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綜合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綜合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綜合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綜合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倩(qiān)影 媛(yun)女 鹢(y)首 裊娜(nu) B.羞澀(s) 蟋蟀(shuai) 啼(t)唱 婆娑(shuō) C.陪襯(chn) 瞥(piē)見 肋(li)骨 澄(dēng)清 D.宛(wǎn)然 顫(zhn)栗 氛(fēn)圍 創(chuàng)(chuāng)傷 【解析】 A項,“倩”應讀“qin”;B項,“娑”應讀“suō”,“蟀”不是輕聲,應為“shui”;C項,“澄”應讀“dng”,作動詞用,作形容詞用時讀作“chng”。 【答案】 D 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A.幽壁 婉然 抱復 淋漓盡致 B.寂寞 玲瓏 縹渺 失魂落破 C.朦朧 倔強 諦聽 俯仰天地 D.雋永 宿命 柔合 卒然去世 【解析】 A項,“壁”應為“僻”,“婉”應為“宛”,“復”應為“負”。B項,“渺”應為“緲”,“破”應為“魄”。D項,“柔”應為“糅”,“卒”應為“猝”。 【答案】 C 3.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B.秋之于人,何嘗有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之分呢? C.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會兒說:“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解析】 A項,“冷靜”后用分號;B項,“何嘗有別”后用逗號;D項,“一會兒說”后用逗號。 【答案】 C 4.下列各句空格處應填入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是看不飽,嘗不透,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系住它,仍舊讓________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靜 品嘗 軟弱 B.幽僻 品嘗 柔弱 C.幽僻 賞玩 柔弱 D.幽靜 賞玩 軟弱 【解析】 “幽僻”指幽靜偏僻,用在①句中更貼切;②句用“賞玩”才能和前面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相照應;“軟弱”的對象常常指人,所以③句用“柔弱”更貼切。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近日召開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中央名義召開的第一次水利工作會議,是繼今年中央1號文件后黨中央、國務院再次對水利工作做出部署的重要會議。 B.體育總局冬運管理中心公布了對短道速滑隊內部嚴重沖突事件的處理,冬奧會四金得主王濛被撤銷隊長職務、開除出隊,并取消其參加國際、國內比賽的資格。 C.從7月1日起,我省新農合住院按病種付費改革試點將在全省縣級以上醫(yī)院全面啟動,由新農合基金對試點病種實行“打包付費”,參合病人按定額標準承擔固定自付比例。 D.昨日,安徽省氣象局局長于波簽發(fā)了《重大氣象信息專報》,要求針對江南持續(xù)集中的強降水導致城市內澇、山區(qū)次生災害和中小水庫防汛等情況展開服務。 【解析】 A項,“第一次”調至“以中央名義”前;B項,“公布”缺賓語,可在“處理”后補上“結果”或“決定”;D項,在“導致”后加“的”。 【答案】 C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有人會說,幸福這個東西很難說,好像是很主觀的感覺,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確實是這樣,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你若深入地問為什么會不一樣,其實還是有標準的。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實是體現(xiàn)了價值觀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幸福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標,我們做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手段。一個人想要賺錢賺得多一點,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為了因此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駁了:我不要那么多錢,也可以幸福。比如說我讀幾本好書,就會感到很幸福。其實對后一種人來說,讀書就是他獲得幸福的手段。 對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學史上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一派叫作“快樂主義”,其創(chuàng)始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近代以來,英國的一些哲學家,如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休謨對此也有所闡發(fā)。