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六下《神奇的能量》單元試卷.doc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六下《神奇的能量》單元試卷.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六下《神奇的能量》單元試卷.doc(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六下《神奇的能量》單元試卷 一、填空題。 1、能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 。 2、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或發(fā)聲的現象就有 在起作用。 3、能量有很多種形式, 、 、 、 都是能量的形式。 4、能量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可以從一種形式 成另一種形式。 5、打開電視,電能就轉換成了 能和 能。 6、搓一搓手,動能就轉換成了 能和 能。 7、 是人類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能源都來自太陽能。 8、遼闊的 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庫。 9、 為“藍色煤?!?。 10、核能也叫 能。利用 發(fā)電的電廠叫核電站。 11、生物能是由 轉化而來的,沼氣是由 能轉換的一種可燃氣體。 12、 能來自地球內部, 是開發(fā)地熱能的有效途徑。 13、風和流水具有 ,電具有 ,汽油具有 ,汽油在燃燒時,會釋放出它的“ ”。 14、人和動物都是從食物中攝取 ,吃了食物才能維持 和從事各種活動,所以食物中存儲著 。 15、用力用手捋繩子,反復彎折鐵絲,快速地在紙上擦橡皮,都會產生 ,說明機械能可以轉化成 。爆竹爆炸是將化學能轉化為 、 、 等。 16、火力發(fā)電的過程中由 能轉化為 能。 17、下圖所示的圖片中都存在著能量的轉化,它們都是由 能轉化為 能。 18、在我們使用的能量中, 、 、 是重要的能源。 19、“新能源”一般指現在還未使用或未普遍使用的能源,例如: 、 、 、 。 20、根據是否可以再生,能源可以分成 和 兩種。 21、具有開發(fā)前景的新能源有: 、 、 、 。 22、指出下列物體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運動的。 跳躍的青蛙 人跑步 融化的冰 電 腦 風 箏 太 陽 人的食物 水力發(fā)電 23、列舉早晨起床后到出門上學的這段時間里,你經歷的能量轉換過程。 (1)點亮臺燈:臺燈把電能 ; (2)用熱水洗臉:熱水器把天然氣中的化學能(或電能) ; (3)吃飯后去上學:你把食物中的化學能 。 二、選擇題 1、關于能量及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烤箱烤面包時,電能轉化為熱能。 B、手機電池充電是貯存能量的過程 C、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貯存能量的過程 D、水電站是利用地形特點,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2、反復彎折鐵絲的過程中,( )。 A、機械能轉化為熱能 B、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C、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3、2004年3月11日報道,近日一種新型太陽能公共衛(wèi)生間落戶北京東郊民巷,該衛(wèi)生間的能量全部位于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它還能將多余的能量儲存在蓄電池里。這種能量轉化和儲存的方式是( )。 A、太陽能轉化為內能,再轉化為電能 B、太陽能轉化為內能,再轉化為化學能 C、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再轉化為內能 D、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光能 4、如圖所示,在每個檸檬上分別插入兩片金屬,再把金屬順次連接起來,接上燈泡,小燈泡便會發(fā)光,在這個過程中,能量發(fā)生的變化是( )。 A、電能轉化為光能 B、光能轉化為電能 C、化學能直接轉化為光能 D、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直接轉化為光能 5、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炭 B、風能 C、石油 D、天然氣 6、( )是地球最大的能源庫。 A、海洋 B、太陽 C、動物 D、植物 7、利用原子核內發(fā)生裂變獲得的能量是( )。 A、潮汐能 B、生物質能 C、原子能 D、地熱能 8、下列事物,利用了生物質能的是( )。 A、太陽能灶 B、太陽能熱水器 C、地熱發(fā)電 D、沼氣 9、蒸汽機是應用了( )原理而制造出來的。 A、蒸汽產生動力 B、磁感應生電 C、熱脹冷縮 D、波在固體中的傳播 10、( )可以使植物生長。 A、熱能 B、動能 C、化學能 D、光能 11、( )可以將水燒開。 A、熱能 B、動能 C、化學能 D、生物能 12、( )可以使電燈發(fā)亮。 A、熱能 B、動能 C、風能 D、電能 13、彎鐵絲是把( )轉換成了熱能。 A、機械能 B、生物能 C、化學能 14、劃火柴是把( )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 A、機械能 B、生物能 C、化學能 15、在以下例子中,由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是( )。 A、電燈 B、干電池 C、太陽能 D、油燈 16、下列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水能 B、生物能 C、石油 17、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生物能 C、石油 18、太陽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散發(fā)能量的?( )(多項選擇)。 A、光 B、熱 C、聲音 D、電 19、下列不從環(huán)境中吸收熱能的是( )。 A、冰的融化 B、汗水的蒸發(fā) C、油的沸騰 D、水蒸氣的凝結 三、判斷題 1、能量儲存在食物、燃料中。( ) 2、熱也是一種能量。( ) 3、能量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的周圍沒有能量的存在。( ) 4、如果沒有了能量,自然界的一切都將會停止。( ) 5、能量轉化是無法人工控制的。( ) 6、當演奏電風琴時,電能被轉換成聲能。( ) 7、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所以它的光對我們來說不是能量。( ) 8、一塊濕手帕由于晾在無風的室內,所以它沒有受到外來的能源作用。( ) 9、云彩的飄動是風能的作用。( ) 10、能量在我們身邊廣泛存在。( ) 11、地球儲存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 ) 12、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過度開發(fā)利用。( ) 13、只有現代人才會利用能量的轉化。( ) 14、核能可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 ) 15、水能不屬于新能源。( ) 16、白熾燈比熒光燈更省電。( ) 17、煤大多夾在頁巖中,它是遠古時代的樹木在與空氣隔絕,在長期的高溫、高壓下慢慢地形成的。( ) 18、生長周期快的植物(如竹子)是可再生能源,而大部分的樹木生長周期慢,應看作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19、節(jié)約、保護、合理開發(fā)不可再生能源,努力開發(fā)利用可再生能源。