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2課《論美》教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2課《論美》教案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2課《論美》教案 蘇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2課《論美》教案 蘇教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美的真正含義,形成對美的正確認識。 2、學習作者格言式的語言和惜墨如金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了解培根的審美觀,品味文章的有關論述,培養(yǎng)錘煉語言的意識。 2、學習雜感的寫法,聯(lián)系相關知識,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十七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論美》。一說到美,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這樣兩件事。 1.1946年,二戰(zhàn)剛剛結束,德國歷經戰(zhàn)火的城市,到處頹垣殘壁,一片慘象。一天,有兩個美國人訪問了一戶住在地下室的德國居民,然后,這兩個人有一番發(fā)人深思的談話:“你看他們能夠重建家園嗎?” “一定能!”“你為什么回答得這樣肯定?”“你沒看到他們在地下室的桌子上放著什么嗎?”“一瓶花?!? “對,任何一個民族,處在這樣一個困苦的境地,還沒有忘記美,那就一定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2.《紅樓夢》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有一段冷子興的敘述:“那周歲時,政老爺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世上所有的東西擺了無數(shù)叫他抓,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脂粉釵環(huán)抓來玩弄,那政老爺便不喜歡,說將來不過酒色之徒?!边@是賈寶玉抓周的一個鏡頭,賈政的評價完全是唯心的,倘從唯物的角度出發(fā),一個周歲嬰兒,抓取脂粉釵環(huán)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脂粉釵環(huán)色彩最美,不僅賈寶玉,李寶玉、張寶玉也照樣如此。 可見,不管身處絕境的民族,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都愛美,但是怎樣認識美呢?我們今天要學一篇關于“美”的經典之作:《論美》。 二、學生質疑,師生共同析疑,解疑。 1.師:美的分類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等等。美無處不在,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培根這篇文章僅533字,主要談了哪一方面的美呢?——人的美(板書) 明明談的是“人的美”,為何起“論美”這么大的題目呢? 提示: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要忘了出處,這本書的書名就是《培根論人生》。作者作了說明:“系關于人性及人生問題之研討”,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后歐洲人的價值觀,在這樣的總標題下,“論美”也必然只涉及“人”的領域。(注意不是談自然美,藝術美。) 2.這篇文章的語言簡潔、含義深刻,含金量很高,同學們在預習中一定有不少問題要提出來討論,現(xiàn)在請一個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一下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 估計要展開討論的問題,有難度的、有共性的有: (1)第二段寫“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主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給彼?!焙竺嬗至信e一連串二者兼?zhèn)涞娜?,是否自相矛盾? ——其實不矛盾,因為培根用詞時極有分寸:“并不都有……許多……此話也不全對……”說明絕大多數(shù)人是美貌和才能不能兩全的,但大千世界,情況是多種的,不排除有兩全之人。思維多么周密,言辭嚴謹,貌似自相矛盾,實則無懈可擊,不愧是個哲學家,在議論文中有時候留有余地反而無懈可擊! (2)“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為什么? ——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tài),是后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xiàn),所以在三者中最高。這三個層次都屬于外形美,但層次有別,不在同一個審美層次上,故作者“仔細考究起來”,看法很有新意。 (3)“最高的美是畫家無法表現(xiàn)的,因為它是難于直觀的。這是一種奇妙的美?!逼婷钤诤翁?? ——“最高的美”應指內在美,比如德行,畫家怎么畫得出來呢?“奇妙”在于會起變化。在內在美的照射下,一個人假如原來外貌較丑,人們也會對他改變印象,覺得他美。如:“簡愛”、“卡西莫多”,這種審美心理的變化簡直如同化學反應一般,怎么不奇妙呢?體育運動員不少從形體到顏色都不美,但當他站在領獎臺上,聽著國歌,看著國旗的激動神情,就覺得美。 (4)“美是不能制定規(guī)范的,創(chuàng)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 ——這句話的精髓是美是相對的,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的人對什么是美各有自己的看法,沒有統(tǒng)一的美的標準?!扒槿搜劾锍鑫魇??!? 例△中國唐朝以胖為美,體胖者生在今天就是機遇不佳,而楊貴妃機遇太好。 △伏爾泰:幾內亞人認為,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膚,深陷的眼睛和扁平的鼻子。 △德行的美也不是絕對的,各個國家國情不同,各階段情況不同,如在日本是正派的事到了羅馬就不正派。 (5)“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yōu)雅而美?!薄翱蓯邸币辉~是否恰當? ——人到老年,因飽經世事而樂觀、豁達、開朗,笑對生活的一切,外貌是無美可言了,但性格和精神世界令人可敬可愛。 例:有的老人性格可愛得像個老頑童,對下一代呵護有加,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精神使他變得可愛。 教師:17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說過:女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女人如此,男人、老人亦如此。 (6)文章的開頭結尾似乎自相矛盾,開頭:美德只要樸素外表的襯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華貴也行。結尾:“只有把美的外貌與德行結合,才能……真正光輝?!本烤挂灰饷裁溃? ——不矛盾。全文始終強調內在美的重要性,外貌不美的,機遇不好,要加強修養(yǎng),讓寶石發(fā)光,對“世上的許多美人”呢?不要倚仗年輕美貌,“只有二者結合才是最佳選擇”。聯(lián)系作者生平,從小出入宮廷,看慣了上流社會的貴族貴婦人們是怎樣注重外形美的,所以結尾的號召是有針對性的。 ——至此文章的疑難問題得到解決,文章的主旨也應該清晰了:內在美勝于外形美,二者結合,美才放射真正光輝。 三、請同學們選取文中最精彩的句子做一張“美的格言卡”,你準備選哪句? (估計選比喻句多,師:文章論美,語言本身也美,仔細推敲起來,恐怕就美在大量比喻,具體形象喚起我們的想象。