這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什么是快樂?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身體健康、靈魂安寧就是快樂,就是幸福。他們還特別強調一點,人要從長遠來看快樂,要理智地去尋求快樂。你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而給自己埋下一個痛苦的禍根,結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作“完善主義”。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說道德上的完善。他們認為人身上最高貴的部分,是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這部分滿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康德、黑格爾等,包括馬克思,他們強調的是人的精神滿足。 這兩派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十分強調精神上的滿足。如伊壁鳩魯強調,物質欲望的滿足本身不是快樂,物質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兩碼事。生命需要得到滿足那是一種快樂,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約翰穆勒則強調,幸福就是快樂,但是快樂是有質量和層次的區(qū)別的。一個人只有各種快樂都品嘗過了,他才知道哪一種快樂更深刻、更持久、更強烈、更美好。 在中國哲學里,我感覺,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尤其是莊子強調生命本身的快樂,還強調精神自由的快樂,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快樂。儒家比較接近“完善主義”,儒家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學家認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他說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著匱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對什么有欲望,而匱乏意味著痛苦。所以,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滿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樂了呢?非也。欲望滿足以后是無聊。叔本華說,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僅僅從滿足身體的、物質的欲望層面來理解的話,幸福確實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們超越欲望層面來看幸福,這個觀點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愛讀書,你渴望去讀那些好書,你知道一些好書在等著你讀,那個時候你會痛苦嗎?你不會。讀完了以后你會無聊嗎?不會。你感到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你會因此快樂。這就進一步說明,我們談幸福問題,一定要超越純粹欲望的層面,要從價值觀角度去談。 (摘編自周國平《幸福的哲學》) 6.下列有關“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有人說,幸福好像是很主觀的個人感覺。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盡相同,對幸福的認識也就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 B.按照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幸福是一切行為的終極目標,我們做各種事情其實都是獲得幸福的手段。 C.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一派認為幸福是身體無痛苦和靈魂無煩惱,而黑格爾等人乃至馬克思的主張則與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們在滿足自身靈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解析】 由原文第三、四段可知,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黑格爾、馬克思等人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說道德上的完善”,二者的主張都“十分強調精神上的滿足”,可見二者的主張并不是“相反”。 【答案】 C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近代以來,英國哲學家休謨等人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你若只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最終你得到的也許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鳩魯認為,物質欲望的滿足不能使人快樂,只有滿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種快樂才會更深刻、更持久、更強烈、更美好。 