( ) 20、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 21、地熱能來處地球內部,地熱發(fā)電是開發(fā)熱能的有效途徑。( ) 22、自然界中的能源是無限的,我們不需要有節(jié)制地使用。( ) 23、我們雖然看不見能量,但能感覺到它。( ) 24、石油、天然氣及水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 25、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所需要的總能量中,礦物燃料所占的比重相當大。( ) 26、火柴燃燒完后,貯藏在火柴中的能量也就消失了。( ) 27、打開電燈,電能就轉換成光能和熱能。( ) 28、生物質能是由太陽能轉化而來的。( ) 29、能量要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 30、能量只能表現為熱效應。( ) 四、看圖分析 1、描述圖中各種能量轉換是如何進行的。 (1)光能 化學能: (2)化學能 機械能: (3)機械能 電能 : (4)電能 熱能: (5)熱能 聲能: 2、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你會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右圖) (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 ,形成水蒸氣。 (2)水蒸氣遇到透明塑料膜 形成液態(tài)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 的作用滑動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五、問答題 1、有人說:一次性紙杯是偉大的發(fā)明;也有人說:一次性紙杯是最糟糕的發(fā)明。你支持哪種觀點?請說明理由。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了哪些浪費能源的地方?并說說我們在家庭生活中如何節(jié)約能源? 3、人類利用太陽能的事例你能列舉出哪些? 附送: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六下《科學》全冊教案 教 案 教師:張志強 xx年3月1日 教 學 進 度 表 六年級 教者:張志強 科目:科學 六年級下冊 時間:xx年3月 周 次 時 間 起 止 頁 碼 教 學 內 容 1 2.29——3.2 入學教育 2 3.5——3.9 2----3 我在成長 3 3.12——3.16 4----6 悄悄發(fā)生的變化 4 3.19——3.23 7----8 人生之旅 5 3.26——3.30 9----12 踏上健康之路 6 4.2——4.6 14----16 生物的遺傳現象 7 4.9——4.13 17----19 生物的變異小學 8 4.16——4.20 20----22 尋找遺傳與變異的秘密 9 4.23——4.27 24----26 消失了的恐龍 10 4.30——5.4 實 踐 活 動 11 5.7——5.11 27----31 化石告訴我們什么 12 5.14——5.18 32----34 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 13 5.21——5.25 36——48 共同的家園 14 5.28——6.1 52----62 神奇的能量 15 6.4——6.8 64----68 拓展與應用 16 6.11——6.15 17 6.18——6.22 期 末 復 習 18 6.25——6.29 (學科單項調研) 19 7.2——7.6 期 末 檢 測 20 7.9——7.13 年 末 總 結 第一單元 我們長大了 1.我在成長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證據; 2.能夠測量身高和體重; 3.能夠根據收集的數據繪制身高、體重曲線圖; 4.能夠根據圖表對生長發(fā)育情況做出解釋; 5.能夠交流和表達成長變化的特點。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自己從出生到現在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知道人體生長發(fā)育有兩個生長突增期; 3.能通過繪制曲線圖來整理有關資料。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證據在得出結論中的重要性; 2.學生能積極參與,樂意與人交流合作,體驗成長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繪制曲線圖來整理有關資料, 能夠根據圖表對生長發(fā)育情況做出解釋;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量身高的紙、秤、卷尺、長尺、記錄表、學生體檢記錄表。 (二)學生準備:直尺、課前搜集能記錄自己成長的資料,了解自己出生時的身高、體重及第一年的生長情況。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出示課件:猜猜我是誰。 2.談話:同學們,這是我們班一些同學小時候的照片,請大家猜一猜他們分別是哪位同學? 3.提問:看了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訴大家? (二)合作探究 1.交流自己成長的證據 (1)談話:你從哪些方面發(fā)現自己長大了?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2)學生匯報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長的證據。 (3)談話:老師這里有一位同學不同階段所拍攝的四張照片(出示順序打亂的照片),你能將它們排排序嗎? (4)學生進行排序。 (5)匯報:你是怎樣排的?為什么這樣排? (6)小結:同學們剛才通過觀察相片,感覺自己的身高、體重變化了;比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長大。 2.測量自己的身高、體重等 (1)講述:剛才有同學說,自己今年比去年長高了,長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測量后就知道自己的變化了嗎? (2)小結:對,同學們真聰明,要從數據上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一定要進行“測量——記錄——比較”。 (3)談話:你們想測量嗎?那測量前我們是不是該討論一下,制訂好方案呢?下面就請每一小組圍繞以下兩個問題進行討論,制訂好方案。 (4)出示思考題: ①如果測量身高、體重,應該注意什么? ②除了身高、體重,你還喜歡測量什么項目,準備怎樣測量? (5)匯報:你們小組想測量什么?怎樣測量? (6)小結:同學們想測量的項目可真多,那老師就給你們充足的時間去測量,測量要認真,測好后要記錄。身高、體重每個同學都要測的,測完后可測量其它項目,請組長負責。 (三)繪制身高、體重的曲線圖 1.提出要求:你能將自己從入學到現在的身高、體重繪制成曲線圖嗎? 2.學生繪制身高、體重曲線圖。 3.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曲線圖,你發(fā)現了什么? 4.提問: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向家長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長情況,你覺得自己現在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長速度一直長下去,會怎樣? (四)總結、拓展 1.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長情況,通過研究你有什么收獲? 2.小結:我們成長的痕跡除了課上研究的這些內容外,還有許多,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去尋找。 