沒有這些比喻,文章會像干癟的水果,盡管還有些營養(yǎng),但引不起人們的食欲。) 四、同學們,培根的《論美》寫于400多年前的英國,此刻,當我們用一個當代中國青年的眼光來重新審視培根的觀點,你認為它過時了嗎?這篇文章無論在遣詞造句還是思想觀點方面還有沒有值得修正、補充和發(fā)展的呢? 估計會有的反應: 1.沒有過時,內在美勝于外在美永遠不會過時。即使開放如美國,克林頓當總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有緋聞還是差點下臺的。 2.外在美與內在美可并重,因為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講究點包裝打扮,更何況現(xiàn)代科技手段為人的外形美創(chuàng)造了種種可能性。(整容術) ——但是任何科技手段都無法使我們的內在美得到任何一點彌補,因此培根此文的現(xiàn)實意義永遠不會過時,將伴隨人類社會始終。 ——那么有沒有提升內在美的美容術呢?——讀書,培養(yǎng)優(yōu)雅作風、德行 3.“美是不能制定(絕對)規(guī)范的,創(chuàng)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常)是公式?!? ——這樣更嚴密,原文太絕對。 如:公認的規(guī)范還是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第一次政協(xié)會上討論,絕大部分小組不約而同地選定了現(xiàn)在的五星紅旗。 和諧是美,黃金分割是美,《蒙娜麗莎》是美,都是公認的。 4.內在美或不美真的會直接影響到這個人的外在美不美? ——如:一個人心胸狹窄,仇恨焦慮,悶悶不樂會影響皮膚,生出皺紋,加快衰老。相反,一個開朗豁達的人,拿得起放得下就青春常在。廣告不是說:“女人的容顏,是由內而外的保養(yǎng)”么?所以面對半瓶酒,我們應該怎么說?——還有半瓶酒。 板書設計: 一、提出全文的中心意思:美德最美。 二、具體論述美德最美。 1、以兩種人為例,論述人生“內在美”的重要。 2、通過顏色之美、形體之美和行為之美的比較,論述“最高的美”是行為之美,即美德之美。 3、通過某些老人和年輕人的對比,進一步強調美德最美。 三、勉勵人們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讓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智慧勝于知識?!痉ā颗了箍? 知識可以言傳,但智慧則不然。人們可以去發(fā)現(xiàn)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強,憑借它去創(chuàng)造奇跡,但卻無法把它交流和傳授?!镜隆亢H? 二、檢查預習情況: 讀準字音,看清筆畫:陶冶寸積銖累大窾矻矻窮年探驪得珠犀銳 三、學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明確:全文共六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論述學問與智慧的區(qū)別; 第二部分(4-6):論述學問與智慧的聯(lián)系。 四、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文章的標題是“學問與智慧”,是個并列短語,是全文的中心論題。中心論點在文末:“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同時也是文章的結論。 研讀文章的第一部分。 (1)讀文章的第一節(jié),理解文章是怎樣來闡明學問與智慧的。 明確: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完成第一部分的板書)。這些比喻貼切,是因為對學問與智慧及其相互關系認識準確。 (2)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學問而沒有智慧,會怎么樣?相反如果沒有智慧只有學問又是怎么樣?如果同時具備學問與智慧呢? 明確:第一種則是“有學問的笨伯”或“兩腳書櫥”“冬烘先生”;第二種情況則可能不見得有很好的學問或者是對于人情事理,都很通達,憑借經驗,運用心得。第三種則是既有學問又有智慧的人,他們對人情和事理都有獨特的見解,對于學問有自己的獨見。只有同時兼?zhèn)淞诉@兩種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學問家。 (3)在論述第二個方面的問題時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 明確:既采用了對比論證,又引用了《莊子苞丁解?!返睦觼磉M行論證。可見比喻是生動而又貼切的,例證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五、研讀第二部分: (1)學生快速地閱讀第二部分的內容,明確每段文字所講述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論述學問不能離開智慧。 第四節(jié):論述世間不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書。 第五節(jié):論述智慧也離不開學問。 第六節(jié):論述學問和智慧相輔為用、缺一不可的關系。 (以上畫線的部分由學生自行總結填寫。出示投影片。) (2)閱讀第三節(jié)與第五節(jié),比較這兩段的論證方法有何不同之處? 明確:第三節(jié)論述學問離不開智慧,運用了對比和舉例論證的方法。先將沒有智慧的人研究學問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學問,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樣,做對比論證;然后列舉了孟德爾、達爾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證。對比鮮明,例證典型,有很強的說服力量。 第五節(jié)論述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將無學問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盡管外表五光十色,但裨瞬起瞬滅。交從學問中產生出來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燈”,有很強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為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為清澈,最為寶貴?!边@些比喻,不僅形象生動,而且貼切,因為它揭示了智慧與學問之間本質的聯(lián)系。 第四節(jié)重在說明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運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 明確: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說明著書、讀書要有智慧。 第六節(ji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在篇末指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同時也作為這篇文章的結論。結束語用“不但……而且……”句式對全文進行了歸納總結,使全文脈絡更加清楚,結構更加緊湊,形成一氣呵成、不可辯駁的雄辯氣勢。 總結歸納全文。-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論美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2課論美教案 蘇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12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326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