C.叔本華認為人生充滿著痛苦和無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沒滿足的時候你是痛苦的,而滿足以后則無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這個問題上之所以眾說紛紜,是因為每個人看重的不同。我們若僅從滿足身體和物質欲望的層面理解,就不會有幸福感。 【解析】 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是約翰穆勒認為“一個人只有各種快樂都品嘗過了,他才知道哪一種快樂更深刻、更持久、更強烈、更美好”,并非伊壁鳩魯認為“只有滿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種快樂才會更深刻、更持久、更強烈、更美好”。選項屬于張冠李戴。 【答案】 B 8.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方“快樂主義”認為,身體健康、靈魂安寧讓人們感到很快樂、很幸福,人們應該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快樂,并理智地去尋求快樂和幸福。 B.中國哲學強調生命本身的快樂,也強調精神自由的快樂,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屬于“快樂主義”,莊子認為與天地精神往來快樂無限。 C.中國的儒家思想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這種思想和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康德等人強調的精神滿足比較接近。 D.人們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獲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擺脫純粹物質欲望的支配,豐富精神的世界,尋求心靈的滿足。 【解析】 原文第五段的表述是“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而并非B項中表述的“道家思想屬于‘快樂主義’”。 【答案】 B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游赤松山記 呂祖謙 淳熙十五年,南至①后一日,與二三友訪呂兄仲平之廬。 后二日,呼兒覓藜杖,命友戒行囊。緩步出北郭五里許,山光野色,漸與人相應接,而晴光亦時著人。又二里許,至季氏之廬。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帶。季民兄弟與其知友陳巖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橋。望赤松山,積靄橫翠,蔚然深明。復行三里許,入山門。長松偃蹇道旁,若不肯與世士為伍。至橋亭,坐于老木之上。與澗橫石,激為清湍,澎湃洶涌。人籟俱息,心目為之醒然。復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滿巖谷矣。徙倚“枕流”,四際溟蒙,天水一色,泉聲松韻,殆若暴風急雨之驟至。徐行察之,又若車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間時有疏星,點綴林杪,與水影相照,清澈無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晨興復至其處,灝氣游衍,天宇無滓。再至“過清”,駐目久之。即尋支徑謁二仙祠,世相傳以為黃初平②覓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謂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飲,造之。中道或有依澗而上,觀瀑泉,履白石,欲窮其源而不可得,復相與會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視群谷,莫不獻狀。歸途高者平,險者順。山回路轉,烏紗欹斜,隨意先后。至山下,日猶未中。飯竟,信其所之。再尋“桃源”之游,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復循山磴,游于“物外”。喬木倚天,澗流清壯。此問桃源之津所從始也。過小橋,緣山而行。泉石相捕,無風而濤。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橫澗為橋,榜曰:“三峽?!斌@濤怒流,與巨石相吞嚙。前莫知其所窮,后莫知其所止。復行數十步過盤石,臨浚流,景象天逸。不特與所謂“物外”者異,亦與所謂“三峽”者異。久之,暮煙四合,不可久留,遂尋舊游而歸。抵夜復坐于“枕流”,林外燈火,久益微茫。泉流靜深,尤與夜氣相宜。 是行也,極目于丹井,稱心于桃源,而于“枕流”“過清”之間,朝暮幾與神交。自巳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 (選自中華書局《古今游記從鈔》,有刪節(jié)) 【注】?、倌现粒憾?。②黃初平,東晉人,道教著名神仙,俗稱黃大仙。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 赍:攜帶 B.又若車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 卒:通“猝”,突然 C.晨興復至其處 興:高興,興奮 D.不特與所謂“物外”者異 特:只是 【解析】 興:起,起來。 【答案】 C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人籟俱息,心目為之醒然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B.