2.悄悄發(fā)生的變化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交談、查閱資料了解青春期特點; 2.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自己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發(fā)展特點; 2.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青春期變化。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青春期變化是人體的正常發(fā)育; 2.意識到要從科學的角度看待青春期變化。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自己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 (二)難點: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青春期變化。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青春期特點的錄像和相關資料制作成網頁。 2.課前讓學生分男、女生坐或和好朋友一起坐。 四、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 一、回顧導入 1.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一些成長的情況,大家發(fā)現自己都在慢慢地長大了,自己的身體都有了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我們能不能時時察覺出來? 2.小結:對,這些變化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悄發(fā)生的,今天我們要來繼續(xù)了解我們身上悄悄發(fā)生的變化。(板書課題) 二、了解青春期的變化 1.講述:無論是在學習、運動還是在睡覺,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生長變化。我們六年級的同學馬上要告別童年,向成年人進行過渡,這一段過渡期我們叫它青春期。在這段時期,我想大家在身體上都會有一些變化。 2.談話: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師說說悄悄話,交流一下近來你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 3.同學自由交流,并將討論結果作簡單的記錄。 4.全班交流:說說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有哪些明顯的變化?(可以結合自己說,也可觀察其它同學說) 5.教師針對性小結。 我國7——18歲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的統(tǒng)計表 性別 年齡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男 身高121 126 131 135 141 145 154 160 165 168 169 171 女 120 125 131 136 143 148 153 156 157 158 158 158 6.談話:請同學們觀察統(tǒng)計表,看看我國青少年的身高從多大年齡開始增長比較快?男生和女生有沒有差異? 7.小結:青春期是我們由兒童向成人過度的時期,女孩大約從10歲開始進入青春期,相比之下男孩要晚些。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形態(tài)、心理方面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 8.播放青春期特點的錄像。 9.談話:青春期除了生理上會發(fā)生變化,我們的心理也會發(fā)生變化。 10.出示“青春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讀一讀。 11.提問:近來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心理變化? 12.小結:剛才我們一起說到的、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現象,同學們不用害羞、不用害怕,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些事情。 三、討論如何對待青春期變化 1.談話: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青春期我們要注意些什幺?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教師對學生提到的問題進行小結,沒有提到的方面進行補充,并板書。(青春期注意點:加強營養(yǎng) 保證睡眠 注意衛(wèi)生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穿戴合適的衣物 保持良好的情緒) 四、總結延伸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進入青春期后,我們就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覺得當孩子好,還是成人好?為什么? 3.談話:關于青春期,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有關青春期的知識,順利度過這一時期,老師專門為大家制作了這樣一個網頁,(教師打開網頁),你們想上網瀏覽一下嗎? 4.學生上網瀏覽有關內容。 5.匯報:從網頁中,你又有什么收獲? 6.教師小結。 7.布置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出一張有關青春期知識的手抄報。 3.人生之旅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 2.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 3.能夠探究嬰幼兒和老年人的生活,寫出調查報告。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時期; 2.知道怎樣劃分人的一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 2.意識到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 2.難點:能夠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獅身人面像圖片;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有提示語的記錄單。 學生準備:課前問一問自己爸爸媽媽的身高;收集嬰幼兒和老年人生活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效果分析 一、猜謎激趣 1.談話:老師先給大家講個神話故事,聽完后猜一猜,這種動物是什么。你們想聽嗎? 2.教師講解“斯芬克司之謎”的故事,同時出現獅身人面像圖片。 3.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 4.小結:對,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軟弱無助的孩子,他用兩手兩腳爬行;在生命的當午,他成為壯年,用兩只腳走路;到了老年,臨到生命的遲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為第三只腳。 二、討論人的一生可以劃分成幾個時期 1.出示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 2.談話:古希臘神話故事說的是,人的一生要經過幼年、成年、老年三個階段(板書:幼年、成年、老年)。除此之外,還可以怎樣劃分人的一生?你能給你劃分的各個時期起個名稱嗎?