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蟬》說課稿
《八年級語文《蟬》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蟬》說課稿(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蟬》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八年級語文教材第第19課《蟬》。說課的主題是“為你打開《昆蟲記》的大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1、《語文課程標準》總體目標中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2、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秉承這些指導思想,本課設計將《蟬》與《蟋蟀的住宅》整合學習,注重學法的遷移和語言的鑒賞,激發(fā)學生閱讀《昆蟲記》的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昆蟲記》的方法。 教材分析 《蟬》選自法國作家、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從文體上來講,為說明文或科普散文。 細讀文本,與本單元其他文章相比,《蟬》在語言表達上有突出的特點,是把蟬當做人來寫,大量使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繼而,我又翻閱了《昆蟲記》中的其他一些文章,觀看了《讀書》節(jié)目對這部著作的介紹,發(fā)現(xiàn)這種特點貫穿整部《昆蟲記》,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使這部著作在文學著作中同樣有很高的地位。 走進法布爾其人,他耗費一生的光陰來研究昆蟲,并專為昆蟲寫出一部長達十卷的著作,被譽為“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作為語文課,我們要帶學生鑒賞的正是這“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進而從字里行間體會到這位科學家的可敬。 學情分析 1、認知基礎:學生已經(jīng)學過《法布爾小時候的故事》這篇課文,對法布爾并不陌生,但是并沒有接觸過法布爾筆下的文章,即使有一些學生讀過《昆蟲記》,可能也僅僅停留在得到一些知識的層面上。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蟬》的說明內容和方法。 2、學法基礎:通過日常課堂訓練,學生每課前做預習,熟練掌握標畫重點詞句和批注的學法,能夠小組交流討論,但是在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方面稍弱。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能找出課文中的擬人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通過學法遷移,拓展閱讀《蟋蟀的住宅》,體會《昆蟲記》使用擬人句的語言特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3、通過補充法布爾的資料,感受到法布爾態(tài)度嚴謹、熱愛科學和堅持不懈的人物品質,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和贊美。 教學重點:能找出課文中的擬人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感受到法布爾態(tài)度嚴謹、熱愛科學和堅持不懈的人物品質,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和贊美。 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分為以下3大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蟬鳴導入,復習說明內容 二、鑒賞擬人,感受作者情感 三、學法遷移,學習拓展文章 一、蟬鳴導入,復習說明內容 1、蟬鳴導入,揭示課題 上課伊始,我播放蟬鳴的聲音,繼而揭示課題。 2、復習說明內容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蟬喜歡音樂和沒有聽覺的特點,以及使用了舉例子、推想、觀察、實驗的說明方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造學習《蟬》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蟬》的興趣。 二、鑒賞擬人,感受作者情感 我分為3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 小結內容,體會嚴謹。 2、 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特點 3、鑒賞擬人,感受情感。 4、補充資料,體會品質。 1、小結內容,體會嚴謹。 小結說明內容和方法,啟發(fā)學生體會到法布爾思維的連續(xù)性,抓住多次實驗,體會法布爾對待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設計意圖】 學生在第一課時學習了這篇課文的說明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第一課時與本節(jié)課的銜接點,保證課堂的連續(xù)性與遞進性。 法布爾首先作為一名科學家,對待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是通過課文的說明內容充分體現(xiàn)的,也是學生最容易體會到的,所以安排在此讓學生體會。 2、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特點 出示百科類書籍中對蟬的簡介,讓學生自讀,說一說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什么發(fā)現(xiàn)。從而揭示這篇課文語言表達的特點,大量使用擬人句,把蟬當做人來寫。 