的知識? 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習設計 共6課時 總第24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試商能力,理解商和余數(shù)的實際含義。 3、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自主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在( )里最大能填幾? 5×( ?)< 16 ? ? ? ? ( )× 6 ?< 25 ? ? ? ?4 ×(?。? 23 13< 3 ×( )? ? ? ? ? ?47 > (?。?6 ? ? ? ?(?。?× 8 < 26 二、探究體驗。 1、教學教材P50例1。(出示掛圖) (1)利用情境引出計算問題:15 ? ÷ ? 5 ?= ? ?[ ? ] ?(組) (2)利用學過的表內(nèi)除法教學豎式,通過在豎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稱,幫助學生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 ? ? ? ? ? ? 3 …………………商(要對著被除數(shù)的個位) 除數(shù)……5/ˉˉ1ˉ 5ˉˉ…………………被除數(shù) 1 ? ?5 ? ? …………………5和3的乘積 ˉˉˉ0ˉˉ (3)自主探索,匯報結果。(結合豎式的計算過程讓學生討論交流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和豎式的寫法。) 2、學習P51例2。(有余數(shù)的除法) (1)采取例1情境的延續(xù)。 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盆,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 23 ?÷ ?5 ? = ?4 ?(組)………… ?3 ?(盆) (2)橫式與豎式對比,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3)注意:A、商和余數(shù)的實際含義。 B、商和余數(shù)的不同單位名稱。 三、實踐應用 1、完成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3)訂正錯誤。 2、完成教材P53第1題。 3、小組批改作業(yè)。(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訂正錯題) 四、全課小結 1、師:從這節(jié)課中你們又學會了那些本領? 2、在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應注意什么?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有余數(shù)的除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學 數(shù)學 三年級 上冊 教案 人教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53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