(適時板書:人生之旅) 3.請把你的劃分記錄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人 生 之 旅 我將人的一生劃分為( )個階段 分別為: 4.學生自己填寫記錄單。 (1)請你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據什么來劃分的,是怎樣來劃分的。 (2)與大家交流你是怎樣劃分的? (3)每一個同學匯報完,問其他同學:是否認可他的劃分依據、劃分階段? (4)看一看教材上愛因斯坦的照片,說說都是什么時期的。 三、預測自己的身高 1.出示P8上面的一組照片,談話:這是一個人從小到大和父親的合影,有趣嗎?從他們兩人不同階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發(fā)現?他們的身高為什么越來越接近?長得為什么很像? 2.小結:從這一組照片中,我們發(fā)現這個小孩慢慢長大了,他們的身高從原來相差很多,到越來越想近了。 3.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 (1)提出問題:老師發(fā)現,我們班有的同學長得也很快很高,那是不是會越來越高無休止地長下去呢?而也有的同學卻長得很慢,他們是不是就長不高了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長大后身高多少? (2)學生自學書上幾種預測身高的方法。 (3)匯報書上介紹了哪些預測身高的方法?(根據學生的介紹,教師及時告訴學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樣查表,怎樣利用公式計算) (4)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可靠、準確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 (5)全班交流預測結果。 (6)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可靠、更準確? 4.小結:預測結果并不是絕對的,有很多因素會改變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鍛煉和營養(yǎng)等。我們只有積極健康地生活,才能長得更好。 四、討論、交流 1.談話:我們都是從嬰兒到長大到成熟然后慢慢老去,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資料和觀察了,你家里或鄰居家有嬰兒嗎?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他們的?還有老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見到有困難的老人應該怎么做?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 4.思考:請你想象一下,自己60年后會怎樣生活? 五、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2.小結:在剛才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嬰兒和老人都是需要照顧的,你們愿意去關心、照顧他們嗎?課后請同學們去了解一下周圍哪些嬰兒和老人還需要別人的照顧,我們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學雷鋒小組,去幫助他們,你們愿意去做這件有意義的事嗎? 4.踏上健康之路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統(tǒng)計全班同學的身高; 2.能夠根據統(tǒng)計圖對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作出解釋; 3.能夠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做出評價。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2.知道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3.知道可以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狀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健康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中的重要作用; 2.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3.重點: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狀況。 4.難點:能夠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做出評價。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各種影響健康生活的資料,統(tǒng)計好全班同學的身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效果分析 一、研究數據,制作身高統(tǒng)計圖 (一)研究身高規(guī)律 1.出示教材第11頁上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講述:上面這一張是一組12歲兒童的身高統(tǒng)計表,下面是根據這組數據所做的統(tǒng)計圖。 2.談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這些數據和相關的統(tǒng)計圖,看看大家有什么發(fā)現?把你的發(fā)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4.匯報:誰愿意把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訴大家? 小結:是呀,在同一年齡組中,中等身高占多數,矮個和高個差不多一樣多,相對較少,分布在兩頭。 (二)制作班級身高統(tǒng)計圖表 1.提問: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是怎樣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制作這樣一張統(tǒng)計圖? (1)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統(tǒng)計了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把統(tǒng)計表拿出來,誰來匯報一下統(tǒng)計結果? (2)學生匯報統(tǒng)計結果。 2.(教師出示一張空白統(tǒng)計圖)談話:下面就請大家根據課前統(tǒng)計的結果,在這張空白統(tǒng)計圖上分別制作我們班的男、女生身高統(tǒng)計圖。 3.學生制作統(tǒng)計圖,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級身高統(tǒng)計圖。 4.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張統(tǒng)計圖,看自己處于哪個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了解等級價表,進行自我評價 1.談話: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在班級中的狀況了,下面,我們再來根據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身高等級評價表,來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fā)育。 2.教師指導學生看表。 3.學生活動: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級表中所處的位置,同時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4.