殆若暴風急雨之驟至 句讀之不知 C.泉石相捕,無風而濤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D.抵夜復坐于“枕流”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解析】 C項,都是連詞,表轉折關系。A項,介詞,因為/介詞,替,給;B項,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D項,介詞,在/介詞,對,對于。 【答案】 C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描寫赤松山景致的一組是 ( ) ①積靄橫翠,蔚然深明 ②云間時有疏星,點綴林杪,與水影相照 ③山高而深,下視群谷,莫不獻狀 ④烏紗欹斜,隨意先后 ⑤喬木倚天,澗流清壯 ⑥極目于丹井,稱心于桃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軐懙氖亲髡咭鹿谕嵝钡臉幼?,⑥是作者游覽的經歷和感受。 【答案】 B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與幾個朋友到了呂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處,然后一起去游覽赤松山。 B.作者一行先后兩次游歷“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時分,光線昏暗,樹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飯后,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兩夜,赤松山的夜晚靜謐而清幽,讓人感到神氣清爽,心情放松,夢中所到之處也超塵脫俗。 D.本文按時間先后順序記述了作者游覽赤松山的經歷,景物隨作者游蹤而變化,時遠時近,有高有低,動靜結合,寫景極具特色。 【解析】 季氏兄弟住所并非依赤松山而建。 【答案】 A 【參考譯文】 淳熙十五年,冬至后一天,我與二三個朋友(一起)到呂仲平兄的家中拜訪。 冬至后兩天,呼喚童子找出藜杖,讓朋友備好行囊(準備去登赤松山)。緩步出城北門五里多地,山野風光漸漸迎面而來,晴朗的日光也時時讓人喜歡。又走了二里多,到了季氏兄弟的住所。他們的住所依山而建,茂密的樹林和清澈的池水相互映襯。季氏兄弟和他們的知交好友陳巖夫,也攜帶行囊被褥,要與我們一起在山中住宿。又走了十里路,到了小石橋。遠望赤松山,層層云霧籠罩著山林,樹木茂密幽有光澤。又走了三里多路,進入山門。高大的松樹在道旁高高聳立,好像不肯與世人為伍。到了橋亭,在老樹上坐下。山澗中橫立著許多石頭,溪水沖激石頭形成湍急的水流,洶涌澎湃。人的說話聲聽不到了,心神和眼睛因為它而清醒明亮。又扶著藜杖進入“桃源”,暮色已布滿巖壁山谷了。在“枕流”徘徊,四周霧蒙蒙的一片,天水一色,泉水聲和松濤聲就像暴風驟雨突然來到。慢慢地邊走邊觀察,又好像車馬突然狂奔而不停止。云間不時地露出幾顆疏疏朗朗的星辰,點綴在樹梢,和水影相映襯,流水清澈異常。坐下來閉上眼睛休息,神清氣爽好像在天上暢游,卻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將近半夜才睡覺。睡夢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間。 早晨起身,又來到那里,山間霧氣恣意游蕩,天空中沒有一絲渣滓。又來到“過清”,在這里留戀觀賞了好久。然后就尋找小路探訪二仙祠,世人相傳認為(這里就是)黃初平尋覓丟失的羊群的地方;也有人說,這里是張良所說的愿意放棄人間事情想要跟從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難道果真如此嗎?一起來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著山澗往上,觀賞瀑布流泉,踏過白色山巖,想要走到山泉的源頭卻沒有成功,然后就在丹泉之上會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窺視群谷,山谷都呈現(xiàn)出各自的形狀?;貋淼穆飞?,感覺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險的地方也很順利。山回路轉,帽子歪歪斜斜,隨它前后顛倒。到了山下,太陽還沒有到中天。飯后,信步閑走。再次來到“桃源”游玩,以前樹木互相遮蔽,現(xiàn)在都視野開闊。又沿著石階,到“物外”游玩。喬木參天,澗中流水清澈浩蕩。這里就是進入世外桃源之路的起始點。過了小橋,沿著山往前走。山泉和石頭互相沖撞,沒有刮風卻發(fā)出波濤洶涌的聲音。再往前走將近一百步,清幽之意更加深邃。橫跨山澗建了一座橋,上書:“三峽”。驚濤激流和巨石相互沖撞。往前不知道它的源頭,往后不知道它的盡頭。又前行數十步過了盤石,來到湍急的水邊,景象天然超絕。不僅僅與前面所說的“物外”不同,也和前面所說的“三峽”不同。過了很久,暮煙四合,不能長久地停留了,就沿著經過的路線回去。到了夜里,再次在“枕流”靜坐,林外燈火,夜深更加微茫。泉流靜謐幽深,尤其和夜晚環(huán)境相適合。 這次出行,在丹井縱目遠眺,在桃園盡情游玩,并且在“枕流”“過清”之間,早晨和傍晚多次盡情領略美景。從己未到辛酉,共游玩三天才返回。 第Ⅱ卷(表達題,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式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曰,此留侯所謂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久之,暮煙四合,不可久留,遂尋舊游而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第(1)句中的關鍵詞語“歷”“蓋”,第(2)句中的關鍵詞語“棄”“信”,第(3)句中的關鍵詞語“遂”“尋”。 