【設計意圖】 了解說明內容和說明方法對于學生來講并不難,而需要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是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對比閱讀標準的百科式的語言,是給學生搭建鑒賞這篇課文語言表達的第一塊 基石,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學習內容由此從內容的了解轉換到語言的鑒賞。 3、鑒賞擬人,感受情感。 1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在預習單上我做了這樣的設計: ○ 課文中許多地方是把蟬當做人來寫的。用直線畫出這樣的句子,在關鍵的詞語下面畫上△,并給句子標上序號。選擇幾句喜歡的抄寫下來,寫寫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 國際閱讀素養(yǎng)測試(PISA)把閱讀能力分為五個方面:整體感知、提取信息、解決問題、形成解釋和作出評價。這五個方面相互依存,層層遞進。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重在指導學生根據(jù)提取到的信息,初步形成解釋,作出自己的評價。 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學生對句子和詞語的標畫即是提取信息的訓練,寫出感受即是形成解釋和作出評價的訓練。 2課上出示討論提示: ○ 小組交流你找到的擬人句,說說句中哪些字詞最打動你,說說你的感受。 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 現(xiàn)今語文教學的趨勢要求提高課堂效率,少講已知,解決未知。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已經(jīng)對課文的語言特點有了整體感知,課堂上放手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互相幫助,解決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進行適當?shù)攸c撥和梳理,指導學生在字里行間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和贊美,指導學生從語言的鑒賞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3在充分交流,感受情感的基礎上進行朗讀的訓練。 ○ 【設計意圖】 朗讀與悟情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在悟情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再次悟情,學生有感而讀,讀出的是真情實感。 4、補充資料,體會品質。 抓住文中“15年”一詞,拓展法布爾傾盡一生研究昆蟲,完成《昆蟲記》這部著作的背景資料,使學生了解整部《昆蟲記》的語言特點和法布爾的人物品質。 【設計意圖】 北京教育學院小語教研室主任張立軍主任曾說:“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應該做學生的貴人?!彼越處煹牧⒆泓c不應該僅僅是《蟬》這一篇課文,應該在《昆蟲記》這部著作的語言特點和法布爾這個人物上。學生在充分體會《蟬》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之后,透過法布爾帶給學生的心靈震撼,激發(fā)學生閱讀這部著作的興趣。 三、學法遷移,學習拓展文章 學生在課前對這篇文章也進行了預習,在預習單上我做了這樣的設計: 蟋蟀的住宅本來是一個小小的“簡樸的”洞穴,作者為什么稱其為“偉大的工程”? 課堂上抓住這個問題讓學生再次進行交流討論,體會使用擬人的語言特點以及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同樣貫穿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 用足用活可用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將學法進行遷移,為學生打開閱讀《昆蟲記》的大門,力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后作業(yè) 閱讀《昆蟲記》這部書,把喜歡的段落摘抄下來,與同學交流感受。 板書設計: 22 蟬 喜歡音樂 內容 語言 擬人 沒有聽覺 感情 喜愛、贊美 品質 嚴謹、熱愛、堅持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讀了《蟬》和《蟋蟀的住宅》,你有什么感受? 與以往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1.整體閱讀,因需而拓。 整體感知是閱讀能力五個方面的基礎,也是順應人閱讀機制的原理,本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學習,一個主問題貫穿整節(jié)課。在學生興趣最濃厚的時候進行拓展文章的學習,因需而拓,起到拓展閱讀的實效作用。 2.只講未知,提高實效。 高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經(jīng)具備一定能力,對于一篇課文,基本內容和情感可以自讀自悟,那么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預習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將課堂的寶貴時間用于解決未知和提高能力。 3.找準生長點,上出“語文味兒”。 語文課不是思想品德課,也不是科學常識課,學生在語文上收獲最大的不應該是科學知識,也不應該是做人的道理,而是鑒賞語言文字的能力,內容和情感對學生來講并不難懂,生長點在語言表達的欣賞,在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所以這節(jié)課緊抓學生的生長點,力求上出“語文味兒”。 教學反思 1、缺失教學環(huán)節(jié)——學法總結 2、時間安排前松后緊,《蟋蟀的住宅》一課的學習不充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年級 語文 說課稿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0234366.html