學生匯報、評價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在班級中的狀況。 5.教師小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突出表現為生長幅度猛增,促進青春期發(fā)育和性發(fā)育年齡不斷提前。 三、討論、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1.談話:那么,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都應該怎樣做? 2.學生交流討論。 3.匯報討論結果。 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還有哪些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 5.小結:我們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著極大的作用。 四、應用拓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你能根據今天學到的知識,為自己制作一張健康作息表嗎? 3.布置作業(yè):課后繼續(xù)收集有關影響身體生長發(fā)育的其他資料,與同學交流。 第二單元 遺傳與變異 1. 生物的遺傳現象 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 ?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點; ?能對自己與家人的外型特征進行比較,并作合理解釋; ?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 ?會查閱和收集有關植物的遺傳資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如頭發(fā)、雙眼皮、膚色等; ?知道動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遺傳的; ?了解遺傳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態(tài)度: ?體會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 ?感受遺傳的神奇和美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什么是遺傳現象 難點: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多位學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體課件,動植物圖片,查找有關遺傳的諺語 學生準備:帶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效果 一、導入 1.以前我們已經學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樣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生物的遺傳現象。(板書課題) 2.我們先來看看書上P42,大家?guī)瓦@三位同學找找他們的父母是誰 3.學生討論后回答 4.為什么他們是他的父母呢?你從哪知道的?(讓學生找找這幾位父母與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學習新課 1.人類的遺傳現象 (1)剛才我們已經發(fā)現孩子和父母之間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科學上稱為“遺傳”。 (2)你有沒有被媽媽或者爸爸的同事說過很像你媽媽或者爸爸? (3)我這里在課前請幾位同學帶來了他們的全家福,我們就來找找他們的父母。 (4)不少同學也帶來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組間混合一下,看能不能為同學找到他的家人 2.動物間的遺傳現象 (1)觀察P43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家庭的成員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組討論回答 3.植物間的遺傳現象 (1)觀察P44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家庭的成員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組討論回答 4.總結 不僅人類每代間有遺傳現象,動植物也存在同樣的遺傳現象 你還知道哪些描述遺傳現象的諺語嗎? 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三、遺傳現象的推測 1.觀察圖片中每只小貓的顏色和花紋,推測一下小貓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2.小組討論后匯報 三、拓展作業(yè) (1) 今天我們觀察到的遺傳現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遺傳外,還有哪些可以被遺傳?回家問問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氣、習慣等方面也會遺傳嗎? 板書設計 生物的遺傳現象 膚色、眼睛、臉形、 遺傳:親代與子代之間或多或少的 花紋、手指形狀 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2. 生物的變異現象 教學目標 5.探究過程和方法: ?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動植物的特征,如顏色、形狀等; ?能對動植物的身體特征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并做出解釋; ?會查閱和收集有關生物的變異資料 知識與技能: ?知道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變異有兩種: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 情感態(tài)度: ?體會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 ?感受生物變異的神奇和美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什么是變異現象 難點:了解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多張有關玉米、康乃馨和金魚的圖片作成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查找有關變異的諺語 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效果 一、導入 1.如果說克隆技術體現了生物的遺傳現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樣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說說差別。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遺傳現象,那這些不同呢?我們一起來研究生物的變異現象。 四、學習新課 1.了解同學間的差異 (1)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 (2)比較P45頁一張全家福的子代與父代之間的不同。 6.班級差異大調查 (1)選定幾個特征作為調查項目,例如“有無耳垂”、“單雙眼皮”、“舌頭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翹”等。 (2)由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解釋清楚每個標準的定義。 (3)我們調查出來的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果有些差異是因為環(huán)境的改變而產生的,那這種差異就會遺傳下去。 7.動植物間的變異現象 (1)觀察P46圖片,說說你的想法,為什么會這樣? (2)小組討論回答 8.總結 你還知道哪些描述變異現象的諺語嗎? 例如:“一豬生九仔,連母是個樣”等 五、變異現象的拓展 1.出示三葉草的圖片,說一說“幸運的四葉草”傳說 有條件可以到校園中找找“幸運的四葉草” 2.了解變異的兩種形式 我調查一下,有沒有同學的父母都是帶近視眼鏡的? 近視這個現象是變異嗎? 3.你來設計一種有關四葉草的紀念品 板書設計 生物的變異現象 變異:親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 特征1人數特征2人數 1有耳垂無耳垂 2直 發(fā) 卷 發(fā) 3單眼皮雙眼皮 4舌頭能卷舌頭不能卷 5大拇指能彎曲大拇指不能彎曲 3.尋找遺傳和變異的秘密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會查閱和收集有關遺傳和變異的圖片和資料,并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 ●能引用資料編制科學小報。 知識與技能 ●知道人類利用遺傳學知識,改善了人類生活并促進了生產;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農作物也是變異的結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提供自己獲得的資料,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的快樂;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學家為了研究遺傳和變異,進行了艱苦不懈的探索。 教學重難點 5.重點: 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探索過程 6.難點: 采用人工進行變異的好與壞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材料,孟德爾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學生準備小報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效果分析 一、調動學生已有經驗,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后代長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們一起來探索遺傳和變異的秘密吧?。ò鍟n題) 二、了解孟德爾的故事 1.你知道現在遺傳學之父是誰嗎? 2.學生講故事。 3.你聽了孟德爾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試著對實驗結果作出你的解釋 4.學生小組交流后再全班討論。 5.但是后來的研究者又發(fā)現,用孟德爾的研究理論不能解釋另一些現象,究竟是什么現象呢?請一個同學繼續(xù)講故事。 6.你對這個現象有什么解釋? 7.教師小結:孟德爾的研究理論只解釋了生物間的遺傳現象,并沒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會產生變異的現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們國家有一位水稻專家,他解決了世界農業(yè)科研難題,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 2.誰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請同學給大家說說。 3.袁隆平在他的實驗中求的是遺傳還是變異?為什么說他解決了世界農業(yè)科研的難題? 4.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或者閱讀教材49頁的資料——這些食物跟我們平時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學生回答 6.這些都是經過改良的品種,你還了解哪些農作物的新品種? 四、小課堂大辯論 1.講解要求:本次的辯論會辯題是食用人工變異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觀點是合理,反方觀點是不合理。辯論雙方各3人,準備時間是5分鐘,觀點陳述為1分鐘,自由辯論時間是10分鐘,最后陳述時間為1分鐘。下面所有的學生都是評委,要投票選出獲勝方。有理不在聲高,要以理服人。 2.分組辯論賽 3.總結:這次的小課堂大辯論的獲勝方是*方。在現實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學技術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五、編輯有關遺傳與變異的小報 1.要求:小組為單位,分工合理,時間為一星期,在全班評出最優(yōu)秀獎給予表揚。并且利用墻報進行展示。 板書設計: 3.尋找遺傳和變異的秘密 現代遺傳學之父 孟德爾 本次辯論題: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食用人工變異的食物是否合理 第三單元 進化 1.消失了的恐龍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知識 ?對有關恐龍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到人應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 教學重難點 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課件,有關恐龍種類、生活方式及絕滅原因的圖文資料。 學生準備:紙板、石膏粉、布條、水粉顏料、鐵絲、報紙、膠紙帶等制作恐龍模型的材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 學 改 進 一、研究與恐龍有關的問題。 充分放手讓學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通過討論,確定下幾個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后,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研究,最后寫出一份研究報告,然后在班級內交流。 二、搞一個恐龍博覽會。 每個小組可根據愛好選擇其中的活動,做一兩件作品。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恐龍頭骨復印件、恐龍爪子的制作過程圖。課堂教學時間不夠,鼓勵學生課后完成。 三、了解其他已滅絕或瀕危的動物,并調查它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原因。 要求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源,調查相關資料,讓他們有一次心靈上的震撼。 四、討論:恐龍等物種的滅絕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對生物的制約作用,使他們感悟到,如果人類再無視自然規(guī)律,肆意破壞自然環(huán)境,那么,人類也終將退出生命的舞臺。 關于絕滅生物墓地,也要求學生查閱資料進行了解,教師作必要的介紹。請學生談談:面對著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 【恐龍世界】 距今2億多年到7 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是個“爬行動物的時代”,它們形態(tài)多樣,各成系統(tǒng),霸占一方。 向海洋發(fā)展的魚龍和蛇頸龍,成了海洋中顯赫一時的大動物。