【答案】 (1)坐下來閉上眼睛休息,神清氣爽好像在天上暢游,卻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將近半夜才睡覺。睡夢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間。 (2)也有人說,這里是張良說愿意放棄人間事情想要跟從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難道果真如此嗎? (3)過了很久,暮煙四合,不能長久地停留了,就沿著經過的路線回去。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絕 句 王 雱 霏微細雨不成泥,料峭輕寒透夾衣。 處處園林皆有主,欲尋何地看春歸? (1)詩歌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詩歌內容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這首詩的前兩句作者寫“細雨”和“輕寒透夾衣”,將晚春的景象描繪出來,為整首詩奠定了感傷的基調。 【答案】 詩歌的前兩句寫暮春時節(jié)細雨迷蒙,若有若無,路上雖無泥濘,但云霧卻陰沉不開。寒氣沒有冬天凜冽,不過春風如剪,透過夾衣,有時還是會使人感到寒意。描繪了一幅天氣陰沉,寒風料峭的晚春圖,為送春、傷春營造了氛圍。 (2)詩中哪一處點明了全詩的題旨?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做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賞析能力。這首詩的末句“看春歸”,寫春盡而歸,寫作者的傷感之情,最能體現(xiàn)全詩的題旨。 【答案】 “看春歸”三字是全詩的題旨?!按簹w”,指春天離去,春盡而歸,花盛而謝。詩人不寫他對花彈淚的送春情懷,卻說處處園林有主,殘存的春光都被人占盡,眼看春光歸去,卻無法找到駐足放眼之地,表達詩人欲送春而無地的怏怏之懷,悵惘之情。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層層的葉子中間,________,________,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________,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 (2)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都的秋》) 【解析】 本題考查名句的默寫能力。答題時,要注意重點字的書寫,確保準確。第(1)句要關注“裊娜”“又”,第(2)句要注意“得”字的寫法。 【答案】 (1)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有裊娜地開著的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2)來得清 來得靜 來得悲涼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松 侶 宗 璞 一位朋友曾說她從未注意過木槿花是什么樣兒,我答應木槿花開時,邀她來看。過了些時,偶然走過圖書館,卻見兩排木槿,花朵已全落盡了。一路很是悵然,似乎不只失信于朋友,也失信于木槿花。又因木槿花每一朵本是朝開夕謝的,不免傷時光之不再,聯(lián)想到自己的疾病,不知還剩幾多日子。 回到家里,站在院中三棵松樹之間,那點脆弱的感懷忽然消失了。我感到鎮(zhèn)定平靜。三松中的兩棵高大穩(wěn)重,都似很有魅力,可以倚靠。第三棵不高,枝條平伸作傘狀,使人感到親切。它們似乎說,好了,不要小資情調了,有我們呢。 它們當然是不同的。它們不落葉,無論冬夏,常給人綠色的遮蔽。那綠色十分古拙,不像有些綠色的鮮亮活跳。它們也是有花的,但不顯著,最后結成松塔掉下來,帶給人的是成熟的喜悅,而不是凋謝的惆悵。它們永遠散發(fā)著清凈的氣息,使得人也清爽,據說像負離子發(fā)生器一樣,有著實實在在的醫(yī)療作用。 更何況三松和我的父親是永遠分不開的。我的父親晚年將這住宅命名為“三松堂”,言“庭中有三松撫而盤桓,較淵明猶多其二焉”,其寄意深遠,可以揣摩。我站在三松之下感到安心,大概因為同時也感到父親的思想、父親的影響和那三松的華蓋一樣,仍在蔭庇著我。 父母在堂時,每逢節(jié)日,家里總是很熱鬧。70年代末,放鞭炮之風還未盛,我家得風氣之先,不只放鞭炮,還要放煙花,一道道彩光騰空而起,煞是好看。這時大家又笑又叫。 放了幾年,家里人愈來愈少了。剩下的人還堅持這一節(jié)目。以后因子侄輩糾纏,也還放了兩年。再以后,沒有高堂可娛,青年人又大都各奔前程,幾乎走光,三松堂前便再沒有節(jié)日的喧鬧。 這一切變遷,三松和院中的竹子、丁香、藤蘿、月季和玉簪都曾親見。其中松樹無疑是祖字輩的,閱歷最多,感懷最深,卻似乎最無話說。只是常綠常香,默默地立在那里,讓人覺得,累了時它總是可以靠一靠的。 這三棵松樹似是家中的一員,是親人,是長輩。燕園中還有許許多多松柏樅檜之類的樹,便是我的好友了。 在第二體育館之北,有一片用松墻圍起來的園子,名為靜園。這兩年,每天清晨堅持散步是我性命攸關的大事。散步的路徑,總尋找松柏之處,靜園外超過千步的松墻邊便成為好地方。一到墻邊,先覺清氣撲人,一路走下去,覺得全身的血液都換過了。 臨湖軒前有一處三角地,也圍著松墻。其中一段路兩邊皆松,成為夾道。那松的氣息,更是向每個毛孔滲來。最主要的是那氣息,清到濃重的地步,劈頭蓋臉將人包裹住了。這時便想,若不能健康地活下去,實在愧對造化的安排。 走出夾道不遠,有一處小松林,空氣自然是好的。我走過時,總見六七位老太太在一起做操,一面拍拍打打,一面大聲談家常。譬如昨天誰的媳婦做的什么飯,誰的孫子念的什么書。松樹也不嫌聒噪,只管靜靜地進行負離子療法。 中國文學中一直推崇松的品格。松樹的不畏歲寒,正可視為不阿時不媚俗的一種節(jié)氣。這是“士”應有的精神境界,所以都愿意以松為友。白居易《庭松》詩云: 即此是益友,其友須賢才。