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語文《醉翁亭記》知識點大梳理.doc
《2019-2020年中考語文《醉翁亭記》知識點大梳理.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中考語文《醉翁亭記》知識點大梳理.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中考語文《醉翁亭記》知識點大梳理 一、原文及詞語解釋 環(huán)(圍繞)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各個)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樣子)而深秀者,瑯琊也。山(在山上)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從)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像鳥一樣張開翅膀)臨(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誰?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誰?太守自謂(命名)也。太守與客來飲于(在)此,飲少輒(就)醉,而(表遞進關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領會)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關系)林霏(霧氣)開,云歸(聚攏)而巖穴暝(昏暗),晦(昏暗)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香花)發(fā)(開)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長)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四季)也。朝而(表修飾關系)往,暮而歸,四時(四季)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腰背彎曲,指老人)提攜(指代孩子),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到)溪而漁(釣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雜然而前陳(擺開)者,太守宴也。宴酣(盡興地喝酒)之樂,非絲(弦樂器)非竹(管樂器),射(投壺)者中,弈(下棋)者勝,觥(酒杯)籌(酒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面容)白發(fā),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跟從)也。樹林陰翳(遮蓋),鳴聲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游人去(離開)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表轉(zhuǎn)折關系)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以……為樂)其樂(樂趣)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謂(是)誰?廬陵歐陽修也。 二、譯文: 環(huán)繞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的升起的時候,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象啊。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俊秀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天高氣爽,水面下降,隱石現(xiàn)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啊。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應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拷呩烎~,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野味野菜,雜亂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誰呢?是廬陵郡的歐陽修。 三、翻譯句子。 1、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幾座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yōu)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遠遠看上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就是瑯琊山。 3、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沿著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漸漸聽見潺潺的水聲,從兩個山峰之間流出來的,就是所謂的釀泉。 4、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的,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造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起名字的是誰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稱呼這亭子的。 6、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太守和賓客們來這里飲酒,喝一點點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因此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賞山水的樂趣,是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要說那太陽出來以后,樹林里的霧氣散了,云霧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野花盛開,幽香陣陣;林木繁盛,枝葉成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樂趣也就無窮無盡了。 12、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著東西在路上邊走邊唱,走累了在樹下歇歇腳,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應,拉著老人和孩子,來來往往不間斷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邊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隨意放在地上,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宴會暢飲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有的站了起來,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鬧鬧的,是諸位賓客快樂的樣子。 15、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那個面容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不久,夕陽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們跟從啊。 17、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著,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 18、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19、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樂,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太守是誰呢?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四、理解 1、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現(xiàn)在用來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別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寫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時之景的句子分別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四時之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號由來的句子是什么?“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與賓客出游,不事鋪張、不講排場,表現(xiàn)這一特點的句子有哪些? 臨溪而漁;釀泉為酒;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 (5)“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呼應前文什么話?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與“暮而歸”相呼應的句子是:“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7)表明全文線索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將“醉”于“樂”統(tǒng)一起來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2、作者寫醉翁亭是怎樣落筆,一步步自然入題的?寫景順序是什么? 從山落筆,由山寫到泉,由泉寫到亭,自然入題。寫景順序是由遠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為全文奠定抒情基調(diào)。 4、本文寫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幾層?分別用三字概括層意。哪一層是核心? 四層:(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勵精圖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歡樂,自己也能與民同樂。 7、醉和樂有什么關系? 醉樂統(tǒng)一。因樂而醉,醉又增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zhì)。 8、作者怎樣使用陪襯手法的? 以禽鳥樂襯托人之樂,再以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層層推進,突出了太守之樂。 9、怎樣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一是借欣賞山水秀麗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與眾人游瑯琊山,寄寓與民同樂的理想。 10、“太守之樂”有哪些? (1)“山水之樂”;(2)“宴酣之樂”;(3)“樂人之樂”。三樂歸一,都是“與民同樂”。 11、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看,兩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處? 兩人有都被貶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憂民”及“與民同樂”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醉翁亭記 2019 2020 年中 語文 醉翁亭 知識點 梳理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269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