巍峨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科學家在海拔4800米高的土隆地區(qū)發(fā)現的魚龍化石,體長10米以上,遠遠超過世界上已發(fā)現的和它同期的其他魚龍。這證明了,在2億年前,那里曾經是一片汪洋,是魚龍騰飛跳躍的地方。 在海洋中能同魚龍相匹敵的是蛇頸龍,它曾盛極一時,能在水中快速地追捕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身體較扁平,以減少水的阻力;頭頸伸長,使運動更加靈活;嘴里長著尖銳的牙齒,能咬住滑膩的魚兒;四肢變成了鰭腳,便于劃水游泳。整個模樣仿佛是一條長蛇和一只烏龜的結合,由此得名。 向天空發(fā)展的飛龍、翼龍,成了當年空中的霸主。最大的飛龍兩翼展開時長6米多,尖長的頭顱,長著尖利的牙齒,后面拖著一條長尾巴,尖端還有一個“舵”膜,用來平衡身體。翼龍已經逐漸進化了,頭骨變輕,牙齒和尾巴已經退化或消失了,大腦半球中的視覺、平衡覺和肌肉等協(xié)調作用都已加強,飛行能力也增強了。翼龍是古代世界上能在天上飛的動物,生活在7000萬年前北美洲的翼龍,雙翼展開寬11米以上。 向陸地發(fā)展的恐龍日益昌盛,成了中生代陸地的統(tǒng)治者。根據恐龍的食性可分為兩大類,有吃裸子植物的,也有吃其他恐龍和動物的。 一些巨大的素食恐龍,喜歡在沼澤和湖泊里生活,由于身體過大過重,行動不靈活,只好借助水的浮力來支持著。 生活在1.4萬年前的合川馬門溪龍,身高3.5米,長22米,重約30~40噸。它主要生活在湖泊中,以藻類等植物為食,在產蛋時才到泥沙較硬的水邊去。 祿豐龍,身長6米,高2米,是中等的素食恐龍,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這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劍龍的背上長著刀山似的骨板,甲龍裝備堅硬的甲板,角龍的頭部長著犀牛般的尖角……這些顯然是它們防御敵害的武器。 最兇殘的霸王龍長17米,站立起來就有6米高。它那血盆似的大口里,長著匕首般的牙齒。它專門捕食那些吃嫩枝綠葉的恐龍。 最大的恐龍要算“梁龍”了。梁龍的腦袋很小,脖頸和尾巴很長。20世紀初,在美國猶他州發(fā)現了3條恐龍遺骸,后來利用這些遺骸復原了一條梁龍的骨架,陳列在匹茲堡的自然博物館里。它全身長26.6米,頸長6.7米,尾長15.3米,身長4.55米,重約10.5噸。 最重的恐龍要算腕龍了。1909年,在坦桑尼亞坦噶尼喀發(fā)現了一具腕龍的完整骨骼,現在陳列在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里。它身體總長22.5米,身高6.4米,估計重78噸。在這以后,又發(fā)現了一些腕龍的骨骼,估計這些腕龍在活著的時候,身長可超過27米,體重達100噸。 2.化石告訴我們什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提出有關進化的問題,并設法找到答案。 ?運用多種方法查閱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關資料。 ?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過觀察、比較,研究恐龍頭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訴我們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科學知識 ?知道生物是不斷進化著的。 ?了解進化的歷程、規(guī)律和趨勢。 ?認識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關注與進化有關的有趣問題。 教學重難點 本課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重點探究化石的成因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化石實物或模型、課件、石膏粉、肥皂水。 學生準備:毛筆、牛奶盒或飲料瓶、貝殼(或植物、魚骨、硬幣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 學 改 進 一、認識化石。除了教材提供的圖片,教9幣最好能為學生提供化石的實物、模型,或補充更多的化石圖片。在觀察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說說它們分別是遠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遺體、遺物還是遺跡?以使學生對化石的種類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二、了解化石的成因。在四年級時,學生們已學過煤的成因,因此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并非難點。教師應先請學生談談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再利用課件補充糾正。在這一部分,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想一想,化石會保存在哪種地層中——是巖漿巖、沉積巖還是變質巖? 三、拓展活動:制作化石模型。在六年級上學期,學生已做過石膏模型,因此這個活動的難度不大,耗時也不會太多,教師應盡量給學生這個動手的機會。 教材中介紹的是制作恐龍骨骼化石模型的方法: a)做模具。先揉出一長截橡皮泥,使它成為大約l厘米厚的扁平狀的表面光滑的狀態(tài)。將恐龍骨骼復印圖蓋在橡皮泥上,用針扎點描出恐龍骨骼的輪廓,然后揭開復印紙,用鉛筆等工具細致刻畫恐龍骨骼的細部。最后用紙板圍出5厘米深的長方形外框,再在橡皮泥上刷些肥皂水(以利脫模)。 b)注模。澆入調好的石膏液體,大約1~2厘米。 c)脫模。待石膏充分干燥后取下橡皮泥,恐龍骨骼化石的模型就做好了。 四、探究化石的作用。——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活動??茖W家會怎樣研究化石,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呢?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觀察、討論時間。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龍頭骨化石,教師還應適當補充一些化石資料讓學生試作分析。 五、認識活化石。課前應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資料:為什么這些生物被稱為“活化石”?它們最早出現在什么時代?你還認識哪些活化石?上課時由學生進行匯報,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 以上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反思:化石告訴了我們什么?——要使學生知道:化石是生物進化的證據,是我們研究遠古生物的重要線索 資料: 【化石分類】根據化石的成因,古生物學家把它們劃分成以下幾類: 1.實體化石 人們曾經在西伯利亞第四紀的冰凍土層中發(fā)現了巨大的猛瑪象,這些龐然大物不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連粗厚的皮膚、長長的體毛,甚至胃內的食物都保存了下來?,F代科學認為,巨厚的凍土地帶可以使動物的遺傳基因不受到任何破壞,甚至有可能通過克隆的方法賦予這種動物第二次生命。后來,科學家們又在波蘭發(fā)現過完整的披毛犀,所有這些實體得到保存的化石都是實體化石,實體化石通常保存了動物、植物遺體的全部或絕大部分(特別是堅硬的骨骼部分),既有研究價值,又有觀賞價值,是一種很珍貴的化石。 2.鑄?;? 動植物遺體在保存為化石的過程中,通過擠壓作用在地層的巖石表面留下的印模、鑄型等稱做鑄?;@種化石能清晰地顯示生物硬體表面的精細結構,可以劃分出若干類型,其中印痕化石最常見。 3.遺跡化石顧名思義,遺跡化石主要是動物在生命活動中遺留下來的痕跡或遺物,前者如爬跡、足跡等,后者如糞便、蛋等,恐龍足跡和恐龍蛋就是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的著名遺跡化石。遺跡化石是研究動物生活習性及生命活動的重要證據。 3.