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最后兩句用松之德要求自己勉勵自己,要夠格作松的主人。松不只給人安慰,給人健康,還在道德上引人向上,世之益友,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自然界中,能為友侶的當然不只松柏一類。人若能時時親近大自然,會較容易記住自己的本色。嵇康有詩云:“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笨v然手不能舉足不能抬,縱然頭上懸著疾病的利劍,我們也要俯仰自得,站穩(wěn)自己的位置。 16.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作者由松樹自然聯(lián)想到與之永遠分不開的父親,父親雖然離去了,但他的思想和人格還一直影響著“我”,使“我”感到安心。 B.作者回憶一家人在松樹下放鞭炮的熱鬧情景,目的是與父母離世后家庭的冷清、寥落形成對比,表達物是人非家道衰落的傷感情懷。 C.文章寫小樹林里老太太們運動、聊天等喧鬧的場景,突出她們生活的安閑快樂,而這正是默默付出的小松林帶給她們的。 D.文章由松聯(lián)想到與之相關的人和事,再由“三松”寫及“松墻”和“小松林”,以“松”為中心意象,連綴全篇,銜接緊湊,構思嚴謹。 E.文章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融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于一爐,既有可讀性,也有哲理性,給讀者深刻的啟發(fā)。 【解析】 B項,“物是人非家道衰落”錯;C項,“這正是默默付出的小松林帶給她們的”錯。 【答案】 BC 17.文章本在寫松,開頭卻從木槿花的凋零寫起,作者這樣安排文章開頭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道題考查散文開頭的作用。先從木槿花凋零寫起,從自然之景聯(lián)想到自身境遇,表達出對時光易逝的感慨。結構上主要為下文做鋪墊。 【答案】 首段寫木槿花的花期短、凋零快,而自己錯過了它的花期,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惆悵,自然勾起自己疾病纏身、時日不多的傷感。這樣寫,欲揚先抑(與下文形成對比),為下面寫松樹及自己心境的轉變張本(鋪墊),并照應結尾。 18.結合全文,說說你對文章結尾處畫線句子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結合最后一段的內容考慮散文結尾的一般作用,再從內容上進行深入分析。 【答案】 這句話呼應開頭,總結全文,點明題旨。這是作者從自然中獲取的人生感悟,并號召人們無論處境如何,都要保持一種樂觀自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堅守本色、不阿時不媚俗的人生態(tài)度。 19.請聯(lián)系全文,對作者以“松”為“侶”的原因加以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道題考查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探究能力。作者以“松”為“侶”正是由于“松”的特點所決定,作答時,除考慮這一點外,還要注意作者的人生經歷中與“松”的關系。 【答案】 (1)松可以給我安慰,尤其“三松”,它們與我們一家密不可分,是我們過往生活的親歷者,仿佛是我的親人、長輩,讓我感到親切,安心。可以倚靠。(2)松可以給我健康,松樹散發(fā)出的濃重的清氣沁人肺腑,身心愉悅;給疾病在身的我注入堅強活下去的動力與信心。(3)松在道德上引人向上,它不阿時不媚俗的節(jié)氣讓我們能堅守自己的本色,保持一種向上的精神境界。 六、(12分) 20.以“微電影”開頭,將下面的文字材料重組為一個單句,含標點不超過80字。(4分) ①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是對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視頻短片的稱謂。 ②微規(guī)模投資(每部幾千元到上萬元)、微周期制作(1到7天或數周)和微時(30秒到300秒)放映是微電影的幾個基本特點。 ③微電影雖然篇幅短小,但具備電影的基本要素,即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 ④微電影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觀看。 微電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與長短句的變換相似,只是規(guī)定了陳述對象??梢韵日页隹勺髦鞲傻木渥?,然后把其他句子轉變成修飾限制成分。 【答案】 微電影是一種微規(guī)模投資、微周期制作、微時放映,具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觀看的視頻短片。 21.請仿照下面詩歌第二、三節(jié)的格式,仿寫第一、四節(jié)。(4分) 荷花在一池碧波中挺立 像翡翠盤中盛著一樹紅珊瑚 它告訴我們:夏天來了 露珠在青翠草葉上滾動 像清澈的明眸噙著一顆淚珠 它告訴我們:秋天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每節(jié)詩所選用的意象不同,由此可考慮一、四節(jié)的內容,結構上要注意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 【答案】 (示例)風箏在藍天白云里搖曳/像碧海中駛過一艘小畫船/它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雪花在松樹林中飛舞/像一葉綠舟中引來許多白蝴蝶/它告訴我們:冬天來了 22.閱讀下面的某名牌大學有關自主招生調查統(tǒng)計表,然后回答問題。