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伶官傳序作業(yè).doc

  • 資源ID:1582130       資源大?。?span id="izg0ajo" class="font-tahoma">97.50KB        全文頁數(shù):1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32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32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伶官傳序作業(yè).doc

伶官傳序基礎知識練習答案 文學常識1、歐陽修,字永叔,號 ,晚年又號 。北宋時期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他的 是我國第一部詩話作品。代表作有 、 等。2、伶官傳序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短序,伶官傳記敘了 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是為了告誡北宋王朝的執(zhí)政者,以莊宗寵幸伶人,身死國滅的歷史事實為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并闡明了 。文言基礎整理一、古今異義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古義: ;今義:錄用管理人員的工作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 ;今義:做某種工作3、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古義: ;今義:前導,先驅者4、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古義: ;今義:表另提一事二、詞類活用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3、函梁君臣之首 4、抑本其成敗之跡 5、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6、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7、倉皇東出 8、而告以成功 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一詞多義1、負(1)盛以錦囊,負而前驅(伶官傳序) (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 (3)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 (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 (5)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 (6)勝負之數(shù),或未易量(六國論)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覆蓋2、告(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伶官傳序) (2)則遣一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3)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 3、顧(1)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2)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4)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 顧念、顧惜 (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墓) (6)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 但是(7)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8)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4、歸(1)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 (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3)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 歸向、歸屬 (4)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 歸聚,匯聚(5)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廉頗) (6)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 (7)后五年,吾妻來歸(項) (8)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指南錄) 5、患(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3)今張君不以謫為患(黃州快哉亭記) 憂愁(4)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諱忌6、困(1)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伶官傳序)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牛困人饑日已高(賣炭翁) 困倦、疲乏 (4)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訓儉示康) 貧困,貧乏(5)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困窘、困難7、驅(1)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伶官傳序) (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驅馳(后出師表) (3)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 驅趕(4)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孔雀) 驅使(5)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驅逐(6)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追趕8、盛(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傳序) (2)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 (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5)太后盛氣而揖之(觸詟說趙太后) 怒氣(6)今又盛寒,馬無藁草(赤壁) 非常(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采草藥) 茂盛 (8)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 豐盛 9、微(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2)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沒有(3)微風鼓浪,水石相搏(石鐘山記) 輕微(4)至微至陋,過蒙拔擢(陳情表) (5)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隱蔽身份(6)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7)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微弱(8)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屈原列傳) 含蓄、深奧(9)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稍微,略微 10、知(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識別(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送東陽馬生序) 感覺,覺得(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 四、文言虛詞1、而(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 (2)而皆背晉以歸梁 (3)凱旋而納之 (4)數(shù)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 2、其(1)其后用兵 (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3、以 (1)盛以錦囊 (2)以三矢賜莊宗 (3)而皆背晉以歸梁 (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4、與(1)與爾三矢 (2)與其所以失之者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5、于(1)而皆自于人歟 (2)禍患常積于忽微 (3)智勇多困于所溺 6、之(1)及凱旋而納之 (2)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4)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5)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梁,吾仇也 2、此三者,吾遺恨也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5、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6、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7、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8、夫禍患常常積于忽微 9、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10、以三矢賜(于)宗,而告之曰 11、(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12、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省略句 13、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省略句14、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15、豈獨伶人也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固定句式,表感嘆,多么閱讀全文完成練習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B、函梁君臣之首C、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D、抑本其成敗之跡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與爾三矢 B、與其所以失之者/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以三矢賜莊宗/而皆背晉以歸梁 D、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譯文: (2)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譯文: (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譯文: (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譯文: 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 ;作者是從 和 兩個方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的。作者認為唐莊宗“盛”是由于 ,而衰是由于 。(用課文中的話回答)5、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第二、第三兩段運用了哪些史實來論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原因?答:運用了以下幾則史實:(1)晉王臨終遺訓:“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莊宗受三矢,秉承遺命,志在復仇。(3)滅燕。(4)滅梁。(5)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史論作品常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1)引出歷史教訓,作者強調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局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聲色犬馬,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2)借古諷今,告誡北宋統(tǒng)治階級要以史為鑒,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以免重蹈“得之難而失之易”的覆轍。伶官傳序基礎知識練習答案 文學常識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時期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作品。代表作有醉翁亭記、秋聲賦等。