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運用想像對未來人類的演化趨勢做出合理的預測。 科學知識 ?知道自然淘汰、物競天擇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十分奇妙的。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引導學生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難點是知道自然淘汰、物競天擇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紅、黃、綠、黑四色豆子各20顆,相關課件。 學生準備:查閱關于人類進化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 學 改 進 一、做撿豆子的實驗。 為讓適者生存的主題更鮮明,教師可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草地上有很多豆子,假如我們都是吃豆子的鳥,現在去草地上找食吧!”——可以事先不要告訴學生豆子的種類和數量,待統(tǒng)計結束后再告訴他們各色的豆子都是20粒。如果班級人數較多,可將各色豆子增加相同的數量。這個活動很簡單,建議連統(tǒng)計在內用10分鐘做完,然后將主要時間用于相關討論。 可替代的實驗有:在草地或塑料草皮上插數量相等的各色牙簽,讓學生扮演“吃牙簽的鳥”;在樹干上貼好數量相等的用褐、白、紅、綠、黑等顏色紙剪成的昆蟲,讓學生當啄木鳥吃蟲。如果是用豆子做實驗,活動結束后提醒學生要把豆子都撿回來,不要浪費糧食。 二、討論: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這么長? 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教師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觀點,學生中一定會有人認為,長頸鹿為了吃到樹梢的樹葉,一代代演化,長出了長脖子。也許有的同學會根據前一單元學到的遺傳與變異的知識,推測是由于遺傳優(yōu)勢,使長脖子的長頸鹿有了更多的生存與繁衍機會,從而使這一優(yōu)勢逐漸強化,使后代的脖子越來越長。讓學生各抒己見,進行辯論,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因為在19世紀初,科學家們也曾爭論不休。這樣為學習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做好鋪墊。 補充例子:達爾文在馬德拉群島科格倫海島上發(fā)現,550多種昆蟲中有200種無翅或翅不發(fā)達(包括蝴蝶類、蚊類、蠅類等23個屬)。經過研究,他得出結論,這種奇異的現象的形成是昆蟲在與強大的海風進行生存斗爭中,海風對它們進行選擇與淘汰的結果。教師演示實驗:用兩塊同樣大小、同樣重量的軟木做成翅膀大小不同的蝴蝶模型,用扇子扇一扇,看哪只“蝴蝶”容易被風吹走。 三、揭示自然選擇規(guī)律 四、人類的進化歷程,建議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上課時匯報交流,教師利用課件補充介紹。 五、人類的未來演化趨向,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而合理的想像,還讓學生盡量細致地把自己設想的人類未來的形象畫出來。學生在匯報交流時,教師要提醒他們說明這樣設想的理由。 第四單元 尋找共同的家園 1.尋找生物的家園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收集資料討論生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l 能夠觀察、記錄身邊的生物、討論其與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l 能夠例舉事例解釋生物間的伙伴關系和敵對關系。l 知識與技能 知道生物對環(huán)境的依賴關系。l 知道生物棲息地的概念。l 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敵對關系。l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l 感受生物之間伙伴關系和敵對關系的合理性。l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生物對環(huán)境的依賴關系,揭示環(huán)境對于生物的意義,難點是要突出同一環(huán)境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合作關系和敵對關系。 教學準備 有關生物生存之間有伙伴關系和敵對關系的圖片與錄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 學 改 進 一、導入新課 出示地球圖片,講解地球是每一種生物的家園,但每一種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著一定的范圍,它們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學習新課 1.觀察周圍環(huán)境里的生物,揭示棲息地的概念。 (1)出示P26頁的圖片,認識圖上的動物。 (2)提問:它們應該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 (3)學生看圖辨析。 (4)提問:為什么企鵝要生活在南極?南極除了企鵝還有沒有別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會有獅子嗎?為什么? (5)討論:其它幾種環(huán)境里分別只生活這一種動物嗎?還應該有哪些生物?通過這幾幅圖,你發(fā)現生物與他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 2.觀察周圍環(huán)境里的生物,揭示棲息地的概念。 (1)出示一張包含豐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風光圖片或錄像。 (2)提問:圖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 (3)師生交流。 (4)在圖片上有兩種顏色筆分別寫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稱。 (5)討論:這些生物為什么愿意長期生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這些自然環(huán)境為生活在這兒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條件? (6)講解:像這樣一種生物愿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huán)境里,是因為這個環(huán)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被稱為生物的棲息地。 (7)講述:一棵樹也可以成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地,下面讓我們一起考察一下校園中的一棵樹是哪些生物的棲息地。 (8)看書27頁學習觀察方法(提示學生要愛護樹木,就搖一搖夠的著的樹枝,觀察結束,將搖下的生物放回樹上)。 (9)教師選擇觀察的樹木,學生分組外出調查,記錄。 (10)匯報調查結果,師生交流。 (11)討論:這些生物為什么愿意生活在這棵樹上?這棵樹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什么? 3.引導學生了解同一棲息地中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神奇的能量 2019 2020 年蘇教版 科學 神奇 能量 單元 試卷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567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