(4分) 不同家庭所在地學生在百分之三十的自主招生名額中的分布情況 (1)根據圖表內容,得出結論。(不超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針對自主招生的現(xiàn)狀,提出一條具體的建設性意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1)題首先要讀懂圖表的主要信息,從七項名目上看,大致分為兩大類:農村和城市;再觀察每一項數據,城市學生自主招生名額明顯高于農村。從這兩個方面來解讀基本能得出結論:該名牌大學自主招生,城市學生的名額遠遠高于農村學生。(2)小題相對來說,比較有彈性,只要往“公平”“平等”方面靠,基本能得分。 【答案】 (1)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的“寒門學子”處于劣勢。(2)要盡量增加農村學生在自主招生中的名額;有必要采取多元的錄取方式;對農村的“寒門學子”可適當降分錄取。 七、(60分) 23.閱讀下而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莠草,農人整個春天夏天鋤它,然而它仍舊精力旺盛,田埂、牧場、田野、花園到處都有它。有人用卑賤的名字稱呼它們,例如豬草、苦艾、雞草;也有人用雅致的名字稱呼它們,例如長生草、扶移、雁來紅。 閱讀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或聯(lián)想? 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①必須符合文體要求;②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③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寫作提示】 材料涉及的主要對象是“莠草”;材料側重點之一在“莠草”的特征——“精力旺盛”,因為無論農人怎么“除它”,它還是隨處都可生長——“田埂、牧場、田野、花園到處都有它”,這可從轉折連詞“然而”得到印證;材料的另一個側重點是人們對“莠草”的兩種看法、命名截然不同;當然,不論人們怎么看、怎么命名、怎么處置,“莠草”還是“莠草”。 在立意上,從“莠草”的角度:①生命頑強,生生不息;②再卑賤的生命也要生長,越卑賤的生命越頑強。從人的角度:①角度不同看法不同;②換個角度,世界更美。綜合起來看:無論他人怎么看,都要活出自我。在結構上,可以采用“三層五段”結構模式。 【參考例文】 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tài) 苦艾卑賤,因其隨處可見,在農人的鋤頭下仍不順遂人意,自顧生長;扶移雅致,因其生命頑強,整個春天和夏天的鏟除都未能將其消耗殆盡。二者擁有“莠草”這一相同的生命形態(tài),卻因著眼點不同而得到兩個截然不同的評價。角度不同,其顯現(xiàn)的側面也不同,以人的需要為轉移。于我們而言,卑微與雅致,需要我們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tài)。 對待精力旺盛的莠草尚且有兩種說法,更不用說在城市徘徊的小人物。與城管打游擊的小攤販,有人同情他們?yōu)樯嫸疾ǎ腥藚s斥責其對城市形象的破壞;無力租房而蝸居于地下的“井底人”,有人關注其悲慘的境遇并為之呼吁,有人卻冷眼指責其占用了公共資源。不同的聲音激蕩,帶來的是加強城管隊伍的建設與封堵井口。對那些“頑固”斗爭與努力的人們,我們不能只以自己的立場來俯視,也不能僅以底層人的視角給予肯定,應理性評價這樣的生命形態(tài)。當然,我們不能囿于“卑微”與“高雅”與否的評價中,而是在評價過后,以行動來促使矛盾雙方向有利方向轉化。畢竟卑雅之間,生命至上。 然而,卑雅之分并不十分受用于文化形態(tài)。我們無法以“雅致”與“卑賤”來評判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的任何一支,畢竟各民族的文化并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全盤西化”與“固守傳統(tǒng)”都是傲慢與偏見的表現(xiàn)。但是我們也不能因一些屢禁不絕的落后與腐朽文化“精力旺盛”就贊揚其生命力的頑強。畢竟雅致的符號也無法掩飾其頑固卑賤的本質。而對于“娛樂至死”的大眾文化、日漸消靡的傳統(tǒng)經典,我們無法以人氣與訪問量來批評或贊揚,來評價“雅致”與“卑賤”,我們更不能讓真大師在風中凋零,讓偽大師成為文化的口紅涂抹在時代的嘴唇上。 不是所有的形態(tài)都能以“高雅”或“卑賤”來評判。誠然,我們應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但是非高低間沒有中間立場。我們應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tài),只為利己的言論切不可取,只為嘩眾的說法也須摒棄。尤其是掌握了話語權的人們,似乎不解構英雄,嘲諷主流就無法顯示其“理性”所在;似乎不從眾發(fā)聲,抱團聲討就無法突出其“評價”所在。理性評價各種形態(tài),生命也好,局勢也罷,都需站在正確的立場,以正確的角度發(fā)聲。 苦艾亦呼扶移,同種生命形態(tài)因其特點置于不同的場景下會得出雅致與卑賤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理性評價生命的形態(tài),以付諸正確的行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綜合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第一 單元 綜合 測評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316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