2、伶官傳序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短序,伶官傳記敘了五代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是為了告誡北宋王朝的執(zhí)政者,以莊宗寵幸伶人,身死國滅的歷史事實為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并闡明了國家盛衰成敗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文言基礎整理一、古今異義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古義:人為之事;今義:錄用管理人員的工作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官名,泛指官員;今義:做某種工作3、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古義:往前走;今義:前導,先驅者4、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古義:以至于;今義:表另提一事二、詞類活用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名作動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訂立盟約,名作動3、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子裝,名作動 4、抑本其成敗之跡 探求、考察,名作動5、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在前面,名作狀 6、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在夜里,名作狀7、倉皇東出 向東,名作狀8、而告以成功 成功的消息,動詞作名詞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使興盛;使滅亡,使動用法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細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謀的人物,形容詞作名詞三、一詞多義1、負(1)盛以錦囊,負而前驅(伶官傳序) 背 (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辜負(3)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 背棄(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 使承擔 (5)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 倚仗 (6)勝負之數(shù),或未易量(六國論)失敗(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覆蓋2、告(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伶官傳序) 告知(2)則遣一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祭告(3)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 稟告 3、顧(1)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面面相覷 (2)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 回頭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拜訪 (4)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 顧念、顧惜 (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墓) 顧及 (6)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 但是(7)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考慮 (8)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4、歸(1)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 歸附,歸依(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 歸往,奔向(3)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 歸向、歸屬 (4)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 歸聚,匯聚(5)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廉頗) 歸還(6)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 使回去(7)后五年,吾妻來歸(項) 舊稱女子出嫁(8)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指南錄) 返回,回來5、患(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禍患,災禍(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憂慮,擔心(3)今張君不以謫為患(黃州快哉亭記) 憂愁(4)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諱忌6、困(1)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伶官傳序) 圍困(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困,困住(3)牛困人饑日已高(賣炭翁) 困倦、疲乏 (4)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訓儉示康) 貧困,貧乏(5)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困窘、困難7、驅(1)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伶官傳序) 驅馳(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驅馳(后出師表) 奔走效力(3)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 驅趕(4)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孔雀) 驅使(5)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驅逐(6)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追趕8、盛(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傳序) 強盛、興盛(2)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裝(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 盛大,雄壯(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職位高 (5)太后盛氣而揖之(觸詟說趙太后) 怒氣(6)今又盛寒,馬無藁草(赤壁) 非常(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采草藥) 茂盛 (8)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 豐盛 9、微(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 細小的事情(2)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沒有(3)微風鼓浪,水石相搏(石鐘山記) 輕微(4)至微至陋,過蒙拔擢(陳情表) 地位低微,卑賤(5)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隱蔽身份(6)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7)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微弱(8)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屈原列傳) 含蓄、深奧(9)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稍微,略微 10、知(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知道(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知識(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懂得,了解(4)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識別(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送東陽馬生序) 感覺,覺得(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通“智”,智慧(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 主持四、文言虛詞1、而(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 連詞,表遞進,并且(2)而皆背晉以歸梁 連詞,表轉折,但是(3)凱旋而納之 連詞,表承接,接著(4)數(shù)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 連詞,表原因,因而2、其(1)其后用兵 代詞,那(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副詞,表祈使,一定(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代詞,他3、以 (1)盛以錦囊 介詞,用(2)以三矢賜莊宗 介詞,把(3)而皆背晉以歸梁 連詞,表承接,而(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助詞,的原因4、與(1)與爾三矢 動詞,給(2)與其所以失之者 介詞,跟(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通“歟”,助詞,嗎5、于(1)而皆自于人歟 介詞,由于(2)禍患常積于忽微 介詞,在(3)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詞,被6、之(1)及凱旋而納之 代詞,代箭(2)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4)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代詞,代天下(5)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 代詞,代莊宗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梁,吾仇也 判斷句2、此三者,吾遺恨也 判斷句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動句4、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被動句5、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被動句6、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賓語前置7、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狀語后置8、夫禍患常常積于忽微 狀語后置9、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狀語后置 10、以三矢賜(于)宗,而告之曰 省略句11、(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省略句12、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狀語后置 省略句 13、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狀語后置 省略句14、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15、豈獨伶人也哉 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固定句式,表感嘆,多么走近文本嗚呼!盛(興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探究、推究)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燕王,吾所立(擁立),契丹與吾約(訂立盟約)為兄弟,而皆背(背叛)晉以歸(歸順)梁。此三者,吾遺恨(遺憾)也。與爾三矢,爾其無(毋,不要)忘乃父之志(心愿)!”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祭告)廟,請(請出,取出)其矢,盛以錦囊,負(背著)面前驅(沖鋒),及凱旋而納(收藏)之。方(當)其系(捆綁)燕父子以組(繩子),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匆忙)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覷),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眼淚)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還是)本(考察)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使興盛)國,逸豫可以亡(使敗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全部的)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困擾)于所溺,豈獨(僅僅)伶人也哉?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C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B、函梁君臣之首C、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D、抑本其成敗之跡【解析】A、探究,名作動。B、用木盒裝,名作動。C、在夜里,名作狀。D、探求,名作動。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D )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與爾三矢 B、與其所以失之者/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以三矢賜莊宗/而皆背晉以歸梁 D、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解析】A、介詞,跟;動詞,給。B、代詞,他;副詞,還是。 C、介詞,把;連詞,并且。D、介詞,表被動。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譯文:興盛和衰敗的原因,雖然說是上天決定的,難道不也是人為造成的嗎!推究莊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了。(2)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譯文:莊宗請出那三枝箭,用錦囊裝了,背著(劍)一馬為先,等到得勝回來時,再把箭放回原處。背著它走在隊伍前面,等到凱旋再把箭送回太廟。(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譯文:難道是得天下困難而失掉天下容易呢?還是推究那導致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為造成的呢?憂慮和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和享樂可以使自己喪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譯文:禍患災難常常是從極細微的事情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人的聰明勇敢往往會被自己所溺愛的事物困擾。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一個國家的盛衰成敗是由于人事(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蛔髡呤菑奶魄f宗得天下和唐莊宗失天下兩個方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的。作者認為唐莊宗“盛”是由于憂勞可以興國,而衰是由于逸豫可以亡身。(用課文中的話回答)5、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第二、第三兩段運用了哪些史實來論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原因?答:運用了以下幾則史實:(1)晉王臨終遺訓:“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莊宗受三矢,秉承遺命,志在復仇。(3)滅燕。(4)滅梁。(5)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史論作品常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1)引出歷史教訓,作者強調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局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聲色犬馬,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2)借古諷今,告誡北宋統(tǒng)治階級要以史為鑒,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以免重蹈“得之難而失之易”的覆轍。11

注意事項

本文(伶官傳序作業(yè).doc)為本站會員(最***)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